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社會給予女性的各種標籤,早就變成了無形的壓力。但我們只要有勇氣有夢想有力量,就能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芒,狠狠地給性別偏見一記響亮的耳光。乘風而來,破浪而歸。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0101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成團以後,終於在觀眾呼聲中開始了新的徵途——愛樂之程。
泉州首站路演結束後,姐姐們坐在一起認真復盤,討論成團的意義。
心直口快的張雨綺率先發言:「如果只是演個出唱個歌,那麼成團的意義在哪兒?畢竟時間這麼有限,我有更多的地方發揮我的力量,為什麼要浪費在這兒?」
一番話引起了姐姐們的反思。
資歷最深的寧靜也開口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喜歡我們是因為我們帶來的某種可能性。30+的姐姐也會有無限可能。你做什麼不重要,精神最重要。」
就像之前網絡上調侃,別的小姐姐化妝都是塗口紅,而寧靜姐姐則是塗口黑、口紫、口藍、口綠。
擺在化妝檯上,全是死亡色號,塗到她嘴唇上卻別具一番魅力。
除了天生麗質的加持,更多的是由於她身上那種由內而外散發著的自信,那種柔中帶剛的女性力量感。
不只是霸氣寧靜、直爽張雨綺,還有清冷淡然萬茜,女團標杆孟佳,舞臺妖精黃齡,情歌女王鬱可唯,唱跳俱佳李斯丹妮等等。
從衣著相貌到氣質性格,姐姐們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就像愛樂之程途經的城市,風景各異。
美沒有統一定義,女人也不應該被社會輿論釘在固有的框架裡。
愛樂之程,除了美,除了音樂唱跳,還洋溢著姐姐們對舞臺對表演的熱愛,還有飽含著一股勁兒——
如萬茜所言,「我面對未知的困難,依然能夠勇敢,依然能夠披荊斬棘。」
正是依靠這股勁兒的鞭策,原本在各自領域裡已經佔有一席之地的無價之姐,還能重新出發,以學習者的姿態,一遍遍去練舞蹈動作、去學新的樂器、去唱從未挑戰過的歌曲。
如果說熱愛可抵餘生漫長,那麼努力可使我們接近夢想。
愛樂之程不僅是屏幕裡幾個明星破浪而歸的旅程,更是屏幕外無數女性觀眾一起推翻定義枷鎖、重新追求夢想的徵程。
0202
近些年來,影視劇的傻白甜角色越來越不受歡迎,大女主戲漸有霸屏之勢。
歸根到底,還是源於長期以來社會對女性的惡意,已經引起了女權意識的覺醒。
其實早在1955年,毛主席就提出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說法。現在2020年都已經接近尾聲,女人們的思想、學識和能力更是今非昔比。
但社會上依然不乏男尊女卑的追捧者,以容貌與年齡以婚姻等等為由頭,來對女人評頭論足,製造莫須有的性別焦慮。
以舞臺上的姐姐們為例,事業上各個實力不凡,專業領域內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但被媒體聚焦的卻總是無關實力的私生活。
寧靜有《紅河谷》《陽光燦爛的日子》《孝莊秘史》等等那麼多優秀影視作品,曾經榮獲國際影后。
但《飯局的誘惑》節目中,討論最火的卻是主持人馬東問寧靜:「姜文喜歡過你嗎?」
還好寧靜的回答夠瀟灑:「把『嗎』去了,就是喜歡過。」
被關心情感問題的還有張雨綺。某節目上被嘉賓吐槽她情路坎坷,婚姻兩度失敗,總是遭遇渣男。
敢愛敢恨的綺綺子坦然回應,「我看男人的眼光確實不行。但不用心疼我,其實我過得挺好的。誰的人生沒有幾個大坑呢,跨過去就是成長。」
同樣面臨質疑的,還有姐弟戀的伊能靜和鍾麗緹,被催婚的單身姐姐金莎等。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遇見合適的另一半就自然結合,不合適就分開止損。即使一段感情沒能走到最後,也並不是女方一個人的責任。
以婚姻或情感來論一個人的成敗,大可不必。
女人能夠被世俗品評的,除了情感狀況,還有外表身材。
在顏值即正義的娛樂圈更是如此,男可以無才,女必須有貌。
在某綜藝節目中,請來了浪姐李斯丹妮和鬱可唯做嘉賓,同行的還有嶽雲鵬。
餐桌上,嶽雲鵬說自己曾經想割雙眼皮但是由於眼睛太肉而放棄,李斯丹妮非常友善地安慰說,「這其實是你的特色。」
後來聊起這家孩子因為熱愛去偷偷學習舞蹈,媽媽發現了並沒有反對。李斯丹妮當即眼睛發光,表示特別羨慕,並說自己家裡當初並沒有很支持自己跳舞。
這時嶽雲鵬卻突然對李斯丹妮說,「我覺得你其實不適合跳舞。」
原因居然是,「我近距離觀察後,發現你的腿很粗」。
要知道長期練舞蹈的人,腿部都會有健美的肌肉線條啊。明明是努力練習的證明,但到了以瘦為美的直男眼光裡,卻成為她不適合學舞蹈的理由,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退一步講,即使真的身材外貌有瑕疵,那又怎樣呢?外表與夢想何幹?
