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治療了解過嗎?安全有效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23 瀟湘晨報

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頸肩腰腿疼痛的發病人群已經逐漸年輕化。玩手機、玩電腦、吹空調等等,如果習慣不對都有可能導致頸肩腰腿痛的發生。因而,作為一種針對性治療頸肩腰腿痛的常用方法,針刀療法已經日益走近我們的生活。

日前,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秘書長、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特聘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疼痛科針刀專家肖德華教授應邀來我市坐診,也針對患者最關心的一些問題為我們進行了解答。

做針刀是開刀嗎?

標註位置,局部消毒,針刀在各位置快速進針,松解數下,拔針收工……在肖德華教授應邀來坐診的東莞大朗陳柏蓀中醫綜合診所,記者看到了他為患者下針的全過程,一系列動作在幾分鐘之內完成,速度很快。

「一系列動作憑的就是手感。」肖德華介紹,他從事針刀療法已經28年,是針刀發明人朱漢章教授的學生,在業內有「肖快手」之稱。

他介紹,針刀療法不是開刀,而是一種介於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針刀是一種形如針灸針,針頭前端帶有直徑約1毫米刃口的新型醫療器具,巧妙地整合了針灸針和手術刀兩種器械的優勢,併兼具二者的治療特點,用針刀進入病損組織,進行松解、疏通、剝離及經絡調整。因為是準確的針對性治療,因而療效快而迅捷。「針刀治療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需要進行3-5次,每次間隔一周左右。」

來自大朗的張阿姨,雙手有時會感覺有些麻木,到了冬天更是發冷。經過了肖教授前後三次的針刀療法,手沒那麼麻了,也開始暖了。對於針刀的進針疼不疼,她的回答是,「有一些疼但是完全可接受。治療之後會有一些酸脹感,過幾天就可以緩解。」

針刀治什麼病?

「針刀的作用原理,用中醫的話說,就是『通則不痛』;用西醫的話說,是破解微循環障礙。」肖德華說,人體當肌肉板結、筋膜變態時,血液循環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淤堵,針刀是把傳統的針灸用的針尖改為針刃,當針刀扎進患者體內後,針刃作用面積較針尖大,分離肌肉筋膜的效果也更明顯,板結的肌肉和筋膜有了空隙、恢復了原有性狀,血液流通能迅速加快,人體的異常症狀就能得到較快地改善。「治療效果相當於針灸的三十多倍。」

「針灸最常用來治療頸椎病,腰椎病,骨關節病如網球肘、足根痛、軟組織損傷等。這些疾病如果針灸、按摩、吃中藥等手段已用遍,疼痛依然如舊,那麼可以試試針刀療法。」肖德華介紹。

比如,針刀治療頸椎病就是運用針刀在各類慢性頸椎病的軟組織病變部位對粘連、疤痕、攣縮進行閉合性松解分離;通過松解組織粘連、消除硬結條索、減輕組織壓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加快水腫吸收、解除血管神經卡壓,從而緩解症狀。

不過,他提到,針刀對於普通人而言,往往被視作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等骨科疾病的手法,實際上並不止。「針刀早期主要是治療疼痛,隨著越來越多的實踐,大家發現它對很多病都有療效。目前,已經被應用到了內科、外科、皮膚科、兒科等各科。」說到針刀治哪些病時,肖德華這樣介紹。

以治療過敏性鼻炎為例,同樣是應用破解「微循環障礙」的原理,「多數過敏性鼻炎是頸枕部軟組織創傷或勞損使其肌肉、筋膜、腱膜、韌帶等軟組織損傷致頸椎失穩、軟組織動態平衡失調,病變組織直至高度敏感導致的。」肖德華認為,在頸部施針,以頸枕部軟組織為治療部位,對於治療過敏性鼻炎有效。

針刀安全嗎?

