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是青春最美的模樣
拼搏是青春永恆的底色
這一年 他們懷抱夢想
這一年 他們不斷努力
青春夢想,在桂子山啟航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
2019-2020學年度
「三好學生標兵」
「優秀研究生標兵」
12月8日,2019—2020學年度學生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科學會堂一樓報告廳舉行。副校長夏立新、彭雙階出席。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人才培養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受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參加。
2019-2020學年度「三好學生標兵」
人工智慧教育學部 詹鏡
教育技術學(師範)專業2017級本科生,任教育信息技術學院2017級年級主席、1701班班長。曾獲2018-2019學年、2019-2020學年國家獎學金,2018-2019學年校優秀學生幹部,連續三年獲校三好學生,連續兩年獲校優秀共青團員。大學三年專業排名第一,並多次參加專業比賽,獲「iTeach」全國大學生數位化教育應用創新大賽國家級一等獎和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地區賽一等獎。
教育學院 胡愛迪
教育學院教育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自大一以來,她的平均學分績始終保持年級第一名,目前胡愛迪已被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錄取。胡愛迪曾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優秀寢室集體獎學金;曾參加香港、新加坡海外研學交流,獲海外學習交流獎學金;曾被評為校三好學生標兵、校三好學生、校學習積極分子、校優秀共青團幹部、校十強優秀主持人。現擔任教育學院17級團總支書記兼任年級主席,被聘為校學工部學習發展中心教務、學業指導小導師、明德宣講團小導師,曾兩次擔任《學霸開講》素質課程的主講人。
本科期間胡愛迪已發表四篇論文,成功結項科研三項,個人還獲得校園調研大賽優秀獎、「啟航」教育調研社會實踐活動二等獎、教學微視頻製作比賽院級一等獎、校賽三等獎。
教育學院 黃四啟
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專業2017級本科生,學分績專業第一名。自入學以來,黃四啟先後在教育學院團委學生會擔任組織部部委、師範生訓測部部長等職務,取得「最佳師範生訓測單位」的成果。黃四啟先後參與國家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校青年研究中心項目以及院級「拔尖創新」等4項科研項目,以負責人身份開展國家級立項1項,校級立項1項,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現代特殊教育》等期刊發表論文。
心理學院 丁越
心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綜合排名和成績排名專業第一。丁越曾任共青團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委員會學生會主席,曾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在SSCI一區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獲國家獎學金、博雅丹桂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幹部及文藝活動積極分子等。
心理學院 歐陽晨晨
心理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平均學分績專業第二,已修武漢大學市場營銷雙學位,曾任華大科普協會副會長及班級團支書等。歐陽晨晨曾獲校「三好學生」「科創活動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曾主持或參與三項國創項目,目前已發表或錄用論文四篇,其中一篇為SSCI收錄(一作),另有兩篇中文核心。現在,歐陽晨晨擬保送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攻讀企業管理博士學位。
文學院 王芊越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2019-2020年度綜合測評中,王芊越排名文學院2017級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第四。她曾任文學院1708班班長、文學院辦公室學生助理、文學院院刊《漢聲》雜誌主編、華中師範大學攝影協會副會長、本科生院i華大網絡文化工作室項目管理中心主任,曾獲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冬奧有我愛上冰雪」優秀攝影獎、校三好學生、博雅獎學金等多個獎項。
2019年5月王芊越在哈爾濱教育研究院主辦的省級期刊《當代教研論叢》發表《全國卷高考作文之既有變革和應有變革》;2020年9月她在華中師範大學主辦的全國首批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與研究》發表《諫逐客書》教學設計 ;現正主持校級科研項目《基於翻譯學理論的高中文言翻譯教學新探》。
新聞傳播學院 李易蔓
新聞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18級本科生,李易蔓的綜合學分績排名連續兩年年級第一、擔任院團委學生會副主席、連續兩年國家獲得獎學金、2020年9月李易蔓獲全國大學生數據新聞大賽全國二等獎、最佳可視化、最佳創意獎、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獲獎。2020年李易蔓參與挑戰杯《網絡空間中大學生公共議題的表達與參與》項目入圍挑戰杯助推計劃立項。
歷史文化學院 褚芝琳
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基地班2017級本科生,保研學分成績93.26,位列專業第一名,現保送至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褚芝琳連續三年獲評校三好生、校學生工作積極分子,連續兩年獲評校優秀共青團幹部,曾獲得似鳥(NITORI)國際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博雅金桂獎學金,第十二屆歷史學本科生論壇二等獎、第二屆「國故新知」大學生中國史論壇一等獎,校書香校園徵文一等獎等獎項。在《中華讀書報》《社會科學報》等省部級及以上刊物,她曾發表學術書評兩篇,現階段作為負責人主持華中師範大學創新創業項目B級立項。
