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消費,我買單」,這是不少電商平臺慣用的吸引消費者的方法,消費者在平臺上消費一定金額,平臺就返利相應金額,甚至有的不僅返利100%,還能賺錢。
儘管「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被消費返利、白送等糖衣炮彈砸暈頭的人還是不在少數。近期,就又有1200多萬消費者掉入這個陷阱,錢財兩空,索賠無門,這就是「易網購集資詐騙案」。
易網購成立於2014年,成立之初主要從事跨境電商業務,一直不溫不火;2016年,易網購轉入農產品電商領域;2018年轉為社交電商平臺,也正式開始為這個巨大騙局鋪路。
易網購採用會員制+分享+助力紅包的新模式,能夠快速實現粉絲裂變,使用過程中還會劃分出不同的會員等級,等級不同獲利也有所不同。易網購使用「高額返利」的經營模式,會員在易網購購買商品後,平臺會返回本金和利潤。據悉,購買1000元商品,再加30元的加速處理費,平臺會向會員返款1130元,會員提現到銀行卡要扣除5%,即實際到帳1073.5元。
用戶只需要下單,就能得到免費的商品和一定金額的利潤,簡直就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到的好事」。易網購2018年上半年時,確實保持著返利,這讓很多嘗到甜頭的會員,開始往裡砸錢,以便獲得更多收益。高額回報甚至讓用戶們對一斤碧根果1000元、一袋大米900元這樣非正常的售價毫無懷疑。就這樣短短時間內,易網購迅速吸納了1200多萬會員,2018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就突破了15億元。
2018年的雙十一,在斬獲5218萬筆訂單之後,易網購開始「收網」了。首先,易網購找藉口拖延會員提現和供貨商的貨款。2019年2月,易網購強行把後臺帳戶的90%的錢平移到眾籌變成平臺幣(e豆),並告知會員必須再投入30%的資金,購買眾籌產品後才能提現。會員們為了拿回錢,只能照做,在眾籌平臺投入的資金少則數萬元,多則70多萬。3月初,易網購以系統崩潰為由,停止眾籌提現,還以國家政策為藉口,強制要求會員以供應商身份提現,並收取了1000元的保證金。
在騙取了用戶三筆血汗錢後,易網購又編造出第四個騙局。他們以國家規定要買賣商品流水記錄為由,要求用戶在APP的「拼福利」板塊購買50元以上的商品,獲得相應的提現訂單編號,每個編號能提現999.99元。就這樣用戶為了拿回本金,不斷陷入易網購的泥潭。
去年5月,易網購宣布要在澳洲上市,不僅欺騙用戶購買「原始股份」,還以需要流水資金為藉口,鼓動用戶繼續在「新拼團」下單。時間進入6月,易網購APP的商品被清空,眾籌、返利等界面全部停止更新,廣州總部也人去樓空。
易網購創始人賈永龍在騙取1200多萬用戶共計226億元人民幣的血汗錢後,潛逃去了國外。去年12月,廣州市天河區公安經偵大隊受理了該案件,希望涉案人員能早日繩之以法。
近些年來,我國發生了上百起消費案例詐騙案,所以啊。天上掉的餡餅,十有八九都是陷阱,一定別貪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