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廳水庫的青頭潛鴨為什麼不見了?

2021-02-08 你好延慶
疫情之下,北京加快了《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草案)》的立法進程,並擬將每年4月作為北京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4月的第3周定為愛鳥周。愛鳥護鳥意識,要從日常點滴做起。近日,記者接到反映,京城一些水域中出現大量珍惜鳥類的身影,但是,個別觀鳥人用無人機肆意追逐飛鳥,他們自以為的不經意舉動,極大地影響了鳥群,甚至導致一些鳥類停止覓食休息,飛離本地。

「我們是親眼看著北京的生態環境一天天變好的。20年前黑豹野保站成立之初,很多野生動物在我們巡護中是很難看到的,現在,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多。去年,一度瀕危的青頭潛鴨現身房山大石河,吸引了大量觀鳥者圍觀。最近,我們在大石河紅領巾公園一帶巡護時,發現有多架無人機在轟趕鳥類。」昨天,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北京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向記者展示了一段他拍攝的視頻。拍攝的時間是上周日。畫面中,大石河邊眾多觀鳥愛好者們正端著「長槍短炮」拍攝水鳥,旁邊一條高於水面的路堤上停著幾輛車,半空中,一架黑色無人機來回飛舞,刺耳的嗡嗡聲甚至蓋過了遠處孩子們的歡叫聲。一名觀鳥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大聲地呵斥:「誰的無人機啊?快飛走!」其他觀鳥者也紛紛四下尋找無人機的操控者。儘管已經「觸犯眾怒」,但無人機仍在半空中飛個不停。 「河邊地勢廣闊,操控的人有可能躲在某片樹叢裡或躲在車裡面,很難找到。」李理和巡護隊員開始沿著河邊仔細查找。最後,在紅領巾公園不遠處的路邊,他們發現幾個年輕人正聚在車後忙活著。走近一看,原來他們正在調試一個直徑約有半米長的無人機。李理和隊員們上前提醒,幾名年輕人看到隊員們制服上的「野生動物保護」字樣後連說抱歉,隨後,便帶著機器離開了。

保護站的隊員們沿著河邊繼續巡查。當天,他們一共見到了3架放飛的無人機,其中兩架無人機的操控者故意隱匿起來,和巡護隊員躲起了貓貓。多次尋人無果後,野保站只能將這一情況向上級單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報告,由他們進行處理。李理說,保護站的十幾名工作人員負責日常的巡護和監測工作,如果遇到受傷動物,他們會及時救護。因為沒有執法權,對於無人機驚擾鳥群等情況,他們只能進行勸離或者上報。 「已經快一個星期沒有見到那幾隻青頭潛鴨了。」李理說,據全球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數字,青頭潛鴨現存約500隻,民間最樂觀的估計也不到1000隻,它一度瀕臨滅絕,見到這種鳥太難了。今年是青頭潛鴨遷徙途中「打尖兒」北京的第二個年頭,根據他們掌握的材料,環境變好是吸引它們落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房山大石河這一段水域,水下的食物比較豐富,它們停留的時間比去年延長了。

非常幸運的是,這段時間,先後在官廳水庫和大石河看到了青頭潛鴨,每次大約有四五隻,總數約10隻。但可惜的是,近一周的巡護中就再也沒有見到它們,不排除人為幹擾的因素,迫使它們往北飛了。據了解,去年,不少觀鳥人在大石河拍到了青頭潛鴨,引起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今年它的再次出現,吸引了更多人圍觀。「其實,大部分觀鳥人都很文明,遠遠地拍鳥而不去驚動它們,但少數人會故意驚擾,這也是我們重點盯守這一帶的原因。」事實上,無人機出現在鳥類活動區的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李理說,這幾年他們在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沙河水庫、潮白河等多個水域,都曾見過有人放飛無人機。有的無人機是觀鳥人帶來的,他們知道鳥類遷徙的時間規律,知道哪些地方會有水鳥出現,為了拍到鳥類飛行的動態畫面,他們就用無人機幹擾、驚嚇它們。除此以外,還有小一部分無人機愛好者,是到野外來練習操控技術的,不經意間驚擾到了鳥群。 「無人機會不會對鳥類造成危害?網上一直有爭論。我們從日常巡護工作中得出的結論是,無人機會對鳥群造成危害。」李理說,首先,無人機會打擾鳥群的棲息、覓食,尤其是那些從南方遷徙而來的鳥類,在北京短暫停留時非常需要安靜的環境。其次,無人機會干擾鳥類遷徙的路線,甚至會阻斷一些膽小幼鳥的飛行和遷徙路線,導致它們掉隊。曾經在官廳水庫,一架無人機幹擾了一隊遷徙的大天鵝,其中,一隻年幼的天鵝被嗡嗡聲嚇得掉了隊。野保站的巡護隊員們開始尋找無人機的操控者,發現他們在對岸後,就開車追了過去。等到了對岸,他們又跑到更遠的地方。「我們巡護時都穿著統一制服,車身上有醒目的野生動物保護字樣,這些人很清楚我們的身份,但就是不配合。」曾有市民建議通過設立電子圍欄阻止無人機驚擾鳥群。電子圍欄是一種電子幹擾器,通過幹擾導航地圖,控制無人機的飛翔區域。「再高端的技防、再嚴密的人防,其實,都不如大家提高保護意識,真正做到關愛候鳥。」李理說,在北京範圍內,鳥類面臨的人為危害除了無人機以外,還有一些更加惡劣的行為,比如彈弓傷鳥。一些成年人使用彈弓打鳥,這些人玩彈弓非常準,而且他們用的是鋼珠,殺傷力很大。去年夏天,保護站救過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黑鸛,它的翅膀被鋼珠打折了,調養了很久才康復。經常從事野外工作,保護站的隊員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觀鳥愛好者,個別人會為了拍到好看的照片而不擇手段。比如,有人用大頭針將蟲子釘在樹枝上誘鳥來吃,當鳥類被吸引過來吃蟲子時,他們就會抓拍。有的鳥會將大頭針吃進去,扎破喉嚨,這種情況很難救治。還有人為了誘拍,將鳥窩堵上,大鳥只能在窩外邊干著急。愛吃小魚的翠鳥就屬於這種,它們的鳥洞一般在懸崖或者堤壩上,洞裡是嗷嗷待哺的小鳥,大鳥飛進飛出的速度太快,以至於觀鳥人無法抓拍,於是有人就想出餿主意將鳥洞堵上,這樣大鳥回不了窩,在洞口停留的時候,正好可以拍照。 「洞封上了,大鳥進不去,小鳥出不來,一死就是一窩。」李理感嘆道。還有一種拍鳥窩的做法,看似對鳥沒有直接的傷害,但是會毀了整個鳥窩。有些鳥窩搭在樹枝上、蘆葦叢裡,比如,黑卷尾這種鳥就喜歡在樹枝上搭窩,鳥窩經常藏在層層樹枝中,觀鳥人很難拍到餵食小鳥的畫面。於是,有人就將鳥窩四周的樹枝都掰斷,只留下一個孤零零的鳥窩。雖然拍照清楚了,但是,少了樹枝的遮擋,鳥窩暴露在外,很容易遭到猛禽的攻擊,遇到颳風下雨,鳥窩也會受損嚴重。近幾年,這樣的事情在全國範圍內都頻繁出現。在新修訂的《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草案)》中,4月的第3周將是北京愛鳥周,李理呼籲市民對鳥類關注的同時,不要幹擾它們的正常生活,做到愛鳥不傷鳥。