以嶽雲鵬本身為例,娛樂圈對男藝人的外貌要求顯然比對女藝人更加寬容。
其實娛樂圈只是縮影罷了。
職場花瓶、大齡剩女、家庭主婦、全職媽媽等等,社會強加給女性的各種標籤,早已變成了無形卻沉重的壓力。
愛樂之程成都站,有一幕平凡人音樂會,舞臺上都是熱愛音樂和表演的素人,他們非常認真、極其投入的模樣,感染了姐姐們。
表演者的職業和年齡各不相同,下了舞臺都是如同你我的普通百姓,但在舞臺上,她們和明星們一樣耀眼發光。
我們不應該被世俗的眼光定義,無論屬於哪種社會身份,處在哪個年齡段,擁有怎樣的顏值,只要有勇氣,我們都有資格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0303
今年的熱播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主角和觀眾大都以女性群體為主,也都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二十歲,可以勇敢追夢,青春無畏,反正即使錯了,也還有大把時光可以追回;三十歲,也絕不後退,因為擁有年月沉澱下來的底蘊和閱歷積累起來的自信。
特別喜歡電視劇《三十而已》的結局,遭遇背叛的完美太太顧佳去鄉下專心經營茶廠,辭了職的高級銷售顧問王漫妮出國留學,出了書的鐘曉琴則選擇回歸家庭。
人生海海,輸贏笑笑。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沒有哪個故事是從開始到結局都一帆風順的——如果有,這樣的故事情節未免太過無聊。人生亦是如此。
電視劇裡,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顧佳尚且被小三拆散了家庭,職場上八面玲瓏、看顧客精準的王漫妮尚且被海王蒙蔽了雙眼,善良乖巧又可愛的鐘曉琴尚且選了絲毫不體貼不溫柔不解風情的木頭疙瘩陳嶼做老公。
聚光燈下,閃閃發亮的姐姐們,哪一個不曾遭遇過生活的挫折或者輿論的非議?
但活得漂亮的女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把往事拋諸腦後,並非遺忘而是選擇向前看。
舞臺之外,更有千千萬萬個平凡的我們,不如意事常有,但我們絕不能深陷於苦難而不自拔,絕不能被坎坷牽絆而停滯不前。
0404
女性形象長期以來都是以柔弱為主流,仿佛不管再有能力再完美,也只能無法施展拳腳。但真正的女性力量,是堅韌不拔的。她們也許嬌柔,但並不羸弱。
以董明珠為例——三十歲時忽遭喪夫厄運,從平淡幸福的妻子成為一個獨自帶著兩歲孩子的單親媽媽。
在經歷了難與外人道的六年的艱辛生活後,她毅然做了一個決定:把兒子託付給母親撫養,自己南下珠海去闖蕩。
進入格力集團後,36歲的董明珠從最基層的業務員開始,一步步做到了總經理、總裁、董事長的職位。
憑藉董小姐的實力帶領,格力電器日漸強大,成為中國首家營收破千億的家電上市企業。
而曾經孤苦無依的單親媽媽也終於掌握了人生的話語權,榮登美國《財富》雜誌「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榜。
人生如戲,女演員可以唱旦角,可以唱青衣,條件合適的扮成老生也未嘗不可。
女人也並非只能躲在男人背後做賢內助,她們可以選擇與男人並肩而立,或者站在男人的前面。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道阻且長的路程中,鮮有一馬平川的順遂。勇氣和信心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不管外界給予女性什麼的標籤,只要沒有放棄心底火熱的夢,在不斷的嘗試中磨礪自我,我們終究會在合適的時機大放異彩,狠狠給那些偏見一記響亮的耳光。
-end-
話題討論:《姐姐的愛樂之程》你愛了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