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劉寧親吻男友的手背,希望他能夠早日康復
○瘦小的劉寧艱難地抱起男友
○蜀山區工作人員向劉寧諮詢瓜蔞子的價格,並準備購買一批
○劉寧與男友一起錄製視頻
2017年7月,與她相戀半年多的他,突因變故成了植物人。她沒有離開,而是相伴床前照顧至今。
三年半的時光伴著艱辛度過,一句「選擇留下,是不想讓自己後悔」成為了「80後」劉寧一切選擇的答案。劉寧的故事,也牽動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的心,專程去看望她並讚揚「你的大愛令人溫暖如春」。
選擇留下,是「不想讓自己後悔」
2017年7月11日,年僅30歲的合肥小夥彭亞樓煤氣中毒,被母親葛玉梅和女友劉寧發現之後,緊急送到了醫院。因為中毒較深,他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在重症監護室裡一住就是半個月。後來,經過艱難的搶救,彭亞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卻遲遲沒有醒來。
「醫生說他成了植物人,我當時就想『完了』!」
不會說話,不會吃飯,不會走路……看著原本健康的男友變成這樣,劉寧心如刀絞。但讓所有人意外的是,當時與男友相戀僅半年的劉寧並沒有選擇離開。
劉寧坦言,當時的自己也曾自問「我要不要照顧他」?「萬一他醒不過來怎麼辦」?「醒過來殘疾又怎麼辦」?
「逃避,是一件窩囊的事情!我一定要照顧他,我不想自己到老的時候有這樣的遺憾,我不想讓以後的自己後悔!」
於是, 一句「不悔」,讓劉寧選擇了「不棄」。
三年半堅守,女友變「媽媽」
在合肥各大醫院輾轉治療一年後,彭亞樓出院了。
照顧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植物人。劉寧說,男友原本身高將近1.8米,以前最胖的時候快200斤,後來就瘦下來了,「現在慢慢又長了一些肉了,有140斤。」不過這個重量,對於不到90斤的瘦弱的劉寧來說,意味著困難重重。
住院4個月的時候,劉寧曾對彭亞樓說,「我怕有一天請不起護工,我想靠自己的力量把你抱起來,帶你鍛鍊。」可在病房裡,不過就是個轉身的距離,兩個人還是栽倒了。「那一瞬間,他的淚水就淌下來了,我一下子就哭了。我知道他就是自己說不出來,他一定能聽懂。」
因為擔心男友因長期無法運動而導致肌肉萎縮,只要一有空,劉寧就會幫他做按摩,進行康復訓練。除了這些,劉寧還要照顧他的吃、喝、拉、撒、睡。「白天照顧他的時候,我很少喝水,因為怕上廁所。轉了個身他要咳痰嗆著了,有可能卡住就回不來了。」劉寧打趣說,自己已經不是「女友」了,像是在照顧「孩子」的媽媽。
「剛開始,他連眼睛也睜不開,大小便完全失禁。」從中度昏迷,到淺昏迷,再到醒狀昏迷;從眨眼到張嘴,再到點頭,如今彭亞樓已經能自主吞咽,有時還會哈哈大笑。雖然他還不會說話,但已漸漸有了一些意識。這些變化都讓劉寧無比欣慰。
多年前,彭亞樓的父母離異,此後他跟著母親葛玉梅一起生活。
彭亞樓出事之後,除了劉寧,最心碎的莫過於葛玉梅了,有段時間她甚至覺得自己要撐不住了。好在有劉寧在身邊不離不棄。
「劉寧是我兒子的精神支柱,更是我的精神支柱!」在葛玉梅看來,讓她最感動的是,從兒子出事至今,女友對兒子的照顧卻沒有一點點變化。
「給彭亞樓吃的東西,劉寧要先自己嘗一點,看看冷熱鹹淡;給彭亞樓換一個睡姿之前,劉寧要自己先躺著試一下,這種姿勢是不是很舒服。」葛玉梅坦言,劉寧對兒子的這份照顧,很多時候自己作為母親都趕不上。
「就算命運放棄了他,但是我不會」
照顧病人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往往不是什麼難事,但這樣日復一日,一堅持就是三年半卻非常難得。這份堅持的動力來自哪裡?
