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三萬美元!比特幣還是巴菲特口中的「老鼠藥」嗎?

2021-02-15 張望財鑫

(本文刊載於Ettoday雲論,2021年1月6日,作者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新年伊始,全球最大,也是第一種由私人發行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於1月2日首度衝破30,000美元後,3日盤中繼續飆高至34,367.5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價位。

 

比特幣在去年12月16日站上20,000美元之後,一路過關斬將,單月漲幅近50%。據統計,過去比特幣花了10年時間才於去年中升至20,000美元,但近期僅短短半個月時間即漲至30,000美元,漲幅驚人。

 

據CoinMarketCap統計,目前比特幣市值已逾6,380億美元,超越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與韓國的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等。

 

為何比特幣創下如此高的價格,未來還會續漲,還是一場泡沫?曾被股神巴菲特批評為「老鼠藥」的比特幣,能成為全球主流支付工具嗎?

 

比特幣可解決金錢作弊難題 卻不被各國央行接受

 

比特幣起源可追溯至2008年,當時一篇署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所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絡與共識主動性,開放原始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通過挖礦(Mining)的計算機運算來發行,2009年1月3日中本聰首次挖出50個單位比特幣。據悉,比特幣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預計到2140年才能達到此數量。

 

無政府主義論者盧揚(Sterlin Lujan)在2016年提及:「比特幣是和平的無政府狀態和自由的催化劑。創造比特幣是為了反抗腐敗的政府和金融機構,並非只是為了改善金融技術」,其實這論者跟古典經濟學派的自由經濟思想有些類似。或許,比特幣的出現就是要打破政府的界限,放棄依靠對政府、銀行等單位的「信任」來證明財富。

 

不可否認,比特幣透過公認帳本(Public Ledger)、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公鑰、私鑰 (Public/Private Keys)可解決實體貨幣或信用卡的金錢作弊難題(如假鈔、通膨、偽卡)。但全球各國央行至今卻沒有一個國家將比特幣當作法定貨幣,主要原因包括:

 

一、不符合貨幣「應為社會大眾所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之定義,且非由任何貨幣當局所發行,不具法償效力,性質上屬於一種數位「虛擬商品」。

 

二、發行數量有限,取得不易,具稀少性。

 

三、因其供給數量有限,易成為炒作標的,價格易受需求面因素影響,而出現劇烈波動,投機成份高。

 

四、不僅易遭黑客竊取,交易平臺也可能遭黑客入侵、惡意倒閉或因涉及非法活動遭執法機關強制關閉,而使持有者蒙受損失。

 

五、由於可匿名的交易隱密性,易淪為犯罪者之非法交易工具,包括販毒、洗錢、走私及資助恐怖活動等,故有「暗黑黃金」之稱。

 

中國大陸人行早於2013年底提出聲明,比特幣不是真正貨幣,並禁止金融機構及支付機構辦理比特幣相關業務。

 

臺灣央行也同時發表聲明,比特幣非為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且其價值不穩定,難以具有記帳單位及價值儲存的功能,不具真正通貨(real currency)特性,所以不是貨幣,不具法償效力。

 

未來將成主流支付工具 並具抗通膨保值及避險功能

 

目前全球發行的加密數位貨幣達千種以上,較著名的如比特幣(BitCoin)、萊特幣(Litecoin)、瑞波幣(Ripple)、以太幣(Ether)和臉書發行的Libra等。雖然被各國央行視為虛擬商品,而不認為是貨幣;但在全球有3.5億用戶的PayPal於去(2020)年10月底宣布將會支援加密貨幣買賣,該業者旗下的支付服務Cash App也在掃購比特幣,為即將推出的這項服務做好準備。預計未來全球至少有2,800萬合作商家都能利用比特幣消費,並開放旗下逾3億用戶申請在平臺上交易密碼貨幣。

 

此訊息一出,市場預期它在日後很可能成為主流支付趨勢,吸引資金不斷湧入,致使這波比特幣價格從約1.2萬美元的價格開始起漲。

 

另一方面,比特幣長期以來即是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熱門交易標的,如美國最大虛擬通貨交易平臺Coinbase,在2020年12月中宣布,正在為上市做準備。

 

若成功,將成為華爾街上市的首個虛擬通貨交易平臺。而臺灣較知名的交易所有MaiCoin、MAX、BitoPro、ACE及BitAsset。美元走弱,加上各國央行仍繼續印鈔,未來有通膨之虞,以致投資人認為比特幣具有抗通膨保值及避險功能,甚至認為未來有可能取代黃金,於是紛紛投入。

 

再加上其投資回報率遠高於黃金等傳統投資資產,近期也吸引許多大型機構投資者,包括空橋資本(Skyvbridge Capital)、保險業巨擘MaassMutual和古根漢投資公司大舉投資比特幣。在多重助力下,比特幣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漲勢一時難以停止。

 

持平而論,比特幣確實有可能成為全球主流支付工具之一,而令人好奇的是,比特幣會漲到多少?還是最終成為泡沫?

