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嘉賓合影
偉創電氣:致力於成為電氣傳動和工業控制領域一流企業
——蘇州偉創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網上投資者交流會精彩回放
經營篇
問: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胡智勇: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電氣傳動和工業控制領域,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變頻器、伺服系統與運動控制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產品種類豐富,包括0.4kW至1200kW的變頻器、50W至55kW的伺服系統、運動控制器、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HMI(人機接口)等,產品廣泛應用於起重、礦用設備、軌道交通、工具機、壓縮機、塑膠、光伏供水、建材、機器人/機械手、印刷包裝、紡織化纖、冶金、市政、石油、化工等行業。公司產品的終端用戶數量眾多,規模不等,行業分布廣泛,包含國內外知名企業及各類型中小企業。
問:公司在境外有業務經營嗎?
胡智勇: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在境外從事經營活動的法人主體及境外資產主要為全資子公司偉創印度。偉創印度主要負責公司產品在印度及周邊地區的銷售業務,不涉及生產活動。
問:公司有多少註冊商標?
賀琬株: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擁有20項註冊商標。
問:公司有多少專利權?
賀琬株: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共擁有專利100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72項,外觀設計專利12項。
問:公司有多少軟體著作權?
賀琬株: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共擁有軟體著作權54項。
問:公司的研發費用是多少?
賀琬株:公司的研發費用主要由人工費用、差旅費、物料消耗和房租水電等費用構成,報告期內(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月到6月,下同),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383.82萬元、3673.55萬元、4295.48萬元和1920.02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48%、10.29%、9.63%和7.32%。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較快,由於研發部門的房屋、設備折舊攤銷、水電消耗等費用不與營業收入保持線性增長,因此研發費用率水平小幅下降;2017年度至2019年度,公司研發費用總額不斷增長,系公司致力於加大研發投入和產品創新,開展平臺性技術開發和產品開發,以提升通用型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開發行業型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公司在深圳和蘇州均設有研發團隊,報告期各期末人員數量保持穩定,平均薪酬水平有所增長。除人工費用以外的其他費用,隨公司各項資源投入增加以及研發活動頻繁開展呈現上升趨勢。
發展篇
問:公司未來3年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胡智勇:公司秉承不斷進取、努力奮鬥的創業精神,致力於「成為電氣傳動和工業控制領域的一流企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的經營理念,為推動我國工業裝備升級改造、重點裝備國產化、智能製造、數位化工業轉型等戰略規劃的實施,作出應有貢獻。
基於公司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戰略,隨著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依託成熟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和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公司力爭在3年內實現新增變頻器、伺服系統產能45萬臺(套),滿足多種客戶的規模化生產和柔性化定製需求;全面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加速新產品開發進度,全面升級現有研發軟硬體技術水平,形成平臺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雙驅動;進一步完善國內外營銷網絡和渠道布局,優化客戶結構,提升市場佔有率,擴大公司在工控領域的品牌影響力。
問:公司產品的技術迭代周期如何?
胡智勇:公司主要產品分為變頻器和伺服系統與運動控制器兩大類。公司變頻器產品的技術迭代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2006年,公司第一代產品AC60系列進入市場,獲得客戶良好口碑;2010年,公司開始第二代產品的研發,逐步推出AC70、AC100等系列產品;第三代產品以AC300系列為代表,於2017年逐步進入市場,後期AC310系列等產品逐步面世。根據公司的產品線規劃和技術演進來看,以上每一代產品具有替代關係。但由於受工控行業下遊設備製造商需求的影響,不同代際產品會長期共存。根據使用場景不同,變頻器產品的使用周期一般為5年到8年。公司伺服系統與運動控制器產品的技術迭代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2012年開始立項研發,2014年初正式推出SD600系列產品,該產品成為公司第一代伺服系統的代表;第二代伺服系統以SD700系列產品為代表,於2017年進入市場,後期逐步開發出SD500、V5等系列產品。根據應用場景不同,伺服系統類產品的使用周期一般為5年到10年。
問:公司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賀琬株:公司的競爭優勢有:1)研發與技術優勢: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深厚的技術積累、圍繞快速交付與精益化生產的裝備開發研究;2)營銷和服務網絡優勢:逐漸建立了「區域+行業」的獨特營銷體系,相互協同、互為配合;3)管理團隊優勢:公司的管理團隊對公司文化高度認同,均具有多年的變頻器等自動化行業的從業經驗。公司的管理體系亦呈現扁平化特點,能夠快速、準確地把握市場的變化趨勢及精準制定運營策略並高效執行;4)獨有的競爭優勢:與國內同行業公司相比較,公司獨有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對國內低壓變頻器細分行業市場的開發、產品投入和配套服務能力。與國外同行業公司相比較,公司的競爭優勢體現在緊貼市場需求的產品開發理念與流程和定製化產品快速交付能力。
問:公司所面臨的機遇有哪些?