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晨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非公費師範)專業2017級本科生,專業成績為年級第一,現保送至武漢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王晨曾任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副書記、大學生科學與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宣講團成員兼研習社社員、1703班班長、校科技處學生助理,現任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年級主席。王晨曾獲國家獎學金、博雅丹桂獎學金、樹人獎學金,還獲稱校級優秀共青團員,連續三年獲評校級三好學生。王晨還主持或參與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青年中國行」大學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項目、湖北省高校青年研究會課題、校青年研究中心立項等九項科研項目,公開發表論文兩篇。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陳菲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7級本科生,學業成績優異,連續三年學分績排名專業第一名,大三學年綜合學分績排名年級第一名。陳菲曾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推免學分績排名專業第一,綜合排名專業第一,參與清華、北大等多所國內外知名院校夏令營,並取得清華、上交、南開優秀營員。
陳菲綜合能力突出,攻讀英語專業雙學位,參與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並獲得特等獎提名,為華師參賽史上最好成績。她科研能力卓越,主持一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並優秀結項,參與多項校級科研項目,作品獲國內外各論文比賽二等獎、三等獎,入選第七屆中國世界經濟學科專家和中青年學者學術論壇,多篇文章擬投稿至經濟學權威期刊、SCI期刊。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陳彥龍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2017級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現保送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攻讀西方經濟學碩士。陳彥龍前三年學習成績專業第一、綜合成績連續三年專業第一,曾獲校「科創之星」「三好學生」「優秀團幹」「優秀團員」等稱號。他在CSSCI刊物上合作發表論文1篇,另有1篇文章處在經濟學權威刊物外審。陳彥龍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獎學金,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房地產策劃大賽總決賽一等獎、「工行杯」湖北省經濟學術研討會暨論文徵集大賽二等獎、第八屆計量經濟學論文大賽二等獎等獎勵。
陳彥龍曾受邀在湖北省數量經濟學年會、《經濟研究》第二屆中國發展經濟學學者論壇匯報成果,入選中國人民大學「經英杯」全國高校學生經濟論壇和北京大學新時代中國青年經濟論壇學生代表。他還先後在院學生會、校青志聯、本科生院教務處任職,擔任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志願者等多項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志願服務時長達數十小時。
公共管理學院 劉思語
公共管理學院2017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目前以專業第一、綜合第一的成績保研至北京師範大學。她曾擔任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團委學生會副主席、年級學生會學習部長、班級團支書等職位,曾獲得第八屆全國高校模擬集體談判大賽「勞方」一等獎、「最佳談判員」、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複賽金獎、華中師範大學校賽金獎、兩次獲得「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銀獎並獲得第三屆「我夢見-楚天創客」大賽銅獎等獎項。
法學院 孔昕瞳
法學-經濟學交叉班2017級本科生,2019-2020學年孔昕瞳專業成績綜合排名均列年級第一,現保研至中央財經大學。他曾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參與「挑戰杯」助推攀峰項目、「創青春」創業大賽金獎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篇。孔昕瞳任大學生學報編輯、華大青年責編、團支書、黨支部宣傳委員,也曾獲國家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幹部等榮譽,並且在中國網、荊楚網、《長江日報》、紅網等媒體發表文章30餘篇。
社會學院 許帥航
社會學院社會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許帥航文藝、陽光、謙遜溫和,對學習科研一絲不苟,對工作實踐耐心負責,待人處世熱情禮貌,受到周圍師生的一致稱讚。他曾連續三年獲得校「三好學生」、連續兩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今年更是憑藉優異表現獲得了國家獎學金,並獲得了保研資格。
外國語學院 許淑雅
外國語學院朝鮮(韓)語專業2017級本科生,大學期間,她始終堅持以高標準、嚴要求規範自我,明確各個階段的目標規劃。大二下學期,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審核批准,許淑雅成為我校首批被錄取為韓國國立國際教育院韓國語研修項目的公派留學人員,並赴韓國慶熙大學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交換學習。大學期間,她始終秉承「學、研、行」三位一體,在跨學科學習中探索多元文化,在課外實踐中延伸學研認知。
外國語學院 於慕珠
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2017級本科生,她的本科前三學年學分績專業第一,已保研至上海外國語大學。於慕珠獲得「外研社杯」英語閱讀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國家級獎項以及多項省級獎項。她曾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成功申請專利;擔任「華師之聲」微信文案的撰寫、1701班宣傳委員、武漢軍運會翻譯助理等。
信息管理學院 鄭珊珊
信息管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2017級本科生,她平均學分績為89.13,排名專業第一,擔任學院青協幹事及班級學委。鄭珊珊曾獲2019年國家獎學金、2018年及2020年博雅金桂獎學金、2018年海外學習交流獎學金,連續三年獲校「三好學生」稱號,以及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國家級二等獎、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賽國家級二等獎、湖北省翻譯大賽省級一等獎、「三創」賽省級三等獎、網際網路+校級金獎等獎項二十餘項,並有1年創業項目經歷。鄭珊珊還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子課題,發表CSSCI論文2篇,現已保研至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情報學專業。
體育學院 艾明月
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17級本科生。2019-2020學年艾明月在本專業學分績排名第一,曾獲得2018國家勵志獎學金、2019國家獎學金、2020國家獎學金,連續三年被評為「三好學生」,現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拿到本校推免資格。
