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與其做鴕鳥,遇到事情把頭埋到沙子裡,不如面對

2020-12-26 我是你的helper

說起吳昕,我們都知道她是《快樂大本營》的節目主持人之一,有著「東北赫本」的稱號及身為廣受好評的泰國餐廳「泰子椰」的老闆,還參加過《我家那閨女》、《我們相愛吧》以及最近的《我想開個店》 。

與其寫才高八鬥、雙商極高的何老師,或者人緣廣泛、快樂搞笑的娜姐,我更喜歡這個默默無聞、一步一步往上前進的女孩。

與快本形象截然不同,生活裡的她比較理性務實,更偏向於「理工女」。吳昕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工程師,她曾以高分考入大連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在校期間,其成績依然名列前茅。

簡單說,就是與其他學霸一樣,要麼教室蹲,要麼宿舍蹲。她本人都說自己和快本給的人物設定完全不同。

後來她通過湖南衛視的「閃亮新主播」主持人大賽的選拔,正式成為《快樂大本營》的節目主持人。本來家人給她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成為一名大學老師,但通過了比賽,在深思熟慮過後,她毅然決然地開啟了主持人的職業生涯之路。

從小學習優異,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她,來到快本後,由於人物設定,她被一片罵。 罵聲此起彼伏,這讓她打起了退堂鼓,加上初入職場,像每個小白走過的路那樣,工資杯水車薪,只能在省吃儉用中度日。

她說剛開始的時候,快本給她的定位是林志玲,做一個說話嗲嗲地小公主,由於自己都不是這個性格的人,只能自己在家練習如何裝嗲。為了符合人物設定,找到一個契合點,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

跟快本其他4個人不同的是,吳昕的定位不討喜,位置比較邊緣。

所以她說:

那是她人生中最不自信的5年,對於那不自信的5年,她說心裡要有一口氣,找突破口解決。

所以她在一片質疑聲中,不靠炒作,不靠花邊新聞的熱度走到了今天。

01 敢於面對和突破自己,成為明珠,而不是瓦礫

《山月記》裡說過:

因為害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為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逐

漸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果在內心不斷地用憤懣和羞怒飼育著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個人都是馴

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對我而言,猛獸就是這自大的羞恥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

損自己,施苦妻兒,傷害朋友。末了,我就變成了這副與內心一致的模樣。

過去有著輝煌地成就的人,若今非昔比,就會有一點害怕努力,因為害怕自己即使很努力也做不到昔日的輝煌。我覺得這段話是很多人內心的真實寫照,害怕自己努力了,卻沒有收穫,有時,還會直接放棄,但同時跟別人說自己不在乎成敗,自己只是沒有努力而已。無法正視自己的失敗,自己的無能,不斷用只是自己沒有努力的藉口來麻痺自己和他人。

吳昕走過來了,用5年的時間挺過來了,所以她說:「與其做鴕鳥,遇到事情把頭埋到沙子裡,不如面對。」她只是笑著告訴自己忽略理由和藉口,用努力還擊所有質疑。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現狀與自己預期的相去甚遠,如果踏出一步去改變,自己可能要面臨更大的風險:要麼比現在更差,要麼和現在無差,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敢於改變,突破自我的可能性更低,一個是不願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另一個是不願承擔風險。

吳昕在節目上好像什麼都不會,私下卻從不肯放棄,被人嘲身材不好,自己默默地練習瑜伽,減肥瘦身,改變穿衣風格,「東北赫本」這個名號也不是徒有虛名的。工作太累,回到家不愛收拾,比較隨性,作為一名公眾人物,也不害怕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家。

說句實在話,小編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每個禮拜都不會錯過快樂大本營,比起謝娜,那時候看吳昕,真覺得她是可有可無的那種角色。但她敢於在質疑聲中,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現在,像極了我們很多女生,性格不外放,表面上啥也不會,甚至只會傻笑,可是背地裡對說自己傻白甜的人記憶深刻,帶著那一股不服輸的勁拼命的學,拼命地努力,也許走得比別人慢,看明白事比別人晚,但是就是默默地努力著。

