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抄國外本科生論文?用公開透明的調查回應公眾關切

2020-12-22 光明時評

  作者:楊三喜

  近日有媒體報導,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江蘇大學教授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原因是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一名本科生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且由於證據比較充足,即便涉事作者不同意撤稿,他們依然決定對該論文做撤稿處理。對此江蘇大學回應稱,目前已經邀請校內外專家對該論文是否抄襲進行鑑定,相關結論仍未得出。

  雖然目前尚沒有明確結果,但從《科學報告》編輯部堅決的態度中,不難窺見端倪。事實上,高校教師涉嫌抄襲本科畢業論文事件並不鮮見,就在3月底,就有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實名舉報導師剽竊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且複製比高達90%。

  不管抄襲誰的論文,都是違背了基本的學術規範和學術倫理。一些高校教授把眼光投向自己的學生,顯得荒謬又滑稽;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更是丟了個「國際」臉。

  發現學術不端行為並不容易,而利用信息差抄襲國外論文更難以被發現。2014年,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發布公告,稱已從北大畢業的歷史學系博士生於豔茹在《國際新聞界》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一國外論著,決定5年內拒絕於豔茹的投稿。之後北大進行了調查,撤銷了於豔茹的博士學位。這是國內學人論文剽竊國外論著中影響最大的案例。可以推測的是,目前學術不端現象依然頻有發生,除了抄襲國內學者的論著外,利用信息差抄襲國外論著的情況一定還有很多,只是更加隱蔽,難以被發現。

  有學者認為,論文抄襲之所以屢禁不止,與當前量化的職稱評審制度和學術評價標準有著密切關係。量化的職業評審制度和學術評價標準固然存在弊端,但是標準再有問題,也不能構成抄襲的理由。誠信是學術研究的生命,在同樣的評審制度下所有學者都面臨同樣的標準,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堅持底線,有的人輕易就淪陷?所謂的評價標準不合理,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

  當然,這不是為當前的學術評價標準辯護,只是不要動不動把鍋甩給「制度」。破「五唯」頑疾的改革,一直在路上。前不久教育部和科技部就聯合發文,針對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要求高等學校破除論文「SCI至上」,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等學校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這一舉措將推動學術評價標準更加科學,也有利於營造健康的學術生態。

  具體到此次論文抄襲事件,不管抄襲的論文是誰寫的,是知名教授還是本科生,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本質上都是學術不端,突破了學術倫理底線,都不應該姑息縱容,必須對其一查到底、零容忍。

  此前,中原工學院針對學生舉報導師抄襲事件,表示正在調查,但結果不會公布。後來當事學生回應稱事情已經解決,相關老師已向她鄭重道歉,同時也要求期刊撤稿,學校方面的領導正在內部處理此事。道歉、撤稿、內部處理,就這樣完事了?連處理結果都不願意公開,大事化小、敷衍塞責輿論,完全不是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應有態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縱容和變相鼓勵了不端行為。希望江蘇大學不要追隨這類做法,用全面、公開、透明的調查回應公眾關切,如果最終確認抄襲屬實,應對涉事教授進行嚴肅處理和追責。這既是為了維護健康學術生態,也是為了維護學校聲譽。(楊三喜)

[ 責編:王營 ]

