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喻人 以雪寓時 看竹子畫和書法的完美融合

2020-12-11 夜盼新語

《送夏侯校書歸華陰別墅》中,李傳波的雪竹擲地有聲,看後令人不禁打一冷顫,這就說明李傳波畫進去了,畫得到位,畫得淋漓。畫面上一叢雪竹高聳,竹葉上層以留白表現雪意。這幅畫既寫實,又寫意,以竹寓人,以雪寓時,再加上他那瀟灑的書法,熔鑄在一起,是一幅難得的上品。

作品中雪中竹葉向上仰生,竹葉剝離卻不失剛健清新之態。卻以繁密取勝,不落俗態,在喧囂技巧上竹竿為粗,以空白出之,而喧囂於其後襯託之,是為巧思,竹竿中亦分層次,竹節皆染墨,徐徐淡之,以見次序,而竹葉竹梢皆現空白之色,以縫隙染就黑墨,這樣墨竹葉與白竹葉之間有逐漸地過渡,無絲毫板滯之色。

李傳波新品雪竹《送夏侯校書歸華陰別墅》作品來源:易從網

李傳波的這幅竹畫,畫中石頭當立,石後幾杆竹子挺拔而上,枝上以濃濃淡淡的墨葉寫就,在背景烘染中體現出層層雪意,石下幾枝細竹伸出,可以想見雪壓下的竹子,非常可貴的是在雪中烘染竹時,竹葉又有層次之分,甚至留出白色的竹葉,同時竹竿、竹葉與石頭渾然一體,非常協調,絕無生硬虛造之嫌。

李傳波新品力作《雪竹》作品來源:易從網

這幅作品中,如果少了書法,那就少了一多半的靈魂,多了這樣的書法,一幅完整地書畫作品,以其勢不可得擋呈現在眾人面前,感覺到這樣的作品衝擊力是明顯的。李傳波書學二王,尤其是王羲之。王羲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書聖,是一位全能的天才,他的書學觀念是很有價值的。一般初學之人總是從所在地區及有緣之師開始其書學的,總是受初步的審美能力的局限。不可能一下子對最高的書品和書學境界徹底敏悟和接受。王羲之初學衛夫人,便滿足了,自以為可以大能了,隨著學進識進,尤其是見到更為高層次的藝術,便頓然覺醒了潛在的求知和審美本能,以至逐步追求,通師名跡,不以一家一法為限,而以一切法門為是。所以王羲之成為書聖,並非偶然,而是意料之中的事,後來學王羲之的人眾多,一個朝代又一個朝代,一批又一批,可是誰又能學到了王羲之這種學習的方法和精神,學習的意識了呢?

李傳波新品雪竹《行香子·不愛嬌奢》作品來源:易從網

同是學習,同是學古人,有學而化之者,化一分即是自己長一分,即是造一分。學而不化,則古人是古人,我還是我;唯有所學,沒有創造。李傳波是一邊學,一邊創的,才逐漸體現出李傳波對書法真正的領悟力,也才能在這幅竹畫中,書法與竹子完美地融合,一幅感染人的繪畫作品出來了,還能失去這樣的機會嗎?

