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傅瑩、劉結一、華春瑩……為中國外交"怒懟天團"點讚!

2021-01-1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文/十四心)「傅瑩霸氣回應,你被圈粉了嗎?」3月的中國,當下正進入「兩會時間」。前幾天剛剛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舌戰群儒」的傅瑩,這次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的身份再次閃亮登場,且4日上午她一出現就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外交「女神」再次發威

先來看看下面這些標題的畫風,估計你就能感受到傅瑩發言的威力——

傅瑩「怒懟」CNN記者 哪句話成媒體眼中「金句」?

傅瑩回懟美記者:世界那麼多衝突,哪個是中國造成的?

這個問題外媒年年問,今年被傅瑩懟的是CNN!

媒體報導的都是同一件事:3月4日本次人大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面對CNN記者關於中國軍費預算增長、南海島礁建設等問題的提問,傅瑩給出了一段超長的回答。

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你說到對中國的戒心,我想在中國很多人肯定是很不理解的。看看過去這十多年,世界上發生了那麼多的衝突,甚至是戰爭,造成了嚴重的大量的人員傷亡、財產的損失,那麼多難民流離失所,哪個是中國造成的?中國從來沒有給任何國家帶來任何傷害。」

「在南海問題上,拿南海航行安全說事,我認為是誤導。去年7月我到英國去訪問,對這個問題議論很多,我們同行的一個法律專家專門查了一下,英國倫敦金融城的信息顯示,南海沒有被列為高危地區,而且沒有任何數據顯示有哪個國際上大的保險公司對途經南海的航船、商船增長保費,南海航行安全的擔心是從何而來?」

3月4日的人大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傅瑩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新華社發

其實說這番話的時候,傅瑩的語速並不快,也沒有咄咄逼人。但就是這種「我心平氣和地用事實與數據和你講道理」的風格,卻不怒自威,「怒懟」一說迅速傳播,並立即引發中國網民的熱捧。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也不過如此,淡定優雅地直指要害。」

「柔裡帶鋼,笑裡藏刀,太厲害了,從此以後我女神。」網友「南時有喬木」說。

「看起來她總是帶著柔弱的笑,但她卻是世上最有力量的人。」網友「用戶葉和平」說。

「微笑著懟人。」這是一位網友對傅瑩的評價。這位名為「世俗和浪漫」的網友表示,「發言人說白了就是用優雅的詞句融合大政方針,然後微笑懟人。」

的確,作為全國人大首位女發言人,公眾場合頗喜歡微笑的傅瑩,看上去與「怒懟」一詞似乎不沾邊,但誰說「怒懟」就一定要義正詞嚴、大義凜然呢?

「怒懟天團」越來越大

「迷上中國第一天團,劉結一,王毅,傅瑩!」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如是寫道。

在很多人看來,劉結一似乎是中國外交「怒懟天團」的新成員。

3月2日晚參考消息網-銳參考首發的,令這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名字和工作視頻,在第二天(3日)火速刷屏中國網際網路。那篇獨家報導

其實,2月28日在聯合國脫稿怒懟美英代表的經歷,在劉結一的外交生涯中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在聯合國的舞臺上,因為各方立場的不同,唇槍舌劍幾乎是家常便飯。

不過這一次他的超長發言,以及獨家觀察到的現場細節,還是令輿論沸騰。他被眾多中國網友奉為「男神」,甚至他的「特殊髮型」也成為網民談論的話題。

「從此又多了一個男神,劉結一,好帥好帥。」「劉結一,祖國有你這樣的外交官,國民就放心了!」

還有媒體開始跟進「揭秘」劉結一的家庭生活,結果發現,「怒懟西方國家代表的中國大使,夫妻倆都是外交『名嘴』」。

原來,劉結一的夫人是早就知名度頗高的另一位「外交名嘴」章啟月。

媒體登載的這張2015年8月拍攝於聯合國大會廳的照片中,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和中國駐紐約總領事章啟月大使夫婦(中)與演奏家們合影。

前方「舌戰群儒」,後方霸氣發聲

注意到,章啟月曾經擔任外交部發言人,這個職位不僅負責發布外交動態,更要經常面對各種敏感提問和西方對中國的眾多質疑。

也正因此,當傅瑩、劉結一們在前方「衝鋒陷陣」的時候,身處北京的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們就成為後方「怒懟軍團」的主力軍。

