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指的是什麼?整句話意思是什麼?

2020-12-14 資深人士說文史

中國古人流傳下來許多諺語,用簡短的話語表達一個深刻的道理,讓人時刻謹記,在人生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啟迪人的智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諺語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了,或者有些諺語,大家已經不知道它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比如,有一句話叫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大家想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句話具體指哪種意思了,但是我可以把它們可能代表的意思給大家羅列一下,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己按照理解給它安一個意思吧,那麼咱們就開始吧!

咱們先來看看,窮不走水,走水這個詞,其實有三種解釋,第一種,從字面理解來看,它有走水路的意思,可以引申為外出謀生。第二種,走水是失火的另一種隱晦說法。第三種,走水可以引申為幹那些偷雞摸狗,不入流的行為。為什麼,是這三種解釋呢?我就一一給大家分析一下。

窮不走水:一個人即使再窮,也不要遠走他鄉,拋家舍業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中國古代,連年徵戰,人民的賦稅和徭役非常重,可以說,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而且古代的人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水利設施,中國各地不是出現大旱,就是大澇,比如黃河流域,黃河就多次改道,一旦發生洪水,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比如碰上大旱,經常是顆粒無收,百姓沒有活路。

在這種天災人禍之下,人們普遍是非常貧窮,那麼,既然生活很困苦,家裡有一些心眼的人,可能就遠走他鄉,出外謀生了,但是古人卻認為,他們不應該走太遠啊,為什麼呢?

其一,因為過去兵荒馬亂,交通不便,在今天看來很近的道路,古代的窮苦人卻只能步行,因為根本買不起騾馬代步,這樣,就會花費太多的時間,所以,靠近河邊的人就會選擇水路,坐船出行,但是過去坐船是很危險的,因為過去的小船都是木質結構,窮人也很難坐得起大船,這樣的小船很不安全,遇上點風浪,容易船毀人亡。

其二,古代的治安很不好,經常有江洋大盜,他們往往在江河之中,過著搶劫的營生,如果大家坐船遠走他鄉,很容易碰見盜賊,結果自己在一片汪洋之中,上不著天,下不著急,想反抗也無能為力,輕則被盜賊洗劫一空,重則小命不保。

其三,即使大家成功到了其他的地方,那麼外面也不是那麼好謀生的,我們到了一處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很難生存下來,而且,我們是出來了,那麼,我們留在家鄉的親人怎麼辦呢?

他們無依無靠,因為我們這一走,可能生活更加困苦,我們走了容易,哪年哪月能回來可就說不定了,那這個家就徹底散夥了。所以古人才告誡大家,即使再窮,不到萬不得已,也不要遠走他鄉,如果真走了,那這個家可能就沒了。

走水是對失火的另一種隱晦的說法

想弄清這個意思,還得從我國的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說起,紅樓夢中有這麼一段情節,當年,劉姥姥因為生活所迫,不得已到賈府去打打秋風,其實就是去請求賈府施捨點錢財,自己回去好不被餓死,當時,正好,大觀園內失火了,賈府的下人看見失火,得趕緊向賈母稟告啊,結果他們用了「走水」這個詞,那為什麼不直接說失火呢?

這與過去的人的迷信思想有關,古代人對自然科學不是很了解,把許多自然現象都神秘化了,他們認為,世間萬物都有神靈在統治,控制水的有水神,控制火的有火神,自己家中失了火,那一定是有人因為言語不周,或者行動不檢點,得罪了火神,所以才降下災禍,所以人們出於對火神的敬畏,失了火也不提火的事,而叫走水,也許是因為大家必須提水救火,拎著水來回走著救火,就叫走水吧,也許如此。

面對失火這種天災,人家富貴人家,都會準備幾口大缸,裡面裝滿水,一旦家中失火,取水也很及時,我們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紫禁城裡面就有好多的大缸,缸下面還能點火,那就是確保這些缸裡面的水即使是冬天也不會結冰,確保春夏秋冬都有水可用,用來撲滅可能發生的火災。那麼窮人呢?