相關焦點

  • 啟功:松雪中年字多寓方於圓!
    要了解這樣一位大家的書法風格,我們且從一則題跋開始:右趙孟頫四十四歲所書《歸去來辭》真跡一卷。松雪中年字多寓方於圓,儀態洒然,奇處尤在鋒芒,轉折無毫髮滲漏,於安詳整飭中見運斤成風之妙,非有筆塚墨池之勤,而復精神飽滿、用志不分者,不能到也。餘昔於松雪書固嘗率爾慕之,亦嘗輕易毀之,實於書學毫無真解。
  • 國畫竹作品賞析 文人墨竹畫作品賞析
    精簡有力的幾句詩詞,就讓蘭竹的高雅品質得以體現,將花中四君子中的蘭花和竹子搭配在一起,清雅、清高的氣質相結合,也難怪畫家要將這樣的蘭竹國畫叫做雙清圖了。墨竹藍雀圖:鄭曉京老師梅蘭竹菊四君子國畫之《竹》(作品選自:易從網)「風搖去朽枯,雨打添青翠。何以勁還直?飽嘗霜雪味。」
  • 和「雪」有關的書法名作
    提起來關於「雪」的書法,大家首想想起來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三希堂三貼」之首的晉王羲之《快雪時晴貼》。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只是一封4行28字的書札,內容為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不少人認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僅次於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
  • 書法史上的「一代完人」,小楷天下無雙,將書法與人格完美融合!
    民國帶天啟二年,有三個人為同科進士,他們不僅成為了後來明朝的重臣,同時也是書法史上不世出的書法奇才,在中國書法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就是王鐸、倪元璐和黃道周。黃道周小楷書《孝經頌》王鐸在草書上堪稱500年來第一人,將草書從二維審美發展到了三維,當代人學王鐸又成就的人極多,倪元璐在書法的章法和體勢上集形、意、氣為一體,依意而生、率真天成,
  • 客廳字畫內容 看一看李傳波書法字畫的魅力
    一幅名人書法字畫就可以做到。  書法作品古樸端莊、大氣典雅,古典詩詞、經典名句讀起來讓人明智;勵志名言、霸氣四字,給足人   客廳字畫內容,常常聽說「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如何才能讓室內雅起來呢?一幅名人書法字畫就可以做到。
  • 清瘦竹,小提蘭,區區小縣官鄭板橋:亂石鋪街的書法顛覆傳統
    有些人認為這是在宣傳圓滑自私,不分是非,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然而,在這四字下,鄭板橋還寫了一行小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如蘭如竹,其真義在於勸人在處理利益關係時,多一點忠厚利他之心,少一點個人盤算之機,不斤斤計較,而能忍讓吃虧,多做善事,使自己心安理得,並不望求回報。
  • 鑑賞|錢謙益書法《與仲雪等唱和詩書法卷》與柳如是小像
    錢謙益的書法真跡極少,常熟博物館收藏有錢謙益楷書《與仲雪等唱和詩》卷、錢謙益行書王維詩扇頁等。《與仲雪等唱和詩》縱22.2釐米、橫212釐米,為錢謙益在明崇禎元年(1628)與友人魏浣初(仲雪)等人唱和詩墨跡。錢氏歿後遭清代乾隆帝多次下諭,列入「貳臣」,其書籍被禁毀,墨跡亦大部廢失。此卷墨跡為錢氏存世的稀見珍品,對研究錢氏書法和研究錢氏詩歌均具價值。
  • 冬日「勵志」植物松梅竹 「歲寒三友」組合原是這樣來的?
    自古以來,人們就觀察到,每到冬日萬物凋零之時,總有那麼一些植物抵禦住了嚴寒,依舊展現著勃勃生機。這些「頑強」的植物仿佛擁有了人們孜孜以求的高尚品格,文人墨客不斷詠嘆它們的美好品質,其中,「歲寒三友」便是典型代表。松、梅、竹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了一個組合?其寓意從何而來?文人們又如何演繹它們的故事?趙運濤
  • 故宮六百年鑑賞|不僅是文同倪瓚,看宋元名家寫竹與逸格
    王徽之生性愛竹,寄居空宅中,種竹,對竹嘯詠,並雲: 「何可一日無此君。」唐代天寶年間,孔巢父、李白、韓準、裴政等於山東泰安徂倈山下竹溪結社,詩酒流連,時號「竹溪六逸」。宋以降,愛竹、種竹、詠竹、畫竹者經久不衰。從技法上看,古之畫竹有勾勒填色的「畫竹」與墨筆寫意的「寫竹」之分。墨竹起源於何時何人?說法不一。
  • 「詩詞鑑賞」雪中竹,就是最美的冬日風景!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即使在白雪皚皚、寒風呼嘯的冬季裡,竹子依然堅定、執著,挺拔著身姿。雪中的竹子,有著別樣的魅力。夜雪唐-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坐想孤山雪竹壓籬礙過之勝宋-韓淲詩亦常語爾,細思有何情。瞀瞀青眼收,種種白髮生。
  • 淺談《紅樓夢》中的文古典學傳統——「以花喻人」
