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島:海上「牧漁」記

2020-12-10 莆田讀書會

海洋牧場——在特定的海域裡,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利用現代工程技術建成的一種人工漁場。2018年底,莆田秀嶼區南日島海域獲批成為全國第四批也是我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投放人工魚礁、投放大型深水抗風浪網箱、升級海上糧倉、大力發展「漁業+」……近年來,秀嶼區大力耕耘「海田」,做活南日海洋牧場文章,一座集循環立體漁業、生態文明漁業、休閒體驗漁業於一體的海上田園牧場正呼之欲出。

人工魚礁 海底「放牧」

南日島東岱海灣景色 (資料圖片)

建設海洋牧場,莆田早已開始布局。

作為莆田第一大島,南日島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風能資源優勢。2012年,莆田提出「打造『十八列島』海洋牧場」的發展目標,同年10月,第一期鋼筋混凝土礁體群人工魚礁開始在南日島小麥嶼及周邊海域投放。

「通俗來講,海洋牧場是將人工魚礁投放到海區而建立的人工漁場。」秀嶼區水技站站長嚴志洪告訴記者,人工魚礁投放後,隨著人工魚礁中水泥的鹼性慢慢被海水腐蝕掉,就會有小型藻類附著生長,從而吸引魚類聚集,同時也會有大量底棲生物和珊瑚附著生長,形成以人工魚礁為框架的獨特生態系統。

「漁民們反映,魚量明顯增加了。」嚴志洪表示,人工魚礁對改善海域生態環境非常有效,十分有利於漁業資源的增殖。據了解,南日島人工魚礁工程含小麥嶼和橫沙嶼兩大片區共七期建設,概算總投資4600萬元,使用海域面積7.24平方公裡,已完成一至六期建設任務。目前正推進七期建設,預計年底完工。

不僅給海底生物安「新家」,近年來,魚礁區還持續開展底播增殖放流工作,放流鮑魚、雙線紫蛤、黑鯛、對蝦等種苗8620.8萬尾,不斷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

為進一步檢測和管理魚礁區,當前,南日海洋牧場正開展水下ROV在線觀測項目。「在水底人工魚礁安裝視頻,通過基站聯網,可測水溫、氧度、水流情況、魚類生存情況等。」嚴志洪表示,監測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實施生態環境修復、資源養護、環境檢測的南日海洋牧場,正朝著信息化、裝備化方向發展,全力打造「智慧牧場」。

4月,在南日東岱灣海域,莆田市首口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組裝下水,這是自去年實施「振鮑2號」項目、引入深遠海鮑魚養殖裝備後的又一深海漁業高質量發展樣本。首批下海的深海抗風浪網箱共2個,每個周長60米、網深8米、養殖水體約2200立方米,可抗12級以上的風浪,其養殖數量比一般的近海漁排增加四五倍。

從「振鮑2號」的自由浮動式、升降式到沉下式網箱,網箱容積越來越大,養殖數量也不斷增加。「深海網箱不懼風疾浪高,從近岸到離岸,這是南日海洋牧場養殖治理向著主動化變化的又一次成功嘗試。」嚴志洪說。

以漁富島 升級「海上糧倉」

南日島浮葉村上浮村村民在養殖區採海蠣。 (錢小燕 攝)

海洋牧場是「海上糧倉」的主戰場,發展海洋經濟,離不開島民以「漁」富島。

1998年,南日島島民楊國珍跟著嶽父在東岱、下葉一帶養殖海帶、紫菜。「那時候,南日島第一批鮑魚苗剛從大連引回來。」如今,楊國珍還在島上養殖藻類,而東岱灣海域不僅成為南日島兩大傳統鮑魚養殖基地之一,更是莆田打造海上田園綜合體的樣板海域。

由振興鄉村集團投資建設的南日島海上田園綜合體是南日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的子項目之一,是集生態養殖、海灣整治、漁事體驗、漁業交易、漁業科研、漁業旅遊等於一體的海洋經濟綜合體。

