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脊柱側凸研究學會規定:如果站立位脊柱正位X光片上的彎曲角度(Cobb角)大於10°時稱為脊柱側彎。脊柱側彎會導致脊柱變形、肩背部不平、胸廓畸形、骨盆傾斜等異常形態,影響活動功能,還可引起腰骶疼痛,嚴重時影響呼吸、消化器官功能等。
脊柱側彎是危害兒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在青春期發育突增階段最高發且進展快。
近五年國內的一些研究報導表明,初中學生的脊柱側彎患病率為0.51%—4.93%,廣東省調查16萬名中小學生,患病率為5.6%,女生高於男生,且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2014年西安市調查21133名10—15歲學生,男生和女生的脊柱側彎患病率分別為2.24%和4.25%。
2019年,西安市新城區和藍田縣初中生脊柱側彎檢出率為0.7%。
一、脊柱側彎的分類、形成原因
脊椎側彎分為非結構性側彎和結構性脊椎側彎。
非結構性側彎中,常見姿勢不正引起的脊柱側彎,主要原因是長時間採取的坐姿不當及運動不足。其中,比較輕的佔80%,及時進行運動或者姿勢的矯正能夠解決。學生體檢做脊柱檢查的主要目的就是篩檢出這些姿勢性脊柱側彎,進行早期幹預,晚了就不好辦了。
結構性脊椎側彎中以特發性脊柱側彎最為常見,發病原因不明,佔總數的75—80%。根據發病年齡又分為嬰兒型(0—3歲)、少兒型(3—10歲)、青少年型(大於10歲)的特發性脊柱側彎。其它的結構性脊椎側彎有先天性脊柱側彎、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神經纖維瘤合併脊柱側彎、間充質病變合併脊柱側彎、骨軟骨營養不良合併脊柱側彎、代謝性障礙合併脊柱側彎、脊柱外組織痙攣導致脊柱側彎、其他如創傷造成的脊柱側彎。
二、如何預防脊柱側彎
(一)家長做好孩子的健康監護人。
對於脊椎側彎高危的孩子,要定期拍照脊柱外觀,動態比較觀察,觀察孩子的後背是不是對稱的,是不是「四橫一豎」,四橫就是看兩個肩膀是不是等高,兩個肩胛骨下角是不是等高,兩個腰窩是不是對稱,還有骨盆兩側髂嵴[qià jí]高度是不是一致。
除外觀觀察以外,還可以做前屈實驗,腳跟併攏,雙腿伸直,軀幹前屈90°,雙手合十,上肢垂直於地面。如果有脊柱變形,會出現兩邊高度不對稱。
(二)建立良好學習環境,養成正確讀寫姿勢。
學生每日的學習時間較長,因此學習環境對其養成良好的習慣至關重要。學校應採購可調節的課桌椅並且每學期根據學生身高調整課桌椅高度。
學生課桌椅的排距不宜小於0.9米,就是前後桌兩排不小於0.9米。最前排課桌椅的前沿與前方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小於2.2米。課桌的寬度是0.6米,教室縱向走道的寬度不應小於0.6米,沿牆設置的課桌的端部與牆面的淨距離不應當小於0.15米。
不要將書包放在座位上,在普通教室內為每個學生設置一個小型儲物櫃放書包。
教室照明、採光要符合衛生標準要求。
在家庭中也要給孩子配備與身高相匹配的桌椅和合適的照明。避免學生形成彎腰、歪頭、扭身等不良坐姿。
長期不正確的站、走、坐以及書寫姿勢,使得脊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容易造成背部肌肉的疲勞受損,使得固定脊部兩側正常彎曲的肌肉力量下降,再加上青春期脊柱的突增速度比較快,就容易造成彎曲異常。
(三)加強體育鍛鍊,增加肌肉力量。
經常活動鍛鍊可以保護脊柱,包括遊泳、打球、吊單槓,尤其是腰背肌肉的訓練缺乏。通過一些力量性的鍛鍊可以增強肌肉力量,不僅可以預防脊柱彎曲異常,也能起到矯治脊柱彎曲異常的作用。對於大部分輕度脊柱側彎,通過形體、遊泳等鍛鍊能起到很好的控制和矯正作用。特別是10至14歲學生,正處於發育高峰,必須進行更強化、規律的鍛鍊。
(四)家校聯合,共同防治。
建立「學生—家庭—學校—教育—衛生—體育」多位一體的學生脊柱彎曲異常綜合防控體系。
學生常見的近視、肥胖、脊柱側彎等健康問題,通常有著相同病因,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就可以做到疾病預防。同時,在學生中需要開展定期體檢和複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控制、早治療,遏制學生人群疾病高發的趨勢。
脊柱對比示意圖
學生接受脊柱側彎檢查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