音樂學院 胡藝璇
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聲樂方向2017級本科生,2019-2020學年,她的平均學分績為88.39分,綜合素質排名年級第二。本學年胡藝璇擔任華中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團委學生會團委副書記一職,獲得了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幹部」以及暑期「三下鄉」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在校期間,她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累計共獲得228.5個志願學時。參加2019年創新創業項目並順利結項,在省級期刊《北方音樂》上發表論文《淺談聲樂藝術的二度創作》。
美術學院 劉宇嬌
美術學院2017級繪畫(國畫)專業本科生,在工作上,她始終秉承為同學服務的準則。她擔任班長,負責地完成各項工作,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積極幫助同學們解決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問題;做老師與同學們之間溝通的橋梁;充分發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在她與班級同學們共同努力下,其所在班級在2019年榮獲校級「先進班集體」的榮譽稱號。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 劉浩泉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專業2017級本科生,入校三年來他的學習成績名列專業前茅,曾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擔任著數學與統計學學院17級卓越教師班與1706班的班長,熱心為班級同學服務。在學科競賽中,他曾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省二等獎,華中地區數學建模邀請賽二等獎,並在2020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取得了H獎的成績、他參與的一項校級科研立項《智慧城市環境檢測儀電路設計和搭建》已順利結項,參與的論文《HKPocket:human kinase database for drug design》已在數學與計算生物學領域的SCI期刊《BMC Bioinformatic》上發表。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 劉金鑫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統計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她的專業學習卓越,連續三年綜合成績第一,累計所有課程平均學分績91.13,位於專業第一,其中專業主幹課程學分績高達93.56,專業選修課平均學分績96.73。課餘時間她投身於團委學生會新宣副部長、數模協會會長等多項學生工作,熱心參與支教、志願輔導等多項社會實踐活動,累計志願時長139.5小時,曾獲「優秀志願者」等稱號。
劉金鑫擁有豐富的科研與專業比賽經歷,榮獲數學競賽國一、國三、數學建模省一、省二等。此外,她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科研項目,主筆完成論文。至今,在一位華科老師的項目組下學習交流,累計獲得含國家獎學金在內的獎助學金10+項,國家級3項,省級6項,校級13+項,院級10+項。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羅健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17級本科生,他的年度專業綜合排名第一,曾任物理學院團委學生會副主席,獲MathorCup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等多項數學建模競賽獎項。作為初創團隊核心成員,所在團隊一年內便獲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湖北賽區一等獎、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銅獎、第五屆湖北省公益項目服務大賽銅獎等等共計六項獎項,羅健連續三年獲校「三好學生」「優秀志願者」「優秀共青團幹部」等榮譽稱號,曾獲校博雅銀桂獎學金,世紀鼎利專業三等獎學金等榮譽,負責一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A類立項項目。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沈吾棟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學基地班2018級本科生,他的專業成績排名班級排名第二、現擔任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社團組長,曾擔任學生會體育部部委,並在年度考核中獲評優秀,在校期間曾多次積極參加志願活動。他在2019年9月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2019年9月榮獲湖北省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2020年8月榮獲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中南地區賽二等獎,也曾獲第三屆「數學建模新銳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隊員選拔賽一等獎,在2019年9月獲得「喜迎軍訓.籃球嘉聯華」3v3比賽第二名、2018年9月獲稱軍訓「優秀學員」。2018-2019的校級科研立項「時間晶體奇異性質的研究」進行中。
化學學院 時路佳
化學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2017-2018學年她的綜合成績排名專業第一,2018-2019、2019-2020學年她的專業成績和綜合成績均排名專業第一。她曾擔任化學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助理、實踐部部長、「華師之聲VOC」文案組成員、聖兵愛心社成員、2017級生活部負責人;曾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三等獎、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三好學生、校優秀志願者。時路佳曾於張禮知教授課題組進行科研學習,擔任國家級A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負責人,目前成功推免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何悅顏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專業2017級本科生,保研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細胞生物學方向田志剛院士實驗室。她連續兩年擔任年級學科部長,前三年平均學分績位居專業第一,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曾參加校團委港澳交流活動。
計算機學院 吳詩寒