「海田」整治是基礎。針對近海過度養殖而造成的汙染和無序養殖造成高死亡率的狀況,振興鄉村集團計劃投資1億元,建設6500口新型環保塑膠漁排。目前,東岱海灣已投放環保漁排1127口。

集團重資產升級改良漁排、養殖環境,養殖戶則以每年每口400元的租金租用漁排,實現雙贏。當地養殖大戶駱文樹說,海洋垃圾少了,生態養殖讓海上「青山」變成「礦山」。

圍繞「風行海西、鮑打天下」的目標發展,當前,全區養殖鮑魚2200畝、3億多粒,其中淺海網箱養鮑1440畝(3萬口)、淺海鮑藻套養500畝、陸上育苗養殖260畝,年產量8000多噸。南日海域已成為我國鮑魚主產區之一,是全國鄉鎮最大的淺海浮筏式網箱養鮑基地。

此外,集團積極與集美大學、東海研究所、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合作,不斷探索發展鮑藻混養、輪養、間養的養殖模式,進行科學養殖,養殖成活率從原來的50%提高到了70%以上。同時,多品種的混養,使海域單位面積利用率提高,有效地提高了養殖效益。

歷時8個月,近日,由東岱海域新豐水產有限公司培育的2513隻真蛸苗種,達到規模化生產的要求,中間培育試驗取得成功。「此次試驗成功意味著,真蛸生產擺脫傳統只能依靠海捕的局限,將進一步完善莆田水產品結構、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

從海洋牧場到構建生產、科研、加工、展示等全產業鏈條,南日島走出了一條集循環立體漁業、生態文明漁業、休閒體驗漁業於一體的海上生態振興之路。

海陸對接 創新「漁業+」模式

「振鮑2號」養殖平臺落戶南日海域,把現有養殖區域「潛入」到深遠海。(劉金通 攝)

進入休漁期的南日島,水天一線,湛藍如洗。

此時的楊國珍正抓緊時間修補漁具,他說:「人工成本比藻類苗高,休漁期一點不比漁期清閒。」20餘年來,楊國珍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得益於完善的產業鏈,海帶、紫菜、龍鬚菜等藻類養殖收益穩定。

海帶、紫菜上岸後,前期供應市場,後期供應給鮑魚戶做鮑料,龍鬚菜主要用以餵食鮑魚和深加工。「如今,南日島上漁業年產值達30多億元,其中經濟效益最好的就是藻類養殖。」嚴志洪介紹說,以漁業、風電、旅遊多產融合定位發展的南日島上,以匯龍、滙豐企業為代表的、為數不多的水產品加工企業,都在遠離島上的笏石工業園,島上水產品加工的第二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林捷說,南日海洋集團布局三產融合已邁開步伐——投資3.9億元,在南日島東部建設浮葉一級漁港、東岱三級漁港工程。「漁港不僅能規範漁獲交易場所管理,與養殖戶籤訂採購協議,搭建海產質量溯源體系,還能形成海產品初加工產業,形成一座服務漁業生產的漁獲集散中心。」

此外,集團引導當地養殖企業、漁民合作社通過合作共建的模式,建設休閒養殖漁排,積極發展「養殖+觀光」的模式,不斷延伸漁業產業鏈、提高漁業產品附加值。由漁港輻射村落,由項目帶動產業,整合村級資源推動村級多元經濟發展模式。「這就形成了海上田園綜合體的點線面聯結模式。」林捷說。

如今,東岱海灣「漁歌」唱響,通過「海域+企業+海民」等多方合作共贏的模式,聚集了東岱、後葉、港南、浮葉、沙洋等5個村的189戶養殖戶,共同參與1825畝海上田園綜合體建設。同時,養殖戶也共享到養殖設施轉型升級、養殖環境改善、養殖技術創新、多產融合等帶來的增收增效。

