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6月24日訊(通訊員 任建中 記者 薄雲峰)現年45歲張豔陽是宿遷市沭陽縣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國資辦黨委書記、主任,高級經濟師。平常本職工作就非常忙碌的他,還是沭陽縣縣級副河長。
柴米河縱橫交錯,全長 41.8公裡
張豔陽在巡河現場。 任建中 供圖
自2019年,沭陽縣財政局被確定為柴米河副河長單位以來,張豔陽就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始終把「巡河治汙」作為愛河護河和水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沭陽境內的柴米河縱橫交錯,流經南湖、十字、夢溪、章集、七雄、湯澗、李恆7個鄉鎮(街道),是沭陽縣境內唯一納入國考斷面的河道。在41.8公裡長的柴米河沿岸,他和同事們通過認真紮實的愛河護河行動,換來沭陽縣碧水清流的美好風光,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花鄉大地——沭陽徐徐鋪開。
面對基層巡河面廣量大的實際情況,要想做好水文章,離不開責任體系的建立和長效機制的構建。張豔陽第一時間成立了由本人任組長的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七個河道管護巡視專班,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河長體系,實現河長制全覆蓋。每月由他主持召開的黨組會、局長辦公會上,聽取河長辦工作匯報、會辦發現問題、交辦整改事項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把河長制工作納入每月財政局重點工作督查推進,有效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
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河段 「健康體檢」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守護碧水清流,源頭調查必須走在前。作為副河長,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不管平時工作再忙,巡河治汙總是他心中惦記的事情。一有時間,他就帶領河長辦的同志,會同水務、環保、屬地黨委負責人深入柴米河沿岸,以問題為導向,對每個汙染源、每個排汙口、每處涉河違法建築進行調查摸底,他的巡河日記儼然成了柴米河的水系地圖,每一條河流位置、存在問題等情況都詳細記錄其中。至今已組織開展巡河40餘次,排查沿河堤防面積210萬平方米,發現沿河排汙口11個、沉船19條、沿河廢棄垃圾、散養家禽、農作物種植等問題222個。
為了把問題摸得更準更實,他還創新巡河方式,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轄區內河段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健康體檢」,「一段一檔」編制評估報告,建立了完善的河長制「花名冊」,推動了巡河工作從低效到高效、從被動到主動、從粗放到精準的轉變。
投入1.2億元建設三河溼地公園一江清水映藍天,清水怡人喜人心!保護水環境,福澤萬代,利在千秋。他深感使命在肩,一場守護碧水清流的行動在柴米河沿岸迅速展開。他與相關部門、沿河政府負責人一道,採取「一段一策」的治理方法,對水汙染進行綜合治理。針對沿河堤防被佔用的實際情況,他提出利用空間治理和土地增減掛鈎,結合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有計劃、有步驟的將河道兩岸住戶遷移出堤防範圍。
目前,該做法已在湯澗鎮進行試點,計劃對湯澗大橋兩側11戶農房進行搬遷。針對生活垃圾、汙水排放量大的問題,建立河道長效管護機制,明確具體管護人員,對兩岸垃圾、河面垃圾進行日常管護。加快村級汙水處理站及支管網建設步伐,計劃在2022年底,所有管網通達到集中居住小區,所有排汙河道的汙水進入汙水處理廠。截至目前,已落實問題整改206項。通過綜合治理,河道「舊貌」換「新顏」,現在河道內的垃圾不見了,水越來越清了,岸邊樹綠草蔭,河道越來越美了,兒時記憶裡的潺潺流水回到了百姓身邊。
守護碧水清流離不開財政的支撐和保障。作為財政局長,他把支持農林水利和河長制工作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在收支矛盾加劇的情況下,強化政策落實,加大投入力度,為推動河長制工作提供堅實財力保障。2019年,全縣農林水利支出達23.88億元。籌集資金加快實施沿柴米河實施生態保護、汙水處理和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投入1.2億元建設三河溼地公園,投入1.13億元在柴米河沿岸建設南山公園,投資2.4億元建設柴米河沿線鄉鎮汙水管網,安排河道管護資金800萬元用於維護柴米河沿線環境衛生。
兩年的時間,河長制在花鄉大地開花結果 ,美好生態在柴米河兩岸鋪就畫卷。在守護好一江碧水、建設美麗河湖的新徵程中,張豔陽和他的同事們必定永不止步。
(備註:)第二屆江蘇十大河湖衛士推選活動的報名工作仍在繼續,目前繁忙的資料整理匯總工作正在進行中。組委會辦公室在此特別感謝楊雨樺、楊溪兩位優秀的青年同志認真細緻的工作和所做的貢獻。
2020年3月27日,「第二屆江蘇十大河湖衛士」推選活動在全省啟動。 樂濤 攝
【連結:「第二屆江蘇十大河湖衛士」推選活動】
一、活動時間
2020年3月22日-2020年7月31日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省文明辦 共青團江蘇省委 省水利廳
承辦單位:省洪澤湖水利工程管理處 揚子晚報
成立江蘇省「第二屆江蘇十大河湖衛士」推選活動組委會
組委會辦公室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1號樓12樓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