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2020-12-1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正如文章標題所描述的問題那樣,就是說為什麼在一個混養魚缸裡,有些觀賞魚,比如說某一種魚,它們會不斷的出現死亡現象,而其他的觀賞魚好像沒事人一樣,它們都活的好好的,不是說觀賞魚會交叉感染嗎?

那麼我們遭遇到了這種問題,應不應該給餘下的觀賞魚立刻下藥或者整缸檢疫檢疫、消毒殺菌呢,還是應該對於這種現象視而不見,我們又該如何區分各種情況呢?

這個問題的來源,是因為一位魚友的龍魚缸裡死了一條清道夫

這個問題我們就比較好理解了,哪怕是這個清道夫最後是有點小病變,比如說體表出現點白毛啥的然後死了,它的真正死因也未必在這裡,而是由於長期的飢餓,體質衰弱而亡。

只要是我們龍魚的體質強健,水溫比較適合,水質良好,它就不可能患病,我們把已經死亡的清道夫剔除缸外,密切關注龍魚的狀態即可,根本無需再去進行過多的操作了。

最近這些天,養魚老道這裡開始降溫,暖氣也停掉了,室內的水溫只有16度了,但是我的這些觀賞魚大部分還是比較耐受,只是個別魚出現了死亡現象,比如說陣亡了一條迷你大帆,還有一條鴻運當頭雌魚,出現炸鱗而亡。

這就是由於它們的個魚體質問題,受不了水溫突降所導致,只要是其他的觀賞魚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或者說沒有明顯的白毛、白點症狀,我們就可以予以忽略,這個原因還是由於不同品種的低溫耐受度和體虛導致。

給大家列舉一些簡單的例子,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酌情處理

一、中大型觀賞魚只要是水溫合適,對於很多小型魚的疾病非常耐受

我們比如說龍魚、鸚鵡魚、地圖魚、招財貓、七星刀之類的中大型觀賞魚,它們對於和它們混養在一個魚缸裡的七彩、燕魚、清道夫、藍曼龍、鼠魚之類的觀賞魚疾病,基本上都很耐受,能夠被傳染的機率極低。

這些神經敏感、體質過虛或者由於飢餓過度,造成水黴、體虛等原因而陣亡的中小型觀賞魚,對於上述的那些皮實品種,根本不會造成任何的威脅,即使偶有死亡,或者這一個品種全部患病,龍魚等對於它們的疾病根本不予理睬,只要是水質、水溫和體質沒有問題,我們只管把死魚撈出來即可。

但是,處在神經敏感期或者剛入缸的某些大型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說雷龍魚、虎魚、羅漢魚等,我們要嚴密觀察。

二、比較皮實的小型觀賞魚和清道夫、鼠魚在一起,一般的都是清道夫、鼠魚掛掉,我們也不必理會

再者就是很多比較皮實的小型觀賞魚,比如說迷你鸚鵡魚、虎皮魚等,它們和鼠魚、清道夫之類的混養在一起,我們這裡有個前提,前提就是清道夫和鼠魚,入缸是健康的,身上沒有白點,肚子沒有白蒙。

那麼,在我們的長期飼養下,它們沒有足夠的食物來源可能就會餓死,餓死的魚幾乎沒有什麼疾病可傳染的,除非是水溫問題導致的白點,才有可能傳染給其他魚,除此之外,不必理會。

三、紅綠燈不耐受水質,極有可能成群死亡,別的魚啥事也沒有

再就是比較特殊的紅綠燈魚,它們呢對於水質中的各種毒素含量太過敏感,甚至於有時候在魚店裡已經中毒太深,入缸後就有可能成批量死亡,一天死個三五條,很快一批魚全部玩完。

但是魚缸裡其他的觀賞魚,哪怕它是燕魚、七彩、孔雀、紅箭魚,它們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沒有必要整天去擔驚受怕的,自己的手又癢了,又想下藥了,直接撈出死魚完事。