圖片:黑豹野保站提供

延慶微信

微信號 : xiaduyanqing

合作:13701311517,13552833968


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首次現身攀枝花
    1月23日,謝明彬在攀枝花市一水庫拍攝完遷徙鳥素材後,突然發現了疑似青頭潛鴨的身影。據攀枝花市林業部門確定,謝明彬拍攝的這隻就是非常珍稀的青頭潛鴨。隨後,記者跟著謝明彬再次來到水庫,看到這隻青頭潛鴨與其它潛鴨一起在水庫中央玩水嬉戲。謝明彬告訴記者,他拍候鳥已經有四年時間了:「拍了三百多種,這次是很珍貴的,也是很稀少的,所以感到很高興。」據了解,青頭潛鴨現存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 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湘陰縣橫嶺湖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CR)物種青頭潛鴨在橫嶺湖現身。青頭潛鴨。紅網時刻嶽陽1月12日訊(通訊員 郭雨滴)1月10日,記者從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獲悉,16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在保護區青山島內湖現身。
  • 十幾隻青頭潛鴨來汶河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青頭潛鴨!」正在汶河國家溼地公園觀鳥的劉兆瑞迅速按下相機快門,抓拍下精彩瞬間。據介紹,青頭潛鴨是極危珍稀水鳥,去年觀鳥愛好者就曾在東平湖畔和汶河國家溼地公園拍攝到青頭潛鴨的身影,此次在汶河國家溼地公園發現的青頭潛鴨有十幾隻。
  • 雲南保山連續兩年監測到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資料圖) 新華社昆明1月11日電 記者從雲南省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工作人員於1月9日監測到1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 「央廣網·視聽四川」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現身成都蒲江 全球...
    青頭潛鴨現身成都蒲江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6日訊(記者 李丹)6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蒲江縣委宣傳部獲悉,日前,全球極為罕見的青頭潛鴨現身蒲江縣蒲江河中。據悉,青頭潛鴨屬於瀕危物種,目前全球數量不足1000隻,對生活環境和水質要求特別高。這個珍稀物種長什麼樣呢?
  • 通航公司飛行教員北京官廳水庫擅自超低空「特技飛行」 被頂格處罰...
    今年8月11日,一段拍攝於北京官廳水庫的「特技飛行」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精功通航一架SR20通用航空飛機在北京官廳水庫大橋和京張鐵路橋之間的狹長水域自東南向西北飛行,飛行高度和橋面高度相同,而兩橋之間最窄處僅52米,堪稱「特技飛行」。
  • 2020.11.22 北京青龍湖觀鳥筆記:加新鳳頭潛鴨,如何區分鳳頭潛鴨和斑背潛鴨
    明星種:鳳頭潛鴨,雌雄都有,7-8隻吧(加新)中國觀鳥記錄中心裡20201115有一筆斑背潛鴨的記錄,沒看到斑背潛鴨和鵲鴨還是遇到的鳥友說的,仔細看了馬大爺和Collins圖鑑,發現斑背潛鴨和鳳頭潛鴨還真是像啊,特別是雌鳥,功課如下。
  • 北京周邊的七座水庫,景色宜人!
    一、密雲水庫,位於北京市密雲區城北13公裡處,位於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於1960年9月份。面積180平方公裡。密雲水庫庫容4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飲用水源供應地。密雲水庫有2大入庫河流,分別是白河和潮河。
  • 北京郊區的5大水庫,規模宏大,既是利民工程也是賞景勝地
    但是其實在北京郊區,就建設有5大水庫,規模宏大,解決了北京龐大的城市用水需求。而且這5大水庫,除了是利民工程也是賞景勝地。尤其是水庫的生態環境非常宜人,又是在北方春夏秋冬四時風景不同,值得一去,我就一起來看看這5大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