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7級本科生,她的綜合成績排名專業第一,平均學分績排名專業第一,現任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1704團支部書記,曾任計算機學院團委學生會新媒體中心部長。吳詩寒曾獲兩次「國家獎學金」,連續三次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她主持的項目獲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她還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國家級A類項目一項。
計算機學院 於璐
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2018級本科生,現任計算機學院1801團支部書記,曾任華中師範大學青年志願者聯合會互助社幹事。於璐曾被評為校級「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幹部」。在2019-2020學年,她的平均學分績為90.2914,位於學院第二名,綜合學分績位於學院第一名,獲得「國家獎學金」。於璐曾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等。作為負責人她成功立項挑戰杯項目——「基層政府網絡問政中政民互動模式探尋及路徑優化」併入選助推計劃,以第一作者身份獲得軟體著作權一項。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谷同耀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科學類2017級本科生,在學分績方面成功實現「彎道超車」,從大一學年的85.73分,到大二學年的90.61分,再到大三學年的93.33分,他完成了由專業第二十二名到專業第三名的蛻變。在學生工作方面,大一學年擔任院學生會學習部部委、校未來教育家聯盟活動部部委、院1703團支部書記的職務。在社會實踐方面,他於2018、2019年暑期兩次參加學院英山社會實踐隊,服務於當地精準扶貧情況的調查以及人居環境的改善。在文藝活動方面,他參加了2018年校園安全短劇大賽、2019年校寒假返鄉見聞主題徵集比賽、2019年校「學術搜索之星」挑戰賽等活動。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 王熙中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王熙中學業成績優異,實踐與科研能力突出,三年綜合成績96.6;她曾主持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參加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並獲得校級重點助推與校賽三等獎。她還發表國家核心期刊論文一篇,曾獲國家獎學金,連續三年獲評校級三好學生、連續兩年獲校級博雅銀桂、丹桂獎學金,獲優秀共青團員、校級三好學生標兵等10項榮譽稱號,現已保送至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政治專業。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 甄飛揚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專業2017級本科生,甄飛揚成績優異,科研能力突出,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樹人獎學金等榮譽,連續三年獲得校級三好學生榮譽稱號。曾獲第十一屆湖北省「挑戰杯」創業計劃銀獎、中國創翼湖北賽區主體賽創新組銀獎、第六屆「網際網路+」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金獎、省賽銅獎等獎項,此外,他還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兩篇,現已保研至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關係專業。
2019-2020學年度「優秀研究生標兵」
教育學院 姜澄
在思想上,姜澄始終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熱愛黨,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學生工作方面,姜澄擔任2018級教育史專業讀書會會長一職,積極組織專業讀書會的開展,同時擔任「海峽兩岸教育史年會」志願者。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姜澄刻苦鑽研本專業知識,共發表學術論文4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論文3篇,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轉載一篇;撰文《新中國師資研究生培養制度探析(1950-1957)--兼談中國研究生教育的起步》,榮獲2020年全國高校學生「四史」學習暑期專題探討會(上海理工大學專場)徵文比賽「三等獎」。除此之外,他還以第二主要參與人身份參研省級課題兩項。學業上,姜澄在上一年度修研究生課程3門,各門課程加權平均成績為91分,無課程不及格。
教育學院 吳河江
學習方面,吳河江各門課程加權平均成績為86.33,無課程不及格。2019-2020學年,他總共研修七門課程,博一階段課程學習任務總體偏重。在各位任課教師的細心授課下,他的專業知識儲備得以增加,對博士階段的學習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吳河江學習態度端正、目的明確、成績優良、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修養,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科研成績顯著,以獨作或一作身份發表CSSCI論文兩篇(《學校信任:內涵、功能與增進策略》等)。2020年10月獲國家級獎學金以及校級一等學業獎學金。
思想表現方面,吳河江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思想積極,要求進步,生活簡樸,作風正派,團結同志。學生工作方面,他積極參與,認真負責、肯幹踏實,時刻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心理學院 趙春曉
趙春曉思想端正,品行優良,遵從黨的領導,嚴以律己。在學習中趙春曉積極進取,作為第一作者在CSSCI權威期刊等發表學術論文4篇,作為第二作者發表論文1篇,且是《辦好一次賽會,鍛造一批新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志願服務研究》的章節作者,並於2020年10月獲得中國國家獎學金。
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方面,趙春曉深度參與第七屆軍運會志願者心理服務工作,創建大型賽會志願者心理支持三級體系,負責志願者心理援助熱線的管理和運行。疫情期間,她協助導師深度參與了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相關工作。同時,已獲得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認證,現擔任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擔任諮詢師。
新聞傳播學院 李孟名
科研學習方面,李孟名發表了5篇學術論文,其中有1篇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她的加權學分績為88.43,且英語水平達到了專業八級。李孟名曾獲得國家獎學金1次,一等學業獎學金2次,並在「『一帶一路』倡議與華夏文明傳播學術研討會」中獲得了三等獎。