不過,由於紅綠燈的個體較小,一定密切觀察是否是死在了白點病上,這個有可能是傳染的,另外的一些小型燈科魚,或許也會有類似的問題,我們也要密切注意。

四、某種小型觀賞魚,購買時成批的身形過瘦、體質過虛,也可能陸續死亡

這種情況,一般是針對於我們新買的觀賞魚來說的,而其他的觀賞魚我們已經飼養了很長時間,體質都很強健。

然後我們就會發現,某一批新購買的小型觀賞魚,我們比如說斑馬魚或者白雲金絲,它們已經瘦得皮包骨頭,或者是越餵越瘦,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它們集體內寄,也就是飢餓過度了,怎麼也餵不胖了,然後那一批魚就玩完了,其他的觀賞魚可能根本不會受其影響,沒有任何患病的徵兆。

那麼,我們也不必去管它們。

五、個別觀賞魚的特殊疾病,其他觀賞魚根本不會患上

我們比如說招財魚的紅斑病,魚缸裡的其他魚根本沒有問題,鬥魚、麗麗、馬甲之類的痘瘡病,其他小型觀賞魚也不會輕易被傳染,瑪麗魚、紅箭魚、一眉道人的爛嘴、棉口病等,大部分的其他小型觀賞魚不會深受其害。

個別燕魚、七彩的腹水、炸鱗等問題,是因為它們自己的腸道出現了問題,或者是某條魚兒特別的貪吃。

哪怕是個別錦鯉因為跳缸、撞缸等原因,導致了嘴巴嚴重潰爛,其他錦鯉也不會有什麼事,個別金魚失漂,其他金魚也沒有問題,這些情況下,都不需要去集體下藥的。

當上述的觀賞魚,出現這些特有疾病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迅速隔離或者單獨治療,甚至於直接淘汰掉,其他的魚兒完全可以不聞不問,不必做任何的消毒處理。

六、凡是因為水溫、水質、投餵等大方向出現問題,導致集體患病,比如集體水黴、白點、爛鰓、趴缸、紅血絲等,這些情況才需要集體處理

也就是說,除了整缸出現大型蟲、白點、水黴、爛鰓、腸炎之類的疾病,都是由於我們在水溫、水質、投餵等方面的不合理操作,導致了它們集體出現病變,這種情況下,它們才有了整缸患病的可能,我們才可以去整缸進行調溫、調水處理,或者整缸下藥治療。

這個輕重緩急和主次規律,我們一定要搞明白,不能去一看到某條觀賞魚患病了,就去擔心那整一缸魚,或者只是某一個品種的觀賞魚患病了,我們也要把魚缸裡的其他魚都拿來給它墊背,這樣損失就大了。

就像養魚老道最近飼養的這些觀賞魚,我知道是要降溫的,魚缸那麼多,我又不想給它們加溫,十六七度的水溫三五天時間內並沒有什麼大問題,時間長了有些魚就不好說了,所以我也降低了它們投餵量,不過很快氣溫就會回升了,否則我也不敢這樣做。

在此期間,偶爾有一兩條不耐受的,這很正常,只能任其拜拜,即使現在給它們加溫了,或許暫時它們沒有問題,等到盛夏高溫季節到來的時候,最先患病的絕對還是它們,最終可能也逃不過一死,這是由於它們的體質所決定的,這就叫做先天不足,後天未必能夠補得上去。