在劉寧看來,彭亞樓遲早會醒過來,「就算命運放棄了他,但是我不會。」
守護男友的這三年半時間,什麼是最難的?面對記者的疑問,劉寧直言,最難的是活著。
「如果我想離開的話,沒有人會阻攔。」外人都覺得照顧植物人很辛苦,但劉寧從來沒有當做負擔,「我照顧他是心甘情願的。每天都想著怎麼才能更好地照顧他,反而渾身都充滿力量。」
劉寧這份堅持的背後,也有來自父母的支持。「我媽經常給我打電話,家裡其他事情你不用管。你要照顧好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他。」每每聽到這樣的鼓勵,劉寧就會忍不住淚流滿面。如今,劉寧的父親也會經常來幫忙照顧彭亞樓。
照顧男友間隙,直播賣貨補貼家用
劉寧回憶,自己當初和男友相識是在瓜蔞地裡。「他家以前是種瓜蔞的,那時候我們家人也經常幫他們種、採摘瓜蔞。」去年,瓜蔞地在洪水中被淹,損失不小。如今,在照顧男友的間隙,劉寧還在網上直播賣瓜蔞子,補貼家用。在她看來,瓜蔞是自己與男友愛的見證。她也希望男友今後醒來,可以繼續這份事業。
劉寧還把日常照顧男友的瞬間,用視頻記錄下來,發布到社交平臺,收穫網友無數支持。網友「慢修遠兮」評論說,「第一次把一個人的視頻全部看完,為你的善良點讚,為你的「三觀」感到了不起,為你的維度感到震撼。我相信奇蹟會出現,一切會逆轉,期待奇蹟。」
她的故事引來市委書記牽掛
得知劉寧悉心照顧癱瘓男友的故事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十分牽掛,近日專程去家中看望了他們。
虞愛華對劉寧說,現在室外寒氣逼人,但你的大愛令人溫暖如春。俗話說,好人有好報,相信你們明天一定會好起來。虞愛華還叮囑市區相關部門要持續給予幫助。
記者從蜀山區筆架山街道了解到,目前彭亞樓每月有一定額度的低保金、護理費用等補貼,街道最近還發動黨員購買劉寧銷售的瓜蔞子。下一步,蜀山區及其相關街道都將加大對他們的幫扶力度。
「社區也在協調小區減免劉寧租房的物業費,並計劃幫劉寧的父親就近找一份工作,以便他更好地協助女兒照顧男友。」天鵝湖社區黨委書記洪軍告訴記者,社區還發動居民給他們送一些生活用品。
「以前在醫院,就有很多陌生人來給我們加油。」劉寧說,「我對他的照顧是男女朋友之間的一種小愛,別人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才是一種大愛。這份愛,讓我們有了更多動力支撐下去。」如果有一天,自己強大起來,也會把這種愛心傳遞給其他人。
鄭良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文 李福凱/攝
新聞連結
劉寧為彭亞樓開設的社交平臺摘錄
2020年8月28日
能看出來這個傢伙是已經昏迷三年,被所有醫生預判一輩子植物人,永遠醒不過來的人嗎?我一直在等一個奇蹟,奇蹟會來嗎?
2020年9月6日
被質疑:他在假裝植物人,他的演技很自然。我苦笑了,真希望他只是在演戲……
2020年9月23日
寵他、疼他,因為懂他。知道他需要被愛,被鼓勵,需要愛的力量!不想他獨自活在孤獨裡……
2020年9月28日
沒出事的那會,你說你想帶著我去滑雪,一起潛水,後來……等你以後醒了,我帶著你去散散步吧,就近走走轉轉,不折騰了。
2020年10月2日
你們看到的是他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無法自控的表情,即便是些看不懂的表情,也是我日復一日嘮叨幾年的成果,心好難過啊。
2020年10月7日
不是所有的愛都有未來,一路陪伴就是最好的愛的告白。即便你昏迷不醒,也希望你能感受到愛,滿心溫暖,有努力的動力。
2020年11月6日
對於我來說,照顧他最大的困難來自於經濟跟不上。基礎護理、如何促醒這些我都能盡心盡力地去學,我每天都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我不知道累,也不知道辛苦。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他能夠早點醒過來。
記者手記
因為愛,所以愛
採訪中,記者發現,在這個看上去柔弱的女子身上,卻有一種常人無法想像的「固執」。
男友發生變故的時候,他們才相戀半年。至今,劉寧和男友都沒有領證,她有無數個理由可以抽身而去,且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置喙,但她「固執」至今。
採訪當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室外沒有太陽,風大且溼冷。劉寧給男友的這份愛,與外界對劉寧和彭亞樓的關愛,沒有大小之分。在這個寒冷冬日,這兩種愛匯聚成一股力量。
這種力量,讓人溫暖,也溫暖了整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