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江蘇同曦隊的功勳隊長宋建驊先在微博自曝被球隊無情清洗,加之自己目前是受傷+家庭成員重病等多方困難,直言俱樂部的決定讓人寒心。
隨後,同曦隊的總經理,前籃球解說霍楠爆出聊天記錄,稱俱樂部曾為宋建驊一份180萬左右的合同,但球員本人非要索取300萬,雙方協商未果後錯過了球員註冊時間。同時指出俱樂部有情有義,就算球員之前有過帶頭罷賽的舉動,但考慮球員的傷病問題,及念及多年的效力之情,依然給出了合理的合同。
接著,宋建驊本人也自曝聊天記錄,指出霍楠的罷賽言論不屬實,同時所謂的合同都是口頭表示並未看到紙面合同。除此之外,俱樂部給出的是80萬的口頭合同,如果球員需要轉會,必須反過來給球隊150萬的培養費。
雙方目前就是撕破臉皮各有理的狀態了,但對於吃瓜群眾來說,等著最新的聊天記錄和證據爆出來。
但無論雙方誰對誰錯,這其中有個細節大概率是存在的。那就是培養費。
科普一下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培養費。簡單來講就是球員在離開球隊時,需要支付給培養他的球隊一筆培養費,這個費用沒有固定的計算公式和市場衡量標準,全靠協商。嚴格意義上講,收取培養費的前提是球員出自球隊的青訓系統或經過了長時間培養的。但這個也沒有成形的規定。
有人說這個培養費和轉會類似,但其實不然。培養費通常由球員自己承擔,如果球員要轉會的下家願意掏這個錢,那麼也可以讓下家承擔,這關鍵就看球員自身的價值。
目前從宋建驊這個事件來看,如果同曦隊真的索要150萬培養費那簡直是無恥至極了。球員是NBL時代就效力球隊一路殺到CBA的,雙方其實是相互成就的一個過程。現在球員年紀到了加上傷病情況,企圖再最後榨乾一點價值,簡直是毫無情份可言了。
關於這個培養費,CBA的今年選秀時就爆出過相同的一個事件,新疆天山雄鷹隊向新秀焦恩格爾索要50萬培養費,並以此為由阻礙其參加選秀。而在此之前,球隊並沒有和他籤約過正式合同,球員權益基本無保障。不過在最後,CBA官方在進行相關的核實後,焦恩格爾順利參加了選秀並在第六順位被選中。
一個是讓老將老無所依,一個是讓新人差點錯過選秀,CBA的培養費確實成了球員和球隊之間微妙的牽制。參考NBA的做法來講,很多球隊都有善待老將的傳統,一場比賽不打領個底薪的大有人在。當然也有精明如帕特萊利一般,為了合同金額問題,把暮年的當家球星韋德交易。但現在回過頭來看,韋德收穫合同,球員開始重建,情面上過不去,決策上沒啥問題。
反觀CBA這邊,想要實現更徹底的職業化,留給姚明和籃協的問題也許還有很多。多年前形同虛設的選秀在今年變得熱鬧一些了,休賽季的球員交易也變頻繁了,外援限薪令也出臺了。我們期待越來越多諸如培養費的問題都能在未來迎刃而解,讓CBA聯賽的職業化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