 

有市場專家認為,若按目前漲勢,有可能在今(2021)年漲破10萬美元。更狂的是,花旗技術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預測比特幣將在今年底前上漲至31.8萬美元,原因是認為是加密貨幣的隱密性、跨國交易便利性,以及供不應求所致。

 

但也有不同論點表示,若比特幣價格漲破10萬美元,意謂全球金融體系的崩壞,世界各國政府都一定會阻止這樣的事發生,並加強比特幣監管,可能導致價格崩跌。

 

究竟未來如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註:【張望財鑫工作室】和戰略合作券商推出包括「超低費率」在內的五大福利,有興趣的股友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了解!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張望財鑫】


相關焦點

  • 再創歷史新高 比特幣首度漲破5萬美元大關
    聯合國特使已警告緬甸軍方,若採取強硬鎮壓將面臨「嚴重後果」。我媽也常警告我要多運動保持健康但我至始至終還是個肥宅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數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和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可望本週稍晚公布移民改革法案。「2021年美國公民法案」(U.S.
  • 比特幣反彈突破4萬美元,月底有20%概率突破5萬美元
    據比推數據,在經曆了本周初的下跌之後,比特幣市場周四反彈突破4萬美元,重新向4萬美元上方的曆史高點發起挑戰。 加密市場仍然對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充滿信心,根據加密衍生品研究網站Skew的數據,期權市場數據顯示,投資者傾向於看好市場持續反彈,比特幣在1月29日的月度到期日前突破5萬美元的概率達為
  • 比特幣衝破21,000美元 創史上最高價
    比特幣站上歷史新高價位,衝破21,000美元!根據CoinMarketCap網站在臺北時間上午8:30左右的報價,比特幣上漲至21,262.62美元。周三(16日)在紐約市場則更是一度大漲10%至21,293美元。這是比特幣有史以來首次站上21,000美元關卡,為此一加密幣立下裡程碑。受新冠疫情影響,比特幣在3月一度暴跌,降幅高達25%,但後來扭轉頹勢。
  • 兩千億美元級機構「古根漢信託」想買 Grayscale 比特幣信託,最高投4.5億美元在GBTC
    大型共同基金古根漢信託(Guggenheim Trust Fund)週五(11/27)送交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的文件指出,其總經機會基金(Macro Opportunities Fund)可能會透過加密基金 Grayscale(中文又稱灰度),間接持有 4.5 億美元的比特幣資產
  • 逮丸「輸出+1」
    看來有很多未檢測出的病例,在逮丸的朋友們還是要注意安全熱水器在陽臺加窗戶 臺中梧棲一家4口一氧化碳中毒3人送醫臺中市梧棲區昨晚發生一家4口都一氧化碳中毒案,母親和二名兒被送醫治療,父親拒絕就醫,消防人員檢查發現,屋內熱水器,裝在有窗戶的陽臺,懷疑是一氧化碳中毒原因。
  • 日語「大丈夫」的含義是肯定還是否定?
    「您還需要再來一杯水嗎?」在餐廳服務員這樣問的時候,懂日語的外國人會怎樣回答呢?我最近經常回答説「大丈夫」(讀作「daijoubu」)。       我説的「大丈夫」表示「不需要」(否定)的含義,但看到有報紙報導稱,由於「不確定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的意思,容易混淆」,在網上等掀起討論,我感覺很值得思考。
  • 勒索病毒肆虐全球,香港中招了嗎? |獨家
    而這波網絡攻擊眼下仍在蔓延中,香港亦未能倖免。這款名為WannaCry的惡意程式入侵電腦後,會將電腦內的各類文件加密封鎖,而受害者的電腦上將會出現一封勒索信,要求其在3日之內繳付等值300美元(約2340港元)的比特幣作為解密贖金,如果逾期不付贖金會加倍甚至黑客會刪除檔案。作為黑客攻擊地之一的香港,截止昨日,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下的「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共收獲兩宗港人被勒索個案。
  • 臺灣每人GDP破三萬美元囉
    PPP是指在美國用一美元買到的東西在其他國家要用多少本國幣才買得到,IMF估計2021年臺灣PPP是14.7,韓國為828.4,皆低於匯率,臺灣更僅匯率28.8的一半,因此算得的每人GDP幾乎翻倍,這意味著臺灣的物價相對便宜。   主計總處於周五預測,明年我國每人GDP將升破3萬美元,當年馬英九總統的「633」可望於明年實現,但也遲到了五年。
  • 「袋住先」值得考慮嗎?