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方面,李孟名現任班級團支書,曾任研究生「新聞倫理與法規」課程助教、《媒介倫理研究》研究生學術雜誌2018-2019年總策劃。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李孟名是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風雅讀書會會長,組織線下線上閱讀推廣交流活動。2020年7月至8月,李孟名在宜昌市夷陵區樟村坪鄉鎮政府做文化旅遊和宣傳實習工作。
歷史文化學院 孫巖
學業方面,孫巖績點達到90.91分,位列年級第一;獲得2020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1次、一等學業獎學金3次;個人課題獲得了2019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資助項目;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人發表學術論文5篇,其中2篇C刊,1篇C擴與2篇普刊。
社會實踐方面,孫巖參加校內外高質量的學術會議10次,獲得「第七屆華大史學論壇」一等獎、「第二屆大數據與中國歷史論文研討班」一等獎等榮譽。2019年8月與2020年8月,孫巖分別參加了「開沅班」赴日的境外研學項目及復旦史地所的暑期學校。學生工作方面,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孫巖擔任課程助教。
孫巖為人誠懇,工作踏實刻苦,尊敬師長,思想積極上進,自律性強,有很強的正義感,本科時曾抓獲盜賊,獲警方與學院授予的「見義勇為優秀共青團員」的褒獎。
馬克思主義學院 金姣
思想政治上,金姣積極要求上進,有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較高的政治覺悟。在疫情發生的艱難時刻,參與社區的相關工作。金姣積極上進,開朗樂觀、為人正派、積極與同行交流,注重鍛鍊。2019年9月還獲中南民族大學「習近平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理論創新」獎。
學業上,金姣多次參加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議,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曾參與國家社科基金一般課題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社會實踐方面,金姣在2019年9月-2020年1月擔任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代課教師。
馬克思主義學院 張旭
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現為預備黨員。學習上,張旭刻苦認真,上一年度平均學分績89.6分,專業排名第一。科研上,張旭紮實鑽研學術創新,撰寫學術論文,在導師的指導下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唯物史觀視域下的形式平等和實質平等》,並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
張旭積極參與校內校外的各項學術活動及研究生學術論壇,如河海大學馬院舉辦的馬理論論壇,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舉辦的政治哲學論壇等,在交流中提升自身的學術意識。2020年1月張旭被評為華中師範大學「科創活動積極分子」。
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榮
思想方面,王榮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課程學習方面,王榮學習成績優異,平均學分成績81.5分。同時不斷提高學術理論水平,在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兩篇論文。學生工作方面,王榮積極參加學院的各類學生活動,於2019年9月份入學後任學院2019級博士生黨支部書記。同時在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華中師範大學)兼職,不斷提升實踐能力。
王榮積極充實專業理論框架,豐富知識體系,認真撰寫學術論文,並發表C刊論文一篇,積極參加學院和學校實踐活動,提升實踐能力。2020年4月,王榮被共青團華中師範大學委員會評為「優秀共青團員」。
馬克思主義學院 項微微
思想方面,項微微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認真學習黨綱、黨章,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課程學習方面,她認真努力,所修各門課程加權平均成績為87.15,並獲一等學業獎學金、研究生優秀獎學金。學生工作方面,項微微樂於服務、善於溝通,在校招生與就業工作處擔任學生助理。
在學習和科研之餘,項微微注重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2019年9月至今她一直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會新聞採編部工作,擔任新聞採編部部長,獲得「華中師範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榮譽稱號,並在第三屆「卓越計劃」研究生幹部培訓中榮獲「優秀營員」榮譽稱號。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陳偉鴻
思想方面,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陳偉鴻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學,積極傳播正能量。學習方面,上一學年陳偉鴻平均成績:90.5, 並且無科目不及格。
碩士就讀期間,陳偉鴻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投身科研,努力鑽研。2020年5月陳偉鴻在CSSCI-4發表核心論文《住房環境、社區環境與青少年身心健康》。2020年9月,陳偉鴻獲稱華中師範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
公共管理學院 李家明
思想上,李家明積極學習黨和國家最新思想、方針和政策;學習上,上一學年,他課程成績最低分86,平均分89。學術研究方面,2020年3月李家明在SSCI期刊上發表文章《Urban lake spatial openness and relationship with neighboring land prices: Exploratory geovisual analytics for essential policy insights》。學生工作方面,李家明擔任研究生助教;實踐活動方面,李家明參加武漢地鐵志願者服務活動還積極參加公共管理學院師生羽毛球賽。
法學院 黃秋涵
學生工作方面,黃秋涵擔任華中師範大學法律服務中心主任助理以及華中師範大學招就處助理還被評為「優秀學生助理」「維權與服務工作積極分子」「優秀志願者」。社會實踐方面,他曾參與司法部重點項目課題研究,同期參與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司法局委託項目。另外,他參與多個重要項目並擔任其中部分負責人。
在學習上,黃秋涵所修各門課程加權平均成績:85.55;在思想上,作為中共預備黨員的他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覺悟水平高;在生活中,他積極向上、堅毅篤定;在為人處世方面,他樂於助人、交友廣泛、十分具有團隊精神,善於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法學院 王清粵
