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難不死」的光環後,哈利波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2021-01-16 蝌蚪的動漫火鍋

文/蝌蚪醬

前言:大戰結束之後哈利波特是巫師界的英雄,更是他們勝利的精神寄託。仿佛只要有哈利波特存在,巫師界就不會有黑暗。這種思想仿佛在17年前就形成了。那個將要被伏地魔殺害的嬰兒,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的小寶寶到底有什麼驚天的魔法能將伏地魔給擊敗。

那一年大家中午結束了伏地魔的黑暗統治,終於可以活在陽光下自由自在的生活了。這一切都將歸功於可愛的小哈利,在不知不覺中,他的能力被傳得神乎其神。如果哈利只是一個普通人,在沒有成為伏地魔的對手的前提下,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這是一個假設:大難不死的男孩沒有受到追捧。

伏地魔被咒語反彈,但是鄧布利多和其他的巫師對於原因施了保密咒不允許知道的人說出。哈利進入了巫師世界時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小巫師。

火車上他依然能遇到羅恩,但是羅恩卻不知道哈利波特的名字。羅恩是不會建議的,還是會告訴他斯萊特林的故事。哈利依然選擇了格蘭芬多,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巫師。

大家看到的是一個求知若渴的哈利。(我開玩笑的)。可是哈利的第一個優點出現了:

1. 自帶憂鬱的眼神和樂觀向上的性格

哈利的出生和生活環境讓他不得已有一個悲傷的過去,失去了大家的關注之後,哈利的眼神中會出現孤單。可是他是一名巫師,這讓他又重新得到了希望。他有屬於他的世界,像一個正常孩子一樣可以得到平等的關愛和學習的機會。另外還有朋友。哈利的第一個朋友—羅恩。

在霍格沃茲的學習生活中是非常開心的,無憂無慮。雖然也有不會的作業和小麻煩,但是很多老師對自己特別好,當然除了斯內普教授。可能是斯萊特林和格蘭芬多積怨已久了吧。

2. 善良和天賦

羅恩惹哭了赫敏,哈利深深的覺得自己不應該在一旁笑話。果然赫敏在一樓盥洗室遇到了危險,給了他們贖罪的機會。羅恩害怕巨怪,合適扭不過哈利十分正確的價值觀。只能一起去救赫敏。哈利也曾被人嘲笑過。並且生活在語言暴力的環境下好幾年,十分明白赫敏的感受。他對自己和羅恩的行為深感抱歉。

雖然哈利沒有繼承莉莉魔藥的天賦,但是卻繼承了父親飛行的天賦。他和父親一樣成為了格蘭芬多的找球手。而且是最年輕的找球手。第一次比賽就為格蘭芬多贏得了勝利。他成格蘭芬多的英雄,作為魁地奇隊員。

3. 使命感和號召力

哈利知道自己父母的去世的原因,但是什麼都不能說。這份令人傷心的情緒只能自己消化。他默默地把對抗伏地魔當成了自己的使命。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高的覺悟。一個孩子,小巫師本應該快了的學習和長大,為什麼要抗下那麼大的責任呢?勇敢和無畏的他默默的抗下了父母的仇恨。

羅恩和赫敏其實也會很不理解哈利為什麼要想辦法對抗伏地魔,尋找魔法石。也許是因為好奇,或者對鄧布利多的忠誠?即便他不想讓好朋友和他一起去冒險,可是他那種捨己為人的號召力讓朋友心甘情願的為他赴死。即便他不說,大家也應該能猜出他的身份了。

4. 強大的內心世界和臨危不亂的品質

哈利有一點特別讓人佩服,小小年紀在黑巫師的逼問和恐嚇下也能胡編亂造謊言,或者勇敢地去面對,從沒有一點驚慌失措的感覺。說明哈利的內心世界是非常強大的,強大到他在危險的時候大腦也能平靜地思考並做出決定。

11歲時的哈利第一次面對伏地魔,12歲的哈利遇到比他大幾百歲的蛇怪,13歲能放出守護神抵抗攝魂怪,14歲面對伏地魔的復活,15歲為了讓伏地魔被消滅哈利寧願去犧牲自己,17歲踏上尋找魂器的路途。

雖然大家並不知道哈利的真正身份,可是敵人知道。伏地魔的選擇也讓大家明白,可是大家不能說出來,那麼只能默默地支持了。

沒有顯眼的光環,哈利應該會比現在更輕鬆的生活。少了他人的指指點點和關注,哈利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和自由。但是那些蘊藏在哈利身體裡的品質依然會暴露出來。

