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情音樂 邊聽邊讀
藏北的雲
文 ▏潘小平
藏北的八月真是神奇。我是從格爾木乘汽車走青藏公路上去的,越往上走,越能感到大地在一步步升高,天也越走越近了。當地藏民稱藏北高原為「羌塘」,藏語「北方高地」的意思,一片高海拔的寒冷高原,面積闊達60多萬平方公裡。
剛剛重修了沒幾年的青藏公路,又讓高原的風雨摧蝕得坑坑窪窪,車子在這樣的路上開,是開不快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車子都是在晃晃蕩蕩地爬行。不過也沒誰著急。到了西北,時間就變得沒什麼意義了,而上了藏北,則乾脆沒了時間的概念。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牛羊都遠遠地沒在天邊的雲彩裡。到了這樣的地方,你的心不由自主地就變得淡定。因為有時候一走幾個小時都遇不上什麼人,也遇不上什麼車,司機就有些信馬由韁行不由徑的意思,高興了就把車子開下公路,開進荒郊野湖,自由自在地前行。
天地太遼闊了,人就滋生出自由自在的天性。
這時的我們,當然也還是在青海境內,有一段路,幾乎是和格爾木河一同蜿蜒曲折。河流就近在咫尺,間或能聽見訇訇的水聲。這時的高原植被,也還不是多麼豐厚,牧場也不象後來那樣,綠得迷離。但和十多天前剛走過的陝北的溝梁塬峁相比,一樣是高原,已有了很大的不同。現在想起來,陝北的黃土,真是讓人心驚。從延安往吳旗的一段,除了將熟的莊稼,我幾乎就沒看見什麼綠色植被,觸目所見,都是雨水切割後的梁和峁,仿佛大地的傷口一樣,裸露出驚心動魄的痕跡。
路仍然是越往上走越高,當地人稱「上去」。路上,若是兩輛車子相遇,司機往往會把車子停下來,相互伸出頭去,問:下來了?下來了。上去?上去。車過納赤臺的時候,我們的司機遇上了個熟人,也是司機,他居然就把車子停在了公路當中,給對方遞煙點火,東拉西扯了好半天。兩邊車上的旅客,只好相繼踱下車來,車前車後地隨地撒尿,有的就衝著女同胞,也不說避一避。
我們車上,連我在內,一共三個女同胞。
一個小青年大聲喊:嗨——嗨!走遠一點!
他年輕的妻子或是女朋友,把頭歪在他的肩上,虛弱得不能行了。
他們這是去拉薩,做寶石生意。
歷史上這就已經算是藏北了,因為是青海境內的藏民區,更科學一點的說法,叫青藏高原。差不多五年以後,李娜以一曲《青藏高原》風靡全國,在普及不久的電視上,讓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目睹了它的瑰美與莊嚴。而此時李娜的名曲尚未唱響,遼闊而鮮為人知的青南牧場,一如既往地在藍天下展現。而我知道,在遠遠的,看不見的地方,它們正在與藏北高原和川西北高原,連成更加遼闊的高原面。有一些綿羊、犛牛和犏牛,散落在綠草和白雲之中,間或有那麼一頂、兩頂、三頂小小的三角包,童話一般地站立在草場上面。我發現,藏包遠比蒙古包要小。天特別特別的近,也特別特別的藍。不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天高雲淡,而是一種天低雲近的感覺,仿佛一伸手就能觸摸到頭頂上的藍天。但這並不影響天地的遼闊,相反,車、人、牛、羊,還有那些小藏包,都仿佛不再活動了,它們靜止著,千年一瞬的樣子,並且看上去,非常非常微不足道。
是的,不到藏北,你感覺不到時間的凝滯,和萬物的渺小。
後來,車子就開進了青南最重要的地理標誌崑崙山口,海拔也升高到4000米以上了。遠處,巍巍崑崙穆立,太陽底下,閃著耀眼的光芒。那是一些千年不融的積雪,因歲月的漫長而聖潔。更遠處,就是更加聖靈的念青唐古拉山脈,莽莽蕩蕩,一大片冰峰雪川,據說擁有上百個峰巒。過去的人們一直相信,長江和黃河的源頭,就掩藏在這些峰巒之間。而除了這兩條舉世聞名的偉大河流,還有無數細小的河流和湖泊,也發源於這裡,它們的數字,大約是1500多個。
這數字,還不夠讓你敬畏麼?
