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傳播非你原創」,Jürgen發文直指Hinton不應獲2019本田獎

2021-01-19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魔王、蛋醬、杜偉

LSTM 之父 Jürgen Schmidhuber 再次掀起爭論,這回他指向了深度學習之父、圖靈獎得主 Geoffrey Hinton。不過,這次他站出來質疑的是 Hinton 的最新獎項——本田獎。

創立於 1980 年的本田獎旨在表彰「為引領生態技術領域的下一代新知識而做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2019 年,Geoffrey Hinton 獲得本田獎,獲獎理由是「為將人工智慧(AI)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所做的先驅性研究以及實用化推進」。

然而,昨日計算機科學家 Jürgen Schmidhuber 發文批判這一事件,認為 Hinton 不應該獲得該獎項。他表示「不要把發明者弄錯人了」,並直呼「獎項並不能改變事實」。

Jürgen Schmidhuber 在推特上表示:「不要弄錯新技術的發明者。至少在科學領域中,真相終將顯現。真相沒有顯現,只能說明時候未到。獎項無法改變事實。」

Jürgen:六大理由,Hinton 不應該獲本田獎

Jürgen 首先承認,Hinton 的確在人工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本田獎卻將 Hinton 未引用的其他研究者的基礎性發明歸功於他。科學不允許企業 PR 來扭曲科研學術記錄。

有理有據!Jürgen 在正文中一一列舉了他認為 Hinton 不應獲得本田獎的 6 大理由。

理由 1:現代反向傳播不是 Hinton 發明的

本田獎在公告中表示:Hinton 發明了很多方法並由此推動了人工智慧的更廣泛應用,其中就包括奠定了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方法基礎的反向傳播算法。

Jürgen 則認為,現代反向傳播是由 Linnainmaa 在 1970 年首先提出來的,之後 Rumelhart、Hinton 和 Williams 才在 1985 年提出,並且 Hinton 只是第二作者。此外,Ivakhnenko 的深度前饋網絡(1965)早在 Hinton(1980 年代)之前就能夠學習內部表徵了,而且 Hinton 提出的網絡深度不如前者。

理由 2:Hinton 的無監督預訓練並沒有促成當前的深度學習革命

本田獎在公告中表示:Hinton 在 2002 年發明了一種用於有限玻爾茲曼機的快速學習算法,使得它們無需任何標註數據即可學習到單層分布式表徵。這些方法使深度學習有了更好的性能表現,並促成了當前的深度學習革命。

Jürgen 則表示,他早在 1991 年就提出了用於深度神經網絡的無監督預訓練,而 Hinton 在 21 世紀初提出的類似無監督預訓練只是一種概念上的「舊方法重用」罷了。並且,這也與 2010 年之後出現的深度學習革命毫不相干。相反,深度學習革命的出現主要基於監督學習,而 Jürgen 在 IDSIA 研究所的團隊曾分別於 1991-95 和 2006-11 兩個階段開展了由無監督預訓練轉向純監督學習的研究。

理由 3:Hinton 的多層神經網絡並未極大地改善語音識別效果,CTC-LSTM 才有用

本田獎在公告中表示:2009 年,Hinton 和他的兩個學生提出使用多層神經網絡在語音識別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由此極大地提升了語音識別的效果。

Jürgen 表示,首個表現良好的端到端神經語音識別基於他所在 IDSIA 研究所提出的兩種方法,即 LSTM(20 世紀 90 年代-2005 年)和 CTC(2006 年)。但是,Hinton 等人在 2012 年仍然使用 20 世紀八九十年的老舊混合方法,其性能表現無法與革命性的 CTC-LSTM 同日而語。

理由 4:Hinton 並非最早將深度學習應用於計算機視覺的人

本田獎在公告中表示:2012 年,Hinton 與他的兩名學生證明了深度學習在圖像目標識別領域遠遠優於當時的 SOTA 方法,進而促使計算機視覺領域出現革命性進展。

自從 2011 年以來,深度學習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統治地位不言而喻,據我們所知,這一地位的確立與 Hinton 學生 Alex Krizhevsky 在 2012 年提出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 AlexNet 密不可分。

但 Jürgen 指出,他在 IDSIA 的團隊比 Hinton 更早地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於計算機視覺領域。

2010 年,IDSIA 團隊提出,通過簡單的反向傳播,GPU 可用於訓練深度標準有監督神經網絡模型,相比 CPU 實現了 50 倍的加速,打破了長期以來的 MNIST 基準記錄。2011 年,IDSIA 團隊將這種方法擴展到了卷積神經網絡(CNN)上,相比基於 CPU 的 CNN,基於 GPU 的 CNN 訓練速度實現了 60 倍加速。

