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有出息的孩子,一般有4個特徵,佔1個也不錯

2021-01-19 文文育兒寶典

老話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是因為孩子小時候的行為,往往預示著未來的發展。家長不要覺得這句話沒有依據,事實上那些長大後容易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那麼從什麼地方能看出孩子有出息呢?在北大教授看來,長大有出息的孩子,不一定學習有多好,而是他們身上大多都具備這4個特質。

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有4個特徵,佔1個也不錯

1.孩子肯吃苦

人們總說能吃得了苦、吃得了虧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大事,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孩子小時候吃點苦,能夠磨練孩子的毅力,而且還鍛鍊了孩子自我解決事情的能力。有些家長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吃一點苦,什麼都替孩子來做,孩子反而什麼事都做不成。

讓孩子吃苦不是真正的磨難孩子,讓孩子吃盡苦頭。而是讓孩子懂得面對困難不放棄,儘管需要自己付出很多的心血,也要儘量把事情做好。

例如現在很多白手起家的企業家,都是在年輕時埋頭苦幹,肯吃苦、吃虧,才不斷磨練自己成為成功人士,小時候孩子一點苦頭都吃不了的孩子,長大後又怎能輕易有出息呢?-

2、自我管理能力強

長大後容易有出息的孩子,從小自我管理能力就很強,一個「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無論是在哪方面。相反自律性很差的人,則容易一生都平平無奇。

因為自律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目標很清晰,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並且能自己主動地去實施計劃。

從「減肥」中我們就能發現,那些減肥成功的人,都是很有毅力並且很自律的人。而且能夠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一能力,從小就已經超過了很多同齡孩子

3、孩子情商高

隨著時代的發展,情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白巖松就曾說過情商的重要性,並且還提出「沒有情商的教育等於白教」!

為什麼情商如此重要?光有成績沒有情商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情商決定著孩子將來人生的成功,職場的順利和未來家庭的幸福,情商低的孩子不僅表現不會與人溝通,還常常有壞脾氣,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背道而馳的。長期下去,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不僅影響人際關係,對未來的成長也會受到阻礙。

家長培養孩子的情商,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引導之外,建議給孩子多看一些關於情商的書籍,我家孩子常看的就是這套《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套書共分為8冊,從24個不同的主題故事,分別從不同角度培養孩子的情商。

比如有社會交往、性格教育、情緒管理、逆商教育、財商教育等。通過讓孩子閱讀書中的溫馨故事,讓孩子學會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瑣事,和如何高情商的與人交往。慢慢孩子的情商,就能夠在閱讀這套書的影響下發生改變。

4、孩子專注力強

專注力強的孩子,在將來事業上更容易成功。

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說過:「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地去學習。」

小時候表現出很專注的孩子,恭喜你,你家孩子未來有很大可能有出息,因為專注力強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將來工作中,能夠專心的完成自己的目標,這種人的能力是很強大的。

相反如果你家孩子專注力很差,做什麼都三心二意、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這樣的孩子則很容易半途而廢,做什麼事都不能把它做好、做大,自然孩子也難有出息。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比較建議用做遊戲的方式來訓練,通過讓孩子玩不同的遊戲,進入專注力的狀態,我認為效果就不錯。我給我家孩子準備的就是這套好奇狗系列的《專注力訓練》,總共有7冊,適合3-7歲的孩子使用。

包含7大類的思維遊戲、400道遊戲題,還贈送了200張貼紙。書中除了常見的走迷宮、找不同等遊戲,還巧妙地融合了數學、英語、常識等知識。在訓練專注力的同時對孩子的思維、記憶力、觀察力也能得到訓練。

我家專注力繪本遊戲書有很多,但是孩子平時玩得最多的還是這套好奇狗系列的,所以,我推薦給各位有需要的家長,和我一起共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所以,要想孩子未來有出息,家長要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尤其是在3-7歲這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期,家長要抓住機會!