僅僅是2016年,他們在記者會上宣示中國立場時的「怒懟」就數不勝數。

華春瑩、洪磊、耿爽、陸慷……有媒體總結了一份「2016外交部十大經典回應」,他們的聲音被盛讚為「既霸氣又帥氣」。

僅以南海風波為例,去年5月4日,面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外相岸田文雄在訪問歐洲和東南亞時,對中國在南海問題「表示關切」一事,時任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的回答擲地有聲,直接「怒懟」日本是在「刷存在感」——

「在南海問題上,日本是域外國家,但近期日本在南海問題上近乎偏執地刷存在感。不過,這又刷出了什麼呢?刷出了日本在二戰期間非法侵佔中國南海島礁的不良記錄,刷出了日方當前在南海問題上的不良居心。我們奉勸日方不要再刷下去。」

「說實在的,現在越來越喜歡看中國外交家怒懟,本來政治外交就是這樣,軟硬都來。王毅的強硬、華春瑩的冷靜、劉結一的怒懟、傅瑩的溫柔理智……這幾年也越來越感覺國家力量,國家品牌的重量。」網友「大城小愛ZX2015」看了傅瑩4日首場記者會後,發出了如是感慨。

中國網民加入外交「怒懟」大軍

和外媒一樣,中國普通民眾似乎也越來越關心中國外交的作為。而與外媒不同的是,他們還深深期待著中國外交能「更給力」。

今天中國外交「怒懟天團」的誕生顯然有著過去不一樣的大背景。

一是中國崛起的腳步越發輕快,二是國際風雲變幻波詭雲譎,周邊安全形勢越發嚴峻。此外還有一點不同,就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網民自身也成為外交「怒懟天團」的一部分。這不僅體現在每一次外交官「怒懟」之後熱情洋溢的網絡評論中,還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

比如2017年的除夕之夜,當中國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團圓之際,聯合國的官方微博卻引發了中國網民的回擊。

該微博以「中國人正在吃豐盛的年夜飯,但全球還有人忍飢挨餓」為結合點來推廣「消除飢餓」的主張。這種或許本身並無惡意的行為,但選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發出還是引發網友的怒懟。

「為什麼要在中國的除夕夜上發,而不是聖誕節?」「是成千上萬的中國工人和商人給非洲帶去了繁榮和可持續發展。西方國家只是殺雞取卵式的掠奪。自己就有很多生意夥伴在非洲做生意,很多年沒回國過春節了,在這裡祝福他們。」

聯合國另一條關於中國人放禮花時「我們帶你去看另一個世界」的微博,也遭到中國網民的直接回擊:「世界確實不太平,但製造者並不是中國。春節是中國人一年最重要的節日,講究很多,吉祥才能如意。你為什麼不在聖誕節時去和美國說這個?」

與官方相比,外交「怒懟天團」的民間成員同樣藏龍臥虎,點讚之餘,回擊也一樣充滿力量。

「怒懟」體現大國自信與擔當

那麼,該怎樣看待中國外交「怒懟天團」的壯大?認為,「怒懟天團」的壯大,事實上是中國國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對外交工作的必然要求。

外交需要大智慧,「怒懟」不是單純的怒髮衝冠,而是關鍵時刻有理有利有節地擺明立場,回擊挑釁,展示力量。

中國使館「怒懟」馬來西亞前總理,相關報導請見:

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7/0118/1622829.shtml

當今時代,國際形勢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加,各種矛盾交織其中,這就更加考驗外交工作的定力。重大事件或矛盾面前,你不說,別人就會說;你沉默,別人的觀點就會佔上風進而影響世界輿論。

外交工作不是只有「怒懟」,但維護國家利益、捍衛國家主權,卻不能缺少「怒懟」言辭和切實的行動。因此,我們需要為中國外交「怒懟天團」點讚!更加主動地發聲,更加積極地據理力爭,從某種程度上說,「怒懟」也體現了大國的自信、擔當與力量。

(編輯/師新 亞君 喻新)