窮人是沒有那閒錢去在家中擺幾口大水缸的,沒那個經濟條件啊,而且家中住的很簡陋,可能都是茅草屋,一點就著,而且窮人家還與富人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房子肯定不多,人家富人可能一排房子,好多間,少了一棟房子,還有其他的房子可以住。

窮人則不行,窮的就剩那一棟茅草屋,一把火還給燒了,還沒有水及時救火,水火無情,等待窮人的只有無家可歸甚至是家破人亡了。所以,窮不走水的一個意思是窮人不能承受失火,一旦失了火,可能這個家也就散了。

走水的一個引申意義可能是指偷雞摸狗的行為

就是很低級的行為,被人們瞧不起的行為;古人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這種物質受地球引力的影響,天生就有向低洼處流淌的傾向,古人把這種水往低處流的特性,引申為地位低,不入流,例如,過去把一些被人看不起的行當叫作下九流,所以,走水極有可能指那些偷偷摸摸,殺人放火,傷天害理的行為。

古代人雖然經濟落後,但是對精神的追求目標很高,他們普遍認為,圓滿的人生應該齊家治國平天下;男子漢,立在天地之間,不能幹那雞鳴狗盜的事情,如果因為窮就幹那些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必將有損陰德。

所以說,窮不走水的一個可能的意思是,一個人即使再窮,也要窮的有骨氣,不為五鬥米折腰,不能幹那些為正人君子所不齒的事情,這句話從這層意思來說,也有教人棄惡揚善,多走正路的意思。

富不涉淫到底有何含義?

對於窮不走水的意思,我也只能想到這些了,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我認為,富不涉淫有兩層意思,一種是人富貴了,有錢了,也不能幹那些淫亂之事,要走正道。另一種是一個人有錢了,也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能沉迷於金錢之中,過度享樂。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種解釋,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處於封建時代,那個時候是允許男人們娶很多女人的,一般有一個正妻,此外,還可以娶許多小妾,所謂三妻四妾,就是指男人的女人很多。

當然了,古代雖然有此政策,但是窮人還是享受不到這待遇的,因為沒錢啊,娶了媳婦也養不起啊,但是富人卻不同,他們有很多的錢,就有了娶許多女人的條件,但是如果一個富人不知節制,過於好色,他離倒黴也不遠了。為什麼呢?

首先,富人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他也得出門去掙錢啊,無論他是當官,還是地主啊,他也得工作吧,不工作哪來的錢呢?如果一個富人天天沉迷於酒色之間,不思進取,慢慢地,他的萬貫家財也會被敗光的。

其次,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現代社會為什麼實行一夫一妻制,表面上看是社會進步了,一夫一妻更能夠讓家庭穩固,從而使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穩定,但是,這個制度從客觀上來說,是一種保護男人的行為,因為男人過於沉迷於酒色,往往身體會很快垮掉,像清朝後期的那些皇帝,大多年輕早逝,與過度沉迷酒色也有關係。

最後,色字頭上一把刀,過度沉迷酒色還可能引來殺身之禍啊,例如《水滸傳》裡面的西門慶,要不是他貪戀潘金蓮的美色,從而勾引潘金蓮,殺了武大郎,自己能被武松殺死嗎?都是貪戀美色惹的禍。所以說,一個人即使再有錢,也不能沉迷酒色,要有度,才能讓富貴綿長,身體康健。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種解釋,那就是一個人即使非常有錢,也不能沉迷於金錢,也要有所追求,正所謂富貴不能淫,我們掙錢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但是生活卻不僅僅是為了掙錢,一個人在滿足了自己生活的需求之後,還要有更大的人生抱負。

就像古人說的,人的目標就應該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使自己生活富足那只是齊家的範疇,我們齊了家之後,還要想著為國家和人們多做點貢獻,我們國家改革之初,就是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借著這股春風,有許多人的確先富起來了。

