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2021-01-08 小孩子說歷史

忍辱負重,忍受恥辱;承當重任。指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出自: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近義詞有:忍氣吞聲、含垢忍辱,反義詞有:忍無可忍,忍辱負重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忍辱負重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忍辱負重(rěn rǔ fù zhòng)成語釋義:忍受恥辱;承當重任。指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近 義 詞:忍氣吞聲、含垢忍辱反 義 詞:忍無可忍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辨析:忍辱負重和「委曲求全」均有忍受屈辱;以求改變之意。但忍辱負重偏重於「負重」;即擔當重任;是「忍辱」的目的;而「委曲求全」偏重於「求全」;即以求保全;是「委曲」的目的;兩者目的不同。忍辱負重含有褒義;語氣重;「委曲求全」有時含有貶義;語氣較輕。成語辨形:負,不能寫作「付」。成語正音:重,不能讀作「chónɡ」。忍辱負重的典故/故事:公元221年,蜀主劉備不顧將軍趙雲等人的反對,出兵攻打東吳,以奪回被東吳襲奪的戰略要地荊州(今湖北江陵),並為大意失荊州而被殺的關羽報仇。東吳孫權派人求和,劉備拒絕。於是孫權任命年僅38歲的陸遜為大都督,率領5萬兵馬前往迎敵。次年初,劉備的軍隊水陸並進,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在長江南岸六七百裡的山地上,設置了幾十處兵營,聲勢十分浩大。陸遜見蜀軍士氣高漲,又佔據有利地形,便堅守陣地,不與交鋒。當時,東吳的一支軍隊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軍包圍,要求陸遜增援。陸遜不肯出兵,並對眾將說,夷道城池堅固,糧草充足,等我的計謀實現,那裡自然解圍。陸遜手下的將領見主將既不攻擊蜀軍,又不援救夷道,以為他膽小怕戰,都很氣憤。眾將領中有的是老將,有的是孫權的親戚,他們不願聽從陸遜的指揮。於是陸遜召集眾將議事,手按寶劍說:「劉備天下知名,連曹操都畏懼他。現在他帶兵來攻,是我們的勁敵。希望諸位將軍以大局為重,同心協力,共同消滅來犯敵人,上報國恩。我雖然是個書生,但主上拜我為大都督,統率軍隊,我當克盡職守。國家所以委屈諸位聽從我的調遣,就是因為我還有可取之處,能夠忍受委屈,負擔重任的緣故。軍令如山,違者要按軍法從事,大家切勿違反!」陸遜這一席話,把眾將領都鎮住了,從此再也不敢不聽從他的命令了。陸遜打定主意堅守不戰,時間長達七八個月。直到蜀軍疲憊不堪,他利用順風放火,取得了最後勝利。劉備逃歸白帝城,不久病死。忍辱負重的例句:1、戰爭時,往往有許多無名英雄忍辱負重,做著反間的工作。2、公司經營失敗後,他忍辱負重,多方奔波,希望能捲土重來。3、忍氣吞聲忍辱含羞忍辱負重唾面自乾委曲求全。4、他忍辱負重做這件工作,是為了尋找機會破獲那個販毒集團。5、受這一觀念的影響,我國的稅法變成了稅收管制法,納稅人本來是國家財政的衣食父母,卻在稅收徵收中忍辱負重。6、學生領悟越王勾踐之所以能轉敗為勝,是因為他具備了敗不餒,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立志圖強的精神。7、不爭功諉過,敢擔風險,敢負責任,不遷怨他人,不以勢壓人,必要時不惜忍辱負重,委曲求全。8、作為勞動力供給者,新生代農民工面對廠方提供的低廉工資待遇和惡劣工作環境,不再像其父兄一輩那樣忍辱負重,無所作為。9、母親是默默的老黃牛,忍辱負重,從不叫苦。10、九尾妖獸沉默了,這些年陳淵魚忍辱負重韜光隱晦,朝乾夕惕步步為營,他都是看在眼裡的。11、那麼他就忍辱負重既往不究,伸伸脖子把杜鵑給他弄的羞辱給咽了,就當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再也不幹自找其辱的事,安安生生的把日子往下過。12、越王勾踐打戰失敗了,他忍辱負重,天天臥薪嘗膽,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終於轉弱為強,滅掉了吳國。忍辱負重的成語接龍:忍辱負重 > 重規疊矩 > 矩步方行 > 行家裡手 > 手疾眼快 > 快馬加鞭 > 鞭長莫及 > 及第成名 > 名公巨人 > 人面獸心 > 心神不寧 > 寧戚叩牛 > 牛頭馬面 > 面黃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雲駕霧 > 霧慘雲愁 > 愁雲慘霧 > 霧閣雲窗 > 窗明几淨 > 淨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燻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忍辱負重]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報仇雪恥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報仇雪恨、報怨雪恥,反義詞有:忍辱負重忍生吞聲,報仇雪恥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人報冤讎、解怨恨。報仇雪恥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報仇雪恥(bào chóu xuě chǐ)成語釋義:雪:洗刷;除去。報冤讎;除恥辱;也作「報怨雪恥」。
  • 含垢納汙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忍氣吞聲、忍辱負重、逆來順受,反義詞有:盛氣凌人、忍無可忍、恃才傲物,含垢納汙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含垢納汙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含垢納汙(hán gòu nà wū)成語釋義:垢、汙:髒垢;汙穢。心裡忍受著羞恥和汙辱。
  • 言信行果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梁啓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發端及其略傳》:「正直謹嚴,言信行果。」近義詞有:言必信行必果,反義詞有:言而無信,言信行果是褒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言信行果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言信行果(yán xìn xíng guǒ)成語釋義:見「言必信,行必果。」成語出處:梁啓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發端及其略傳》:「正直謹嚴,言信行果。」
  • 唾面自乾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逆來順受,反義詞有:針鋒相對,唾面自乾是中性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唾面自乾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唾面自乾(tuò miàn zì gān)成語釋義: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幹。形容受了汙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 忍氣吞聲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委曲求全、忍辱負重,反義詞有:忍無可忍,忍氣吞聲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忍氣吞聲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忍氣吞聲(rěn qì tūn shēng)成語釋義:忍:忍耐。吞聲:有話不敢說。形容受了氣而強自忍下;不能說出來。成語出處:元 關漢卿《魯齋郎》:「你不如休和他爭,忍氣吞聲罷!」
  • 彼此彼此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彼此一樣,反義詞有:天差地別,彼此彼此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指兩者差不多,常用於客套話。彼此彼此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彼此彼此(bǐ cǐ bǐ cǐ)成語釋義:指兩者比較差不多成語出處: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一二二回:「正說著話,濟公進來。周員外連忙舉手抱拳說:『聖僧久違。』和尚說:『彼此彼此。』」