02 被批評和質疑久了,對一個人自信的打擊是致命的,不斷努力,不斷被打擊,最終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被批評久了,被質疑久了,人就會越來越不自信。這種事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我想我們都會拿出應對機制來應付所發生的事情,不自信的人通常表現為:我不行,我不會,我比較笨,說話也是有氣無力的,不敢肯定大膽地表達自己,特別是吳昕這種愛反省,比較真實的人,面對別人的質疑,只會一遍一遍地檢討自己,不敢霸氣地回應,只會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

在極度不自信的情況下還有一種應對機制就是:逃避

可有句話說:「逃避有時候是好東西,它並沒有否定目前所處的困境,只是暫停而已,它一直在等著我,等我準備開始。」

如果按了暫停鍵,也只能暫緩不安的內心,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多地不安如萬馬奔騰侵襲而來,倒不如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憋著一口氣,往前走。

想想,自己挺不下去的時候,最常用的藉口就是我真的很不適合XX,可是人生只有前進的路,沒有後退的,不是嗎?

看著這個女孩在節目中越來越得心應手,從恐懼和害怕中走出來,事業有成,還是少女模樣,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結語

最後,想用《追風箏的人》的一段話結尾:

我們總喜歡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懦弱,總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好的謊言,總是去掩飾內心的恐懼,總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實總是,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坦然面對那些罪惡,給自己心靈予救贖。

