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可以說是中國籃球史中最偉大的球員,放在整個NBA的歷史長河中,他也是最為成功的來自亞洲的球員。姚明在籃球場上取得的輝煌成就,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他也有一個從球風相對偏軟到籃下巨獸轉變的過程。今天就來聊聊當年青澀的姚明是如何在教練的調教下,從只喜歡投籃轉變成熱衷暴扣的趣事。
2002年,姚明以選秀狀元的身份進入NBA,一名亞洲球員引發了全美的關注,人們都想見識一下他到底有多強的實力。顯然被媒體過分曝光,有時候並非一件好事,人們對姚明的期待越高,往往質疑的聲音也就越大。姚明在NBA早期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很多專業人士(比如「大嘴」巴克利)就認為姚明球風太軟,與肌肉男對抗往往落於下風,而且姚明經常採用後仰跳投的方式進攻,這也令球迷們大為不解,畢竟2.26米身高的姚明怎能懼怕封蓋呢?
姚明喜歡用跳投或上籃的方式來結束進攻,這個習慣主要是在CBA養成的,因為他的身體天賦在CBA裡實在過於突出,很難遇到能限制他的對手,這就導致姚明打球過於輕鬆,很多時候根本沒必要跳起扣籃就能輕鬆得分,畢竟扣籃太費力氣,上籃更省勁兒。
NBA裡的運動員個個彈跳力超棒,姚明在內線略顯隨意的出手,經常會被幹擾或是直接被封蓋,而且作為中鋒的姚明如果能在對手內線上演一次又一次的暴扣,這不僅是得分手段,同時還能在氣勢上壓倒對手,因此對於姚明的改造勢在必行。
火箭隊當時的主教練——NBA名帥湯姆賈諾維奇,他嘗試了許多辦法激勵姚明在場上能扣籃就絕不上籃,可習慣這種東西往往不容易一下子就得到改變,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妙招,立馬把姚明變成了一個籃下猛獸。
湯姆賈諾維奇逐漸了解姚明的性格,發現姚明特別看重集體主義精神,於是湯帥決定,如果姚明在比賽中明明有機會可以扣籃,但是卻並沒有扣籃,那麼全體隊員就要陪著姚明一起受罰,手段主要以跑圈加練等方式為主。姚明極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這一招對他格外有效,從此我們就看見了一個屢屢暴扣後在籃下怒吼的巨人。各位朋友對姚明有什麼看法?歡迎留下評論,一起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