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相信大家應該都是看過的,
前幾年在娛樂項目不如今天這樣豐富的日子裡,
打開電視看每天兩集的《水滸傳》電視劇,
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快樂來源以及放鬆時刻。
在《水滸傳裡面》,有兩個武功高超,但是在梁山之上卻很孤獨的人,
一個是豹子頭林衝,一個是青面獸楊志。
林衝病死的時候,至少還有武松在身旁。
而楊志病死之時,身邊沒一個梁山弟兄。
因此,兩人也成了《水滸傳》中最大的反面教材。
今天主要來說說楊志。
楊志這個人,有一個非常重大的缺點。
他太以自我為中心,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子容易讓人反感。
在社會生活中,交際實際上是一種交換。
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別人是不會想跟你交際的。
楊志在這個方面可以說是一個典型了。
楊志本來是殿帥府的制使,在押送花石綱時在黃河翻了船。
不敢回京報告反而是逃命去了,直到大赦天下才敢回東京。
回到了東京之後,楊志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又想當官了。
於是楊志就帶著金銀去找了高俅,希望賄賂高俅求得一官半職。
卻遭到高俅的嘲諷奚落,高俅說楊志這人不堪重用。
殿帥府的制使有十個押運花石綱,其他九個都回京師交了差。
唯有你楊志,把花石綱搞丟了,還不敢回京師自首。
如今你再要一份差事,誰敢任用你?
高俅這種行為這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楊志在有這個前科的情況下,誰會任用他呢?
但楊志不會去想是自己的過錯,
而是覺得高俅這是在針對他迫害他。
這是導致楊志之後在梁山沒有朋友的很大一個原因。
除此之外,楊志還有另一個重大缺點。
那就是楊志這個人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總愛把責任推給別人,讓人討厭。
在押運生辰綱的時候,楊志並沒有做好後勤問題,
導致自己跟老都管等人都渴得是喉嚨冒煙,
才會導致買了下了藥的酒被迷倒然後丟了生辰綱。
若是此時楊志前往濟州府借雞毛當令箭,
給濟州府施壓出兵是有機會追回被劫走的生辰綱的。
但楊志是怎麼做的?
楊志不會反思自己的過錯,也不去想有沒有追回生辰綱的可能。
只是一昧的怪老都管等人不聽自己的話,
才會買了那賊人下了藥的酒,
最後被迷倒才會丟了生辰綱。
楊志是越想越氣,越想越怕,最後竟是直接逃跑了去。
然後跟魯智深打上了二龍山,殺了鄧龍,當了山寨主。
最後三山聚義時加入了梁山。
也正是楊志的這種性格特質,最後連魯智深都不願跟他接觸。
因此楊志在梁山上便是成了一個孤家寡人,一個朋友都沒有。
這也告訴我們,要以此引以為戒:
太過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交不到朋友的。
一個喜歡推卸責任的人,是會為人厭煩的。
參考文獻:《水滸傳》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