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婦聯
自信從容 秀美大方勤勞睿智 與時俱進
關注
傳承好家風,巾幗建新功。近日,由福州市婦聯主辦、福州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承辦的《「茉莉姐姐」家風學堂——最美家庭談家風》三期宣講活動,在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鳴鑼開講啦!
活動邀請了2017年全國最美家庭陳紅,2019年全國最美家庭黃韻文,2018年福建省最美家庭代表吳喜達與林愈家庭以及三坊七巷名人葉祖珪的後人葉蔭人,共同分享了在家盡孝、仁愛行善、愛國盡忠的家風故事。
◆ ◆ ◆ ◆ ◆
尊老敬老
在鼓東街道慶城社區裡,只要提到陳紅一家人,大家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為他們點讚。陳紅一家人天生有副熱心腸,樂於關心鄰裡,只要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他們家一定二話不說,儘可能地給予幫助,尤其是一些身患疾病、無人照顧的老人。社區裡有一位生病的老人遭子女遺棄,陳紅一家二話不說主動承擔起老人的生活起居,直至老人辭世還為其辦理喪事,這種善舉被當地居民傳為佳話。小區有不少「空巢老人」,一有時間,陳紅就帶著點心水果前去看望,關心他們的日常飲食和生活起居。他們這種尊老愛老的孝心,真情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美德。
仁愛行善
現為百年老校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旅遊服務系旅遊管理專業與酒店管理專業主任的黃韻文老師,父母都是從事與旅遊相關的職業。家庭成員中有4人均獲得過省級以上榮譽,尤其一門兩父女,兩代領路人,兩代中英文高級導遊,父女都入選國家名導師資庫,被傳為全國旅遊界佳話。黃韻文從畢業至今不僅以外聘教師身份在福州諸多院校開設福州風土人情相關課程、公益講座,更是走進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家鄉新「窗口」沙龍。一家人注重傳承,近三十年來,為海外華人華僑提供各類回國尋根的幫助。
綠色環保
餘小晶、吳喜達一家人多年參與環保志願服務工作。吳喜達當環保志願者已經有13年了,餘小晶當環保志願者6年了,女兒吳悅鈴也當了3年的小小環保志願者。2016年,漳平志願者通過百姓河長反映漳平養豬場汙染問題,吳喜達便協調協會專家成員同赴龍巖漳平調研,形成調查報告,該報告得到了原福建省副省長黃琪玉批示,敦促當地養豬場拆遷。餘小晶、吳喜達一家人的先進事跡曾多次被《美國僑報》《中國環境報》《中國水利報》《福建日報》等數十家相關媒體報導過。吳喜達同志曾獲全國第八屆「母親河獎」,被提名「2008年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餘小晶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
愛國盡忠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葉蔭人是福州近代名人葉祖珪的後人,葉祖珪出生於1852年,1867年,考入福建馬尾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1876年與薩鎮冰一起前往英國的海軍學校留學,留學歸來後參與創辦北洋海軍。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之戰爆發,葉祖珪率靖遠艦參加黃海海戰,1895年參加了威海海戰。甲午戰敗後被免職,後期官復原職,並擢升廣東水師提督,開啟對南洋海軍的一些列改革。葉祖珪過逝時,清朝政府誥授他「振威將軍」的諡號,光緒皇帝褒揚他「鞠躬盡瘁才能稱職名垂青史不朽之榮」。
書香致遠
林愈、曹坤仲家庭是全國「書香之家」、福建省最美家庭。即將70歲的林愈筆耕不輟,每天都要記錄下生活的點滴感悟。她的丈夫曹坤仲則鍾愛書法和攝影,閒時就在種滿花卉的陽臺揮毫。夫婦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閱讀。走進位於倉山區上三路康山裡小區這個讓鄰裡稱道的家,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書多。既有名家散文、歷史文獻,也有書法、攝影、園藝書籍,擺滿了數面牆。林愈在父親的影響下,走上了三尺講臺。基於教師的責任感,林愈不斷從書中汲取知識,並傳授給學生。書香致遠,與人為善,這樣的家風滋養著後代。林愈夫婦的兒子、兒媳都是教師,孫子、孫女也熱愛閱讀。
◆ ◆ ◆ ◆ ◆
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中,「忠孝仁義禮智信」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標準,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仁是為人處事之本。各位嘉賓分別從自己的家庭、家族等案例詮釋了忠孝仁的家風故事。在場的社區居民、在校大學生表示有所啟發,有所感悟,並結合自身的理解暢談了對家風家訓的感悟。一位大學生說:「其實好的家風不一定是高大上的格言語錄,而是存在於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中。」
畫外音:
「茉莉姐姐」家風學堂是2019年市婦聯依託省、市家庭建設示範基地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打造的家風宣講品牌。學堂在深入挖掘閩都名人家風家訓的基礎上,將閩都傳統好家風與新時代閩都好家風相結合,通過不定期在館內開展名人之後談家風、最美家庭談家風,在館外組織家風志願講解員深入社區、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陣地開展家風家訓家教宣傳實踐活動,讓閩都好家風走坊串戶,根植萬千尋常榕城家庭。
海峽教育報出品
編輯:黃碩思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