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邊防官兵過冬保障全面加強

2020-12-14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高原邊防連隊的「植物工廠」種出新鮮蔬菜。徐明遠攝
高原邊防官兵住上新營房。本報記者 李三紅攝

隆冬來臨,雪域高原邊防官兵如何過冬?

連日來,記者深入高原邊防一線部隊採訪時看到,我軍列裝配發的各種新型後勤裝備,為邊防一線官兵的訓練生活提供了全方位保障。邊防官兵說,這幾年的過冬保障一年比一年好,這個冬天更溫暖!大家守邊戍邊更安心!

新型防寒被裝,讓官兵巡邏執勤溫暖相伴。大雪紛飛中,某邊防連中士唐林身著新型防寒被裝踏雪巡邏。唐林自豪地說,我軍高原邊防部隊配發了新型防寒被裝,包括防寒頭套、保暖作訓服、輕便防寒保暖作訓大衣、吸溼快幹內衣褲、防眩光眼鏡和多功能保溫水壺等。經過一段時間試用,大家紛紛點讚,這些新型防寒被裝材質輕、技術含量高、使用效果更好。

冰天雪地裡,一棟棟新營房格外引人注目。連續駐守高原邊防10年的某邊防連幹部吉根高興地說:「這些新型營房既嚴整規範又功能先進,配套保障設施齊全,現在儘管室外夜間寒風刺骨,但室內可以保持在15℃以上。」野戰保溫方艙更受歡迎,官兵們反映,這種專門為邊防官兵配發的新型拆裝式自供能保溫方艙適用實用,可保障官兵在高寒高海拔地區安營紮寨、執行任務。

邊關巡邏,出行裝備非常重要。近年來,高原邊防連隊列裝了各型功能先進的邊防巡邏車,不僅速度快、越野性能強、車內保溫效果好,還能與邊防各類視頻監控系統相連,周圍邊情盡收眼底。有了多型邊防巡邏車,踏冰無懼嚴寒。不僅如此,邊防連隊和哨所還修建了直升機停機坪,即使大雪封山、公路中斷,空中交通線也能暢通無阻。

暖心從暖胃開始。給養物資供應日益豐富,官兵吃上熱食有保障。近年來,軍委機關有關部門指導部隊與地方政府建立副食品應急籌措保障基地和物流配送體系,要求生鮮副食冬儲冬備不少於12個品種,協調將優質罐頭納入高原主副食品採購目錄,組織研製營養豐富的高原寒區專用單兵戰鬥口糧和自熱食品,有效提高了邊防官兵的食品品質,豐富了餐譜體系。為確保官兵吃上熱食,有關部門為高原部隊補充配備一批移動式無源冷藏貨櫃、野戰給養器材單元等設備,改善食品保鮮和加工手段,讓官兵吃上營養餐。官兵普遍反映,現在食品種類多、能量補得足,為練兵備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本報記者 劉建偉 孫興維 通訊員 楊仁韋

