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時光最難忘丨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幹部...

2021-01-08 天眼新聞

我叫徐鴻,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與孔屯結上了「扶貧緣」,開啟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光。

2019年,組織選派我到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並掛任鎮黨委副書記,從那以後,我離開了不到一歲的小孩,堅持每天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剛來時,孔屯還是一個未出列的深度貧困村,171戶657人還未脫貧,面對這種形勢,我首先想到的是必須引導群眾穩定就業和發展好產業,申請產業扶貧項目,增加收入。其次是對老弱病殘、鰥寡孤獨者用低保等政策兜底,確保他們實現脫貧。

既然幫,就要「真幫」。孔屯產業發展基礎薄弱,要真正實現脫貧還差一口氣,我向單位申請幫扶資金15萬元,為孔屯脫貧攻堅助一把力。為壯大產業發展,今年7月,我帶領「村支兩委一隊三個人」、種植能人到冊亨縣弼佑鎮考察學習油茶種植和林下養殖經驗做法。之後,帶動農戶發展香蕉227畝、油茶192畝、甘蔗177畝、蜂糖李177畝、魔芋46.8畝,惠及145戶582人。

2019年巧馬鎮遭受特大洪災,孔屯村多條道路損毀嚴重,我爭取了三岔河至孔屯道路水毀維護項目400萬元資金報州報省立項,還得到州移民部門解決應急抗洪救災工作經費10萬元,解了當時救災和重建的燃眉之急。

針對孔屯村者耐組韋昌倫戶養羊、養鴨、養豬圈舍不夠的情況,我們及時聯繫愛心企業幫助他家修建62平方米生產用房,我力所能及拿了2000元給他建豬圈鴨圈,與幫扶責任人一同先後兩次為其申請產業補助資金1.02萬元。如今,他一步步發展成養殖大戶。

看望慰問孔屯村低保殘疾戶龍碧芬

到孔屯村走訪看望老黨員了解生產生活情況

今年,孔屯有5名學生考上大學,家庭都比較困難,為了他們能上得起大學,我向單位領導反映後,領導非常重視,給了每人6000元資助。當時,以590分優異成績考取武漢理工大學的陳民說:「有這麼多人來幫我們,我一定會學好知識,將來回報社會。」

扶貧工作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集中攻堅產業發展、老舊危房拆除等工作。白天動員,晚上談心,皮膚被曬得黝黑。在一次回州委辦公室開會時,領導問我和在丫他鎮田坎村駐村的徐海峰:「你們兩個怎麼搞得那麼黑,臉上、脖子、手上都是黑的。」我暗自欣慰,雖然工作苦了點,但是在基層沒有偷懶,是實打實地幹。

2019年孔屯村撕下了「深度貧困村」的標籤。今年,367戶1517人貧困戶全部脫貧。

我很榮幸能參與到脫貧攻堅這項工作中,這是我人生中最充實、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人物小傳】