被真想傷害總比被謊言欺騙的好,得到了再失去,總是比從來就沒有得到更傷人。

大漠荒草生息不絕,反教春花盛放凋零。

白羊座神經質一枚,喜歡用文字和內心治癒內心,如果喜歡我,請多多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鴕鳥為什麼遇到危險習慣把頭埋進沙子裡?
    很多人或許都聽過鴕鳥遇到危險時習慣把頭埋到沙子裡躲避危險的說法,甚至被很多人用來諷刺膽小的人,和躲避事情的處事態度,甚至出現了專有名詞「鴕鳥政策」,用來比喻遇到問題不積極面對,而是消極逃避、自欺欺人的做法。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真實的嗎?
  • 鴕鳥慌亂時不會把頭埋在沙子裡,事實上鴕鳥的尾巴與此有關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把遇到困難時退縮的人比作「縮頭烏龜」,或是遇到問題時才把頭埋在地裡的鴕鳥。確實,烏龜可以通過將身體縮回龜殼來避免危險,然而鴕鳥卻並不是只把頭埋在土壤裡的生物,我們不能把鴕鳥看作懦弱的動物。
  • 鴕鳥遇到危險並不會把頭埋進沙子裡,不然早被殘酷的自然界淘汰了
    野生的鴕鳥現如今只生活在非洲中部、東部和南部,以前在西亞地區也有鴕鳥(阿拉伯亞種)生存,後來滅絕了,只剩下了非洲大陸的種群生存到了現在。鴕鳥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動物,主食是各種植物的葉片、花朵、根莖、果實、種子,如果能遇到一些昆蟲、蜥蜴等能吞下去的小動物,鴕鳥也不會放過。
  • 鴕鳥慌張時並沒有把頭埋進沙子裡,撅起尾巴的它其實另有所圖
    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比作"縮頭烏龜",亦或者比作遇到事情只會將自己的腦袋埋進土裡的鴕鳥。烏龜確實是通過將自己的身體縮進龜殼內來躲避危險的,可是鴕鳥卻不是遇事只會將頭埋在土裡的生物,我們並不能把鴕鳥當成膽小懦弱的動物。
  • 鴕鳥遇到危險把頭埋進沙子是因為很膽小嗎?
    鴕鳥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鳥類,雌性鴕鳥的平均身高在1米7到2米1之間,雄性鴕鳥的身高更高,大約在2米1到2米8之間,比我們人類高很多。個頭和體型都這麼大,為什麼有時候還會看見它們把頭異地,埋進沙子裡呢?看見這個行為,大家就理所當然的把它歸為中看不中用?白長這麼大個頭了?
  • 獅子追趕鴕鳥,不想鴕鳥竟把頭埋進土裡,遊客拍下搞笑的一幕
    獅子追趕鴕鳥,不想鴕鳥竟把頭埋進土裡,遊客拍下搞笑的一幕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獅子捕捉鴕鳥,不想鴕鳥將把頭埋在土裡,鏡頭拍下搞笑的一幕,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下面我們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說到鴕鳥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們的長相非常奇怪。雖然說它的名字叫鴕鳥、但並不是像其他鳥類一樣在天空中飛,而是憑藉它那一雙健碩有力的大長腿、在路上飛快的奔襲著,鴕鳥奔跑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小時速度可以達到80公裡左右。
  • 鴕鳥為什麼喜歡把頭埋在沙子裡?
    為什麼鴕鳥喜歡把頭伸進沙子裡事實上有人說鴕鳥在危險的時候喜歡把頭扎進沙子裡,這只是對人類的誤解,沒有人真的見過鴕鳥把頭伸進沙子裡,如果鴕鳥真的把頭伸進沙子裡,鴕鳥就會窒息而死。我們都知道鴕鳥生活在沙漠地區,他們的脖子很長,這對鴕鳥進行遠距離探測非常有幫助。當太陽在沙漠地區上升時,近地面的高溫和較低空氣的低溫相遇,產生一層薄霧,不利於沙漠中生物觀察環境。鴕鳥有一個長長的脖子,足以讓他像潛望鏡一樣透過薄霧看東西。
  • 上輩子大概是只鴕鳥
    為什麼是鴕鳥?我們都知道,鴕鳥這種動物在遇到猛獸追擊走投無路時,會把頭埋進沙子裡,以為看不見危險就不存在了,不過是掩耳盜鈴般的自我安慰。鴕鳥性格的人也是如此,遇到困難不敢面對,只想逃避。更嚴重的,遇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等一切讓自己感到不適的元素都會想逃離。
  • 孩子遇到困難只想逃避?面對典型的鴕鳥心態,3大方法或能改善
    文丨巧媽育兒日記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導語:眾所周知,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會將自己的頭鑽進沙子裡,藉此逃避。鴕鳥的這種行為就是妥妥的掩耳盜鈴行為,在真正遇到危險時並沒有什麼用處,只是給自己一絲心靈的慰藉而已。人這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孩子們,由於年紀小,精力閱歷都還比較缺乏,在家長的羽翼之下成長習慣之後在遇到苦難或者挫折時,就會像鴕鳥一樣去逃避問題,躲在家長的身後,這就是所謂的鴕鳥心態。
  • 想做一隻鴕鳥,將頭埋進沙子裡