善良樂觀,勇敢無畏,聰明堅韌不會因為光環的消失而消失。反而會因為沒有光環的存在更加的凸顯出是他本身的優點。

是屬於哈利的優點,不是大難不死的男孩的優點。

對於去掉標籤的哈利依然可以靠著自身的品質重新放彩的假設,各位巫師有什麼看法呢?大家一起聊聊吧。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赫敏的父母——格蘭傑夫婦,是怎樣的人呢?
    在《哈利波特》的「黃金三角」中,我們對哈利和羅恩的家庭都很了解了,但作為唯一的女孩子,赫敏的家庭,也就是格蘭傑一家,不論是小說中,還是電影中,都很少提及。那麼,赫敏到底是在怎樣一個家庭中長大的呢?她的父母又是怎樣的人呢?
  • 《哈利波特》被迫成長的少年,選擇了主動奔跑
    哈利 波特——一個被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認定的救世主。他是救世主又怎樣?是大難不死的男孩又怎樣?就算拋棄這些頭銜,他依舊是最好的Harry·Potter。
  • 哈利波特:四位演員所扮演的其他角色,逃不掉的光環
    導語:哈利波特:四位演員所扮演的其他角色,逃不掉的光環。本期一伶要與朋友們一起來講講,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扮演霍格沃茨學生的演員們,所扮演的其他角色。,一直不愛學習,也沒有什麼學習天賦。路易斯扮演的納威還成了一個非正式的動詞,用來形容一個人變得十分受歡迎。弗雷迪.史卓瑪弗雷迪.史卓瑪在《哈利波特》扮演的人物是邁克.麥克拉根,劇中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羅恩的情敵,總是讓人恨得牙痒痒。
  • 《哈利波特》:愛是最偉大的魔法
    《哈利波特》是英國JK羅琳所著的一系列魔幻小說作品,自1997年問世後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走近一下這個名為哈利波特的奇蹟,走進那個奇妙的魔法國度,走近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反派伏地魔不相信「愛」,他在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下長大,年輕富有才能的他崇尚絕對的力量,為此他不止一次對「愛」嗤之以鼻,比起「愛」,伏地魔更願意相信永生不死。
  • 大難不死的孩子,必有後福嗎?未必!只有一種孩子是有後福的
    古語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真的嗎? 其實未必!01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歷史淵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源於宋太祖趙匡胤的一個傳說。眼看要被人發現了,這時從天而降五條金龍,用龍之真氣把趙匡胤罩住,追兵趕到樹洞時什麼也沒找到。原來,趙匡胤不是凡人,而是上界大仙下凡,自有百靈相護,「聖天子自有百靈相護」,必「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雖是一個傳說,但與人們祈福平安,災難之後可以自圓其說,安慰自己以後會更好的心理相契合,因此,被世世代代相傳。
  • 為什麼伏地魔不知道哈利波特是個魂器?
    伏地魔創造了六個魂器,哈利波特是第七個,但是他為什麼不知道他最大的敵人也是一個魂器呢?伏地魔創造了六個魂器,哈利波特是第七個,但是他為什麼不知道他最大的敵人也是一個魂器呢?在追求永生的過程中,伏地魔創造了魂器,但他不知道他無意中創造了第七個:哈利波特。1997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向讀者介紹了魔法世界,這是七本系列小說中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哈利·波特的故事,因是唯一一位兩次在阿瓦達索命咒下依然存活的人,被稱為「大難不死的男孩」(The boy who lived),因為他在小時候就躲過了最黑暗巫師伏地魔的攻擊。
  • 《哈利波特》為你解析8部系列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導語《哈利波特》為你解析8部系列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本期,一伶要給哈迷講述的是,這部經典的《哈利波特》系列的8部電影以及後續故事。這個魔法學院到底有著怎樣的奧秘?一伶帶你一探究竟!還沒有軀體的伏地魔,竟然依附在了霍格沃茨的一位教授的後腦勺上。他要獲取魔法石來 復活,是他的首要任務。而哈利波特和他的小夥伴們的誤入,直接打亂了伏地魔的計劃,而這也是哈利波特和伏地魔的第一次交鋒。2002年《哈利波特與密室》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發生了一連串奇怪的事情。
  • 《哈利波特》:長大後才讀懂的斯內普,他想要教給哈利這些事
    小時候讀《哈利波特》,不由自主站在主角立場討厭斯內普。哪怕是當第七部揭開這最後一張臥底牌時,也是先覺得故事情節精彩極了,為作者草蛇灰線伏筆千裡拍案,但到底對這個人物卻依然沒有太多感受,更談不上理解和喜歡。最近n刷,站在斯內普的立場重新體會時,才逐漸感受到了這個角色複雜的內心,動人又辛酸,他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裡,都有不易察覺的深意,但很少有人能夠懂得。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第1期
    美音原聲錄音 德思禮一家 在之前的視頻中,我們已經進行了第一章《大難不死的男孩》第一部分美音原聲的視頻,之後不再重複發布視頻。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朗讀《哈利波特與魔法師》第一章《大難不死的男孩》。 以下為第一部分《德思禮一家》的美音原聲錄音,請大家反覆聽讀,練習閱讀理解能力。加油! 前情提要