  • 轉敗為勝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反敗為勝、轉危為安、化險為夷,反義詞有:大勢已去、大廈將傾、棟析榱崩,轉敗為勝是褒義成語,兼語式;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轉敗為勝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轉敗為勝(zhuǎn bài wéi shèng)成語釋義:變失敗為勝利。
  • 尸居餘氣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氣息奄奄,反義詞有:生機勃勃,尸居餘氣是貶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貶義。尸居餘氣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尸居餘氣(shī jū yú qì)成語釋義:餘氣:最後一口氣。象屍體一樣但還有一口氣,指人將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 再作馮婦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重操舊業,反義詞有:金盆洗手,再作馮婦是中性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貶義。 再作馮婦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再作馮婦(zài zuò féng fù) 成語釋義:再作:重做;馮婦:人名。比喻再幹舊行業。
  • 金甌無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完整無缺,反義詞有:殘山剩水,金甌無缺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賓語;比喻國土完整。金甌無缺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金甌無缺(jīn ōu wú quē)成語釋義:金甌:盛酒器,比喻國土。比喻國土完整。
  • 三五成群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明 餘繼登《典故紀聞》:「三五成群,高談嬉笑。」近義詞有:成群結隊,反義詞有:風流雲散、形單影隻,三五成群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狀語;用於人群的分散。三五成群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三五成群(sān wǔ chéng qún)成語釋義:三個一夥;五個一群;指幾個人在一起。成語出處:明 餘繼登《典故紀聞》:「三五成群,高談嬉笑。」
  • 壯士解腕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當機立斷、壯士斷腕,反義詞有:猶豫不決,壯士解腕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壯士解腕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壯士解腕(zhuàng shì jiě wàn)成語釋義: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
  • 巴蛇吞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一蛇吞象,反義詞有:知足常樂,巴蛇吞象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巴蛇吞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巴蛇吞象(bā shé tūn xiàng)成語釋義: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
  • 出人意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出乎意外、出人意外,反義詞有:預料之中,出人意表是中性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事物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出人意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出人意表(chū rén yì biǎo)成語釋義:表:外。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 惜玉憐香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惜香憐玉、憐香惜玉,反義詞有:喜新厭舊、憐新棄舊,惜玉憐香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褒義。惜玉憐香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惜玉憐香(xī yù lián xiāng)成語釋義:比喻對女子體貼愛護。
  • 楚囚對泣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悲觀失望、束手無策,反義詞有:談笑自若、敗而不餒,楚囚對泣是貶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含貶義,指相對發愁。楚囚對泣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楚囚對泣(chǔ qiú duì qì)成語釋義:楚囚:指被俘到晉國的楚人鍾儀;後比喻處於危難窘迫境地的人;對泣:相對哭泣。現泛指處於危難窘迫之境的人相對而泣。
  • 徐娘半老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半老徐娘,反義詞有:風燭殘年、人老珠黃,徐娘半老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分句;用於人。徐娘半老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徐娘半老(xú niáng bàn lǎo)成語釋義:指中年婦女雖不再嬌美;但尚有風韻。後泛指有風韻的婦女已過中年。
  • 求賢若渴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求賢如渴、愛才如命,反義詞有:嫉賢妒能,求賢若渴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褒義。求賢若渴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求賢若渴(qiú xián ruò kě)成語釋義:賢:有才能的人。形容尋求優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樣。
  • 身輕言微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人微言輕,反義詞有:一言千金,身輕言微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地位低下者的話。身輕言微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身輕言微(shēn qīng yán wēi)成語釋義:身輕:身價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說的話不為人所重視。
  • 廣開言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一言以蔽之,反義詞有:閉目塞聽、獨斷專行,廣開言路是褒義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褒義。廣開言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廣開言路(guǎng kāi yán lù)成語釋義:儘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