    鴕鳥有一個特性,當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把頭埋進沙子裡,有點類似於掩耳盜鈴。鴕鳥的這種行為被稱為鴕鳥心態,是貶義的,消極的,我所想做的鴕鳥不完全是懦弱,怎麼說呢?先來說兩件事。幾年前,群裡發紅包,很幸運地搶到了一個,哇噻,居然有十塊,這可真是個大紅包呀,如果不是手賤要點開查看所有的紅包,如果不是群友們說起各自的紅包金額,這十塊錢的紅包一定會讓人歡喜好久好久,然後也會津津樂道很久很久,現在雖然也被說道了很多次,但不是「樂」,而是堵,因為別人搶到的紅包都是一百、兩百的,而之所以有那麼大的紅包,是因為紅包是一次聚餐後,原本發一百的,發紅包的朋友喝了些酒,不小心多點了一個零
  • 鴕鳥心態,讓我們無法正確面對問題
    鴕鳥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動物,他們跑起來很快,但是遇到危險時,最先會把頭埋進草堆裡,對危險選擇假裝視而不見。這樣導致他們往往因為耽誤了逃跑時機而被其他動物殺死。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鴕鳥心態,指的是當人們遇到事情時,不時想著怎麼解決,而且選擇逃避,視而不見。
  • 作為跑得最快的鳥,在遇到危險時,真的會把頭埋進土裡嗎?
    鴕鳥遇到危險時,真的會把頭埋進沙土裡嗎? 其實這是人們聽信傳言後對鴕鳥的一種誤解,鴕鳥是不會這樣來躲避天敵的,而且很顯然這種躲避方式根本不符合生物進化論。 傳言很可能開始於古羅馬,那時候有一位叫老普林尼的學者,在他的著作中一段關於鴕鳥將頭埋進沙土裡躲避危險的記載,但這是他本人觀察所得還是摘錄與其他文獻資料?現在已無從考證。
  • 炒幣中常見的「鴕鳥心態」千萬要不得 手機挖礦成為熱門首選
    當鴕鳥遇到危險時,它會把頭埋在草堆裡,以為看不到就是安全的。人們稱這種心態為「鴕鳥心態」。「鴕鳥心態」是逃避現實的心理,是儒家的、不敢面對問題的軟弱行為。現實生活中,「鴕鳥心態」的人比比皆是,貨幣圈裡也有不少「鴕鳥心態」的人。他們常說的咒語是:「莊家都沒有離開時,我害怕什麼?」
  • 鴕鳥將頭埋進沙子能保命?這5個盛傳的偽知識,個個都很唬人
    鴕鳥將頭埋在沙子裡可以躲避危險,這是假的!鳥類鼻孔多半長在喙的基部,如果真把頭埋在沙子裡的話,鴕鳥早就被憋死了。在現實中,如果遇到危險會撒腿狂奔,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70公裡。燒烤時戴隱形眼鏡,遇到高溫會致盲,這個說法是假的!
  • 「溫水煮青蛙」「鴕鳥心態」不要侮辱青蛙跟鴕鳥的智商!
    美國動物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溫水煮青蛙的試驗,加熱的速率大概是每分鐘1.1攝氏度。發現到了一定的溫度後,青蛙會開始躁動不安,試圖逃離這個環境,如果容器允許,青蛙一定會跳出來逃生的。所以,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是蒙人的,根本不存在。那回到人類,人的失敗是因為什麼呢?人的失敗其實真的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人類社會是一個混沌系統,決定成敗的因素很多。
  • 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決不能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裡|人民日報評論員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重申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呼籲各國團結起來,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 鴕鳥肉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 鴕鳥肉禁忌人群與注意事項
    傳說故事一、權威鴕鳥的演講美國的詹姆斯·瑟伯寫過一則鴕鳥的故事:一隻極具權威的鴕鳥在演講會上這樣向其他鴕鳥宣揚身為鴕鳥的光榮: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鳥,我們下的蛋是最大的蛋,我們優越於其他一切物種。眾鴕鳥附和並為此而慷慨激昂。
  • 窮人思維之鴕鳥心態
    今天跟大家說一個非常典型的窮人思維——鴕鳥心態。獅子要把鴕鳥吃了,鴕鳥就把頭埋在沙子裡。以為什麼都看不到了,就會覺得很安全為什麼很多大企業每年都要花幾千萬的資金去做市場調研?為什麼不直接憑董事長的個人喜好直接去定下去呢?
  • 冷知識分享|鴕鳥為什麼喜歡將頭扎進沙子?
    為什麼鴕鳥喜歡把頭扎進沙子其實關於鴕鳥遇到危險就喜歡把頭扎進沙子的說法只是人類的誤解,並沒有人真正的看到過鴕鳥將頭扎進沙子,如果鴕鳥真的將頭扎進沙子的話,鴕鳥會被悶死的。我們都知道鴕鳥生活在沙漠地區,它有著長長的脖子,這非常有利於鴕鳥進行遠距離偵查。沙漠地區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近地面的高溫和較低空氣中的低溫交匯,產生一層薄霧,不利於沙漠中的生物進行環境觀察。但是鴕鳥有著長長的脖子,足夠使鴕鳥越過薄霧,就像潛望鏡一樣觀察遠處的情況。
  • 巴西疫情或趕超美國,「南美川普」功不可沒,媒體:像一隻鴕鳥
    媒體嘲諷總統像鴕鳥,把頭埋在沙子裡面對總統的不作為,巴西黑幫都看不下去了,主動走上街頭為民眾發放抗疫物資,並實行宵禁和隔離措施,總統竟然對此熟視無睹,而且藉口不讓民眾感到恐慌,不再對外公布累計人數,只公布每日新增人數,可單是這每日新增的人數也足夠讓民眾惶惶不可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