而後,IDSIA 團隊創造了首個純粹基於 GPU 的深度 CNN,並在 2011 年到 2012 年期間的多項國際計算機視覺競賽中勝出,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指明了計算機視覺領域新的發展方向。

Jürgen 認為,這一方向顯然並不是 Hinton 奠定的。

理由 5:Hinton 發明的「dropout」只是 Hanson 隨機 delta 規則的變體

本田獎在公告中表示:Hinton 發明了廣泛使用的「dropout」方法,這種方法通過阻止特徵檢測器(feature detector)出現複雜的互適應,進而減少神經網絡中的過擬合。

Jürgen 則認為,「dropout」方法實際上是 Hanson 於 1990 年提出的隨機 delta 規則(stochastic delta rule)的變體,並且 Hinton 2012 年發表的論文《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中並沒有引用 Hanson 的方法。

理由 6:Hinton 被過分地誇大了,現在大多數基於 AI 的服務都是基於自己的 DL 技術

本田獎在公告中表示:如果沒有 Hinton 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世界上大多數基於人工智慧的技術服務則無法實現,這一點毋庸置疑。

Jürgen 則認為,2010 年代世界上大多數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服務,包括數十億臺設備上的語音識別、語言翻譯等功能,都是基於他們的深度學習技術,而不是 Hinton 的。

Hinton 一再重複自己對現有基礎技術的貢獻,但正如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所說:「真相就像太陽,你可以讓它暫時缺席, 卻不能讓它永遠消失。」

Jürgen 對 Hinton 的批評也引發了 reddit 網友的熱烈討論。對於「如何判斷新發現/idea 的歸屬」以及 Jürgen 給出的每一條理由大家也發表了不同意見。

激烈的爭論又一次展開,有網友表示:

Jürgen 對「研究者功勞」的執著

這不是 Jürgen 第一次就研究發現的功勞發表看法。

提到 Jürgen Schmidhuber,我們自然會想到關於「誰是 GAN 初創者」的那樁公案。

Jürgen 一直認為 GAN 是其 PM 模型(1992)的變體,他與 Ian Goodfellow 從郵件到演講展開了多次公開交流。去年,Jürgen 還獨立發表了一篇綜述論文,再一次概覽了極小極大博弈,以及 PM 模型與 GAN 之間的強關聯。

時間追溯到 2015 年,《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介紹人工神經網絡(NN)的文章《Deep Learning》,它是深度學習的一篇標誌性文章,目前引用量已經達到了 24621。這篇文章由 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和 Geoffrey Hinton 三人合著,從當下的卷積、循環和反向傳播算法等核心概念概覽了深度學習,並表示無監督學習、深度學習結合強化學習等方向才是發展趨勢。

Schmidhuber 在當年的一篇批判性文章中表示,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引用了很多自己的研究工作,而忽視了半個世紀以前開創領域的先驅者。

看來 Jürgen 對「劃分研究者的功勞」很是看重,這引起了一部分社區成員的認同。2018 年圖靈獎頒發給三位人工智慧先驅 Bengio、Hinton 和 LeCun 後,就有不少人認為 Jürgen 也應該獲此獎項。

但在關於這次批評的討論帖下面,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的言論:

Jürgen 應當和 Bengio、Hinton 和 LeCun 一樣獲得圖靈獎。但如果沒有這三位先驅的工作,我們還在用 sigmoid 激活函數和啟發式方法訓練全連接神經網絡,深陷於局部極小值的泥沼中呢。

參考連結:

http://people.idsia.ch/~juergen/critique-honda-prize-hinton.html

http://people.idsia.ch/~juergen/deep-learning-conspiracy.html

https://www.hondafoundation.jp/winner/view_en/1330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g5ali0/d_schmidhuber_critique_of_honda_prize_for_dr/

