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中島哲也成就最高的一部影作,標誌著其拍攝風格和主題傳達能力的成熟化。中島哲也審視人性和兩性關係,警示女性要在愛中尋找自我和價值。他強調童年缺愛對我們一生的深刻影響,是選擇與過去和解、亦或向命運妥協,主角在掙扎,中島哲也也在掙扎,巧妙的是悲傷的故事經他之手,竟呈現出萬分柔情與溫暖來。—張智強《電影文學》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中島哲也的第四部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前三部作品青春氣息比較濃厚,善於運用成長這一主題,站在孩童視角去觀察世界和未來,並通過孩童改變自我、接納外界的過程,去表現成長中的歡笑與悲傷,去描繪成長的美好與遺憾。
而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作品開始,中島哲也的美學風格逐步趨向於"黑暗童話"系列,他將筆墨著力於複雜人性中的黑暗面,去譜寫善惡交鋒後"惡"逐步走向墮落、絕望的情形。同時在故事情節的轉換中,設計更多的意料之外,這不僅能牽動觀眾的內心,還能在每個觀眾的腦海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部影片是女性主義作品當中的典型代表,通過松子悲慘的人生際遇,告誡世人向男權社會中所形成的森嚴秩序妥協,並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鼓勵女性正確審視愛情和自我,從而樹立恰當的價值理念或自我意識,女性並非要依附於男性才能獲得幸福,存在的本身就是意義所在。
喜劇不是生活的全部,悲劇更能獲得世人的同感。那些痛苦的故事、經歷是無數像"松子"一樣的女孩的真實寫照,但導演卻另闢新徑,力求打造童話般的視覺、聽覺效果,來慢慢的將故事講完,讓人縈繞在一種遺憾與不甘的情緒,從而改變觀者的認知。他的大膽創新,不僅展現其獨特的表現力,更是將成長話題巧妙地融合到故事情節的發展中。
雖然《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一部小眾作品,但通過豆瓣評分和各大網站的播放量來看,這部"黑暗童話"還是引來不少粉絲的青睞。接下來就這部影片中細細品味"中島哲也美學式"的風格。
一、豐富的畫面感與流暢的配樂,凸顯後現代主義寫實電影的張力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一部悲劇作品,在中島哲也的重新架構下,借用畫面明亮的色彩手法,以及流暢配樂和滑稽的表情,彰顯出故事的內在魅力。這與以往敘事風格有所不同,一方面是由於選材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導演嘗試用現代流行歌舞與動畫的形式,無疑是成功的。
拋去鏡頭語言外,該影片的臺詞設計同樣值得肯定,不僅符合人物的基本心理活動,而且展現人物不同階段的性格變化,暗示著人物最終悲慘的結局和命運。
中島哲也在大學畢業後,最先接觸地是廣告行業,拍了幾次商業廣告無果後,他決心轉行電視行業。作為電影導演的他,一開始定位明確,這一點可以從他之前的作品得知。
他主張用歌舞動畫形式來描述成長故事,他所使用的光影和畫面色調的輪換是值得稱讚的,長、近鏡頭拖放有序:比如在電影中松子站在遊船上放聲歌唱,迎著落日的餘暉,看起來是那樣的平靜、美好,給觀眾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美感,
然而在具體情節中松子撒謊、偷錢,甚至甘願在心術不正的校長面前犧牲色相,可見人物性格的塑造是鮮明而深刻的,人物與事件之間的衝突激烈,更是為她後來的人生道路鋪墊伏筆。
此外,在特定鏡頭的運用上,中島哲也做到無限放大人物面部特徵,從而造成視覺上的衝擊,增大人物情緒細節。
蒙太奇式的拍攝手法,一直是眾多導演所推崇的藝術風格,而中島哲也將這一手法運用地淋漓盡致,通過聲音、畫面的鏡頭剪切、拼接、加工和修改,以展現出人物活動的重點。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有好個鏡頭轉變地十分巧妙,將人物可能的心理狀態,及時地利用聲樂、語言、動作呈現在大熒幕上,由此角色的內心世界與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世界,達成和諧、流暢的演映速度,在荒誕與幽默中,感受人物的堅強與無奈。
二、"恰到好處的情節跳躍",充分地牽引人物活動、調動觀眾情緒
