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為何要選擇二次上市?

2021-01-13 騰訊網

路透社旗下媒體IFR引述知情人士稱,京東集團已經在日前於香港聯合交易所秘密提交上市申請,進行2014年登陸美股納斯達克之後的二次上市。

京東有望6月上市,並出售將近5%的股份,假設屆時京東市值維持在當前的640億美元左右,那麼赴港二次上市將募集資金約3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0億元)

消息源還表示,儘管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但是京東在期間的表現已經證明了其電商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以及面對疫情的彈性空間。結合過去幾個月京東的股價變化,也能發現即使受到2月、3月期間大環境影響,股價依然一路走高。

開始盈利的京東正多處募集資金

這不是京東在年內的首次募集資金動作。早在年初,有傳負責在港上市承銷的美銀和瑞銀,就為京東進行過總價值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4億元)的債券發行工作,順便一提,這兩家商業銀行也是六年前京東赴美上市時的承銷商。

同樣是根據路透社的報導,京東正在通過渣打銀行牽頭,尋求一筆金額可能為29.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5億元)的在岸/離岸五年期貸款。京東計劃將這筆貸款用於旗下物流業務的開發和再融資,加強經過多年發展後佔到電商物流領域前列的京東物流的實力。

綜合看來,京東可能在計劃募集超過人民幣500億元的融資,或許是用來迎擊正在不斷擴張邊界的阿里巴巴和拼多多,或許也是在為自身尋找新出路。2019年京東結束多年來的營業虧損,獲得了121.84億元的淨利潤,給股東和投資者帶來了積極信號。

根據京東在此前公布的財報,2019財年全年京東營業收入為5768.88億元,同比增長24.86%。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量增長至3.62億,單個季度新增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創下三年以來的新高,可以說這家公司正在迎來自成立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段時期

京東有尋找增長的目標、自身也證明了獲得增長的能力、同時疫情即將徹底結束經濟需要恢復增長曲線,三大條件都在為京東融資一事推波助瀾。再加上國內資本也在不斷看好京東,通過香港上市的方式與潛在投資者拉近距離,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之一。

如果京東順利完成在港二次上市,說不定會開啟中概股赴港上市的風潮。根據IP早知道的報導、中金證券的分析等資料,百度、攜程、網易、新東方等早年間登陸美股的中概股都有類似計劃,一旦京東將這一流程實踐走通,那麼在港二次上市的企業將不只是阿里巴巴等巨頭。

電商市場戰爭再度升級

實現了2019年收穫121.84億元淨利潤的京東,以各種方式融資500億元究竟是出於何種打算?這家已經在實質上是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的公司,需要更多的彈藥來保持提升並鞏固自身在電商市場中的地位,也可以視作京東對阿里巴巴、拼多多近期一系列動作的回應

1.核心業務再度加固

首先京東不希望丟掉最為核心的電商零售業務,這點在近期曝光的京東零售高管變動中可以看出:根據36kr的報導,京東自有品牌業務部、生活服務事業群、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整合自消費品事業部、7FRESH、1號店和新通路事業部),都迎來了新的負責人。

此番動作都是接任京東總經理的徐雷帶來的改變,徐雷就任京東零售CEO的這一年來給全集團貢獻了淨利潤,選拔出的新負責人要麼是在之前崗位有過實際表現、要麼是有多年經驗的行業老兵,追求保持現有規模並持續增長的意圖十分明顯。

京東從最初的3C數碼領域開始,在零售電商和平臺方向上逐漸獲得積累,給一二線城市、消費能力相對較高的用戶塑造了京東自營電商物美價廉的用戶心智。這是京東相較於競爭對手的最大不同之處,也給其進入商超領域提供品牌形象轉移的優勢。

2.下沉市場競爭呼叫火力支援

其次京東也不希望落後拼多多、阿里巴巴的「淘寶特價版」等產品,想要拿下往往被稱作「下沉市場」的三線城市到六線城市市場,在花費20年時間對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完成市場教育之後,下沉市場成了整個網際網路和京東主戰場電商的最佳增長來源

在數字極為顯眼的京東2019年第四季度數據就能看出:該時間段內新增用戶的70%以上,都來自於上面所定義的下沉市場,帶動京東移動端在2019年12月的月活同比2018年增長41%。抓住這部分此前還未深入體驗電商的用戶,簡直就是抓住了前往未來的鑰匙。