相關焦點

  • 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 校方回應「正在鑑定」
    原標題: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校方回應「正在鑑定」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知名」教授抄論文抄到國外,抄的還是一本科生的
    近些年來,論文的抄襲事件不斷地被媒體曝光在大眾的視野之下,而這當中許多還是在大學裡身份地位都很崇高的教授們。2014年,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在讀博士生戈某指控他的本科畢業論文被指導老師、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惲教授「剽竊」。
  •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匈牙利本科生論文!校方:「正在鑑定」
    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名校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學術成速成品?抄襲之殤何時休
    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還抄到了國外本科生。時隔4年多,期刊發聲明撤稿。01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匈牙利本科生論文!我相信,抄襲國外的論文這個現象並不是首次出現,有的只是因為學科的特點,並沒有被發現,或者因為文科類學科特點進行語言變換後很難界定,只是沒有被發現,被報導而已。近幾年,國內教授涉嫌抄襲本科畢業論文事件並不鮮見。
  • 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論文,是為空前,可為絕後?
    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論文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對於戴美鳳教授涉嫌論文抄襲事件,江蘇大學很快予以關注回應。第一:由於校方自行鑑定戴美鳳教授的論文是否抄襲不具有說服力,所以校方邀請校外多名專家來進行鑑定,待結論得出後,會對外公開。第二:江蘇大學一貫對論文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如果戴美鳳教授的論文抄襲行為屬實,將對其進行嚴肅處理。
  • 大學老師「抄襲」本科生論文?博士:笑掉大牙!
    老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舉報,老師回應:每個地方都是這個「套路」!一位來自「中原工學院」的畢業生,本科畢業後,這位學生查資料發現導師用了其本科論文,學生先發的畢業論文,老師後投的小論文。於是他直接舉報了自己的本科指導老師,因為老師抄襲了他的本科論文,而且重複率極高。
  • 學術頭條:美新冠早期死亡被低估,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謹防「坐...
    海平面僅用四百年上升十多米根據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2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稱,全球海平面在不到400年的時間裡明顯上升了12米至14米,其原因是大約14650年前,歐亞冰蓋局部發生崩塌所導致。
  • 回應公眾關切 權威聲音是「定心丸」
    原標題:回應公眾關切 權威聲音是「定心丸」□馮海寧(媒體人) 哪些人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到哪兒去接種,疫苗安全性怎樣……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2月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
  • 外交部:望回應關切
    美媒:川普「不作為」是最大原因4月4日,《華盛頓郵報》刊發題為《新冠病毒肆虐之際,否認和功能失調困擾美國》的深度調查文章,全景式回顧梳理了美方在疫情發生最初階段應對不力的表現和原因。但在這70天裡,總統川普對來自包括政府高級官員在內的各方警告充耳不聞,34次淡化新冠病毒疫情的嚴重性,包括斷言疫情會「奇蹟般地」消失,與公共衛生專家的緊急警告相矛盾,令公眾困惑。《華盛頓郵報》還專門製作了一個短片,細數「川普34次淡化(downplay)新冠疫情的表態」。
  • 教育部:要敢於讓水貨學生畢不了業,將論文作假行為納入信用記錄
    近年來很多研究生選擇了留學海外深造,有人說他們認為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殊不知在國外,很多學生不發表論文就可以畢業,有些碩博連讀甚是可以用不到3年的時間完成從本科生到博士生的轉變
  • 本科生畢業論文這樣抽查,這些行為將撤銷學位
    第四章 結果反饋與使用 第十一條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結果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向有關高校反饋、抄送省級學位委員會,同時報教育部備案。 第十二條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結果的使用。 (一)抽檢結果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
  • 紡織服裝學院本科生發表多篇SCI論文
    新聞網訊 近日,紡織服裝學院、非織造材料與產業用紡織品創新研究院教師閆旭、黃曉衛等指導的2016級紡織工程系本科生董文昊、劉佳旭、牟小菊等多位同學在原位電紡纖維用於醫用紡織品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188 (
  • 取消本科生「論文畢業制度」會怎樣?網友:不知知網的人其實很多
    我國從1981年高等學校本科生開始施行「論文畢業制度」,本科生除了要成績達標外,還要獨立完成一篇學術論文,同時通過論文答辯,才準許畢業。但隨著「不知知網博士翟天臨」的事件發生,教育學者也在反思,本科生是否該必須通過論文畢業,研究生博士生又是否該寫出多篇論文呢?本科生研究生寫論文有哪些難處?
  • 本科生不寫畢業論文,行嗎?
    有人認為,不允許本科生寫綜述類畢業論文,降低了論文拼湊、抄襲的可能,對本科畢業論文的創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有一些人表示不能寫綜述類論文是強人所難,一些學科本身就很難作出獨創性的研究成果,對於缺乏學術訓練的本科生而言,能夠寫出一篇高質量的綜述類論文就已經不錯了。
  • 調查《平安經》,讓公眾看到「風清氣正」|新京報快評
    吉林方面迅速成立高級別聯合調查組,體現了對於《平安經》事件不寬容、零容忍的姿態,回應了社會輿論關切。▲《平安經》截圖。吉林方面直面社會關切,迅速成立高級別聯合調查組,體現了對於此事不寬容、零容忍的姿態,回應了輿論關切,也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這一進展並不令人意外。畢竟,一部《平安經》,幾多蹊蹺事。圍繞這本厚厚的簡單造句之書,纏繞著太多的問號,也麇集了諸多說不清的晦暗之處。
  •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評翟天臨事件
    ,而被網友發現其學術功底不足,進一步查重其論文,探討其是否發表過C刊等問題,衍生輿情漣漪不斷。作為一件多元主體輿論事件,這當中投射出的種種問題,尤其是輿情回應和處置的過程,值得我們反思。按照「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等相關規定,當高校面臨社會關切問題,尤其是這些問題涉及高校學位授予、學術不端、教育公平等角度時,需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 專家回應六大關切!
    專家回應六大關切!專家回應六大關切!》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專家回應六大關切!
    專家回應六大關切!專家回應六大關切!》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迷惑:江蘇大學 Nature 子刊文章涉嫌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
    而且,論文發表過程沒有經過自己的允許,發表後也沒有自己的署名。學校方面回應稱:正在進行調查,但是結果不會公布。涉事導師也沒做出正面回應,但舉報人說事情已經解決,老師已經道歉,也正在要求期刊撤稿。2014 年,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在讀博士生戈某在社交平臺發布文章,稱其本科畢業論文遭指導老師、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惲教授「剽竊」。兩天內,戈某連發四篇文章,將其掌握的「剽竊」證據公開。
  • 臺灣論文抄很大 島內教育團體批學界無羞恥感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8月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爭議引發討論,各界熱衷「論文普篩」,私校工會昨日引述國際「論文撤稿監視(Retraction Watch)」部落格的統計,2012到2016年,臺灣因為偽造審查而被撤稿的國際論文有73篇,是全球第二,且學閥們造假之後也未受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