    筆者:施永青政府正為2017年的特首選舉方法進行諮詢,坊間似乎對選舉的具體細節缺乏興趣,大家最關心的是:究竟按人大8.31框架訂出來的選舉方法,港人應該「袋住先」,還是堅決拒絕?人類的社會改革,從來都是不斷地以「袋住先」的方式逐步演進的。我從來未見過,有一套終極方案,可以讓人類以後都一勞永逸。如果世上真有這樣的終極方案,那豈不是說,人類以後就不會再有進步?只要人類還要向前行,那原先的改革都只屬「袋住先」吧了。我相信,今後香港的政治改革, 亦離不開要不斷「袋住先」的格局。
  • 3153萬請巴菲特吃「幣」門羹
    區塊鏈領域創業者人孫宇晨在微博&推特上宣佈:他以4567888美元(約3153萬元人民幣)拍下了2019年的「巴菲特午餐」,並表示拍下午餐是為了進一步讓巴菲特瞭解數字貨幣的價值。 因為,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巨擘,參加了孫宇晨「區塊鏈代表團式」的飯局,就會讓幣圈此後有新故事可寫,有空間可炒,巴菲特將會與區塊鏈深度捆綁,其影響力也將成為幣圈溢價的籌碼。
  • 比特幣市值逼近Google 全球百萬礦工1月總收入高達314億近96%
    動保處已將「蛋蛋」帶回安置,將對牠進行完整的檢查及治療,經獸醫師診斷「蛋蛋腹部有瘀血、表情驚恐及輕微跛腳」明顯有受虐待情形,鄭男行為已違反動物保護法,最高可處7萬5千元罰鍰,同時也依法安置小狗並要求鄭男到新北市板橋動物之家參與動物保護講習。
  • TVB「是旦」兼「河蟹」,是實情還是偏見?
  • 海尼根宣布「裁員8000人」 疫情封城慘賠289億美元
    此外,緬甸警方9日晚突襲並破壞翁山蘇姬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位於仰光的總部。全國民主聯盟在其臉書頁面上宣布:「軍事獨裁者在大約晚間9時30分,突襲並摧毀了全國民主聯盟的總部。」全國民主聯盟簡短的聲明,但並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 The new beginning-「最」還是「醉」或是「罪」
    老闆的意願是所有都要「最」,後面很久以後,我跟我的三個女人說過,我其實不喜歡「最」,我們也沒辦法做到所謂的「最」。例如一個掌門人找到的新合作夥伴,對方號稱首富,掌門人跟丁師姐聽說也跑了很久把這個首富談下來合作意向。首富給我們提出了幾樣條件,要去渡假、最豪華的安排,要去最有名Augusta打球,而且都非會員組團,最高規格。但什麼是「最」呢?
  • 比特幣瘋漲他最心痛 7500枚連硬碟當垃圾丟了
    路透社報導,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在線上記者會說道,「我們已經走入疫情第二年了,而且基於廣泛的傳播和一些我們看到的情況,可能會比第一年更嚴重。」「尤其在北半球,特別是歐洲和美國我們已經看到了疫情的完美風暴來臨 ─ 寒冷低溫」,萊恩表示冷天氣人們傾向到哪都待在室內,這樣便會造成空間內人員複雜,也會大大增加傳染機率。
  • 勒索軟體襲港敲警鐘 即睇「WannaCry」如何鎖機?
    而「WannaCry」就是其中一種,它要求用戶必須支付價值約300至600美元(約2338至4676港元)的比特幣來贖回資料。 但這次的「WannaCry」不同於之前的勒索軟體,它利用發送「蠕蟲」勒索病毒,封鎖用戶電腦中資料,即使用戶沒有開啟可疑電郵或檔案,只是連上網際網路就已經有可能「中招」。
  • 到底是人還是熊?!全臺灣都在問的「臺灣黑熊真的站起來了嗎?」
    」區時,一隻原先坐著的熊熊突然「熊熊」站起來,站姿像極了人類,引來網友質疑真假,懷疑是工讀生裝扮的‍‍‧‧‧‍‍。「蹲久了腳也是會酸的」「插著口袋 望著遠方 想著今晚吃什麼」「正在問隔壁的獅子幾點下班」「根本是工讀生,有沒有幫他投勞健保啊?」
  • 是「高幀」毀了李安,還是李安讓「高幀」有了影像革命的可能呢?
    是「高幀」毀了李安,還是李安讓「高幀」有了影像革命的可能呢?李安是寂寞的,他想用24乘5的方式挑戰電影影像的極限,但大家似乎並不買單,三年前看不懂《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下簡稱《比利·林恩》),三年後也一定不會喜歡《雙子殺手》,逕自以為李安又是在盲目追求最新的高科技,甚至不惜砸毀自己的金字招牌。
  • 立入禁止|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難看」嗎?
    這或許是我們印象中第一次看到平面設計進入了公共討論的領域。網絡上的評論雖然充斥著大量「好、壞、美、醜」式的簡單判斷和情緒宣洩,但也有許多人開始認真地討論海報設計的標準和範式,這樣的討論本身其實就是一件難得的事。
  • Arbeiter「勞動者」還是「工人」及其它
    (編訳局新訳 2004,S.307)胡亂看個大概,大致就是會出現一段內容中兩種翻譯,然後是編譯局幫馬克思區分了哪些是「工人」哪些是「勞動者」。畢竟中國人用日文寫中文的翻譯,還是可以看懂的。(如果你放進翻譯軟體中,你會發現它把「労働者」又翻譯成「工人」,只會更難受)。之後還有一些更長的選段對照,關於freie Arbeiter的,就不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