進入下沉市場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用錢,拼多多已經用成立短短幾年間的表現證明過,低價、返利是刺激新用戶加入並留下他們的成熟手段。既然京東已經決意在京喜大幹一場,並通過接入微信QQ一級頁面入口引流,也就需要相應的「軍火」來完成戰役。

3.京東物流業務悄然生長

還有在公眾視野中相對低調,實際上卻在支撐京東電商業務關鍵流程的京東物流。過去的十多年間,京東不惜用連年虧損打造了在競爭對手處見不到的自營倉儲物流系統,使得商品交付、售後等電商體驗的「最後一公裡」在服務品質上得到保障。

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業界,都深刻意識到物流對電商體驗的重要性,但是能做到京東級別從倉儲到物流再到實際派送完整控制的,不僅寥寥無幾而且存在距離。京東有充分的理由發揚京東物流在電商競爭中的優勢,拉開距離打造壁壘很可能會是物流方向的下一步動作,競爭對手們正在加速物流投入。

阿里巴巴打造了菜鳥網絡,不僅為天貓淘寶入駐企業商家提供倉儲,還整合了多家快遞的資源並將線下網點鋪遍全國,但是離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嫡系物流系統還有距離。拼多多的市值一步步逼近京東,目前主要動作還集中於購買層面,物流投入不多。

最核心的京東物流之外,京東也在物流領域加大橫向布局:與京東到家合併的達達,在同城配送領域和餓了麼、美團展開競爭;供應鏈物流領域,京東3.76億元戰略投資新寧物流;今年還傳出消息,和京東有千絲萬縷關係眾郵快遞正在悄然擴張,或服務於京喜平臺的下沉市場配送。

京東進入新時代

京東選擇在港二次上市,也是新階段的開始

京東有了明確的業務板塊、清晰的增長方向、可以預見的競爭對手和布局、創始人劉強東也可以退居二線不用拋頭露臉。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人們提起京東聯想到的第一個人肯定是劉強東,這個形象鮮明行動大膽的領導者,不僅在企業名字上也在整個企業形象上完成了深度綁定。初創時期的京東或許正需要這樣的人,能精準帶領公司達成目標,但到了今天可能就不再如此。

單個決策者難以覆蓋大型企業的精細化業務管理,各自業務線需要有專門的角色完成對應決策,後馬雲時代的阿里巴巴已經做了充分實踐。京東管理層的轉變也是如此,2019年1月徐雷剛上任京東零售CEO時,就表達過「能者上庸者下」的態度。

我們在過去的數個月內見到了劉強東卸任京東集團多個子公司負責人的變動,一來是決策層改革的徹底執行,二來也能將個人和企業進行形象隔離。劉強東本人和京東脫鉤後,在港股或是其他市場融資時目光也更容易聚焦到整個企業,而不是高層個人身上

中國資本的發達也是推動京東做出選擇的重要理由之一,相比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剛起步時大都需要外資投資機構扶持的情況,如今中國投資機構、資本環境、市場接受程度都可以去支撐網際網路企業發展。

再加上京東主要業務建立於中國國內而非海外,在即時反映自身變化到股票市場、獲取更多利益相關資金注入、帶動國內經濟發展等層面上,都具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自然也有來到機製成熟物理位置更近的港股上市的動機。

京東完成二次上市後加入港股通,在鋒科技看來也是可以預料的事情。京東需要更多資本注入完成增長投資,中國投資人也在期待類似的優質中概股回歸,為整個市場製造向好的機會。