徐鴻,男,漢族,2000年畢業於貴州省人民警察學校,2001年參加工作,先後在普安縣公安局、普安縣委辦公室、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黔西南州委辦公室工作,現任黔西南州委辦公室檔案管理科科長,掛任冊亨縣巧馬鎮黨委副書記、孔屯村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匡奇燃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走心的脫貧攻堅最為溫暖丨冊亨縣巧馬鎮副鎮長王勇
    2015年11月至今,我同尾賢村結伴而行已有5年。回首過往,從幫扶責任人、駐村幹部到黨建指導員,再任脫貧攻堅指揮長,對尾賢從陌生到熟悉,從相識到相知,5年時間,我見證了尾賢的父老鄉親搬出大山過上好日子。
  • 「我的扶貧故事」站好最後一班崗丨冊亨縣坡妹鎮同心村駐村第一...
    2018年6月,我所在單位冊亨縣人民醫院,選派我到冊亨縣坡妹鎮同心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我有幸參加這次脫貧攻堅工作,我深知脫貧攻堅是為民之舉,為善之勞,功在千秋,作為黨員幹部,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駐村幫扶已近三年。兩年多的基層磨礪,我更深知脫貧攻堅的重要性,更加堅定當初深入一線的選擇。有單位作為後盾支持,我的駐村幫扶也更加有力量。開展義診活動學醫為民,深入一線幫扶。駐村期間,我始終堅定「學醫為民,醫路跟黨」的信念。
  • 貴州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第一書記朱鑫——科技助力荒山變綠林
    連日來,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村第一書記朱鑫走進田間地頭,忙著給老鄉們講解蜂糖李的冬季管護技術。12月16日,孔屯村氣溫6℃。村民王明玉在朱鑫的動員下,種有7畝多的蜂糖李,正在地頭鋤草的她說,按照朱鑫說的做,準沒錯。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極貧鄉鎮「啃硬骨頭」丨冊亨縣雙江鎮央繞村...
    我叫唐寬,就職於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冊亨縣雙江鎮政府。2016年8月,我在雙江鎮頂肖村開展駐村工作,2017年10月到深度貧困村央繞村駐村。央繞村是一個有381戶人口的大村,轄央繞、央結、平華、偉細四個自然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90戶,當時未脫貧貧困戶159戶,致貧原因主要是因災,其次是缺資金、因學、因病等。
  • ...群眾當親人 群眾就把你當自家人|冊亨縣冗渡鎮毛坪村駐村幹部張頤
    2019年9月25日,我被派駐到冊亨縣冗渡鎮毛坪村駐村扶貧,再次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農村,再次踏上了扶貧之路。毛坪村是冊亨縣財政局的扶貧聯繫點,下沉幹部和駐村幹部共16人每天都在村裡走訪登記、宣傳政策、填表造冊、送家具送衣物、易地扶貧搬遷、買米買面、燒水煮飯……偏僻、分散、冷清的小山村,平添了幾分喧鬧。
  • 「我的扶貧故事」退伍不褪色 扶貧亦脫貧丨從江縣加榜鄉平妹村駐村...
    我叫餘江民,苗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是從江縣加榜鄉黨扭村三組村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在部隊服役,退伍後,於2018年被聘任為加榜鄉扶貧助理,2019年7月,經組織安排,擔任加榜鄉平妹村駐村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丨仁懷市茅壩鎮雄豐村駐村幹部...
    我是郭誠,2019年5月,得知單位需要派幹部駐村幫扶,我主動請纓,成為了茅壩鎮雄豐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員。時光荏苒,駐村已一年有餘。在這一年多的人生經歷中,我提升了專業能力,加強了同群眾打交道的本領,鍛鍊了自身品格。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堅守駐村歲月 用情走好扶貧徵程|盤州市響水...
    我叫李旭,是六盤水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選派的一名駐村幹部。一年前,我來到盤州市響水鎮楊柳樹村,開始了在這裡的駐村幫扶時光。和群眾拉家常、幫農村謀發展、為基層解難題……從組織安排我到楊柳樹村駐村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當成「村裡人」,把當地群眾當做「家鄉人」,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自2019年擔任楊柳樹村第一書記以來,始終把身子沉下去,把責任扛上肩,走近群眾、讀懂群眾、為了群眾。
  • 「我的扶貧故事」鏡頭裡的點滴 是我最珍貴的駐村回憶丨荔波縣甲良...
    我叫蒙炳帆,是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益覺村駐村幹部。翻閱相冊,回憶過往,我到脫貧攻堅戰線上已近一千個日夜。駐村期間,我用鏡頭記錄下了扶貧工作隊和貧困群眾攜手奔小康的精彩瞬間。2018年4月13日,我參與脫貧攻堅的第32天:脫貧攻堅隊與益覺村的群眾同勞動,期間,第一書記蒙建骨的鬥篷歪斜幾次差點掉落,一旁的農婦見狀過來幫第一書記繫緊帽帶,兩人四目相對,信任喜悅之情自然流露。這個圖片解答了我心中長久的疑惑,駐村工作能換來什麼?從群眾的笑容中我看到了答案,真心能換真情!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七載春秋丨羅甸縣沫陽鎮平巖村駐村...
    我叫黎昌盛,是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沫陽鎮平巖村一名駐村隊員。從2013年脫貧攻堅戰役打響的第一槍開始,我就開始扶貧路了。幾年時間,我見證了平巖村從一個「吃水看天、走路靠摸」的小鄉村到今天的自來水到戶,串寨串戶路到家的美麗鄉村。
  • 「我的扶貧故事」責任槓肩上 扶貧放心上|三穗縣桐林鎮捧相村駐村...
