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中國消除貧困的最後決戰——中國最貧困地區脫貧記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面對尚未脫貧的551萬人口,中國要如何啃下這最難的「硬骨頭」,迎來消除貧困的全面勝利?本期特輯匯集《人民中國》等多家媒體深入甘肅、四川、雲南、寧夏、廣西、新疆、貴州等最貧困地區採訪的現場實錄,向大家講述當地群眾告別窮日子,開啟新生活的精彩故事。
戰國與希臘4
中西文明分歧應成為對話交流的基礎
選擇「分」還是「合」?戰國與古希臘的政治觀念完全不同。這種「分」與「合」的不同如何貫穿於中西方文明發展歷程之中?多元與矛盾並存的歷史進程又為當今文明互鑑互融留下了哪些可能?本期「戰國與希臘」連載的終章為大家講述如何促使中西文明分歧成為雙方對話交流的基礎。
中國故事
王三街的「結親」故事
2016年,一場街道牽線搭橋的「結親」活動讓新疆阿克蘇市王三街的44對漢族和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股東共同籌建起了「一家親」餐廳。自此,「民族團結、共同發展」的傳統在王三街延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新模式讓商戶受益良多。本期中國故事,讓我們一起傾聽王三街商戶講述發生在「一家親」餐廳裡的民族團結佳話。
美麗中國
披上「綠裝」的公園城市 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慢生活
近幾年,以悠閒的「慢生活」聞名於中國的成都又多了一張新名片——公園城市。被一條條綠帶包圍的「天府綠道」成為了市民健身跑步的不二之選。熊貓綠道上身著古裝的大熊貓輕撫古琴,倒茶慢品,別有一番古雅韻味。本期美麗中國,讓我們一起尋訪成都的大街小巷,一起發現古今文化交融中披上「綠裝」的成都新形象。
專文
北京母親河重煥新生——生態補水再造京西綠色生態走廊
有著「北京母親河」之稱的永定河串聯起了發源於戰國時期的北京城市記憶。進入新時代,伴隨著永定河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的不斷推進,「永定河」綠色生態河流走廊再次走入人們的生活,滋養著沿河兩岸的百姓。讓我們一同跟隨本刊記者的腳步走近永定河,探尋煥然新生的永定河新貌。
漫畫連載——《血與心》
日籍解放軍戰士砂原惠的傳奇人生13
本期繼續為您連載由我社策劃、青年漫畫家李昀編繪的漫畫故事《血與心——日籍解放軍戰士砂原惠的傳奇人生》。看似逐漸歸於平靜的生活背後反而有著意想不到的波瀾。面對地主的惡意刁難,砂原惠能擺脫重重困難,為一家人爭取到安穩的生活環境嗎?
節氣、花與俳句
立冬 小雪
2016年,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於節氣,中國的唐宋詩詞多有吟誦,且往往將其與花期規律的植物相結合寄託情感。而在日本,俳人們也通過俳句為節氣與花賦予了日本獨特的審美意境。本月,我們結合「立冬」和「小雪」兩個節氣,選取了與「冬菊」和「梅花」相關的俳句,分別由王眾一總編輯譯成「漢俳」、日本俳句協會會員王巖先生譯成「漢詩」七言二句,與讀者共享。
翻譯Corner
新詞:高光時刻、頭部、自洽
小說互譯:賣雪的老人
「美麗中國」欄目攝影作品、人物故事徵集啟事
《人民中國》雜誌「美麗中國」欄目向廣大讀者公開徵集攝影作品、人物故事啦!
如果你想把拍攝中國自然風景與人物的攝影作品展示在《人民中國》雜誌上,如果你想把照片背後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讀者聽,歡迎踴躍參與徵集活動!
目標城市
近期,「美麗中國」欄目計劃走進吉林松原(相關城市名單陸續更新,請持續關注後續徵稿啟事),期待大家與我們分享有關松原的照片以及背後的故事。當然,也歡迎大家發來在國內其他城市拍攝的照片,我們的小編會以大家的照片為線索,探訪更多的城市風光。
註:務請確保你擁有所投稿照片的完整權利。
相關要求
1.基本形態:豎向構圖,解析度不低於300DPI(尺寸21*30cm)。
2.主體內容:照片以人物(不超過三人)為主體,動作、服飾造型體現其生活環境或職業特點,多人圖片體現互動交流。照片背景能突出當地特色。
3.圖片故事:請用中文(200字左右)簡要介紹照片中的人物故事、人物與環境的關係等信息。
投稿方式
請將你的照片與文字故事通過添加附件的方式發送至電子郵箱。照片一經採用即付稿酬,並贈樣刊2本,以示謝意。
投稿郵箱:由於平臺規則限制,不允許含有投稿郵箱,想要投稿的朋友,請微信搜【投稿徵文驛站】或者《人民中國》雜誌官方媒體帳號獲取。
雜誌簡介
1953年6月在北京創刊,用日文出版,月刊。初由 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主辦,現由文化部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承辦。16開本,128頁(包括彩色和黑白畫頁,文內圖片120張)。期發行量7萬份(1988)。以促進中日友好、增進日本人民對中國的了解為辦刊宗旨。內容著重介紹中國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和人民生活的現狀。主管單位:文化部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主辦單位:文化部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