思想方面,作為黨員的王清粵態度端正,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一直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學習方面,研二期間她共修了3門學科必修課,平均學分績91.67分。專業學習之餘,她通過了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及AMAC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截至目前,王清粵成功發表四篇文章,其中兩篇為核心期刊(《論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法律特徵與風險規制》等)。2019年12月,王清粵獲稱華中師範大學「優秀研究生助管」;同月,獲稱華中師範大學「優秀研究生「。
王清粵積極尋找各種機會實踐,研一及研二上學期她一直在華師國資(招標)辦擔任學生助理。除此之外,她曾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人事處(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10日)以及湖南人和人(張家界)律師事務所(2020年6月1日至8月14日)實習。
社會學院 丁波
在思想上,丁波政治立場堅定,能夠主動學習黨的基礎知識,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黨的最新理論,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各種活動。科研學習方面,丁波認真刻苦,能夠大膽探索,具有優秀的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曾發表CSSCI論文9篇,其中8篇為獨作,包括於2020年8月出版於《人文雜誌》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嵌入性治理》。於2020年3月出版於《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的《鄉村振興背景下民族地區空間改造與農村現代化建設》,丁波也作為第一作者。
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方面,丁波積極幫助老師做好班級團結工作,積極幫助同學解決學習、生活中的事情,而且經常參加各種調研活動,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外國語學院 勒德勐豪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勒德勐豪嚴格要求自己,甘於奉獻,曾加入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深入貴州一中學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支教活動。作為一名學生幹部,他曾獲得「優秀研究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幹部」稱號。科研學習方面,勒德勐豪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篇,曾參與專業研討會並作主旨發言,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及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優秀研究生」「華研楷模」稱號。
勒德勐豪曾在國際產能合作論壇中擔任翻譯志願者,並連續兩年作為湖北省優秀青年代表參加中俄兩河流域青年論壇。他在疫情期間投身於抗疫志願服務,主動籌措防疫物資捐贈、以筆抗疫在社會主流官方媒體撰寫新聞,獲得了「抗疫先進個人」稱號。
外國語學院 倪曾鑫
倪曾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認真接受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培訓,曾獲得「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共青團幹部」稱號。在科研學習上,倪曾鑫專業平均分91.2,班級平均績點排名第一,並發表獨作學術論文4篇,獲得國家獎學金、海外交流獎學金、優秀獎學金、學業獎學金一等獎。她還參加了第二十三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並獲得英譯漢優秀獎。
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上,倪曾鑫擔任研究生會體育部副部長,曾負責舉辦了多次體育活動。
信息管理學院 畢崇武
2016年9月,畢崇武以推免的方式保送至我校信息管理學院的情報學專業,並成功入選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2018年9月,他以「碩博連讀」的方式成為一名情報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就讀期間,畢崇武共發表了CSSCI論文20餘篇(其中個人一作8篇),合著學術著作1 本,軟體著作權 6 項,且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優秀研究生幹部」「優秀畢業生」等榮譽。
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方面,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畢崇武於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赴芬蘭圖爾庫大學經管學院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博士生聯合培養活動,從事信息系統科學研究。畢崇武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妥善處理學習、工作、生活之間的關係,做到全面發展。
信息管理學院 李建玲
思想方面,李建玲始終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注意學習先進的政治理論,關心國內國際大事,積極擁護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在生活中,李建玲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並積極參加了學校各種文體活動,樂於為同學們服務。
科研學習方面,李建玲在導師的指導下撰寫了三篇高質量期刊論文,且於2020年9月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及校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方面,李建玲曾連續兩年擔任華中師範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會團總支宣傳部長,並曾在湖北典策檔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習,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之中。
音樂學院 張玲
在思想上,張玲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一直積極擁護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及實踐學習教育活動。