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取決於家長在孩子兒時的培養,以上這4個特徵,家長一定不能放過,儘自己最大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有4個特質,佔1個也不錯!
    孩子小時候表現出來的能力和行為,往往預示著他們未來的發展高速,老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家長可別不當回事。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能出人頭地,畢竟,在這個競爭十分激烈的家庭,只有能力高的孩子,未來才會走得更遠。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更有出息呢?
  • 北大教授直言: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質,能佔1個也不錯
    孩子未來有出息是家長們不變的追求,但仔細想想孩子成長的道路上, 好像沒有任何一門功課叫做「有出息課」,因此家長們似乎只能牽強地通過「這個孩子成績好」,「那個孩子更懂事」來推測孩子未來能夠更加有出息。但其實從教育學上講,未來有成就的人在兒童階段就有跡可循,北大的一位教育學教授對此直言:「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以下這三個特質,如果孩子能佔上一個,那就很不錯。」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質一、懂得「到點就睡」「到點就睡」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相當可貴的品質。
  • 北大教授直言:真正有出息的孩子,都有這2個共同點,與智商無關
    導語:智商好不好一般是家長判斷一個孩子的一個標準,優秀不優秀,出息不出息都可以看個大概。後來發現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除非那種比較明顯的相差比較多的,一般在成績單上顯示出來的影響發現並不多。後來經過多方資料查詢,發現孩子從小養成的學習習慣比智商對學習的影響反而大得多。小區裡有個退休教授是北大的,孩子的家長們經常在教育上去請教他一些問題。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
  • 想讓孩子有出息,父母要改掉三個習慣,孩子的人生不會差
    有一句經典的廣告非常深入人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每一句言行都在深刻影響著孩子,孩子小的時候會把父母當作自己的偶像,學習父母的方方面面,北大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想讓孩子有出息,父母要改掉這三個習慣。
  •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趁早改正孩子少走彎路
    「等你長大了,有出息了,爸爸媽媽就省心了「,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跟孩子說過這樣的話。是的,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成就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但願望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大多數孩子長大之後都是普普通通,有的甚至可以說是一事無成,能自己做出一番成績、闖出一片天、成為父母口中有出息的孩子的人還是很少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在心理學上,專家們認為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 有這4個特徵的男人,不僅妻子會很幸福,孩子將來也會很有出息
    有這4個特徵的男人,不僅妻子會很幸福,孩子將來也會很有出息性格特質和傳統習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父親帶娃的細心程度。網絡上的不少段子讓大家見識到爸爸帶孩子的精彩狀況,跟媽媽帶孩子時的細心耐心呵護一對比,簡直跟玩似的。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北大教授:20年後孩子有沒有出息,小區遊樂場走一趟,一眼就看清
    一、孩子有沒有出息,去小區遊樂場走一趟眾所周知,就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而言,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父母是什麼樣就能養育出什麼樣的孩子。畢竟,孩子小時候身上養成的性格和品質,將會一生跟隨他們,從而決定了他們這一生是否有出息。
  • 李玫瑾育兒觀:孩子有這3個特徵,將來可能大有出息,家長別忽視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學習優異,並且將來有好的工作。這樣的孩子不僅不需要家長操心,還能讓父母臉上有光。但很多家長因為沒有經驗,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無從下手,於是選擇讓他們自由發展甚至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的性格和學習都受到了影響。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就有一些明顯的特徵
    我們作為父母,誰不想擁有一個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很多家長都表示要等到孩子長大後才能看出來。 但是老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其實小時候就有一些明顯的特徵,雖然這是我國的一句老話,但他確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 清華教授一針見血:若想孩子長大有本事,父母要記住「三個不」
    每一個父母也都很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在今後非常有出息,因此對孩子的期望值都變得很高,有非常多的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今後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在家裡看了,想讓孩子今後變得更加的優秀,我們父母也需要對孩子的培養多去用一點心。
  • 清華教授一針見血:想要孩子長大有本事,父母要牢記「三個不」
    導語: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今後有出息,因此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有很多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則是:今後你可以不優秀,但不能在家啃老。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今後變得更加優秀,父母也需要對孩子的培養多用點心。清華教授一針見血:想要孩子長大有本事,父母要牢記這「三個不」1、不要輕易跟隨別人的腳步走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就很容易發現,我們特別容易跟隨他人的腳步走或者是特別容易被其他人左右
  • 20年後有出息的娃,從小就有這四個徵兆,哪怕佔一個也不錯
    俗話說得好:「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就是三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一個孩子長大的時候怎麼樣,7歲左右就能看到孩子成年後是否有成就,這句話聽起來沒道理,但是經過後人的驗證,以及一些科學依據顯示,這些都是真的。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孩子一般從小表現就很明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坦言: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多半都有出息,建議家長好好培養。特徵一:有責任感一個人有責任感是這個人值得信任最基本的條件,仔細想一下,若是一個人連承擔事情的能力都沒有,有怎麼讓別人放心呢?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
    ,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由於長期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總是能夠在講座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問題真正的根源所在
  • 孩子將來是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這4個特徵很明顯
    正如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以小看大,從一個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就可以判斷他長大之後的情況。還有就是有些時候可以從孩子的童年表現,判斷孩子長大後是否會有出息。無論是誰,都無法逃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像有些人,因為受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即使以後沒落了,也會非常自信和有眼光。但是有的人,目光卻十分短淺,沒有見識。
  • 學霸是如何養成的,北大教授表示學霸家庭都有三個特徵,無關學習
    學霸是如何養成的,北大教授表示學霸家庭都有三個特徵,無關學習各大考試成績一出,必定會有曬分現象。父母之間永恆的話題就是孩子的學習,學霸更是被人羨慕。父母對於這樣的學霸家庭,經常會進行請教去怎麼教育孩子,但是往往就是學霸家庭,其父母對於教育其實付出的並不多。那麼如何培養出一個學霸呢?北大教授分析表示,學霸家庭都有這3個共同特徵,並不是教育方法出眾。1.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特質,將來一定大有出息哈佛大學在十幾年前做過研究調查,重點選擇了1000位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針對他們的小時候的性格進行分析研究。調查研究得出結果,假如孩子在六歲之前有這些性格特點,那麼在今後成才的可能性會很高,只擁有一個也會很優秀。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
  • 長大後越出息的孩子會越難帶,孩子有這三個特徵,你就偷著樂吧
    眾所周知,李梅琴教授專注於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學,他的教育觀點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李教授也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就會變得越難帶,到底是為什麼會這麼的說呢?原來他以為每一個家長對孩子也都有著非常高的期望值,比如說考一個一本大學或者是在社會上有一個很正經的工作,可在此之前所有的孩子必須有點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