相關焦點

  • 給中國外交天團怒贊
    每每電視和網絡上出現中國外交官們在各個場合完美闡述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回答媒體提問時的那種雍容、自信和霸氣,我就深深的體會到「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中國已經不是那個中國。」的真正涵義所在。有感於此,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分節詳細敘述中國的外交天團,今天我想來淺述一下中國外交天團-外交部發言人制度的建立。
  • 中國第一天團,「外交F4天團」
    中國第一天團,「外交F4天團"最近忽然冒出了一個新的天團,短時間內就圈粉無數,並被網友們毫無爭議地稱為「中國第一天團」,成員個個有顏值、有擔當,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引起了民眾的極大關注和極度舒適,他們就是中國的「外交F4天團"。
  • 華春瑩發推特諷刺美國雙標:中國的外交天團,太酷了叭!
    最近,外交天團「華姐」華春瑩因為一則「推特」進入大家視線:起因是美國赴華航班又增加了兩班,美國政府卻仍不「滿意」。華姐於是不留情面地懟道:「病例破千萬,還妄想每周赴華航班100次。」簡單概括一句話:做夢呢,您嘞!霸氣的言論在國內外輿論都引起了讚揚連連。
  • 戴中國口罩還甩鍋中國?"外交天團"怒懟美國:對不起,不忍了!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中國的物資正源源不斷地運往美國。然而,近來川普卻不斷「甩鍋」中國,假裝「失憶」、言論前後不一……一方面稱中國應為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負責;另一方面還指責世衛組織和中國勾結、隱瞞疫情,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
  • 64歲的傅瑩被譽為「真女神」!外交部才是迷倒萬千少女的中國天團呀!
    在加拿大的新聞招待會上, 加拿大記者無端貶低我國人民,王外長毫不留情地懟了回去。在會議上,傅瑩被問了一個很刁鑽的問題,「中國是否對朝鮮失去了控制?」 這個問題背後藏了個大大的圈套,回答「是」或者「不是」都等於間接承認了中國在試圖控制他國主權。
  • 中國第一天團——外交天團
    這個春天讓人陽光燦爛的醫護志願者,還有我們國家的第一天團;在全球大疫蔓延的今天,不少西方國家的政客和媒體從不為自己民生考慮,不想著怎麼防疫,漠視生命的逝去,卻一手一鍋滿天甩,一桶桶髒水潑給中國潑。這時候,讓國人感覺非常舒適,愜意,酣暢淋漓的中國第一天團——外交部發言人團隊迎面而上。這個團隊把語言的藝術發揮到極致,有理有據有節,一針見血,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 中國第一外交天團,你知道都有誰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外交部的每日例行記者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外交部發言人這一中國第一外交天團。從華春瑩的爽朗大笑,再到王毅面對記者的刁難的「一派胡言!」。你知道這個中國第一的外交天團都有誰嗎?1.王毅-一派胡言現任外交部部長。
  • 銳參考|繼"中國外交天團"之後,這一"組合"正在海內外實力圈粉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導(文/芮思客)「中華第一天團」又添新陣容了!在外交部近年來強勢「出擊」贏得眾多粉絲追捧之後,這一次刷屏的是國防部。雖然已經時隔一周,而且過了一個小長假,但國防部發言人3月30日的精彩表現還是引發了網友如潮水般的點讚。
  • 「外交天團」上新!從事外交30年的汪文斌加入,華春瑩這樣評價
    據了解,中國1973年向突派出首批醫療隊,45年來中國醫生為突民眾提供門診服務570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7萬人次,開展手術32萬例,為推動突醫療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用汗水甚至生命澆灌中突友誼的常青樹。中國為突援建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首個針灸中心已為突培養了180餘名針灸醫生。第22批援突醫療隊以高超的醫術贏得突民眾的讚譽,展示了中國援突醫療隊的良好形象。
  • 2020,「中國外交天團」名場面
    事實上,不僅僅是幾位發言人,在中國外交戰線上,外交部長、副部長、駐外大使們也在不斷為中國發聲,打破被西方國家壟斷的國際話語權。他們共同組成了廣大網民心目中的「中國外交天團」。在此,我們摘選了部分2020年外交部發言人的「金句」以饗讀者。如果您看後覺得不過癮,或者在您心中還有其他金句,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參與互動。
  • 中國外交的風格為什麼變了?