在科研學習中,張玲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並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學術論文5篇。學生工作社會實踐方面,張玲曾任研會就業部部長,且於2019年9月至今擔任研究生兼職輔導員,並連續兩年獲得「優秀研究生幹部」榮譽稱號。張玲履職盡責、服務同學、奉獻集體,積極發揮發揮學生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獲得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 李啟麗
她性格開朗,樂觀向上,生活中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待人真誠,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思想上,李啟麗積極上進,態度端正,嚴於律己。在學習上,她嚴謹認真,追求上進,成績優異,加權平均成績89.3。學習工作之餘,李啟麗兼顧體育鍛鍊,2019年11月獲第十三屆「華研杯」排球賽冠軍。
學生工作方面,李啟麗踏實肯幹,任勞任怨,有較強的工作能力。2018年至今,李啟麗擔任院2018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支部書記,高度重視支部發展黨員問題,目前已確立培養33名入黨積極分子,其中確定了25名發展對象,計劃於近期發展;同時她擔任院黨委辦公室助理,踏實認真,工作能力得到老師們的一致肯定。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黃楚強
在碩博連讀期間,黃楚強認真完成學業任務,成績優秀,專業知識紮實。他在碩士期間的學業成績為凝聚態物理專業第一名,並連續兩年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科研方面,黃楚強主要研究用於能源存儲和催化的新型納米材料,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目前已經發表了SCI文章7篇,其中由黃楚強作為第一作者的有4篇,同時他還有一項發明專利正在受理中。
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方面,黃楚強曾多次參加線下線上的學術會議,指導本科生科研立項實驗並且兩次被評為了校級項目。在生活上,黃楚強樂於助人,經常幫助師弟師妹們解決科研上遇到的困難。
化學學院 羅昕
羅昕一直積極進取,樹立了良好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思想表現方面,羅昕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學習黨和國家最新思想、方針和政策,並於今年六月份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日常生活中,羅昕堅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學習和科研方面,他學習成績優異,認真完成了導師分配的各項科研任務。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羅昕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篇(《Single-Atom Ir-Anchored 3D Amorphous NiFe Nanowire@Nanosheets for Booste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等),參與發表的論文共有6篇。2020年11月,羅昕獲華中師範大學一等研究生優秀獎學金。
化學學院 石家願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石家願在醫療物資最為緊缺的時候累計募集捐贈及運送約10萬餘元直接防護物資至各醫院、火神山施工隊及醫療支援隊手上(其中除5000元以轉帳形式捐助給華中師大校友會,其餘均轉化為直接物資送抵各處);同時,他參與社會各界包括華人華僑留學生的物資募集及醫院交接,參與運送醫護人員以及保障物資。
石家願自覺以中共黨員的標準和覺悟要求自己,無私奉獻。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曾接受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微博/西瓜視頻以及校媒公開報導,起到了一定的模範帶頭作用。
化學學院 佔光明
思想方面,佔光明積極參加黨校培訓,努力向黨組織靠攏,現為發展對象,他積極學習黨和國家最新思想、方針和政策,爭取早日入黨。學習方面,佔光明認真對待並順利通過每門課程,各門課程加權平均分為85分,無課程不及格。
佔光明有著科學嚴謹的態度,一絲不苟做實驗、認真分析實驗數據。他積極參加科研活動,認真聆聽各種學術講座,努力提高學術水平。2019年至今,共參與發表11篇SCI論文,(共同)一作有3篇。2020年4月以他本人為共同一作身份發表的《Accelerated Di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一文發表於《Chem》。
生命科學學院 劉晶
作為一名黨員,劉晶甘於奉獻、樂於奉獻,時刻以一名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學習方面,劉晶勤奮好學,各門課程加權平均成績為88.02。學生工作方面,劉晶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11班班長職務,於2020年10月獲評「校優秀研究生幹部」稱號。科研工作方面,劉晶參與多個研究項目,還曾擔任龍崗區實驗學校——可園學校的研究工作負責人。2020年5月,她以第二作者的身份發表《生物科學史教育——科學思維培養的有效途徑》。
2020年10月劉晶參與撰寫的兩篇文章被收錄於中國科普所主編的《第十二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論文集》,分別獲「第十二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最佳論文和優秀論文獎。此外,劉晶獲另外兩個國家級獎項, 「研究生國家一等獎學金」「研究生國家三等獎學金」。
計算機學院 張晉詠
思想上,作為中共黨員的張晉詠積極學習先進的政治理論,關心國內國際大事,始終擁護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個人能力方面,張晉詠有良好的英文文獻查閱能力以及英文論文撰寫能力。
生活中,他愛好運動,作為學院足球隊隊員,曾獲得校級足球聯賽團體亞軍。學習上,他勤奮努力,其中各門課程加權平均成績:83.83,無課程不及格情況,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明確研究方向並不斷鑽研。研究生期間他一直從事生物醫學信息抽取方向的工作,已發表SCI,CCF推薦會議論文五篇(《An end-to-end framework for biomedical event trigger identification with hierarchical attention and adaptive cost learning》等)。張晉詠對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理論有深刻的理解,對信息抽取有良好的理論和實操經驗。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陳雲
陳雲科研結果突出,在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了3篇學術論文(《中國人口疏密區分界線的歷史變遷及數學擬合與地理意義》等)。社會實踐方面,陳雲於2019年11月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2019年中國地理學大會暨中國地理學會成立110周年紀念活動」並做論文報告。