還有一個月,京東電商板塊最為重要的促銷活動618即將到來,我們或許很快就能見到京東所譜寫的新故事將如何展開。

相關焦點

  • 隱身品牌幕後、回港市值超200億 拆解寶尊電商二次上市:品牌電商是...
    這也是繼阿里巴巴、京東集團之後,又一家在美上市電商中概股選擇在港股二次上市。此次寶尊電商發行4000萬股,每股定價82.90港元,每手100股。按照此發行價計算,寶尊電商通過香港上市全球發售募集資金總額約為33.16億港元。 作為「品牌電商第一股」,寶尊電商此前在美上市五年,是中概股比較受歡迎的股票之一。如今在港二次上市,也依然受到資本關注。
  • 直播電商大火,如涵為何要逆勢退市?
    如涵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排除如涵未來有考慮A股上市的打算。當今直播電商大火,上市僅一年半的「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為何在此時選擇退市?其前景是否堪憂?2019年4月,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重挫37.20%。此時,距離如涵控股上市僅僅一年半時間。參考2019年上市時12.5美元的IPO價,如涵私有化價格僅為3.4美元,較IPO價累計蒸發72.8%,市值縮水大半。直播電商大熱 「網紅電商第一股」為何前景堪憂?
  • 上市兩年股價狂飆3倍,美團二次上市或只是時間問題
    就在螞蟻金服A股H股同時上市被叫停震撼市場之際,另一家巨型企業美團11月3日忽然傳出要在A股二次上市。二次上市並非不可能雖然美團否認有二次上市的計劃或時間表,但業內人士認為,不是沒這個可能。首先來說,美團作為單季營收超過200億元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它的盈利狀況仍不穩定,要花重金留住用戶、商家和騎手(佔總成本的近一半),公司僅在2019年二、三季度和今年二季度實現了單季度盈利。
  • 紐西蘭第一大電商平臺——Trademe
    平臺介紹 紐西蘭 Trade Mef創立於1999年,2011年在紐西蘭證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額達20億紐西蘭元,Trade
  • ...600 億元;更多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可能去香港二次上市;耳機賣太好...
    在去年年底舉行的經銷大會上,茅臺公司表示要優化直營渠道管理,比如重點加強機場、高鐵專賣店的管理,硬性規定至少 80% 的酒要在前臺賣,做不到就關門。同時還將快直營電商重新上線、加大直營店內的銷量。此外,對於茅臺集團營銷公司和茅臺股份銷售公司的從屬關係,茅臺也明確了市場工作由股份銷售公司負責,集團營銷公司只是經銷商之一。
  • 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上市僅一年半即欲私有化:如涵 成也大奕 敗...
    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上市僅一年半即欲私有化:如涵 成也大奕 敗也大奕?  來源:如涵官網  當今直播電商大火,上市僅一年半的「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為何在此時選擇退市?是對資本市場的擔憂,抑或是強監管承壓所致?私有化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未來是否會選擇回A或者港股上市?  就在公布收到私有化要約的兩天前,如涵控股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 創業3年上市,社交電商初試水,大獲成功,拼多多拼的是什麼?
    上個月,拼多多剛發布2019財年年報,年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實現成交額10066億元,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年營收301.4億元。從用戶數量來看,創立5年的拼多多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
  • 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上市僅一年半即欲私有化:如涵成也大奕敗也...
    來源:如涵官網當今直播電商大火,上市僅一年半的「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為何在此時選擇退市?是對資本市場的擔憂,抑或是強監管承壓所致?私有化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未來是否會選擇回A或者港股上市?就在公布收到私有化要約的兩天前,如涵控股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 「中概股」被曝二次上市,汽車之家能否走出中國平安的「溫床」?
    2020年中概股回歸熱潮還在繼續,繼B站傳出回港二次上市消息後,在美股上市的汽車之家也被曝將於一季度在港股上市。在與懂車帝和易車等新老對手鏖戰下,汽車之家已經持續在承受用戶流失之苦,未來公司是在中國平安的「溫床」裡繼續躺睡,還是像易車一樣勇敢突圍?二次上市或許是其走出來的第一步。汽車之家能否打響中概股回歸新年第一炮?
  • 海外電商平臺中國商戶佔比不斷提升 中國企業搶佔跨境電商市場紅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美國跨境電商獨角獸Wish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招股書,計劃於納斯達克上市。招股書顯示,其90%以上的賣家來自中國。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藉助海外電商平臺將中國產品賣到了全球各地。