    比如疫情期間,一些歐美政客不斷渲染「病毒來自中國」。對此,耿爽在3月2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狂懟三連:如果有人說「中國製造病毒」,那麼請說這種話的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不要戴中國製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國生產的防護服,不要用中國出口的呼吸機,以免染上病毒。由於在外交措辭中擅用成語,耿爽被網友稱作「行走的成語詞典」。
  • 華春瑩回應「戰狼式」外交:真正厲害的女人,是威而不怒的
    圖片源自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美女外交官華春瑩給人的感覺是威而不怒,在她身上我們能看到四兩撥千斤的力量。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
  • 被華春瑩罕見哈哈大笑圈粉!這才是最該被追捧的「網紅」!
    右二為華春瑩大學時,華春瑩就志向遠大。華春瑩的中學老師說,因為華春瑩曾一臉驕傲地說,她在歐洲工作的時候,很明顯感覺到國家國力的提升,他們外交人員的工作,也得到了多方的肯定。其實在中國的外交團隊中,還有很多這樣的「男神」和「女神」,他們在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挺身而出,舌戰群儒!
  • 華春瑩罕見爆懟,語氣前所未有
    日前,德國媒體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
  • 中國大國外交中的三個「厲害女人」
    傅瑩一生有兩個傳奇故事,一是成為情歌《天邊》的主角。文革年代,《天邊》的詞作者,年青的吉日格楞作為知青和家為世交的傅瑩一起到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的磨難使兩顆心連在一起。三年後傅瑩考取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吉日格楞留在草原。 傅瑩臨行前想向心愛的人道別。但卻沒能開口。此後,他們一別就是三十年。吉日格楞後來成了畫家,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決定到北京發展。
  • 「外交天團」大盤點:什麼樣的人能當外交部發言人?
    昨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天團」迎新了!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向中外記者介紹了她的新搭檔——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汪文斌。汪文斌由此成為外交部第32任發言人。許多享譽國際舞臺的中國外交官,如錢其琛、李肇星、吳建民等都曾是這支陣容強大的外交部發言人隊伍中的一員。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歷任的「外交部發言人天團」成員。外交部於1983年正式建立發言人制度,該機制37年來一直延續到今天從未中斷。外交部是目前中國唯一每個工作日都舉行例行記者會的政府部門。
  • 華春瑩這張照片圈粉無數!外交官們在運動場上也專治各種不服
    華春瑩坦言,這才更接近真實的她。華春瑩向《中國體育報》記者李雪穎表示,即使經過了一周的超負荷工作,仍會在周末的早上「掙扎」起床趕到訓練場。「有時可能頭很暈,步伐很沉重,但到了球場上就能放空一切,專心致志打球的過程也是釋放壓力的過程,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要是十多天不打球,渾身跟生鏽了一樣,特別想打球。」一直以來,外交官給公眾留下的印象是極其威嚴、睿智、嚴謹的。
  • 美國疫情堪比911事件,卻呼籲中國人站出來,華春瑩霸氣發聲怒懟
    據海外網報導,這一次美國疫情的影響堪比911事件,但是美國對疫情不管不顧,竟然還有心思對中國進行打壓,就在國際人權日的前夕,美國再次打著"維護人權"的旗號,攻擊中國人權事務。如今美國疫情泛濫成災,暴亂不斷,卻反過來呼籲中國人站出來,對此,華春瑩霸氣發聲怒懟。
  • 德國又在污衊中國,外交部怒了!華春瑩用毛主席名言給上了一課
    德國又開始污衊中國了對於美國這種行為,中國曾經數次做出雷霆的警告,但美國不僅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拉著自己的小夥伴對中國進行各種的抵制。這不,還沒有過多久,德國又坐不住,開始在國際上污衊中國了。這一次我國的外交部徹底怒了!
  • 回應「戰狼外交」,華春瑩一句話引來刷屏,網友:不愧是國民女神
    華春瑩用擲地有聲的回答,替中國守住了國際舞臺上的氣勢和尊嚴。在國際外交講臺上,氣質如蘭的她,語調雖溫柔,卻字字如千鈞,溫和間破敵無數,真乃中國才有的儒將風範。許多網友紛紛表示:第一天團,C位出道,最美顏值,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