相關焦點

  • 溫暖過冬,安心守邊!雪域高原邊防官兵過冬保障全面加強
    雪域高原邊防官兵過冬保障全面加強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劉建偉 孫興維等責任編輯︰喬楠楠2020-12-11 08:31 雪域高原邊防官兵過冬保障全面加強■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孫興維 通訊員 楊仁韋
  • 歷時2個多月、翻越21座雪山,過冬物資運抵雪域邊關
    川藏兵站部運輸編隊翻越21座雪山——過冬物資運抵雪域邊關車隊翻越雪山。郭宏攝12月初,隨著西藏軍區川藏兵站部最後一臺運輸車返回營區,今冬高原邊防所需物資已全部補給到位。今年以來,該部機動數千公裡,將部隊拉到海拔4500多米高原,並3次更換演練場地,錘鍊官兵支援保障能力。
  • 望遠鏡、無人機、巡邏套裝……這支雪域高原連隊管邊控邊不一樣
    近日,我們的記者來到了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邊防連隊,體驗到了不一樣的信息化現代化邊防管控新手段。 在海拔4500多米的西藏軍區某邊防連,官兵們正在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對連隊轄區內的三個通外山口進行觀察。
  • 最好的保障,給邊防戰士安排上!
    在海拔5000米以上 高原高寒地域 邊防部隊的後裝保障越來越給力 貼心舉措陸續安排 讓戰士們吃好穿好 住得溫暖
  • 最好的保障,給邊防戰士安排上
    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高寒地域邊防部隊的後裝保障越來越給力貼心舉措陸續安排近期,專門為駐高原寒區部隊研發的新式防寒被裝配發到邊防一線、山脊哨所。與老式被裝相比,新式防寒被裝輕便、耐磨,給官兵帶來了更好的穿著體驗。這也是10年來,駐防這裡的官兵們經歷的第3次換裝。◎住進了保溫方艙,溫暖!
  • 創新發展助力高原部隊後勤裝備保障能力躍升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十三五」期間,一系列創新舉措助力高原部隊後勤裝備保障能力大幅躍升。  西藏阿里,人稱生命禁區。
  • 高原邊防官兵配發一體化防寒被裝,防風又保暖
    高原嚴寒向來是邊防官兵需要面對的客觀現實,高海撥意味著風大、雪大還有雷暴和冰雹等惡劣氣候,以前邊防補給完全靠人馱馬拉。現在條件好了公路前伸,直升機、無人機等也可以及時支援,不過對於單兵來說最重要的防寒才是核心。
  • 見證邊防官兵的浪漫!雪域高原上的求婚儀式
    事件概述: 零下40多度的低溫下,3位軍嫂和邊防官兵一起踏上了巡邏路,她們要看看自己丈夫一直守衛的地方。巡邏途中,戰士孟寧輝為自己的妻子補辦了一個求婚儀式。網友:我陪你駐守邊疆,你陪我慢慢變老。祝福!
  • 印度前線啃冰磚,我軍邊防官兵後勤保障如何?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保障能力始終是行軍作戰的關鍵性要素。而如今,我軍與印度在對峙地區的環境,已經徹底被冰雪覆蓋。最低零下50度的氣溫,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雙方的人員和後勤。如今,印度前線在啃冰磚,我軍邊防官兵的後勤保障又如何呢?
  • 邊防官兵收貨啦!新春年貨送進"雪海孤島"
    紅山嘴邊防連官兵搬運年貨。於光彤攝踏雲乘風,12封家書飛到官兵手中■吳世科 於光彤1月23日,新疆軍區某陸航旅派出一架直升機從天山北麓出發,橫穿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到達位於阿勒泰的物資轉運點。1月24日10時,直升機滿載過冬物資後再次升空,飛赴此行的目的地——紅山嘴邊防連,將連隊的過冬生活保障用品、緊缺年貨物資及連隊換防官兵按時送達。
  • 邊防官兵巡邏、訓練有了新「神器」:-30℃,水能熱一天
    由於中國擁有世界上最漫長、地理環境最複雜的邊防線,因此中國除了要保障軍人巡邏作戰的需要外,還必須提供各種機械化平臺和裝備,也就出現了水陸空各類裝備。車上飲用水、淨水機、廚房和衛生間等設施一應俱全,能讓邊防官兵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吃上熱飯菜,喝上乾淨的水,對於戰士們保持體力,更好地完成任務大有幫助。新疆阿勒泰、伊犁、塔城等北部地區,冬季時間長、降雪量大。新型摩託雪橇採用履帶驅動,時速可達60公裡,在駕駛手柄、頭盔上配備了供熱裝置,解決冬季官兵野外巡邏執勤的防寒難題。
  • 建營房如同「搭積木」,來看看邊防官兵們的「野戰賓館」
    屋外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屋內溫暖如春、歡聲笑語,這樣的場景正在越來越多的高原部隊中上演。在惡劣自然條件下,營房建設有著很多特殊要求,也有更加重要的意義。來看高原官兵的營房建設有哪些亮眼變化。前不久,一批新型可拆裝式自供能保溫營房,裝配到駐守新疆、西藏等地海拔5000米以上的一線邊防部隊。靚麗的外觀、臨湖而建的駐地,引來網友無數驚嘆,被網友稱為「最牛湖景房」。
  • 走近邊關,感受改革開放40年邊防建設的「變」與「不變」
    伴隨著經濟建設的日新月異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黨中央、中央軍委大力推進邊海空防建設,全軍邊海空防部隊全面建設進入了嶄新階段,萬裡邊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顧改革開放40年輝煌歷程,我軍邊海空防建設始終伴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而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心繫萬裡邊關,情牽官兵冷暖,邊海空防建設更是寫就濃墨重彩的篇章。
  • 雪域孤島邊防連吃上火鍋!戰士們的表情亮了
    近日「雪域孤島」玉其塔什邊防連的官兵們吃上了熱氣騰騰的火鍋目前視頻已經在微博上獲得超過3000萬的閱讀量媒體更是紛紛轉發一頓普普通通的火鍋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呢?視頻中的連隊是玉其塔什邊防連該邊防連位於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端駐守在我國和吉爾吉斯斯坦交界的地方邊防連駐守的位置地處偏遠、海拔高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營區外幾公裡的範圍內連一棵樹都沒有
  • 致敬西藏邊防軍人:人生有多少愛戀,才讓他們視苦寒為暖陽
    鳥兒飛不過的地方,解放軍官兵猶如雄鷹,騰空而起,飛越荒涼雪山,掠過刺骨冰河!人生有多少愛戀,才讓他們視苦寒為暖陽,視粗茶淡飯為美酒佳餚?人生有多少深情,才讓他們遠離故鄉親人,視雪域邊關和藏漢群眾為家園和至親?!
  • 這是高原邊防軍人的臉,是我見過最帥的面龐……
    這是高原邊防軍人的臉,是我見過最帥的面龐…… 這是高原邊防軍人的臉, 莊重、震撼!
  • 騎軍馬的邊防官兵,真帥!
    近日 新疆塔城軍分區某邊防團官兵 在雪地策馬奔騰的視頻 在網上傳播開來 看到軍人和軍馬帥氣的樣子 網友們羨慕不已,直呼:太帥了!
  • 保溫方艙亮相我軍高原邊防,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零下55℃照常作業
    文/白夜 眾所周知,邊防部隊是指專門駐守邊境的一支特殊的國防力量,其設立的主要責任便是守衛國界,保衛領土主權不受侵犯,並同一切可能進行侵略、挑釁行為的國家作鬥爭,邊防部隊的歷史可以延續到中國歷代,其設立的意義不言而喻。
  • 解放軍的邊防哨所,你不曾想過的「生命禁區」
    邊防哨所肩負著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職能,是我國解放軍捍衛國家的第一道防線,他們駐紮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卻幹著最危險的事。一代代邊防官兵將自己大好青春與熱血奉獻給了祖國這大好山河,他們用自己的身軀鑄就了這4萬餘公裡的邊防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