    我叫楊啟治,是三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駐縣桐林鎮捧相村的一名駐村幹部。駐村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從對基層工作一無所知,到現在的得心應手,從來時的「愣頭青」,變成群眾的「知心人」。2018年,我有幸參加這場脫貧攻堅戰,這對於我來說一場挑戰,也是磨練好機遇。
  • 「我的扶貧故事」琅琊村貌換新顏丨麻江縣宣威鎮琅琊村駐村幹部程威
    我叫程威,是一名駐村幹部。   2016年4月21日,是一個讓我永生銘記的日子。從這天起,我便成為了琅琊村脫貧攻堅工作組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組織召開群眾大會作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我,對農村親切如故,但對扶貧工作卻是不知所措。民情風俗、村情實際及方言所帶來的不便,這都給我在扶貧工作上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一時間手足無措。
  • 「我的扶貧故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施秉縣雙井鎮翁西村駐村幹部...
    我叫王世才,是施秉縣雙井鎮翁西村的一名駐村幹部。   2015年3月,我來到雙井鎮翁西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這六年的扶貧工作中,有過心酸、迷惘,但當我看到貧困戶在我們的幫扶下順利脫貧,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心中感到無比欣慰。我來自農村,農村的家庭生活情況大多比較困難,但當我走訪了翁西村的貧困戶後,才發現這裡的群眾貧困程度比我想像的要深得多。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我要說三聲感謝丨興義市泥凼鎮經堂村駐...
    我叫田俊,2019年7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駐到興義市泥凼鎮經堂村任第一書記。駐村伊始,我的第一場戰鬥就是「全面回頭看,精準定措施」大遍訪工作。白天開展入戶走訪,晚上按要求做好走訪臺帳,從晨光曦微到點點繁星,我與扶貧工作隊一心投入到戰鬥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進行走訪,與貧困群眾一起細算收入帳,確定脫貧具體措施,確保農村貧困人口按時全部脫貧。一周內,我和戰友們就完成了全村792戶3550人的入戶排查工作,看到各類扶貧臺帳整齊有序擺放在會議桌上時,我們非常有成就感。
  • 「我的扶貧故事」紮根基層 無悔前行|錦屏縣河口鄉文鬥村駐村幹部...
    我叫田浩呈,是錦屏縣河口鄉文鬥村的一名駐村幹部,駐村工作已四年有餘。文鬥村是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老苗寨,2015年6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有千年銀杏、紅豆杉和獨特厚重的錦屏文書,還有歷經數百年的石碑。
  • 【我的扶貧故事】銅仁玉玉屏駐村幹部殷家慧:做扶貧路上的貼心人
    我叫殷家慧,是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委統戰部的一名工作人員。2019年6月,我主動申請駐村,成為朱家場鎮長華村的一名駐村幹部。  長華村位於朱家場鎮西南部,東與詹家坳村相鄰,南靠興隆村,西接大興村,北與岑鞏縣天星鄉河塘村接壤,轄區面積6平方千米,屬全縣14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阿牛的感謝 無聲勝有聲丨冊亨縣高洛街道黨工委...
    我叫黃永和,是冊亨縣高洛街道黨工委書記。說起扶貧故事,我腦海裡就呈現出我對高洛這片熱土最初的記憶:有常年生活在大山中,終其一生未進過縣城的老人;有早出夜歸,步行幾十裡求學的莘莘學子。但讓我終生難忘的,還是秧坪村的王阿牛家。秧坪村位於高洛街道西北面,距離縣城15公裡,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區,全村下轄4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村寨,共307戶1445人,屬深度貧困村。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趕路人|赫章縣興發鄉新營村駐村幹部吉荷
    >  脫貧路上誰都不得偷懶  田間地頭,村頭寨尾  國家政策一路宣講  披著星星  頂著月亮  你是扶貧的趕路人  尋產業,謀發展  田地裡有花也有糧  聽,那採花姑娘山歌悠揚  貧困勞動力收入有保障  看,阿西裡西草原上的牛羊  是扶貧戰士為貧困戶種下的希望
  • 「我的扶貧故事」吃虧我一個,幸福全村人丨冊亨縣雙江鎮榮丁村第一...
    2019年6月,我所在單位需要選派一位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同志到冊亨縣雙江鎮榮丁村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擔任榮丁村第一書記。當領導找我談話時,我心裡是矛盾的:妻子懷著二胎,不足兩個月就要生產,女兒上小學每天都要接送,年邁的母親身患重病,長時間需要有人照顧……駐村幫扶工作任務艱巨,肯定要長期離家,作為家裡的主心骨,去到村裡,家裡怎麼辦?小家與大家如何選擇?
  • 「我的扶貧故事」不畏艱辛 砥礪前行丨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駐村...
    我叫楊紅芬,是貴州黔南惠水縣好花紅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也是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7年8月,因工作需要,有幸能成為鎮扶貧站其中一員並負責指導三都片區的業務工作。在面對各村提出的關於扶貧相關問題對現在的我來說,這些問題都能對答如流,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卻急得滿頭大汗,除了翻箱倒櫃找文件、查資料,根本給不了什麼實際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