飼養觀賞魚對於上述的這些事實,我們一定要認清,不要總想著非要從老天爺的手裡強行把它們留下,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什麼是佛系養魚?不是說我們就是任其死亡、不聞不問,而是說要懂得如何取捨、保全大局。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裡有魚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消毒嗎,濾材咋辦,需要爆氧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魚缸內可否使用高錳酸鉀消毒的問題,養魚老道曾經說過很多次了,未嘗不可,但是有些觀賞魚可能會不耐藥,比如一些無鱗魚或者體質極其虛弱的、體表嚴重外傷或者體表黏液脫落過重的,這些觀賞魚就不好說了。
  • 為什麼有的魚缸,都看不見魚在哪裡了,觀賞魚它也不死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經常會遇到有些魚友問起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人家的魚缸水質似乎相當渾濁,連觀賞魚在哪裡都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它們也不死,人家似乎一直也養得很好,有些都是飼養四五年以上了。
  • 孔雀魚不是不可以和其他魚混養,下列觀賞魚都有混養的可能
    但是隨著迷你鸚鵡魚的逐漸長大,它們的領域意識就會開始增強,攻擊力就會變強,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去和孔雀魚混養在一起了,這些東西我們要去結合實際情況觀察了:假設魚缸裡已經出現了某條孔雀魚被咬的現象,我們還要去把它們混養在一起?
  • 迷你鸚鵡魚和虎皮魚等脾氣暴躁小型魚,可以和其他魚混養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前些日子,養魚老道做了一個小實驗,就是把我的兩條迷你鸚鵡魚的種魚給撈出來了,把它們放置在了蝶尾和鎏金金魚的那個大魚缸裡。
  • 如果說除藻能力,清道夫功不可沒,所有觀賞魚都可以和它混養嗎?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觀賞魚缸裡,我們都可以添加清道夫呢,不是說清道夫會吸魚嗎,或者說是,個體大的清道夫就會比較懶惰嗎,對於這個東西,我們又該如何去選擇和處理呢?一般來講,在長度為一米的標準魚缸內,有一條七、八釐米的清道夫,用來幫助我們去除褐藻就很好了,數量再多了也未必就是好事。
  • 龜和魚混養真的需要注意
    魚和龜其實是可以在一起混養的,在很多品種的龜中,其實絕大部分的龜都是吃魚的,當然如果養過龜或有過龜魚混養經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養龜有時還會買一些泥鰍或小鯽魚來餵養龜。在混養過程中,龜也會吃掉一些行動遲緩或身體虛弱生病的觀賞魚。
  • 闢謠:並非所有觀賞魚死亡都需要給魚缸消毒,你做對了嗎?
    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觀賞魚死亡的情況。有時候比較嚴重的,可能還會整個魚缸全軍覆沒。尤其是剛開始養魚的朋友,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然後就在思索,是不是魚缸裡面有細菌,或者是有其他什麼致病菌,才導致整個魚缸裡面的觀賞魚全軍覆沒呢?這個時候是不是要給魚缸消毒之後,還可以繼續飼養觀賞魚?這篇文章就這個話題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其實也可以當做是闢謠,因為並非所有情況都需要進行魚缸消毒的。
  • 觀賞魚店裡的某些養魚操作,我們可以模仿,有些根本不能學
    任何的觀賞魚入缸到新環境,都需要停食幾天,然後,哪怕是要投餵它們,那也得慢慢加量,尤其是水質還未穩定,以及飼養密度過大,在這個期間,有可能還沒開始投喂,魚已經賣的差不多了,這都很正常。當然了,遭遇到體質極差的,也有可能死完了,那還餵它作甚?
  • 魚友故事:魚缸裡養螃蟹,混養吃魚,謹慎入手
    看著這些螃蟹每天在盆子裡爬來爬去蠻痛苦,我做了個大膽的嘗試:放進魚缸。攝影丨愛笑的桃孑我無可奈何,只得給魚缸消毒,重新造景,養點好看的小魚。在選魚時,我發現有魚友把螃蟹養在魚缸裡,這可真是新大陸,前兩天的沉重心情一下緩解了大半。
  • 二氧化氯泡騰片魚缸消毒使用方法 魚缸消毒方法
    養魚是很多家庭非常喜歡做的事情,因為如果有魚缸在室內,可以讓整個環境都變得勃勃生機,看起來更有生氣。不過在養魚的過程中,魚缸也要及時打理。有些人想了解二氧化氯泡騰片魚缸消毒使用方法以及魚缸消毒方法,這些可以看以下內容,了解一些簡單的養魚注意事項以及消毒的方法。
