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兩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發布以來,學術界與教育界對於國學教育的期待與熱情空前高漲。在此形勢下,國學教育資源普遍相對短缺,包括國學在內的文科院系的分量與比重、話語權、資源分配方面都處於弱勢的理、工、農、醫、軍事、管理、音樂、體育、美術等行業特色大學,如何推進國學教育,如何結合自身特點落實兩辦《意見》,正日益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必須儘快著手進行頂層設計與規劃,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國學教育體系。
目前,有的行業特色大學已經開辦了國學院。限於學科原因,絕大多數國學院是帶有科研性質的虛體機構。但是,相比還沒有設立國學院的大學來說,總算是改進。以北京為例,開設國學院(或者類似的名稱)的大學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高校。此外,還有中國政法大學開辦了國際儒學院,北航設有高等人文社會研究院等。在北京高校集聚的地區,大多數行業特色大學還沒有設立國學教育機構。
十幾年前,教育部在有些高校設立了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比如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有的學校的基地發揮了國學教育的統合功能,依託基地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有的學校的基地名存實亡,沒有發揮作用。
沒有國學院或者沒有基地,或者有基地不起作用的學校,依靠什麼進行國學教育?只能依靠教研室的力量。也就是說,大多數行業特色大學的國學教育只能是國學教學,談不上真正意義的國學教育。從課程體系建設、學年開課規劃等,都無法形成有力的規劃與設計,其教學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設立國學院作為統合全校的國學教育或者通識教育的平臺,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絕大多數行業特色大學沒有統合全校國學課的教學機構。有的學校的做法是,以一個機構為主,其他院系輔之。比如,文化教育中心、國學院承擔大部分的國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任務。但是,由於教學工作量與開設門數的考核,不承擔國學教育或通識教育的學院或機構也開設相關課程。這樣,整個學校的國學教育課程呈現出無序狀態。大部分學生選課時,一般憑著感覺走,看看課程名稱好玩,或是打聽哪個課程容易通過,或哪個老師給分高。
從整體上進行課程體系設計,從教育的根本任務與人才培養規律出發,對不同的行業特色大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已經迫在眉睫。應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開設不同的課程。比如,大一開設寬泛的通識課課程,大二開設某一類別的國學課程,大三開設經典研讀課程,大四開設討論課程。只有尊重教育規律,研究學生需求,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入高層次的人文精神世界,實現從教知識到教方法,從教方法到教思維的轉變。
師資的不足,導致開設課程的不足,這就需要行業特色大學開設學術講座以彌補課程不足。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工業大學都有類似的系列講座。北京化工大學的做法是利用暑假小學期,集中給學生開設系列的人文講座,計入學分。
有的學校講座並不計入學分,願者前往,因此一般會面臨聽眾不足的問題,除非請來著名學者開講,不用發動學生也會聽眾如潮。有的學校迫不得已,依託一堂傳統文化課,借用該課堂的學生,用固定的教室,或者為了滿足更多學生的需求,就換一個大教室或者禮堂。有的學校的做法是,由責任學院或者學校團委發動學生前去聽講,一般都是按照院系分配名額。
學術講座作為一所大學的學術發展與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開拓學生視野、啟發思想、鍛鍊思維、積澱人文精神都有積極意義。對行業特色大學來說,目前學校開設的學術講座參差不齊。有的學校根本不重視,校園裡常年見不到一張學術講座的海報。因此,從講座規劃到具體實施等環節加以精心設計,使之成為輔助行業特色大學國學課程建設的重要教育內容,是緩解當前行業特色大學師資力量不足,課程建設滯後的有效途徑。
一般來說,行業大學的學生社團偏重於行業性質,人文與國學社團力量較弱。不過,只要用心指導,行業大學的國學社團照樣可以做好。以北京交通大學為例,自2013年3月知行國學社成立以來,已經發展成為北京地區高校中有影響力的國學類社團之一。2015年、2016年、2018年連續三屆國學社直接參與組織選拔的北京交通大學代表隊,在北京市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2017年停賽一年)中,連續獲得一等獎。在北京眾多的高校中,北京交通大學作為一所理工科的行業特色大學連續獲得人文學科競賽的殊榮,說明行業大學的國學教育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行業特色大學的人文社團,是行業特色大學的人文種子,既弱小,又有希望。得益於學校校園文化研究項目的支持,我們發起成立人文社團聯盟,把人文社團聯合起來,發揮各自特色與優勢,抱團取暖,聯合起來搞一些在全校影響面大的活動。現在看來,人文社團已經成為行業特色大學人文教育與國學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
實踐證明,大力支持人文社團建設,需要指導教師付出辛勤的汗水與努力,付出很多課餘時間,甚至大量休息時間。國學社團與其他社團不同,舉辦的活動圍繞國學教育來展開,這就需要指導教師從活動主題、閱讀書目、心得總結等方面,都要進行精心輔導。坦率地說,指導一個學生社團,其工作量比上一門課大得多。但是,對國學教育來說,建設好人文類學生社團,是提升行業大學國學教育水平的重要內容。
(作者:孔德立,系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