  • 為何日本的實體店能打敗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被電商打敗?
    而且有些物品是附近實體店沒有的,為了採購方便,只能選擇在電商平臺購物。國內電商平臺發展迅速,據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的快遞業務總量突破了800億件。 不過和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實體店卻能夠打敗電商,這是為何?
  • 維健樂計劃上市,這家公司憑什麼能上市?
    導讀:上海梓惜實業有限公司 維健樂正籌備計劃上市,6月16日將在上海股交中心進行正式掛牌上市,向科創板邁進。那麼,這家公司憑什麼能上市? 維健樂坐落於中國上海,立足江浙滬地區不斷發展。應國家政策的號召與扶持下,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生物科技+實體專賣店的總部管理體系。
  • 為何阿里會赴港二次上市?或許是因為它?
    近期,有多位網友詢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為何阿里巴巴會選擇赴港二次上市呢?阿里巴巴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事實上,近些年也並不是只有阿里巴巴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赴港二次上市,京東、網易都赴港二次上市了。而對於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熱衷於赴港二次上市的話題,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電商平臺宣告倒下:1200萬人被騙,老闆吸金226億,已跑路到澳洲
    因為還有的電商平臺,利用各種噱頭騙取用戶的信任,瘋狂吸金然後瞬間跑路,令會員以及供應商們欲哭無淚。今天我們要說的易網購,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公開資料顯示,易網購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賈永龍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這家平臺最開始從事是跨境電商業務,後來在2016年又改成農產品電商,但改來改去一直沒有火起來,用戶數量也非常少。拼多多的崛起,讓賈永龍也看到了商機。隨後,易網購轉型社交電商,還定下一個雄偉的目標:2021年之前把拼多多幹掉,成為社交電商領域的「大哥」。
  • 對話網紅電商服務平臺魔筷:如何做電商平臺「適配器」?
    網紅電商並非新鮮事,而這家服務網紅電商的平臺卻不是簡單的網紅邏輯。在公司身上,從2018年綁定快手的選擇本身就讓其帶上了濃烈的「幸運者」光輝。 2015年,魔筷成立,成員大部分來自阿里,2018年魔筷拿到快手投資,當年 9月接入快手App,為快手生態的主播網紅們提供電商交易的SaaS工具。
  • 求職面試,被問為何要選擇這家公司的原因,這樣回答,會被錄用
    前幾天我面試一家發行公司,我非常心儀這家公司,為此也做了不少面試前的準備。從面試開始但面試即將結束,我和面試官相談甚歡,面試即將結束之時,面試官問了我為何要選擇這他們公司之時,我猶豫了會,對面試官說到,因為我喜歡你們公司,所以選擇你們公司。最終,面試官讓我回去等通知,直到現在都沒能等到,我該怎麼辦?」
  • 又一電商平臺「倒下」:1200萬人被騙,創始人攜260億跑路澳洲!
    也正是由於網上購物的興起,各大電商平臺也應運而生。 當不法分子摸清電商行業的漏洞之後,便有可乘之機,欺騙消費者。此時,網民可能會問:「電子商務平臺也有詐騙?」是的,一些電子商務平臺屬於空殼掛名公司,試圖坑害消費者。易網購電商平臺就是這樣。 根據各大電子商務平臺公布的交易數據,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平臺日營業額超過4000億元,參與用戶近8億人。
  • 訪談|網紅電商服務平臺魔筷:場景電商化下,如何做電商平臺「適配器...
    網紅電商並非新鮮事,而這家服務網紅電商的平臺卻不是簡單的網紅邏輯。在公司身上,從2018年綁定快手的選擇本身就讓其帶上了濃烈的「幸運者」光輝。今年5月,快手直播電商業務更是將2020年GMV目標調高至2500億。押注直播電商,是魔筷的第二次機會點。魔筷市場部的負責人周冬冬認為,內容為王永不過時,而當下內容最好的承載平臺是短視頻和直播。由此,2019年,魔筷真正把所有力量投入到直播電商賽道,對於自身定位,魔筷也表示,自己是在直播電商的賽道。
  • 悅商集團成拼多多、雲集後中國第三家上市的社交電商服務平臺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據外媒Yahoo Finance報導,國內又一家社交電商平臺曝出好消息,會員制社交電商的技術服務平臺悅商集團母公司Wetrade Group INC(簡稱Wetrade Group)已成功在納斯達克OTC板塊上市,交易代碼
  • 全球上市網際網路30強榜單公布!中國佔三分之一,網友:這家也進了
    小科技、大科技,不如我們聊聊這個話題:全球上市網際網路30強榜單公布!中國佔三分之一,網友:這家也進了近幾年網際網路行業紛紛發展起來成為現代企業最大的目標,從電商到現在無人,未來幾年網際網路在各個行業中根深蒂固,所以每家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網際網路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