  • 什麼魚適合與七彩神仙魚混養?不能胡亂混養,也需要考慮這些方面
    神仙魚也有很多的品種,其中七彩神仙魚是最炫麗的一種,這些品種和七彩神仙魚之間,只要注意體型的大小都可以混養。有的魚友把這種同品種混養稱之為「天仙配」。七彩魚七彩斑斕如同彩球一般,神仙魚算是比較好養的觀賞魚。七彩神仙本身沒有進食幹餌料的喜好,一般在養殖它的時候會先在另一個魚缸裡稍作訓練,練習掠食幹餌料的意識。
  • 為什麼不建議把蝴蝶鯉和龍鳳錦鯉,或者普通錦鯉混養在一起?
    即使是單獨飼養,它們的魚鰭都也可能因為魚缸裡的各種障礙物而遭受損傷,更何況是與其他錦鯉混養呢?一旦蝴蝶鯉的魚鰭受到了損傷之後,再想復原,就需要很長的時間。還有就是,它們的魚鰭末端太過薄弱,有時候受到傷害以後就再也不能徹底恢復了。
  • 新手必須要了解的飼養觀賞魚的五大禁忌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飼養觀賞魚的一些需要規避的禁忌問題。禁忌一、魚缸水變色的魚兒不要買相信作為水族玩家的我們,平日裡一定都會經常去逛水族店的習慣。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有一些魚店的魚缸的水都是五彩繽紛的顏色,水族店魚缸有顏色通常都會標示暫停販售之類的標籤,如果遇到了這樣的店家,那基本可以說是一家有良心的店家。魚缸水變色的情況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魚店進貨之後,沒有太多的檢疫魚缸,或者是直接就在魚店內的魚缸裡直接做檢疫了。
  • 紅龍魚混養指南:紅龍魚和什麼魚混養好?7種方法幫助你!
    在龍魚中,紅龍魚也是一種受到廣大龍魚愛好者喜愛的觀賞魚,很多人都在養紅龍魚,不過有時候看到龍缸中有紅龍魚感覺有點單調,很多魚友就想要不要混養幾尾其他魚,不過不知道該混養什麼,這個帖子給大家介紹一下紅龍魚和什麼魚混養好。
  • 混養須知:這幾種魚和龍魚一起混養效果絕佳,你知道有哪些嗎?
    我們都知道養龍魚的朋友魚缸裡的主角一定是龍魚了,不過如果魚缸裡只有龍魚可能會有點單調,那麼有沒有哪些魚能夠和龍魚一起混養而且還不會搶了龍魚的主角風頭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和龍魚一起混養效果非常不錯的觀賞魚。
  • 魚缸長藻怎麼辦?工具魚選哪種?黃金鬍子魚你值得擁有
    特別有些小夥伴是魚缸潔癖追求者,只要看到這些就要立刻動手去清除,但是,時間一久,馬上就會發現除藻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剛剛除了沒多久,惱人的藻類又回來了,養魚的我們要關注水質就不容易了,還外加一個除藻,會不會讓你感覺養魚太辛苦了?
  • 有些觀賞魚是餓出來的,有些是餵出來的,狀態都很好!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飼養觀賞魚講究的永遠是手法,而不是固定理論,有的魚友認為觀賞魚要餓,吃多了會得病,有的魚友認為觀賞魚要喂,不餵照樣也會得病,養魚老道試著給大家總結一下下:一、新魚到家餓上三天主要原因是減除魚兒心理壓力負擔、給魚兒一個糞便排洩過程
  • 有什麼觀賞魚可以和七彩神仙魚混養?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按照養魚老道的意思,七彩神仙魚最好還是能夠單養,畢竟此魚嬌貴異常比較難於飼養,如果想要養出好的狀態,需要換水和檢疫以及飼料的良好配合,才能把七彩培養成理想的立蛋形大餅。可以與七彩混養的觀賞魚包括以下幾種:一、神仙魚這個是首選,養魚老道在別的文章中也有提到過,在此不做詳述,大家只要記得不要把帶病的神仙魚和個體較大的神仙魚入缸即可,最好是做一下檢驗檢疫。上圖中的魚缸就是七彩和神仙魚混養,配上各種造景感覺也是相當的不錯。
  • 魚缸接二連三死魚,我們是否繼續養下去?可以暫停一下
    雖然看似整天在網絡上搜索著各種各樣的養魚知識,但自己的觀賞魚仍然是在接二連三不斷死亡,我們還在那裡一如既往的和我們魚缸裡的觀賞魚,一起做著垂死掙扎。我們可以把自己的魚缸裡患病的觀賞魚徹底治好,雖然未必能治好,我們也可以讓魚缸裡的觀賞魚死到一條不剩,唯一錯誤的方法就是,我們不該在這兩件事沒有徹底做好之前,再去買魚,而且是千裡迢迢的遠途運輸而來,既沒有隔離缸觀察也不會看看魚的狀態,直接就往一缸病菌的魚缸裡扔啊。
  • 史上最全的龍魚混養及混養配魚
    故龍鳳虎龜的混養法當前甚是流行。風水角度混養之經典--九龍至尊九龍壁因為龍魚具有領域性,會攻擊其他魚類,特別是龍龍混養,同屬於上層魚、同具有領域性、同樣的好鬥,想混養成功具有一定得難度,需要一定技巧。首先,可以選擇同一批的小魚一起混養,這樣的成功率相對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