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的石像,從被發現以來,就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它們形狀奇怪,體型巨大,所以有人猜測這是外星人的雕塑作品,可是考古學家近期的一個重大發現,推翻了這一猜測,他們居然發現了製作石像的工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復活節島地處南太平洋東部,距離智利3600公裡,據典籍記載,公元1722年,荷蘭航海家赫芬,首次發現並登上了這座島嶼,因為當時是4月5日復活節,所以小島有了這個獨特的名字。
這座小島上有大約1000座巨大的石像,可以想像,當赫芬第一次見到島上林立的石像時,是多麼的吃驚。復活節島上的石像一個大長臉,一對長耳朵,兩目深深的凹陷,高鼻梁,大額頭,下巴稜角分明,石像的神態不僅憨厚,而且莊嚴。
考古專家去詢問島上的原著居民,這些石像雕刻的是誰,如果石像是當地人的祖先刻的石雕,他們應該有殘存的記憶,令專家更詫異的是,島上居民對於這些石雕的歷史沒有一丁點記憶,也根本不知石像刻的是誰的樣子,仿佛它們就是一群天外來客。
古文物專家們一直對這些石像充滿好奇,隨著社會上揭秘的聲音不斷提高,二零一六年的夏天,以英國為主的專家們組成研究小組,前往復活節島考察,經過反覆協商,他們最後得到了當地原著居民的許可:在不對石像造成任何破壞的前提下,允許對它地下部分進行研究。經過細緻地考察,專家們確定了石像地下的大致範圍,隨後他們立即向英國政府發出申請,希望可以申請到大型現代化的挖掘機器。
在得知要探索復活節島石像的地下部分後,英國政府立刻調用了最先進的挖掘機械,通過海運來到了復活節島。隨著他們精細的施工,專家們終於見到了石像的下半部分,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石像的地下部分依舊十分龐大,而且還刻有身軀,甚至有的石像背後還刻有花紋,身體寬度大致與石像肩寬一致,地下部分長度能達到五米到十米不等。
這些石像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專家們發現石像的原材料,幾乎完全來自島上的火山巖。島上共有三座死火山,所以盛產凝灰巖質,這是一種硬度較軟、密度較小的巖石,比較適合做雕刻的原材料,但再容易被雕琢,也需要有專業的工具才行。
研究小組在復活節島上做了全方面的檢測,令人失望的是,島上幾乎沒有任何的金屬器具,也就是說,不存在使用金屬材質的工具對巖石進行雕刻,難道這些石像真的是外星人的傑作嗎?專家們沒有放棄尋找真相,偶然的情況下,他們在火山口附近發現了黑曜石,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黑色寶石,它具備玻璃的特性,敲碎後斷面呈貝殼斷狀口,十分鋒利,最重要的是,它的硬度比凝灰質巖石更大,也就是說它可以作為雕刻工具的原材料。
順著這個思路,專家們繼續深入工作,經過近一個月的考察和探索,終於在石像的發掘現場附近,發現了很多黑曜石材質的雕刻刀,除此之外,還有石錘、石墩等工具,這幾乎就可以證明,石像是古人自己製作出來的藝術品。
幾乎在同一時間,研究石像的專家組也傳來捷報,他們意外地在石像的身上,找到了當時往坑中放置石像,使用繩子固定時勒緊的痕跡,聯繫之前的發現,專家們得出了最後的結論:復活節島上的石像,絕非天外來客外星人的作品,而是人類雕刻完成的傑作。
我們無法明確否定外星人的存在,因為世界上還有太多我們無法解釋的現象,但這些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迷信外星人,而應該相信考古發掘出的文物,相信科學的研究,因為只有這些,才是我們祖先創造的歷史文明。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