中島哲也的這部佳作《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鮮明的特點還在於故事節奏的跳躍性強,整個電影從開始到結束,每一幀畫面的拍攝都是圍繞著松子的社會活動展開的。
先是撒謊包庇學生偷錢一事,將松子的性格缺陷暴露無遺,甚至有些無釐頭、不可思議。在父親過分偏袒生病的妹妹時,她的情緒爆發點被點燃,她渴望被愛、被理解和呵護。但是家庭、工作都不能給她想要的,於是誘發了離家出走一事,此時,觀眾也開始為松子的決定擔憂。而且,在後來松子的人生經歷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性格和命運無縫切換,敘事邏輯一覽無餘,中島哲成功地俘獲了觀眾的內心。
蒙太奇式拍攝手法最能體現導演的精神世界,他對人物的正確解讀,包括人物性格、形象、命運走向,如何將人物在環境下所做出的反應有效地展現出來。
如何把握電影的主旨思想,切實可行地將整體與細節描繪出來,能夠引起觀眾的思考和深刻反應,這是導演電影的基礎要素,即導演要感受到觀眾的真實心理,觀眾能夠領悟到導演的精神世界。
這部電影的講述人是松子的侄子,松子離奇慘死郊外,借著警察調查松子的死因為故事主要線索,引出與松子有著密切聯繫的人。從松子曾經的閨蜜、情人口中,觀眾得知松子的悲慘經歷,她所經歷的一次又一次的感情失敗、絕望,直至最後的墮落、崩潰,聽完故事讓人唏噓不已。
三、成長話題之下,對於愛與自我的探究
① 悲傷的故事背後,映射地中島哲也對女性地位的重新審視世界上有很多關於女性主義的優秀作品,不同作品所塑造的女主性格迥異,如《簡愛》中理智、獨立的簡,《呼嘯山莊》裡自私、矛盾的凱薩琳,《白鹿原》中敢於反抗封建禮教束縛的田小娥等。這些鮮明的女性形象成就了一部部偉大的作品,透過角色命運,來啟發後人重新認識女性地位。
同樣,《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成功地塑造松子一角,松子由於童年缺少父愛,被迫養成討好型人格,她不停地向外部世界追求關愛,在面對男性時她不由自主地選擇妥協、忍讓和包容,卻忽略了對方的人品,對於是非對錯、道德倫理,她沒有清晰的認知。
中島哲也刻意將松子的情緒放大,同時與松子戀愛的每一任都有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如作家男友的家暴、酒吧男友騙財騙色、理髮店男友的背叛、拋棄,以及最後一任男友的自卑和逃避,中島哲也為女主製造出一個充滿危險、欺騙、背叛、暴力、殺戮的黑暗世界,在這樣的黑暗世界中,松子無處可逃,黑暗吞噬松子的最後一絲希望,卻又在她重燃生活熱情時,無情地扼殺所有的可能。
② 透過故事本身,彰顯日本人對於存在主義心理的解讀存在主義既是心理學用語,又是哲學概念。存在主義講的是人在既定環境下與外部世界的互動,即便人的存在本身沒有實際意義,但生命賦予人以情感、情緒和感受,人渴望愛與守護、渴望陪伴和依賴,人是無法離開社會、家庭大環境的。
松子錯在過於追求外部世界,而忽視自我感受、自我價值。她的執念和堅守讓她像個永不疲倦的戰士,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終究是有限的,一次次失敗破滅了所有希望,使得她陷入自甘墮落、否定自我的惡性循環中。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松子的一生是無聊、庸俗、可笑的一生,但世界上有無數個與松子相似的影子,松子的一生就是很多人的一生,但並不是很多人都能像松子那樣地堅定、單純,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松子的一生是絢爛璀璨的一生。
結語:這是中島哲也最好的電影作品,記錄一個女人為愛飛蛾撲火的一生
對於《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專業影評人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和審視故事本身,殊途同歸的是他們都會探討一個共同的話題,即女性在男權社會中如何成長而不受傷害。
此外,這部影片警示當代女性重新認識自我,認識家庭和社會,在固有的性格缺陷中,通過自我努力去彌補缺陷,完成自我成長。
即便這部作品備受爭議,但中島哲也的拍攝手法和主題的掌控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會有一些觀眾會質疑作品中血腥、暴力美學風格,這恰恰是"中島哲也美學式"藝術風格的重要呈現,用極致的色彩去描繪悲喜,用誇張的手法去鋪墊情緒,這是令人稱讚的獨特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