海上放「牧歌」,陸上也撒開銷售網。近年來,南日集團先後完成了南日島商城、南日島海洋體驗館建設,利用線上平臺、線下體驗店和品牌館銷售渠道,藉助莆田放心食品供應平臺品牌和國有企業產品品質優勢,實現海產品的品牌增值,通過多產業融合,使海產品從單一產業銷售到享受全產業鏈價值增值福利。目前,集團已開發生產「南日島」品牌系列海產品26個,實現海陸銷售無縫對接。(林愛琳 劉金通)

來源:福建日報

相關焦點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蔚藍的南粵海洋正奏響一曲「海上牧歌」。項目位於陽西縣沙扒鎮南部海域,總投資6.2億元,規劃海域面積497.3平方公裡,將通過人工魚礁生境建設、海洋生物增殖、現代化裝備建設和休閒漁業開發,建設集生態修復、資源養護、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耕海牧漁和智能管理於一體,具有陽江特色的生態化、景觀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現代化海洋牧場。
  • 糧食安全重要性凸顯 農林牧漁逆市大漲(附解讀)
    農林牧漁逆市大漲13日,A股偏弱震蕩。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微漲0.02點,報3319.28a點;深證成指跌0.23%,報13277.40點;創業板指跌0.77%,報2615.28點。來源:Wind行業板塊方面,截至13日午間收盤,農林牧漁板塊逆市大漲。Wind數據顯示,中信一級行業指數中,農林牧漁指數漲2.39%,居於漲幅首位,明顯高於第二位國防軍工板塊1.38%的漲幅。
  • 值得關注的是,農林牧漁、電氣設備、電子和國防...
    值得關注的是,農林牧漁、電氣設備、電子和國防軍工等四大行業,三季報預喜股佔行業內披露三季報公司比例居前,均超六成。在農林牧漁行業中,已有36家公司發布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達26家,佔比達72.22%,位居申萬一級行業的首位。
  • 快訊:農林牧漁板塊活躍漲1.43% 機構建議關注三細分領域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張穎1月18日早盤,農林牧漁板塊表現活躍,截至上午10:00,板塊指數漲幅達1.43%,位居板塊漲幅榜前列。個股方面,海南橡膠、中水漁業、農發種業、神農科技、西部牧業等個股漲幅居前,均超3%。
  • 農林牧漁板塊個股漸次活躍
    受糧食增產利好刺激,農林牧漁板塊開始逐漸活躍。天山生物(300313):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牛品種改良產品及服務提供商之一,是新疆唯一一家國家級凍精生產企業,是國內唯一專業從事牛品種改良的上市公司。
  • 九州.海上牧雲記 | 簡介
    《九州.海上牧雲記》的背景設定在一個架空的世界——九州,在九州大陸上,生活著人族,河絡、夸父、魅族、鮫族、羽族等六個種族
  • 農林牧漁板塊領漲,2021年追尋周期屬性之外的成長之美!
    農林牧漁行業表現強於滬深300年初至11月17日,農林牧漁板塊整體上漲27.94%,同期滬深300上漲23.74%。在申萬行業分類中,漲幅排列第9位。
  • 每日復盤:北上資金買滬拋深 農林牧漁等四行業成大單搶籌重點
    從行業來看,周一,有7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實現上漲,其中,休閒服務行業指數漲幅居首,達到3.26%;此外,農林牧漁、電氣設備等行業漲幅也均在1%以上。    從資金層面看,市場大單資金延續淨流出態勢,周一,整個市場資金淨流出金額達306.80億元。
  • 海上方之一