在安多,我們的車子出了點小小的故障,司機無事人一樣地把我們都趕下車。再早一點,我們於夜間通過了青藏交界的唐古拉山口,並且毫無例外地遇上了漫天飛雪。是真正的比鵝毛還要闊大而飄逸的雪片,撞上窗子的瞬間,就融化了。畢竟是八月,溫暖的八月。儘管一年365天,這裡有260多天冰封雪凍,但溫暖的八月,還是在這片高原上不期而至了。所以那些鵝毛一般飄逸的雪花,在撞上我們雪亮車燈的剎那間,就融化在無邊的暗夜。
至今想來,那夜的雪,真是一種至美的語言。
而現在,現在我們已經成功地穿越了大雪飄飛的唐古拉山口,於太陽即將升起的早晨,到達藏北小鎮安多。我們已經把青南高地遠遠地甩在了車子的後面。安多在藏北,遠沒有那曲、當雄那麼有名,那麼重要,所以它此刻看上去也非常非常的小,比平原上的村子還小。一個更為奇異的景象,是與東方大片的橙紅相對,這時的西天是一片明灰,一彎小小的月芽,靜靜地,不移不落地,仿佛布景一般地貼在天上。有誰看見過太陽和月亮一起出現在天空麼?月的下方,是一道鐵鑄似的矮山,一問,仍屬於念青唐古拉山脈。「近看是山,遠望成川」,不知是念青唐古拉山的相對高度本來就不高,還是在伸手可以觸天的高原上,大山變矮了?反正,我看見的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峰,此時矮矮的,在西天的盡頭靜臥。
念青唐古拉山脈,是高原最西面的屏障。
草場的霧氣漸漸消散,太陽終於升起來了。高原的日出瑰美壯闊,但不知為什麼,剛升起來的太陽,看上去要比大海和平原都小。萬丈光芒,很快就將牧場照亮,我這才知道什麼叫做「日照充足」了。高原的日照,的確比平原上要充足許多。近在咫尺的念青唐古拉雪峰,依然白得耀眼,在高原八月最好的清晨,綠意迷漫的藏北牧場,夢幻一般地向我們展開了。
在雪域,「念」是與「贊」並駕齊驅的雪山之神,他總是騎在飛馳的駿馬上,在白雲繚繞的高山深谷間逡巡奔跑。由此可知,「念」是雄性的神祗,他英武雄渾,衝動而莽撞,而高聳入雲的雪峰,則是「念」堅不可摧的城堡。「念」們在這城堡之上,俯視著對他們頂禮膜拜的芸芸眾生,以及千年不變的牧場、河谷和牛羊。在那些月光如水的草原之夜,他們下山和神湖裡的龍女幽會,心情好的時候,會給牧人們送來成群的牛羊。念青唐古拉山上,住著這片高原上最大的「念」,他因曾經摧毀過布達拉宮的前身紅山宮堡,而聲震整個雪原。
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念」,西藏雪域最聲名煊赫的念青唐古拉神,已於昨夜安然返回,昨夜他柔情似水,因為此刻的念青唐古拉山谷,飄滿了吉祥的雲朵。高原的雲,只有吉祥才能形容。而雲們不是飄在空中,而是大塊大塊地堆積在地上,在綠得讓人吃驚的草原上緩緩地移動,有時不動。曾聽人說過,八月的草原鮮花開放,絢美異常,但我所看見的藏北牧場,卻是純粹的綠,無一點雜色。草不高,都才兩寸來長,莫非只有這樣矮的草類,才能在高寒地帶生長?而且我也從未見過,雲彩堆積在地面上的情景,它們真正地是把我驚呆了。它們就那麼一堆一堆地,停積在草場之上,如一群群逐水草遷徙的羊群,貼著綠得讓人驚詫的牧草飄忽。後來,我曾無數次地向人描述過那天的情景,但聽的人總是不信,他們詫異地說:雲怎麼會是在地上?
