我國又一超級工程,是港珠澳大橋三倍,位於北方

2021-01-08 阿臻愛世界

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舉世聞名,造橋技術水平也非常好,特別是前段時間開通了難度非常高的香港珠澳大橋,花費了1269億元,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在造橋技術方面的精湛技術,最近,中國又宣布重建超級工程, 這項工程是位於中國渤海灣的大連煙臺海底隧道,投資是港珠澳大橋的3倍左右,預計這次投資額將達到4000億。

大連煙臺海底隧道連接遼寧大連和山東煙臺, 渤海海峽切斷大連和煙臺,因此長期以來,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公路只能繞過山海關,兩地之間的往來路程非常遠,基本上在1600公裡以上,兩地之間的經濟往來非常不便,需要承擔巨大的運輸成本,2006年大連和煙臺兩地開始實施鐵路輪渡方式,大連和煙臺之間的航線開始承擔大部分貨物運輸,但是,往返兩地至少需要6個小時,海運受到天氣的影響太大,每年不能通航1個月以上,而且海上的天氣很難預測,風險也很大。

兩地之間沒有有效的交通方式,非常困擾大連政府, 畢竟,為了發展經濟,一定需要便利的交通, 因此,大連政府正在建設跨海通道,解決交通問題, 以前的技術不成熟,但是香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國技術人員研究海底隧道的建設技術,從無到有,目前中國海底隧道的建設技術已經成熟,大連煙臺在海底建設中的技術有一定的保證。

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只有170公裡,大連政府打算建設123公裡的附帶區連接大連市的北部和煙臺市的東海岸,新隧道金姐可以減少兩個城市的運輸距離1280公裡,渤海灣的客運量非常大,是從中國北方連接海南島的重要環節,如果隧道建成,對煙臺市的發展也非常有益,如果能在渤海海峽建設跨海通道,煙臺將成為連接南北的貫通亞歐交通樞紐城市,對煙臺市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力。

根據海底隧道建設的設想,海底隧道必須首先建設從煙臺到大連的鐵路輪渡,實現兩個半島的「軟連接」,然後從蓬萊到長島的工程建設開始,用小通道移動大通道的方法建設從蓬萊到旅順海的橋和海底隧道,以此打破渤海海峽的天險。

研究表明,根據跨海公路鐵路的雙通道計算,總投資約需3000億至4000億元, 預計到2023年渤海灣海峽的客流量將達到3億人,此時進行的道路、鐵路通道、建設後的各種費用,年利潤可達200億元以上,加上交通便利後的土地增值、旅行收益、運輸上的節約成本等綜合效益,僅12年就可收回隧道建設成本。

