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詩詞#
就比如李白和杜甫,關於詩仙李白,這位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詩人,憑藉自己的才學和膽識,不管是現在還是古代,都十分的受人尊重和喜愛。
在《百家講壇》中,南京大學的莫教授在評價李白的時候,說到:李白有一首肉麻詩在美國很出名,聽到這句話,起初還不是很相信,畢竟李白可是唐代的人,膽識翻閱眾多資料後,才發現名不虛傳。
那首在國外很出名的詩便是《長幹行·其一》,在國內也是一句很經典的詩,很多人都說這首詩很肉麻,尤其是裡面的那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但是李白有很多的詩,為什麼這一首會在國外很出名呢?這得感謝美國的一位「精神病」詩人埃茲拉·龐德。
1885年出生的埃茲拉·龐德是美國很有名氣的一位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人物,與常人不同的是,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的時候,埃茲拉·龐德為了宣揚自己的經濟理念和報復,經常四處吶喊和尖叫,在1945年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他有神經病,就按「精神病」的審判被捕入獄。
作為詩人的埃茲拉·龐德十分喜歡東方文化,在讀到李白的《長幹行》後,就感到十分的喜歡,並翻譯成英語,與其說是翻譯,不如說是改編,改編後的《長幹行》失去了原來的韻味卻有了新的格調。
李白寫的這首詩主要是用一個女子的口吻描寫自己對丈夫的感情經歷,畢竟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可是美好愛情的象徵,從4歲寫到16歲,從過去寫到現在,都在描述感情中濃濃的愛慕之意,即使在盼望中,容顏已經消逝,但是心中的痴情一直不會改變。「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最的兩句,更是表達出女子的思念之情,若是丈夫回來時,不管多遠,都會迎著風沙去接。
而埃茲拉·龐德改編的詩雖然字詞的優美度降低了不少,但每句基本的意思相差不大,在國外也是詩歌中的翹楚了。
在美國人看到埃茲拉·龐德改編的這首詩的時候,簡直是喜歡的不得了,都直言說好詩,最後這首詩也進入到了美國一些學校的教材中,可以說是在美國文化界是很有分量的。
一首如此經典的唐詩,被翻譯成英語後,意境和古韻都少了,但卻一樣能被很多美國人喜歡,不知道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