相關焦點

  • 「我們該談談LSTM是誰原創?」圖靈獎得主Hinton霸氣回擊Jürgen
    前幾天,計算機科學家、LSTM 之父 Jürgen Schmidhuber 發文,以六條理由批評 Geoffrey Hinton 不應獲得 2019 年本田獎。其中第一條理由就是「反向傳播並非 Hinton 原創」。這件事在 reddit 等平臺上引發了大量討論。
  • LSTM之父炮轟Hinton:「本田獎」不該授予他,頒獎詞有六大謬誤
    去年9月,Hinton獲得了當年的「本田獎」,該獎由本田汽車創始人設立,用於表彰對科技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士。而Hinton獲獎的原因當然是他在AI領域做出的先驅性研究。毫無意外,Schmidhuber又站出來反對了。經過半年的準備,Schmidhuber旁徵博引,用近百篇參考文獻證明,本田獎頒給Hinton就是個錯誤。
  • 日本第一:「本田」還是「Kawasaki」?
    就算你在大霧裡開著摩託車飛馳找死,總有光芒將你引導到清澈的地方。——《他的國》·韓寒摩託車日曆上的這條配詞,讓我回憶起多年前的春節,送一臺「本田大排骨」去上海。百度上搜索「日本四大摩託車品牌」,「本田、鈴木、山葉、川崎」依舊是自媒體最愛的排序。但是,日本人自己又是怎麼看的?
  • Jürgen發文紀念10年前的研究,網友:轉折點非AlexNet?
    Jürgen Schmidhuber 每次發博客都會引起一陣「腥風血雨」,這次似乎也不例外。事實上,2007 年 Geoffrey Hinton 在《The Next Generation of Neural Networks》講座中表示「明智的人不會建議」通過反向傳播使用梯度下降來訓練具備多層神經元的前饋神經網絡(FNN)。
  • 2018圖靈獎公布!Hinton、Bengio、LeCun深度學習三巨頭共享
    圖靈獎是計算機協會(ACM)於 1966 年設立的獎項,專門獎勵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有「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獎金為 100 萬美元,由谷歌公司贊助。圖靈獎的名稱取自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M. Turing),他奠定了計算機的數學基礎和局限性。ACM 主席 Cherri M.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臺北電影獎一舉入圍「最佳新演員獎」和「最佳男配角獎」
    「你年輕的時候,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什麼?」··· ···臺灣同性題材影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發預告。近幾年BL純愛劇從網路小眾平臺延燒到大螢幕,好萊塢主流市場早就給了《call me by your name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類電影極高評價,無論觀眾們是不是真的有get到真愛無性別的概念,大部分的人看到唯美的畫面和瘧戀的劇情,真的沒有人可以不怦然心動啊!
  • 百城覆蓋百億影響力,3X3黃金聯賽獲評「年度最具影響力大眾賽事」| 資訊
    」一獎,頒給了新浪體育打造的自主原創賽事3X3黃金聯賽。2020賽季,3X3黃金聯賽在「首席戰略合作夥伴」廣汽本田,「頂級合作夥伴」喬丹體育,「榮譽合作夥伴」融創文旅城的鼎力支持下,賽事的第六賽季於七月啟動,歷時5個月,在全國30個賽區、100座城市展開比賽,1萬支球隊、4萬名選手在疫情後重拾熱愛,回到球場。
  • 「每日韓國女團美女成員安利」——本田仁美
    10月29日,以限定韓國組合IZ*ONE成員身份中韓國出道 ;11月8日,隨組合憑藉出道歌曲《La Vie en Rose》在「M!Countdown」節目中獲得了出道之後的首個韓國音樂節目一位 。2019年,2月6日,隨組合發行首張日文單曲《想讓你說喜歡我》,在日本正式出道 ;4月1日,隨組合發行第二張迷你專輯《HEART*IZ》;6月7日—9日,隨組合在首爾蠶室室內體育館舉行了首場單獨演唱會;6月21日,隨組合發行第三張迷你專輯《Buenos Aires》。7月,在中國香港舉辦演唱會〖Eyes on Me〗 。
  • BTS榮獲美國將軍獎!獲獎感言不尊重我國烈士,「辱華」引熱議
    Van Fleet Award)」,不過人紅是非多的成員們也發表得獎感言時因為提到韓戰,再度觸動我國網友的敏感神經,狂罵BTS「辱華」。「詹姆斯範佛裡特將軍獎」是以1951年韓戰時期美國第八軍團司令暨非營利組織The Korea Society創辦人詹姆斯範佛裡特將軍命名,自1995年以來每年頒發都會頒發給「傑出的韓國人或美國人,以表彰他們為促進美韓關係做出的貢獻」,是美韓關係領域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防彈少年團也因為音樂上的成就以及他們想要傳達的訊息,給世界各地的歌迷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加強了韓美關係而獲頒該獎。