相關焦點

  • 又一超級工程開建,被譽為「鐵路版港珠澳大橋」!
    又一超級工程開建,被譽為「鐵路版港珠澳大橋」!中國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肖海珠介紹,甬舟鐵路跨海主體工程採用「橋+隧」組合方式,主跨1488米的西堠門公鐵兩用橋和全長16.2公裡的金塘海底隧道是項目控制性工程,建設難度堪稱世界級,被譽為「鐵路版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和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 【共和國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共和國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央廣網  作者:柴華 郭翔宇  2019-08-02 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橋島隧三位一體,這個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今屹立為世界上最長的超級世紀工程。...
  • 港珠澳大橋:海天之間託起人類奇蹟
    而今700多年過去了,戰火硝煙散盡,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是祖國強大的象徵,真正將離開祖國百年之久的香港、澳門連在一起,也使伶仃洋不再「伶仃」。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我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這也是全球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被媒體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中國橋梁歷史上的「珠穆朗瑪峰」。這座被稱為奇蹟的橋梁使用的鋼材總量相當於60座艾菲爾鐵塔,能抵抗8級地震、16級颱風,還有長達120年的壽命。
  • 港珠澳大橋驚豔亮相2017世界交通運輸大會
    2017世界交通運輸大會開幕式現場  中國交建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在主旨報告會上介紹了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港珠澳大橋」的相關情況。
  • 【揭秘】"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一個沉管就比遼寧號航母還要重!
    港珠澳大橋集眾多「世界之最」於一身!在國際橋梁大舞臺上,中國建造的大跨度橋梁數量已經佔到全世界大跨度橋梁的一半以上,手握先進的橋梁製造技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昂首闊步「走出去」:馬來西亞檳城二橋、巴拿馬運河三橋、韓國仁川二橋、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等等。眼下,正在在緊張施工中的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京滬高鐵等項目之後的又一世界級工程。
  • 港珠澳大橋開通: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55公裡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習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 我國又一「潛力股」與深圳齊名的城市,如今因港珠澳大橋出名
    旅遊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都見證了祖國的進步,有了「中國速度」我們才可以毫不費力地體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你是否會因為這樣的祖國而驕傲呢?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深圳作為我國發展速度快的城市之一,在短短40多年的時間裡從無名小漁村發展成為世界聞名的大城市,被稱為「完美逆襲」 現在的深圳已經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每年去參觀、玩耍的遊客不少。
  • 港珠澳大橋靠左還是靠右行?關於大橋,你需要知道的N件事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23日訊 據中國日報消息,連接粵港澳三地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歷經5年前期設計,9年建設,終於在今天通車啦!對這個世紀工程還不夠了解?沒關係,記者針對以往大橋報導收到的讀者留言和反饋,結合過往的採訪資料和政府文件,整理了一份大家最關心的事實合集。
  • 港珠澳大橋廣東水域籤訂水上緊急救援合作協議
    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覃浩峰)記者從港珠澳大橋海事局了解到,12月25日上午,港珠澳大橋海事局、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聯合珠江口相關拖輪公司和中交一航局等單位共同籤署了港珠澳大橋廣東水域緊急救援合作協議,標誌著該水域水上緊急救援工作機制正式建立。
  • 我國又將新增一世界之最,投資是港珠澳大橋兩倍,工期要10年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也折磨了,大家都相信,十年的經濟落後,現在成為世界第二位的經濟大國,中國也實力證明,中國的經濟奇蹟以外,在其他領域,例如建立科學、軍事等,在中國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特別是在建造高鐵、橋梁等方面的成績,世界的關注,例如在前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就是最好的證明。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讓世界矚目,堪比2座港珠澳大橋,耗資千億
    世界建築史上最高的建築是位於杜拜的標誌性建築,該大廈高828米,全樓造價15億美元,總126層,充分體現了杜拜強大的建設技術,並充分體現了杜拜的財力和經濟發展水平。在世界上被稱為「基礎設施狂魔」的中國已經完成了各種高難度的橋梁和隧道工程,現在中國的高層建築正受到世界的矚目,中國又一項超大型工程突破天池,兩座港澳大橋與之媲美耗資千億,它是我國最高的高層建築,位於上海,是上海的中心大廈,這座大樓高632米,在世界最高大樓排行榜上名列第三,是我國的最高建築。
  • 廣東最美的跨海大橋,修建難度不輸港珠澳大橋,卻有一點不足
    高鐵技術一躍成為世界頂尖水平,令海內外無數人讚嘆不已;在造橋修路方面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就有像港珠澳跨海大橋、北盤江大橋等等的世界級大工程。相比於改革開放前,如今的中國社會已是煥然一新,生機勃勃。如果要說起廣東地區的跨海大橋,其實除港珠澳大橋以外,這一座大橋才是廣東最美的跨海大橋,甚至它的修建難度也不輸港珠澳大橋,知道的人似乎卻沒有很多。南澳大橋——廣東最美的跨海大橋它,便是南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之上,120萬㎡灣海不夜城!真正的灣區封面,來了!
    灣區真正的核心C位世紀工程 港珠澳大橋但在人人都爭作大灣區「封面」的當下,投資的破局關鍵點到底在哪?其實結果並不難尋,只要我們攤開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圖,就會發現灣區真正的C位核心,正在連接珠港澳三地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之上!
  • 白雲機場往返港珠澳大橋大巴正式開通
    大洋網訊 1月15日上午,空港快線大巴在白雲機場T2航站樓客運站發車,搭載首批乘客開往珠海港珠澳大橋口岸站,標誌著白雲機場往返港珠澳大橋口岸專線大巴正式通車,實現了白雲機場航空運輸與港珠澳公路客運的無縫連接。
  • 港珠澳大橋已然成功,京臺高速何時完整,讓海峽兩岸成功通車?
    港珠澳大橋已然成功,京臺高速何時完整,讓海峽兩岸成功通車?好幾港珠澳大橋開通好幾個月,這個跨世紀項目的話題依然火熱,大橋的建成大大加強了三個城市之間的聯繫,方便了人們的交流,雖然說大陸人民的開通是有限制的,但總的說來這座橋的建成是成功的,無論是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還是對中國基礎建設能力的考驗,都必將取得巨大突破,那麼,離港珠澳大橋不遠的臺灣海峽可以架橋嗎?
  • 在港珠澳大橋釣魚,12人處理結果來了
    近日,廣東珠海市公安局水域治安管理支隊與港珠澳大橋海事局開展聯合執法,在港珠澳大橋廣東水域查獲11名以橋墩為「釣臺」進行海釣的人員
  • 為什麼港珠澳大橋幾乎不見通車依然成了擺設?原因很現實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港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全長55000米,是我國最長乃至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可以說是世界聞名的壯舉了。在沒有建成之前,許多人都是非常期待的畢竟它連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門。
  • 「中國夢·踐行者」伶仃洋上的「父子兵」:在港珠澳大橋建設工地上...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港珠澳大橋建設工地上「父子兵」「兄弟連」「夫妻檔」常常被身邊的人津津樂道,更有像何漢傑這樣一家三代人同上陣,爺孫三人同一班組,齊心協力共建這一超級工程。為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他們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一米一米築出這座世紀大橋;一節一節讓沉管隧道在伶仃洋海底延伸……何飛翔「爺孫仨」工作中伶仃洋上的「爺孫仨」何漢傑是港珠澳大橋一名沉管舾裝工,為人沉穩,技術嫻熟。他2013年年初來到珠海牛頭島,在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工地上幹了一年。
  • 「橋老大」陳許 | 港珠澳大橋展覽29日開幕
    廣東省文史館油畫雕塑院副院長、油畫家陳許供職的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公司是港珠澳大橋的承建單位,因此他有機會親身經歷了大橋從奠基到開工到各個埠接龍到最後完成測試通車的全過程。陳許是個有責任心的藝術家,除了藝術敏銳力,他還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是哪個人都可以隨便去到橋梁建造現場看的,而我幾乎是可以自由進出。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發生事故 一工人工作時墜海死亡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發生事故 一工人工作時墜海死亡 2014-07-24 10:56: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工人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岸邊躉船墮海,被救起後送院證實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