但是他們在自己富裕了之後,不要光想著移民海外,而要有一些擔當,用自己的能力和手中的財富,為中國的百姓造福,才是光明的正道。

我對這兩句話的解釋也該結束了,因為本人水平有限,難免說得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指的是什麼?這句話具體含義又是什麼
    這些老話往往是「話糙理不糙」,即使經過了成百上千年,它也有它的深刻內涵存在。比如這句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大家乍一看到這句話是不是不明就裡,「走水」是什麼意思呢?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皇后為了不讓甄嬛返回宮中,便買通了太后宮中的巫師,讓巫師在作法的時候故意放火,同時又買通了欽天監的人。當太后公裡失火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喊「太后宮中走水了」,所以,我們也就能明白「走水」的意思了。在古代的時候,科技不發達,人們對於許多現象都難以解釋,因此便衍生出了鬼神之說。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指的是什麼?整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在古代,走水是失火的避諱,窮不走水,是告誡人們,在物質窮困的時候,千萬不能有殺人放火的歪心思,一旦走上邪門歪道,除了法律嚴懲之外,從此再也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富不涉淫,意在告誡人們有錢時不要過度沉迷女色和紙醉金迷的生活,一旦如此,不光坐吃山空,還會徹底墮落。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哪些更深的含義?
    有這樣一句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字面的意思就是窮人不要做這些水路風險大的生意,雖然說本錢很小,獲利很大,但是風險也很大,這其實有一種賭博的成分,富不涉淫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富人不能貪戀美色。因此對於這句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我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啥意思?中規中矩或許並不是王道!
    摘要:農村老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啥意思?中規中矩或許並不是王道!對這句老話來說,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無論窮富,生活都得踏踏實實,這也是最簡單的道理。在農村裡,對於這種映射生活道理的俗語老話那可是非常多的,這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生活經驗,但往往總是有人忽視這種說法,認為這只是老一輩的文化,不值得提倡。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總還是適用的。所以今天和大家討論的主題是: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指的是什麼?整句話的意思又是什麼?
  • 古人講「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是什麼?有什麼更深的含義?
    前言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不可想像的,他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了數不清的俗語短句,而這些話往往都蘊含了大智慧。比如,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至於後半句更好解釋了,意思就是有錢了發達了也不要貪圖美色。其實這句話這樣簡單的解釋雖然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我卻認為這句話卻包含著更深層的意思,不經過仔細的推敲,常人是難以發現其中的真諦的。比如說我們來看前一句話窮不走水。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指的是什麼?富涉淫則衰又為何意呢
    今天講解一句大家略有耳聞的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它再有類似的一句叫「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怎麼理解呢?窮走水則散一、以字面意思講解上文有講「走水」是失火的含義。在文學作品中,我看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裡,楊摩西給縣城東街「隆昌號」老廉家挑水,「隆昌號」是個糧棧,前後院裡一共有八口大缸,得五十六挑水才能填滿,除日需,最重要還是為了防止「走水」。富裕人家都如此防範於未然,窮人家備不了那麼多缸,古時更是油燈,不留意火星子濺出來就很危險。遇到「走水」,那便是雪上加霜的致命打擊。冬日裡怎麼捱過去?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指的是什麼?富涉淫則衰又為何意呢?
    今天講解一句大家略有耳聞的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它再有類似的一句叫「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怎麼理解呢?窮走水則散一、以字面意思講解上文有講「走水」是失火的含義。在文學作品中,我看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裡,楊摩西給縣城東街「隆昌號」老廉家挑水,「隆昌號」是個糧棧,前後院裡一共有八口大缸,得五十六挑水才能填滿,除日需,最重要還是為了防止「走水」。富裕人家都如此防範於未然,窮人家備不了那麼多缸,古時更是油燈,不留意火星子濺出來就很危險。遇到「走水」,那便是雪上加霜的致命打擊。冬日裡怎麼捱過去?
  • 俗話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你知道「走水」指的是什麼嗎?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解釋,窮的時候不能走水裡,有錢的時候不能行淫。這樣的解釋明顯不通,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窮富兩種狀態,應該如何立身處世,又有怎麼樣的智慧在其中呢?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走水二字代表著什麼