那麼,針刀治療是否安全呢?肖德華認為,在進行針刀治療時,醫生應嚴格按照針刀的進針四步規程操作,並熟悉相關的解剖知識。如果操作規範,對解剖結構掌握清楚,針刀治療是很安全的。「專科醫生熟知解剖學知識,治療一般選擇在安全部位,如果涉及重要血管和神經部位,醫生會在超聲或X線引導下治療,安全性很高。」

「治療過程操作簡單,不受任何環境和條件的限制。治療對人體組織的損傷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無不良反應,病人也無明顯痛苦和恐懼感,一般也無需住院治療,治療時間短,療程短,患者易於接受。」

「進行針刀治療之後,大家可以回歸正常生活,不過同樣要保證多活動,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實際上,作為一項在中醫針灸基礎上研發的新技術,針刀的歷史只有44年。不過,由於其治療範圍廣泛,效果顯著等原因,針刀療法已經被越來越多人關注,針刀從業人數近年來也呈爆炸式增長,據統計,目前已有我國已有超過10萬從業人員。

作為一種相對新的治療方法,肖德華也坦言,針刀在臨床研究和學科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業內不斷地完善、創新和總結。同時,由於發展快,也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有不完善的地方。

怎麼選針刀醫生?

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又應該如何選擇針刀醫生呢?

「其實針刀就是工具,能治多少病,是施針人對病因病理的把握,就是所謂的針下感覺,需要有一定的醫學背景和臨床經驗積累。在市場上,也會出現很多醫生針扎不到位的情況。」肖德華這樣回答,所以,要選擇針刀醫生,就需要選擇那種口碑相傳的醫生。「只有經過周邊人驗證過效果的醫生,而不用去看他的資歷、職稱或者頭銜。」

記者了解到,大朗陳柏蓀中醫綜合診所的針刀醫生鍾寶兒是肖德華的徒弟,跟隨他學針刀已有兩年。受她的邀請,目前肖德華近期每月有一天時間會在該診所坐診,最近他將前來東莞坐診的時間為2021年1月11日,有相關需求的市民可以提前預約。

小連結:

針刀療法的適應症

(1)頸椎病:頸肌勞損、頸椎間盤脫出症、頸椎骨質增生、頸椎症候群。

(2)腰椎病:慢性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腰椎間盤脫出症、腰椎骨質增生、腰椎症候群、疲勞性骨膜炎及脊柱相關疾病等。

(3)骨關節病: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彈響指)、足跟痛(足跟骨刺)、軟組織損傷、骨骺炎、增生性關節炎。

(4)軟組織損傷:慢性軟組織損傷、陳舊性軟組織損傷急性發作以及部分急性軟組織損傷。

(5)外傷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

(6)神經痛:周圍神經卡壓徵、骨-纖維管卡壓症候群。

(7)部分複雜性、難治性的內、外、婦、兒、五官、皮膚及整形美容外科多學科雜病。

針刀療法的禁忌症

(1)嚴重內臟疾病或體質虛弱不能耐受針刀治療的;

(2)全身或局部有急性感染性疾病;

(3)施術部位有重要神經血管或有重要臟器而施術時無法避開的;

(4)嚴重血液病、心臟病、局部皮膚病、糖尿病末梢神經炎、下肢靜脈曲張、靜脈血栓、凝血功能異常、肝腎功能異常、孕婦及身體虛弱患者應禁用或慎用針刀治療;