胡智勇:公司當前所面臨的機遇有:1)國家產業政策的鼓勵與支持;2)新技術賦能智能製造,從而拉動工業自動化需求增長;3)國內外產品差距不斷縮小,進口替代持續推進;4)下遊應用領域廣泛且不斷拓展。
行業篇
問:目前工業自動化行業的發展概況如何?
胡智勇:我國工業自動化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起步的,從發展路徑來看,大部分企業是在引進成套設備和各種工業自動化系統的同時進行消化吸收,然後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也有一部分企業通過引進國外技術,與外商合作合資生產工控自動化產品。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應用實踐,我國工業自動化控制技術、產業和應用有了很大發展。2019年,我國工業自動化產品+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865億元,同比增長1.9%。伴隨供給側改革進入後周期,預計2020年之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市場需求將逐步回調企穩,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87億元。
近些年,國產品牌憑藉快速響應、成本、服務等本土化優勢不斷縮小與國際著名品牌在產品性能、技術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市場份額自2009年的24.8%逐漸增長到2018年的35.7%。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應用範圍廣泛,幾乎遍及所有工業領域,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工廠自動化和企業信息化均需要大量工業自動化系統,市場潛力巨大。
問:公司產品的市場地位如何?
胡智勇:2017年至2019年,公司在低壓變頻器和伺服系統的市場佔有率整體呈增長態勢,低壓變頻器市場份額由1.61%增長至1.80%,伺服系統市場份額由0.19%增長至0.55%。
問:同行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徐慧璇:同行業境內外上市公司有瑞士Asea Brown Boveri集團公司、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藍海華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
發行篇
問:請介紹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情況。
胡智勇: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深圳偉創直接持有公司92.5926%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胡智勇通過深圳偉創間接持有公司45.8630%股份,通過金致誠間接持有公司0.5019%股份,通過金昊誠間接持有公司0.5393%股份,合計間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為46.9042%。同時胡智勇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並擔任金致誠及金昊誠的普通合伙人(執行事務合伙人),對公司的發展和決策有重大影響,胡智勇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問: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有哪些?
胡智勇:本次發行前,除深圳偉創外,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東為:胡智勇,間接持有公司46.9042%股份;莫竹琴,間接持有公司10.0111%股份;駱鵬,間接持有公司10.0111%股份;宋奇勳,間接持有公司10.0111%股份;鄧雄,間接持有公司10.0111%股份。
問:公司所屬行業領域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
賀琬株:公司所屬行業領域符合科創板定位。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公司產品屬於「2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之「2.1 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之「2.1.2 智能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公司所處行業為「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中的「智能關鍵基礎零部件製造」;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公司屬於第三條規定的「高端裝備領域,主要包括智能製造、航空航天、先進軌道交通、海洋工程裝備及相關服務等」中的「智能製造」行業。
問:募集資金用途是什麼?
胡智勇:公司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用於投資建設「蘇州二期變頻器及伺服系統自動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蘇州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分別為19110.33萬元、7199.53萬元和10000萬元。
問:募集資金與公司現有的財務狀況是否相匹配?
徐慧璇:報告期內,公司盈利情況良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285.51萬元、35695.79萬元、44623.55萬元和26219.20萬元,2017年至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57%。公司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建設及補充其他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規模與公司現有生產經營規模、財務狀況、行業發展前景以及公司自身發展趨勢相適應。
問:募集資金重點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的具體安排是什麼?
徐慧璇: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擬投入項目均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進行,支持公司主營業務進一步延伸、拓展及加強。其中,「蘇州二期變頻器及伺服系統自動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是對公司現有變頻器和伺服系統領域業務的有效延伸。公司將配置先進的生產線、擴大產能、提升公司在工控自動化領域的競爭力,滿足客戶快速增長的需求,從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是對公司現有產品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加強和補充。一方面,配套蘇州生產基地的技術支持需求,提高生產基地的運行效率,另一方面,加強蘇州基地的研發及技術服務能力,有助於企業開發和服務華東、華中、華北核心區域的重點客戶。補充流動資金主要是滿足公司現有生產經營規模擴大的資金需求。綜上所述,上述募投項目是在公司現有主營業務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拓展與加強,共同構建了公司未來發展與成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