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疫情形勢變化,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及時採取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防控措施,繼續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疫」中,江蘇廣大「80後」,「90後」青年群體不畏艱難、一往無前,他們是活躍在檢驗檢疫、志願服務、新聞採訪等戰線上的優秀青年代表。在他們堅守的各條戰線,都洋溢著他們的青春風採,留下了他們的拼搏印記。4月21日,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通過信息雲技術,聯合發布第九批(第一期)在戰「疫」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事跡。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最美青年抗疫先鋒」,聚焦他們的戰「疫」青春。
2月底,隨著海外疫情爆發,上海口岸輸入性疫情風險持續加大,大量來自海外疫情重災區的乘客從這裡入境返回國內,防疫壓力巨大。為了做好入境返蘇人員的接收轉運工作,在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江蘇省特別設立了接待區,安排多個交通轉運組,專車專人把境外來蘇乘客接回江蘇。
根據省裡的統一部署,江蘇省公安廳抽調各地警力,奔赴口岸一線,承擔入境返蘇人員轉運任務。來自揚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的「90後」小夥薛志遠便是這批「逆行戰士」的其中一員。
一線轉運「排頭尖兵」
「歡迎回家,歡迎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到溫暖安全的家。請按點名順序依次上車,先上的請往後坐,請大家分散坐,不要聚集。」3月19日,浦東機場停車場某處,身著防護服的薛志遠正在引導入境旅客有序登上轉運車輛。天色向晚,華燈初上,不記得是第多少次重複這樣的話,這個被白色防護服包裹著的身影卻沒有透露出半點疲憊,隔著厚厚的防護服,薛志遠語氣裡滿滿的熱忱依然清晰。
3月中旬,入境轉運工作進入最為繁重的階段,每天從上海入境江蘇的旅客多達一千五百人。為了更好地照顧到歸國人員的身心狀態,接駁工作實行連軸滾制度,現場兩班人,一班接人,一班等候,一班接滿,下一班接上,24小時不間斷。每天工作超過20個小時,常常休息不到3小時,就因為又接到了新任務而火線返崗,在此期間,薛志遠和同事們全力以赴,滿負荷運轉。
如此狀況下,薛志遠心裡仍然裝著其他同事,遇事總是衝在前面,主動承擔。「穿上防護服4-6小時不能脫,而且防護服裡十分悶熱,年老的同志容易吃不消。有的人可能身體來不及適應,都忙吐了。我作為年輕人,理應多承擔一些。」
在入境口岸外防輸入的第一線,亦是與病毒正面交鋒的「隱形戰場」。這份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在挑戰體力的同時,也對薛志遠的心理狀態帶來挑戰。他坦言自己也曾有過「緊張」的時候:「其實每天都能遇到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人第一天進入轉運組就遇到確診患者,直接就被隔離了。一開始大家都很緊張,後來就互相提醒做好防護,慢慢也就沒那麼怕了。」
特殊形勢之下,如何與入境人員保持良性溝通,說服他們配合防控工作,是薛志遠與同事們每天都要面對的考驗。在他看來,其中最大難點就是勸說、安撫不太理解防疫政策的旅客。有一次,他接待的一對自荷蘭返回的夫婦不願接受統一隔離,希望自行直接回家,甚至遷怒於工作人員,溝通現場一度陷入僵局。「當時可能也是有一些誤會,我就記得他們一直在大聲呼喊『Go home!Go home!』於是我也耐心向他們解釋,我們穿防護裝備不是歧視你們,而是對你們的保護,因為我們每天接觸的人實在很多,風險實在太高。」回憶起那對夫婦,薛志遠依然印象深刻。在轉運途中,薛志遠秉持著熱心與耐心,幫助他們搬運行李、照看小孩,最終化解了這對夫婦對於政策的不解與抵抗。到達轉運站臨下車分別時,他們連連致謝,並向薛志遠豎起了大拇指。
在浦東機場,薛志遠先後接駁了來自美國、英國等10餘個國家的入境人員16批次200多人。讓每一位江蘇老鄉安全返鄉,已成為他義不容辭的職責。
後方防控「數據神探」
2014年,薛志遠從江蘇警官學院畢業,成為揚州市公安局的一名特警。在一次日常訓練中,他的頸椎意外受傷。進行手術後,薛志遠離開了特警一線崗位,承擔起內勤工作。離開一線,他將閒暇時間都用來積極提升自己,讀書、跑步內外兼修,還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
疫情爆發後,薛志遠被調往揚州市公安局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為數據專班的一名數據員。一次,指揮部得到線索,一名旅客由湖北返回揚州,他曾途經華南海鮮市場。情況緊急,薛志遠和同事連夜查找核實,通過大數據獲取與他同車五十多人的電話和住址,第一時間發往社區。通過薛志遠提供的準確信息,前方警力第一時間找到了相關人員,執行居家隔離,減少了不必要的風險。
防控工作開展初期,資料庫並未完全搭建好,很多信息都是由薛志遠和同事們手動輸入、核查。他們的工作也為後來投入使用的「蘇康碼」、「揚州通行碼」打下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堅守數據專班近兩個月的時間內,薛志遠經手的數據多達數十萬條,卻無一錯漏。就這樣,藏身於屏幕後方的「數據神探」薛志遠,始終保持著嚴謹、紮實的工作作風,為基層「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防疫指揮部作出準確判斷提供了重要參考。
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這是江蘇防控疫情的成功經驗,也是抗疫期間青年警察薛志遠在一線工作的真實寫照。無論是衝鋒在抗疫一線的轉運員,還是深藏在疫情背後的數據員,無論是什麼樣的崗位,「90後」的薛志遠始終用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書寫下屬於自己的青春答卷。
荔枝新聞記者/張明瑋 荔枝新聞編輯/王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