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合設計工作室最近完成了位於寧波別墅區的一棟私宅項目。房主的要求很簡單:「我只需要三居室,其它空間儘量開敞並且這個項目能挑戰住宅的傳統概念。」
為了迎接挑戰,建築師通過探索「房子」的基本類型來認識項目,他們詢問自己:如何才能突破平面的局限,讓空間更開敞明亮?共享與私密該如何聯繫起來?應該在何時通過何種方式保留必要的私密性?一個「家」必要和非必要功能組成分別是什麼?該如何定義家庭生活?
本案視頻
住宅原有空間緊張侷促,內部採光不足,是建築師面對的主要問題。建築師反其道而行之,通過從建築內部挖出一個天井而非加建面積的策略去疏通原本緊張的空間關係。切開一個洞口,從負一層的樓板自下而上貫穿四層到屋頂,洞口1:1的長寬比讓人回憶起江南民居中典型的天井。洞口用透明和半透明的玻璃圍合,形成井形的具象界面,井深且虛。
陽光通過折射進入室內的中心,更加柔和;隨著自然光的變化,室內的光盒子明暗不定,原本幽暗的內部區域,也因此有了自然光和呼吸,形成了住宅內部的向心性。正如南方民居中的天井不只是採光的作用,設計團隊以天井為空間中樞進行四合環繞的平面布局,並使虛的天井成為具有交通性的室內空間部分。
天井的高度將四層樓從垂直的維度上聯繫起來;天井的深度,分割又激活水平空間,既透進光的呼吸,又消化了錯層之間的落差,連接了原本封閉而斷裂的空間關係。橫向和縱向兩套坐標系統交織形成空間的網格,它們穿插疊合、相互關聯,把一棟房子的不同空間,串聯成一系列的空間交織並形成迴響,提供了多重解讀和體驗的可能,豐富了宅居的空間感受。
在用天井形成家的內向性後,建築師用簡單克制的手法處理內部空間的材料。把黑色木板作為「牆」將一樓沿南北軸向分割成兩格,黑色體塊轉化成雕塑般的柜子和門,延展至一樓門廳。黑色木板牆上有許多扇隱形門,打開不同的門會探索到不同的功能空間。統一而純粹的材料,讓這個家呈現出安靜的氣氛,一個孤獨和溫暖的圍合。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天井住宅 - 時尚女裝主理人的家
設計公司:Atelier Right Hub是合設計工作室
設計範圍:室內空間改造、軟裝設計、庭院設計
主持建築師:龔劍,劉猛
設計團隊:張杰(建築設計),凌惠鴻(室內設計),宋永健(室內設計), 陳倩(軟裝設計)
施工團隊:寧波安邸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機電暖通顧問:寧波福匯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照明顧問:向楊照明設計
軟裝顧問:集致家居廊
項目類型:住宅改造
設計時間:09/2018 – 01/2019
建造時間:01/2019 – 05/2020
項目地點:中國,寧波
基地面積:145㎡
建築面積:350㎡
材料:水磨石、白瓷磚、魚肚白大理石、黑色實木飾面、橡木地板、超白玻璃、肌理漆
室內潔具:杜拉維特
室內燈飾:vistosi(餐廳吊燈、樓梯間吊燈), flos(落地燈), ibride(床頭燈)
室內家具:定製家具(是合設計), DEMA(沙發、茶几),bontempi(休閒椅、邊幾、餐桌、餐椅、床),driade(休閒椅、戶外家具),magis(休閒椅)
其他品牌:摩根智能, Bosch電器, B&O音響, moloney壁爐, 愛馬仕壁紙, 義大利裝甲門, 感物木地板
拍攝團隊:是合文化
攝影師:吳昂,肥朵
龔劍(左)、劉猛(右)
龔劍先生和劉猛先生於2017年共同創立的"是合設計工作室(Atelier Right Hub)"是一家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結合西方設計美學,提供更具國際化視野的建築、室內、整體規劃設計以及品牌策劃服務。
是合設計始終認為研究是設計的一種有力工具,因為每個項目都具備其特有的背景。對規劃運作、地點、功能和歷史等進行細緻深入的研究是創造嚴謹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研究的基礎上,是合設計致力於建築與經驗、細節、材料、形狀及燈光的積極互動,而不是單純地遵照模式化刻板風格。每個項目背後的最終成功之處都是通過建築本身外觀形象與室內空間品質高度一致,而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是合設計工作室在國內外權威設計大賽中屢獲殊榮,設計作品獲得包括WA Awards、新加坡室內設計大獎(SIDA)、臺灣金點設計獎(Golden Pin Design Award)、臺灣六藝獎(SAA)、中國室內設計大獎、金外灘獎、青年室內設計師獎(FA EmergingInterior Design Award)、築巢獎、艾鼎國際設計大獎、艾特獎、晶麒麟獎、金堂獎、IDS國際設計先鋒榜、騰訊家居年度設計時尚盛典「金騰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