  • 從本田皓影成績「反轉」說起,本田汽車安全理念到底可靠嗎?
    時隔半年後,中保研終於公布了本田皓影的測試成績。爭議點「25%偏置碰撞」成績由此前流出的「G(優秀)」降級為「A(良好)」。經過了一周的討論,大家應該也逐漸冷靜下來。今天我們不再針對本田皓影這款車的具體表現展開分析,而是希望從本田車身設計層面,聊聊看他們的安全理念到底如何,未來是不是還會再陷入爭議風波。
  • Nature子刊:大腦學習也靠反向傳播?Hinton等用新一代反向傳播算法...
    那麼,反向傳播也存在於人腦的運行方式中嗎?反向傳播的發明者Geoffery Hinton發Nature子刊告訴我們:人腦中存在類似於反向傳播的神經機制,我用一種新算法類比出來了!「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什麼是反向傳播?
  • 從本田皓影成績「反轉」說起,本田汽車安全理念到底可靠嗎?_易車網
    時隔半年後,中保研終於公布了本田皓影的測試成績。爭議點「25%偏置碰撞」成績由此前流出的「G(優秀)」降級為「A(良好)」。今天我們不再針對本田皓影這款車的具體表現展開分析,而是希望從本田車身設計層面,聊聊看他們的安全理念到底如何,未來是不是還會再陷入爭議風波。本田的車身安全設計水平中保研2019年至今一共測試過33款車型(按已公布),針對四大測試項目,「輔助安全」整體表現最好,幾乎全「G」。最差的是「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沒有一款「G」。
  • 本田LIFE:不學英詩派,要做就做下一個「皓影」
    「雙車戰略」在中國已然不是一件值得稀奇的事情,當年德系品牌南北大眾在帕薩特和邁騰上小試牛刀,然後接著由日系雙田以「青出於藍」的姿態發揚光大,像豐田卡羅拉/雷凌、本田雅閣/思鉑睿(英詩派)、奧德賽/艾力紳等等都是雙車戰略下消費者所耳熟能詳的車型。
  • 「時時精彩」榮膺香港馬王
    「時時精彩」於2019/20年度馬季表現出色,勝出兩項一級賽,令它在今晚 (7月16日星期四) 於沙田馬場舉行的香港賽馬會冠軍人馬獎中榮膺2019
  • 新星閃耀,力推「新上市公司獎」
    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財華社、西澤投資管理協辦的「擁抱大灣區走向新世界(600628,股吧)——2020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活動,已於2020年12月21日舉行。作為首個香港和內地共同合作對香港上市公司的評選,「港股100強」自2012年誕生以來逐步成為香港財經界與金融界的年度盛會之一。
  • 歷年最高榮譽「卓越研究獎」獲獎者都有誰?
    作為一個人工智慧學者的交流盛會,IJCAI 除了彰顯學術研究成果的「傑出論文獎」(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還設立了「 IJCAI-JAIR 獎」、「卓越研究獎」(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計算機與思想獎」(Computers and Thought Award)、「約翰麥卡錫獎」(John McCarthy Award
  • 2019,這個「會發光」的獎盃再次刷屏!
    2019年11月28日,由中國領先家裝網際網路平臺好好住主辦的中國家居全案設計師年會暨2019「營造家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阿納迪酒店圓滿落下帷幕
  • 大今良時漫畫「致不滅的你」TV動畫化,十月開播!
    大今良時漫畫「致不滅的你」TV動畫化,十月開播!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01-09 11:39:23
  • NBA季後賽「11CC.VIP」獲年度最佳隊友獎哈勒戴:感謝鵜鶘全隊
    NBA官方宣布,鵜鶘主控哈勒戴(Jrue Holiday)擊敗76人前鋒哈裡斯(Tobias Harris)和公鹿老將考佛(Kyle Korver),獲選本季最佳隊友獎。年度最佳隊友獎是在2013年設立,獲此獎項的球員分別是畢拉普斯(Chauncey Billup)、巴提耶(Shane Battier)、鄧肯(Tim Duncan)、卡特(Vince Carter)、諾維茨基(Dirk Nowitzki)、克勞佛(Jamal Crawford)、柯利(Mike Conley)
  • 政策鼓勵≠安慰獎 | 林鄭「彌補」建制派做得到位!
    如此特別的安慰獎,他們感覺反而有點不自在,也會讓市民覺得不舒服。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大面積失利,大批區議員成為反修例風波下的「受害者」,政途隨時行人止步。特首林鄭月娥11月10日與工聯會落選者會面,當面道歉之餘,有指更會向落選者派發公職當「安慰獎」,讓他們維持社會影響力。不過,林鄭月娥的「好意」未必人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