思想表現方面,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陳雲堅定信念,思想端正,作風正派。在工作中,他認真負責;在生活中,他勤儉樸素,團結同學。2020年9月,陳雲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 王承禹
王承禹積極參與學生工作,擔任學院博士支部黨支部書記,在上一學年的支部黨建工作中,積極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及時追蹤黨和國家的最新的大政方針,時刻與黨組織保持思想和行動上的一致,並於2020年9月獲得「優秀研究生幹部」稱號。
在科研學習方面,王承禹於上一學年在CSSCI權威期刊《政治學研究》中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國家治理、農地制度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合作論文《從務實主義到理論供給:中國政治學轉向的關鍵》,發表於CSSCI期刊《探索》。同時,作為唯一受邀的博士生參與了中國政治學會和中國縣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多場會議。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 趙雲龍
在思想表現上,趙雲龍有良好道德修養和堅定政治方向,作為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赴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他山中學支教一年。在科研學習上,趙雲龍作為第三作者參與的《武漢木子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項目在2018年「創青春」浙大雙創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實踐挑戰賽中獲得國家級銀獎。並於2020年4月作為第二作者在省級期刊中發表論文1篇。
在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方面,趙雲龍擔任學院團委書記、本科生輔導員、宣傳幹事,並於2020年5月獲評優秀共青團幹。在疫情期間,趙雲龍參加惲代英青年講師團,開展「『疫』起愛國,雲上『青』課堂」網絡直播宣講活動,得到了社會及廣大青年的積極反響。
中國農村研究院 張慧慧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張慧慧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會議精神及與本專業相關的政治理論和時政知識,注重培養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堅持弘揚正能量。科研學習方面,張慧慧在主修的英語課程之外還參加了本院「田野政治學」學術沙龍、《政治學基本理論》《政治學經典著作導讀》等課程以及校外各種學術會議的學習。而且在CSSCI期刊中發表論文3篇,並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學術專著1本。
在社會實踐方面,張慧慧曾主持完成《組織賦能:布好鄉村振興「大棋局」》等3篇諮詢報告,且曾赴天津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第三方評估調查,並參與完成《天津市濱海新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評估報告》等相關調查報告。
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張帥奇
張帥奇在思想上追求進步,注意學習先進的政治理論,積極擁護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路線與政策,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以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在學習上,他專業知識紮實,學習能力強,有飽滿的研究熱情,2019—2020學年,張帥奇所修各門課程加權平均成績為93分。並且於今年1月在CSSCI擴展期刊《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發表論文《國家在場、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以明清江南城隍廟為中心的歷史透視》,於今年5月在CSSCI期刊《人文論叢》中發表論文《清代蘇南義學與地方社會互動》。
國家數位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周馳
思想表現方面,作為一名中共黨員的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參與黨組織各項活動,一如既往的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生工作中,他富有熱情,認真負責;在生活中,他開朗大方、積極上進。
學習方面,周馳所修各門課程加權平均成績為85.3分,無課程不及格的情況。在讀博的兩年期間,他認真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同時在導師的帶領下,多次參與科研項目的各個環節,以嚴謹求真的態度對待科研。周馳共發表兩篇EI論文。此外,他還發表四篇CSSCI論文(《「網際網路+」時代教師信息素養評價研究》等)。
伍倫貢聯合研究院 安浩楊
在學生工作及思想表現方面,安浩楊作為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在思想作風上加強自身建設,在履行好黨支部繁瑣的日常事務的同時還出色地完成了上級黨總支交辦的各項任務,曾獲得 「優秀研究生幹部」的稱號。科研學習方面,安浩楊參加了多次學術會議,疫情期間,他緊跟熱點,專注於教育信息化和區塊鏈隱私保護的研究,半年內投出了兩篇學術論文(均為第一作者),並憑藉優秀的科研能力被導師選為新生的助教。
社會實踐方面,安浩楊於2016年7月至8月參加了國家級三下鄉項目「電子商務助推精準扶貧」 ,為農村黨員開宣講會。2017年3月至11月,他創立合肥萬一能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並任CEO兼產品經理,帶領團隊開發了兩個產品。
伍倫貢聯合研究院 劉琪
在思想上,劉琪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注時政。劉琪學習認真,熱愛科研,在2019年和2020年均以專業綜合實力第一的成績獲得學院全額獎學金,並有EI學術會議論文檢索1篇,錄用1篇(均為第一作者)。
在攻讀碩士前,劉琪就獲得過專利證書、本科學校項目特等獎等多項榮譽和獎勵,她為人負責誠懇,踏實能幹,在「易兆創新杯」第十五屆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結合疫情背景設計出一種基於物聯網應用技術的新型智能垃圾桶,獲得華中賽區三等獎。
青春需早為 豈能長少年
上進 奮發 圖強
華師學子用求知與鬥志
用熱情與活力
譜寫輝煌燦爛的青春讚歌
向優秀的華師學子們學習、看齊
▷一起來認識!162名華師本科國獎獲得者!▷華師山民們的南北生活差異~▷因為他們,華師更有愛!▷重要的日子,華師人在行動!▷厲害了!華師校友!華中師大宣傳部輿情與新媒體中心
原標題:《向他們看齊!華師2020年優秀學生標兵來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