    「走水」在這裡可能指歪門邪道,直到現在人們還對某些人評價「這個人很水」,「水貨」等,「走水」就是假、不真實。人們對於某些事評價為「摻了水分」,或者沒有可信度。「窮不走水」,就是指再窮也不要去幹坑蒙拐騙、歪門邪道之事。
  •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老一輩人的"民間俗語",一般都是古人建立在非常豐厚的經驗之上,因此值得世世代代後人的反覆推敲。而這些俗語通常都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因而輾轉流傳,世代不息。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裡「走水」指的是什麼?如何理解這俗語?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很多人理解為:窮人的話儘量不要走水路,富人不要涉足淫亂。其實這是一種並不妥當的理解。因為聯繫上下文的字面意思,並不能將他們銜接起來,而且「走水路」和「涉足淫亂」說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在農村裡有很多勸諫警誡性俗語,而這些俗語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讓人覺得有些粗糙,頗有俗人的味道。但是來說「俗人不俗、雅人不雅」還是很正確的!而老祖宗早就教導我們,人在落魄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人在富裕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只有按照老祖宗的引導,我們後人才不會吃虧的。所以這句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則是老祖宗給我們後人留下來的。那麼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窮不走水」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所謂「走水」,其實就是失火的避諱語,古代人由於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因此特別敬畏鬼神之說,對於難以理解的現象都有避諱之心,之所以將失火說成走水,就是為了避諱火神。俗語「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的意思就是,窮人不要走水路外出謀生,否則家庭就很容易散,有錢人想維持富貴就不要過於荒淫,這是老祖宗的智慧。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古人的這句俗語有什麼深層含義?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俗語到底從何而來?是否蘊含著生活哲理呢?「走水」其實從字面意思讓人很難與失火聯繫在一起,但是它卻是古時候宮廷內的忌詞。在現在很多宮廷劇中,失火的劇情總會有人喊道「走水啦」,這其實就是一個不好的說法。再者,在不發達的古代,水路對於人們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 「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是何意?古人的良言字字在理!
    不出錯也算有小成功,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一條訓誡:「窮不走水,富不涉淫」(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教會我們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窮不走水古人傳下來的每個字,都包含豐富的意義,不能用我們平常的用法去理解。
  • 老人常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話該如何理解?
    在農村中,我們總能聽到很多老話,這些話多半是老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大家從生活中能夠多留心多注意,避免再走更多的彎路,很多年輕人通過這些老話,讓自己迎來了更好的成長。那麼,老人常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話該如何理解?
  • 「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走水和涉淫火災是每個人這一生都不願意去面對的,但有時火災卻就是這樣突如其來的發生,讓我們一時間措手不及。及時發現火災,並立刻撥打相關電話,可以迅速的撲滅火情,盡最大可能地減少我們的財產損失,但在古代想要救火,卻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水能滅火,這是自然界的一個真理。
  • 老祖宗勸告:「窮不走水,富不涉淫」,2000年歷史來看,不無道理
    老祖宗勸告:「窮不走水,富不涉淫」,2000年歷史來看,不無道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是一句我國的一句俗語!這其中老人言就是特別指以前老祖宗一輩人所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和一些人生智慧或一些為人處道之方式。
  • 俗語: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正所謂「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古語。不過雖然有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是很少有人研究過這句話究竟有何深意。那麼這句話背後到底是有著怎樣的故事呢?第一句就是「窮不走水」。不過在人們的印象中,「走水」一般是指失火。古代的房子一般都是木質結構,所以人們都對「火」字特別敏感。因此一旦有某些地區發生了火災,人們就會委婉地說「走水了」。這些隱語也作為一種傳統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裡。生活在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的曹雪芹就在自己的《紅樓夢》裡提到過多次。但是這句話裡的前半句倒不是失事災難的意思。
  • 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其實普通百姓照樣有大智慧,比如這句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所含的意蘊就非常深厚。"窮不走水"的兩層含義過去窮人除了種地之外,還可以依靠所處的環境來維持生計。如果附近有青山,那麼就可以上山砍柴,打獵。砍的柴除了能自家燒火做飯取暖,還能挑到附近的鎮裡去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