    因此,我說不妨把《紅樓夢》看 做一部嶄新的、奇特的、高超美妙的『群芳譜』。」我以為,「以花喻人」 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以花喻人」即是用花比擬人物。廣義的「以花喻 人」則是花與人之間存在著特定的聯繫與象徵意義,它既包括狹義的用花比擬 人物,也包括用花比興人物,襯託人物,美化或深化人物,它包括在某種情景中,花與人得到和諧的統一,又或是花沾染上人的特質,人具有花的寓意。
  • 圖文教程:張世簡教你畫寫意竹、梅
    竹子的畫法 畫竹的筆最好用的是一種叫「蘭竹」的狼毫筆,是畫蘭竹最適合的筆。紙,最好是生宣,初學時可買便宜的元書紙來練筆。墨用墨汁即可。 1.畫竹可分為四個部分來畫,一是「竿」。
  • 林鄉物語|芳香之語——竹系列之竹文化
    竹是中國文化裡很重要的一環,與「松」和「梅」並稱為歲寒三友;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除了這些,竹在中國歷史裡還有許許多多的文化故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1.竹之十德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曰正直;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曰奮進;外直中通,襟懷若谷,曰虛懷;有花深埋,素麵朝天,曰質樸;一生一花,死亦無悔,曰奉獻;玉竹臨風,頂天立地,曰卓爾;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曰善群;質地猶石,方可成器,曰性堅;化作符節,蘇武秉持
  • 喻言康復拿花滑金牌風採翩翩,棠雪拉黎語冰觀賽,又成一家三口
    由吳倩和張新成主演的校園青春劇《冰糖燉雪梨》正在熱播,在前面的劇情裡,棠雪參加校園歌唱比賽,喻言和黎語冰都自告奮勇要助攻,三人組成的「冰喻雪」組合一時成了校園熱門話題,調侃他們像是一家三口。喻言看到自己和棠雪對視的畫面,嘴角就忍不住上場。喻言媽媽發現端倪,為避免喻言分心影響花滑,將喻言帶去了加拿大,還答應喻言只要他拿了金牌,就允許他談戀愛。沒想到棠雪和黎語冰互通心意,還高調官宣了戀情,喻言被一刺激,不僅輸了比賽,還開始產生幻覺。
  • 寓指男孩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名字,個個獨特又好聽!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起名字也是不希望重名太多,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了獨特新穎的男孩名字大全,寓指男孩青出於藍,前程遠大,一起來看看吧!寓指男孩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名字,個寓指男孩青出於藍,前程遠大的名字,個個獨特又好聽!
  • 客廳字畫內容 好的名人書法字畫作品 就應該掛家裡
    一幅名人書法字畫就可以做到。書法作品古樸端莊、大氣典雅,古典詩詞、經典名句讀起來讓人明智;勵志名言、霸氣四字,給足人勇氣和信念,溫婉高雅句子,閒暇時坐下來細細欣賞,無不令人心曠神怡。竹子國畫具有怡人特質、純情氛圍與浪漫情懷,會讓人滌蕩心靈,忘卻凡俗,還原天真與樂觀。
  • 客廳字畫內容 無論房子大小 都應該有一幅書法字畫點綴
    一幅名人書法字畫就可以做到。 書法作品古樸端莊、大氣典雅,古典詩詞、經典名句讀起來讓人明智;勵志名言、霸氣四字,給足人勇氣和信念,溫婉高雅句子,閒暇時坐下來細細欣賞,無不令人心曠神怡。 竹子國畫具有怡人特質、純情氛圍與浪漫情懷,會讓人滌蕩心靈,忘卻凡俗,還原天真與樂觀。
  •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
    我們都知道鄭板橋是一位畫家,一位非常有個性的畫家,一生只畫「蘭、竹、石」3種畫,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尤其擅長畫竹子,畫竹子已經成為鄭板橋的代表,他通過長達四十多年的觀察和實踐,總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畫竹理論,正符合我們現在所說的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理論。
  • 人物 | 孫俍工:毛主席的書法老師
    孫俍[liáng]工,湖南人,教育家、語言學家、文學家和翻譯家。曾任湖南第一師範國文教員,做過毛澤東的書法教師,與毛澤東有過長期親密的交往。孫俍工書法孫先生相送時,又親切地拉著毛澤東的手說:「依我看,你現在的字是才氣有餘,功力不足。潤之,還是要從練楷書開始。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你站不穩,又怎能走和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