(5)骨質疏鬆、腫瘤、化療、安裝起博器及支架植入病人。

文字:鍾晨

攝影:鄭志波 視頻:鄭志波

編輯:鍾彥亮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人吃「小孩藥」更安全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很多人喜歡追求天然的東西,往往會選擇兒童用品,甚至連藥都覺得吃兒童的更安全,但是真的會更安全嗎?聽聽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專家怎麼說。1、兒童用藥與成人用藥有什麼區別嗎?兩者的確會有一些區別。家裡有娃的應該還會發現,給孩子們吃的藥大多是顆粒衝劑、口服液等,這種設計對兒童更加安全方便。還有就是兒童藥的口感一般都比較好,這樣孩子們更容易接受。2、吃小孩藥真的副作用就小嗎?並不會。
  • 唐氏綜合症篩查有風險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育齡母親應注意孕前及孕期檢查預防。什麼是唐氏篩查?唐氏篩查是唐氏症候群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是一種特殊意義的檢查方法。目的是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
  • 女性縮陰球有效果嗎 聽聽用過的女人怎麼說
    女性縮陰球有效果嗎?近期我對於造型奇特的縮陰球投入了不少的關注。據了解縮陰球又被稱為陰道啞鈴,和鍛鍊用的啞鈴相似,而且現在縮陰球的牌子也有很多,至於效果好不好現在在關注這個問題的你可以和我一起聽聽用過的女人怎麼說!「第一次用縮陰球放進去會痛,取出來的時候第一個球好像被吸住了,很難取出來!」
  • 中華針刀中醫康復治療及培訓公益活動啟動
    5月12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支持、北京精誠博愛康復醫院主辦的「傳承祖國醫學·弘揚中醫文化-中華針刀康復治療及培訓公益行」活動在北京開幕,該活動旨在傳承祖國醫學,弘揚中醫文化,把這個治療方法繼續傳播發揚光大,造福更多的病人。
  • 張天民教授:針刀如何治療拇外翻 (附針刀治療視頻)
    (1)第1次針刀治療:患者仰臥、踝關節中立位,在第一蹠趾關節內側關節囊定點,常規消毒、鋪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使用Ⅰ型4號弧形防滑針刀,採用縱疏橫剝及鏟剝刀法松解第一蹠趾關節內側關節囊的粘連瘢痕和攣縮。
  • 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而很多患者由於對甲狀腺疾病不了解,經常有一些患者得了甲狀腺疾病不自知,也有一些患者查出甲狀腺結節會非常擔心癌變,導致不能及時、科學、有效地診治疾病,所以,了解其病因及治療方法十分必要。 本期專家講堂,我們特別邀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普外科副主任——周竹超醫生為大家解讀:甲狀腺疾病的防與治。
  • 快來聽聽普陀專家怎麼說!
    快來聽聽普陀專家怎麼說!現在打疫苗還有用嗎?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區疾控中心的專家講講關於流感必須要知道的「小知識」上海流感以乙(B/Victoria)型和甲(H3N2)型為主流感高峰期間,很多家長一看到小孩咳嗽不停,就誤以為是流感。
  • 全國青年針刀名家坐診,為...
    科室目前設置43張住院病床,由疼痛康復專科門診和住院部組成,核心團隊14人,其中全國青年針刀名家1人,市級針刀名家2人。「張醫生,我有肩周炎,左手無力抬不高,你快幫我看看。」52歲的孫女士一臉焦慮地說道。嶽陽民康康復醫院外聘副院長張立勇,仔細查看孫女士的病情後,決定採用針刀透壓技術為其治療。
  • 弘揚中醫文化 中華針刀中醫康復治療及培訓公益活動啟幕
    會上,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主任醫師、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入室弟子、中華針刀醫學第一代傳承人司同表示,「此次開展的『中華針刀中醫康復治療及培訓公益行』活動,旨在傳承祖國醫學,弘揚中醫文化,把這個治療方法繼續傳播發揚光大,造福更多的病人。中醫治療疾病的精髓在於中醫學的特色是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祖國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沒有發掘和整理的財富。
  • 【郵醫 • 科普】針刀肌筋膜松解治療:與你我都相關的一種治療技術
    因為過勞、外傷、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使你我都可能發生慢性軟組織損傷。
  • 成都類風溼致醫院治療效果好嗎?
    成都類風溼致醫院治療效果好嗎? 時間:2020-12-15 16:12 成都風溼醫院 類風溼性關節炎在醫學上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治療難度比較大。那麼,類風溼性關節炎咋治?成都類風溼致醫院治療效果好嗎?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 人過了50歲,高壓160、低壓100需要吃降壓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人過了50歲,高壓160、低壓100需要吃降壓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其實血壓也是分等級的,如果是高壓160低壓100屬於中高度高血壓,雖然不會危及到生命的安全,但是也會誘發很多併發症,比如冠心病、腦血栓等等都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的煩惱,所以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關注自己的血壓。