  • 哈利波特:三強爭霸賽闖關boss人魚,到底是人是獸呢?
    但在《哈利波特》的世界中,卻刷新了我們對人魚的認識,原來人魚還能長成這個鬼樣子,不僅和漂亮沾不上一點關係,而且性情兇殘,動不動就要你命,這與怪物有何區別呢?不過,人魚族的脾氣雖然不太好,但人家可是獲得「官方認證」的人類。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獻給所有人)
    正如一場大病之後,才體會到健康的重要,一場分離之後,才感受到真情的可貴。很多以前看得無比重要的東西,現在想想,都不再重要,很多曾經讓你痛苦糾結的瑣事,如今都變得微不足道。
  • 《哈利波特》:每個人的魔杖杖芯都被J.K羅琳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哈利波特》雖然已經完結了這麼多年,但是在哈迷們心中的分量還是其他魔法奇幻電影無法替代的,當然這其中也包括J.K.羅琳筆下的又一系列著作《神奇動物在哪裡》。最近小編又刷了一遍《哈利波特》的電影,驚奇地發現了一個關於魔杖杖芯的秘密。
  • 《哈利波特》:頭頂主角光環的哈利,創造了魔法世界多少紀錄呢?
    哈利·波特,作為這一系列的絕對主角,頭頂上的主角光環可不是白戴的。從他還在襁褓中時,就開始了開掛的人生,一個接一個地創造著魔法史的紀錄。 那麼,他到底創造了多少紀錄呢?讓我們來數一數吧。
  • 在《哈利波特》結束九年後,演員顏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哈利波特真的是一代戲劇,他的影響力在世界上和票房真的是任何其他戲劇都無法相比的。當然,哈利波特也讓很多演員很受歡迎,除了領銜演員外,許多小演員都是通過話劇成功進入娛樂圈的,作品也比較多。現在哈利波特已經9年沒演了,那9年小演員們怎麼了?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差一點被墮胎的孩子後來卻當了皇帝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在唐玄奘西天取經的路上,唐玄奘曾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歷盡艱辛終於回到唐朝終成正果,可見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確實如此。在唐朝李隆基還是太子時,他的妃子懷了身孕差點被李隆基親自用藥打胎,卻陰差陽錯沒有打掉,後來居然做了皇帝。
  • 《哈利波特》系列人物實力排名(上)
    本期,老張跟朋友們聊聊《哈利波特》全系列人物實力的排名情況。NO.20 魯伯·海格半巨人,父親是巫師,母親是巨人弗裡德瓦法,巨人格洛普是海格的同母異父弟弟,作為《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混血巨人,海格可以說海格可以說是貫穿哈利波特全系列,他比整本書裡大多數的人都善良,可愛,值得尊敬。為了讓巨人們不與伏地魔為伍,他受校長鄧布利多的委託擔任人與巨人間的信使。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只是陽壽未盡嗎?
    有的人對此有另外的解釋,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個「後」應該是「厚」,意思是某人大難不死,是因為之前積累了福報善因,所以能免於災難。 這句話由來甚早。《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臨安裡錢婆留髮跡》:「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看似是安慰,實則隱含客觀因果
    相信誰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生活中誰出現了災禍時,就有人用這句話來安慰他。說者或許無心,聽者也未必有意,很多人單純只是把這句話,當成一句安慰別人的話,隨口一說,並不是真的認同這句話。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大難不死這是偶然的事情,必有後福這是必然。
  • 小學生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靈魂拷問: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前面,分享了幾個故事,有四年級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的,有五年級讀懂的,有六年級讀懂的。沒想到,分享出來後,討論熱烈。只是,這竟然成了一個靈魂拷問:怎樣才算真正讀懂一本書?如此看來,中文書籍的「讀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標準答案,更何況英語書籍呢?
  • 哈利波特40歲了,你還相信魔法世界嗎?
    聽到以下描述你會想到誰:大難不死的男孩、閃電疤痕、小圓眼鏡、綠色杏仁眼、最好的朋友一個學霸一個紅髮……沒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哈利波特。最近,中外無數「哈迷」在社交媒體上用各種形式為他慶祝40歲生日,哈利波特再度引發網友關注。從1997年系列小說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發表以來,這個小巫師大戰黑魔王的故事已經火了20多年。哈利波特到底有多受歡迎?銷量逾5億冊,被翻譯成近80種語言,電影全球票房超77億美元……一個個數據記錄著它的風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