    海上方之一養 生 銘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侵。勿使悲歡極,當令飲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寢鳴雲鼓,寅興嗽玉津。妖邪難犯己,精氣自全身。若要無諸病,常當節五辛。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
  • 被拒郵輪「海上流浪記」:我們曾用警惕的目光倆倆相望
    2月10日,船員曾告訴乘客,他們或許能在泰國曼谷靠岸,但第二天還是被拒,只能繼續沒有目標的海上流浪。與科爾比母女擁有同樣遭遇的,是船上所有1455名乘客和802名船員。乘客中近半數(650)來自美國,其他主要來自加拿大、英國與荷蘭,還有少數遊客來自澳大利亞、德國和中國等國家。
  • 農林牧漁分化主抓高成長龍頭股
    隨著景氣趨勢發生變化,以及年內股價表現變化,農林牧漁板塊近期出現結構性分化。有行業分析師認為,業績改善是本輪農林牧漁板塊大漲的核心,但隨著股價的進一步走高,分化也在逐步加大。從投資角度看,部分前期表現強勢的細分領域及個股建議投資者淡化,主抓高成長及確定性強的細分領域及個股。具體而言,水產養殖、種植產業鏈可逢低關注。
  • 船長漂流記raft標準版在哪買 船長漂流記raft標準版steam購買
    船長漂流記是一款類似方舟生存進化類型的冒險遊戲,玩家扮演的主角被困在一個海上孤島上,需要自己尋找資源得以生存下來。下面小編就來介紹船長漂流記raft標準版steam購買地址。 船長漂流記是一款類似方舟生存進化類型的冒險遊戲,玩家扮演的主角被困在一個海上孤島上,需要自己尋找資源得以生存下來。
  • 崇武的海上交通
    崇武港以漁港著稱,商航業佔一定比重,國內海上商貿首次興繁時期,在明代中後期。《惠安縣誌》載:「自青山以往,業鹽又出細白布,通商賈輦貨之境外,幾遍天下。」(《惠安縣誌》卷十四)。可見其範圍之廣遠,人數之眾多。《崇武所城志》亦記近處海路「北通福州,下至泉州」。該志還載有,經商者「挾資鬻貨,西貿荊襄,北走燕趙,或水行廣之高瓊,浙之溫、臺等郡。」
  • 船長漂流記raft配置要求 船長漂流記raft推薦配置介紹
    船長漂流記raft是一款多人合作生產冒險遊戲,玩家可以與自己的小夥伴們一起在海上搜集資源共建生產營地。
  • 陸上絲路的衰退與海上絲路的興盛
    通過海上絲路,不僅可以克服陸上絲路上述的種種局限,而且還有很多有利之處,如陸上運輸工具主要靠馬匹、駱駝等,運載能力有限,運輸量少,費用高,消耗大,運輸時間長;而海上運輸船舶運載量大,費用低,損耗小,運輸時間短。
  • 廣州光孝寺:「海上絲綢之路」上具有代表性的梵剎
    這得從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關係說起。「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廣州因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 堅守初心使命 厚植愛國情懷——記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海上守護者
    既是舉世聞名的天然不凍良港,又是京津海上門戶和東北的天然屏障,這裡歷史厚重、山水秀美、氣候宜人,「一山擔兩海,一港寫春秋,一個旅順港,半部近代史」,形象地描繪了這座不該忘卻的濱海小城,完美詮釋了旅順口在中國近代史中的地位。「往古者,所以知今也」。
  • 青島不止有海上足球場,海上籃球場和海上網球場也在籌建中
    「中國首座海上球場」,近日成了網絡上的熱詞,在微博熱搜榜居高不下。小編之前也對球場做了相關報導奧帆中心海上鑽石球場,是一座可以四面觀海的足球場,建造於2008年青島奧帆賽海上頒獎平臺之上。小編也得到了答案為了突出特色,海上鑽石球場並沒有安裝頂網,足球經常會因為一腳「高射炮」,遠遠地飄落到附近的海面上。而在踢球的人看來,這恰恰是這裡最與眾不同的地方。「除了我們幫忙撿球之外,顧客也可以劃著我們配備的皮艇自己去撿,到了夏天,穿上救生衣遊泳去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