  • 治療痛風、風溼骨病、腫瘤等慢性病,聽聽院士樊代明怎麼說!
    樊代明,中國工程院院士,是著名消化科專家,迄今在國外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引用率在國內首屈一指,但他卻不斷地痛斥現代醫學離科學越來越近,離「病人」反而越來越遠。而對於痛風、風溼骨病、腫瘤等慢性病的治療,我們一起來聽聽樊代明院士又是怎麼說的? 轉變醫療觀念,重視自然力 後疫情時代,人類正在面臨著新的醫學形勢,面對多種新型病毒的考驗,樊代明院士表示,我們的醫學發展必須要轉變觀念!人體自然力的探究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新方向!
  • 年過50歲後,高壓160、低壓100算正常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近年來大家都比較關注自己的血壓問題,特別是在過了50歲之後,養生意識也越來越高,畢竟50歲對於每個人來說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同樣也是養生的關鍵期,多關注血管健康,那也是一件好事,起碼也能夠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幹預。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美好的早晨需要清新的口氣,睜眼之後都會去刷牙洗臉,刷牙你每天都會刷,牙膏你也會買。但你買的牙膏真的適合你嗎?你知道它價格有高有低又是為什麼嗎?每次去超市購買牙膏時都會迷茫,因為一整排的展架放著各式各樣的牙膏,價格也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對著這麼多不同類型的牙膏,你知道怎麼挑選屬於你自己專用的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 湖湘針刀事業再邁新臺階!湘潭成立針刀醫學專業委員會
    全國青年針刀名家、針刀透壓技術創始人、湖南省針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立勇當選首任主任委員,金僑醫院(湘潭市中風研究所)康復科主任邱峰源當選為常務副主委兼秘書長。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結合學會針刀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清明教授、國際針刀權威專家肖德華教授、湘潭市衛健委、執一堂中醫醫院等部門和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針刀醫學同道近300人參加了會議。
  • 有必要為孩子保存臍帶血嗎?聽聽產科醫生和移植專家怎麼說
    為了明是非、正視聽,我們來聽聽兩位權威專家怎麼說。產科醫生:肯定有用,家庭應考慮保存產科醫生眼中,臍帶血有沒有用呢?近日,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產科副主任胡雅毅教授做客成都電視臺《成都全接觸》欄目,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孕媽媽都會問到臍帶血有沒有用,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 針刀醫學發展簡史及學科特點
    又過了一周,患者來感謝他,說經過朱教授的抽液治療,現在他的手已經完全好了。這個病例給朱漢章很大的觸動,讓他萌生了要發明一種新型治療器械的想法。經過朱漢章的細心研究與反覆測試,終於發明了「小針刀」,並創造性地提出了「小針刀療法」。
  • 五一或有超9000萬人次出遊 先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五一或有超9000萬人次出遊 先聽聽專家們怎麼說時間:2020-04-22 11: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五一或有超9000萬人次出遊 先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報告稱五一或有超9000萬人次出遊】關注新冠肺炎 中國旅遊研究院此前披露,今年清明假期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
  • 長白山下,醫學論道——2020長白山針刀醫學論壇見聞
    它們分別是中國長白山中醫藥健康旅遊暨森林康養論壇、中韓傳統醫學長白山論壇、國際中醫藥智庫(長白山)論壇暨中醫藥法實施三周年專家座談會、長白山國醫論道、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2020長白山運動損傷與障礙康復論壇、後疫情時代醫院發展如何破局-長白山院長論壇、2020長白山針刀醫學論壇。其中,在2020長白山針刀醫學論壇上,5位專家分別發表了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