千真萬確,那天我看見的念青唐古拉山谷,一朵朵白雲,就是堆積在地上。
所以當我們離開公路,走向牧場深處的時候,我們就不知不覺地走到雲中去了。我們的腳前腳後,都是一些繚繞的雲,仿佛伸手就可以掬起一朵。但當你真的去掬它們,它們就又飄走了。草葉上的露珠尚未墜落,一粒粒都晶瑩剔透,一不小心,就碰碎了。
有一對藏族夫婦,在草場上席地而坐。
他們就坐在那些溼漉漉的水草上,已經是八月,倆人都還穿著小羊羔皮的薄袍。男人的袍子裡面,露出玫瑰色的紅球衣,那是現代文明的標誌。
我覺得不可思議,幾次試著往下坐,也沒能坐下去。坐在這樣溼淋淋的牧場上,我們漢人不行。這也許就是漢藏之間的人種差異吧。那漢子看見我們,很高興,有些靦腆地告訴說,他們的兒子,已經讀到了小學三年級了,等夏天過去,秋天再來的時候,學校裡就要為他們開設漢語。
就像我們開設英語。
男主人希望我能購買他腰間的那把藏刀,純銀。他開價150元人民幣。幾天之後,我從原路下山,路過那片草場,發現那頂小小的藏包,已經不在了。這時我的心中,才開始出現一絲悔意。
草場上遍布著一些成堆的石塊,都已經發黑。有的連成一片,看上去如一堵矮牆,有的就這麼散落著。我知道藏族的禁忌數不勝數,因此對這些堆起來的石頭,不敢掉以輕心。到達拉薩之後,在相關的資料上,我讀到了關於這些石堆的介紹,知道這就是有名的瑪尼堆。「瑪尼」是藏語「十萬經石」的意思。藏民們每走過一個瑪尼堆,都要丟一枚石子;而丟一枚石子,就如同念一遍經文,所以我們看到的瑪尼堆,遍布了藏北高地。
而散發著神秘氣息的經幡,此刻就在瑪尼堆上飄蕩,它們是一些由藍、白、紅、綠、黃組成的五色彩稠,在高原強勁的風中,獵獵作響。如同那些石子,它們每翻卷一次,就是向上天傳送一遍經文,所以當它們在高原上寂寞翻卷的時候,是一種無言的表達。
這使這片高原,彌滿了神秘的氣氛。
遠遠的,有人對著那些經幡膜拜,他們五體投地的身子,看上去異常渺小。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每一念及那些堆積在藏北草場上的吉祥並且潔白的雲朵,以及在瑪尼堆上空翻飛著的五彩經幡,我都感到震懾。
潘小平,女,1977年畢業於淮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進入武漢大學中文系,攻讀文藝學研究生課程。1992年調入安徽省文聯理論研究室,曾任《清明》雜誌副主編,《安徽文學》執行主編,現為安徽作家協會副主席,安徽文學主編。原安徽作家協會秘書長,原安徽文學院院長。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三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
主要作品有《季風來臨》、《北方驛站》、《城市囈語》、《愛情這逃犯》、《文化徽州》、《徽商——正說明清第一商幫》、《風韻新安》、《在北緯30度神秘線上》、《一步跨過兩千年》、《坐擁江淮》等散文隨筆、紀實文學,長篇小說《美麗的村莊》(與曹多勇合作)、長篇歷史小說《翁同龢》出版。廣泛參與電視策劃與創作,擔任多部大型文化專題片和紀錄片撰稿,希望通過現代傳媒手段,將精英的理念傳達給大眾。擔任系列電視散文《皖地風流》、《永遠的大別山》撰稿;大型文化專題片《安徽歷史文化名城》、《紅色記憶》、《安徽民間工藝》、《中國花鼓燈》撰稿;大型紀錄片《跨越》、《潮起江淮》撰稿;大型紀錄片《巨變》、《皖江崛起》、《振興皖北》總撰稿。大型文化專題片《皖賦》獲1999年度中國電視專題二等獎、安徽電視一等獎;大型理論專題片《跨越》獲2003年度安徽省「五個一」工程獎;電影《美麗的村莊》獲第十屆國家「五個一」工程獎;長篇小說《美麗的村莊》(與曹多勇合作)獲第十屆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大型紀錄片《潮起江淮》獲中國紀錄片委員會改革開放三十年優秀紀錄片銀獎(學術獎),已發表論文、散文、紀實文學、影視文學、小說約780萬字。
往期作品回顧:
1、【名家有約】現代主婦手記(一)| 潘小平
2、【名家有約】現代主婦手記(二)| 潘小平
3、【名家有約】現代主婦手記(三)| 潘小平
4、【名家有約】現代主婦手記(四)潘小平
5. 【名家有約】潘小平 | 現代主婦手記(五)
6. 【名家有約】潘小平 | 現代主婦手記(六)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賜稿郵箱:julichuanmei@yeah.net
總編微信:yuwei0124;QQ:3151157224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6069545382
1、 作品+簡介+照片+微信號,兩周未刊發,可自行處理。謝絕微信、QQ投稿;謝絕抄襲、一稿多投、違法及侵害他人權益內容,文責自負,與本平臺無關。
2、「讚賞」金額少於10元不結算(含10元);超過10元,80%為作者稿費,其餘用於平臺運轉和發展,發表一周後結算,後續讚賞不再發放。
3、編輯部有文稿編排、版面設計權利,不負責校閱修改文稿、不提供製作預覽。發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請製作個人微刊文集。
4、本期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我們。
賜稿郵箱:julichuanmei@yeah.net
總編微信:yuwei0124;QQ:3151157224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6069545382
1、 作品+簡介+照片+微信號,兩周未刊發,可自行處理。謝絕微信、QQ投稿;謝絕抄襲、一稿多投、違法及侵害他人權益內容,文責自負,與本平臺無關。
2、「讚賞」金額少於10元不結算(含10元);超過10元,80%為作者稿費,其餘用於平臺運轉和發展,發表一周後結算,後續讚賞不再發放。
3、編輯部有文稿編排、版面設計權利,不負責校閱修改文稿、不提供製作預覽。發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請製作個人微刊文集。
4、本期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我們。
一分也是支持,感謝讚賞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