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想到,停著的轎車竟然會殺人?
6月21日,廣州花都有2名男童,因為貪玩跑進了鄰居家的小轎車裡,不想觸碰了車內的中控門鎖,導致車門被鎖死。
等到車主去拿車時,才發現兩個小孩在車裡,已經不會動了。
警方調查的結果是:孩子因長時間處於高溫悶熱環境而死亡。
兩個可憐的孩子,一個5歲,一個4歲,就這樣離開。
沒想到的是,這起悲劇發生的3天後,湖南岳陽又有一名4歲男孩因被遺忘在車裡而離開。
一次疏忽大意,帶走的是孩子鮮活的生命,留下的是痛不欲生的父母。
這代價實在太慘痛了。
01
意外的源頭是無知和大意
這樣的事故並不是今年才發生的,近年來,幾乎年年都有這樣的新聞。
2013年,廣東英德一名3歲女童被遺忘在校車內悶了一天,被發現時頭髮溼透,鼻孔流血,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2015年,湖南湘潭一名4歲男童在車上熟睡,粗心的父母下車後把他忘在車裡,5個小時候後才發現,但是孩子已經不幸遇難。
被發現時,車窗上全是孩子的手指印,孩子去世前有多痛苦,多麼想要求生,真是不忍心去想。
2018年5月,潮州一名3歲女童被遺留在校車上,下午被發現時已經不幸身亡。
這一件件血的教訓,無不透露著父母、老師及其他看護者的粗心大意。
有時,接一個電話,去一下超市,等再回頭,就與孩子陰陽兩隔。
而這粗心大意的背後,其實是無知。
有的家長真的不知道,夏天的密閉車廂有多危險。
2018年,無錫江陰有個媽媽下車忘了拔鑰匙,車門自動上鎖後才發現孩子被鎖在車裡。當時是7月,天氣炎熱,孩子被固定在安全座椅上,滿頭大汗,哇哇大哭。
民警和消防準備砸窗救人,那位媽媽卻阻止:不要,我叫開鎖的來,20分鐘沒事的。
當時室外已經超過30度,車裡的溫度可能達到六七十度,多待一秒都是危險!
前幾天,山東曹縣也有這樣一位媽媽,將1歲大的孩子留在車內去買東西 。
回來後發現鑰匙忘在車內,車門已自動上鎖。
這位媽媽用手拍車窗吸引孩子注意,圍觀群眾建議她砸窗救人,卻遭到拒絕。
車內的孩子哭鬧不止,滿臉通紅,大夥幫她報了警。
民警決定砸窗救人,孩子媽還是拒絕,說備用鑰匙馬上送來。
可是等了十分鐘,備用鑰匙還沒到,民警準備破窗。孩子媽媽竟然說:再等一等!
民警怒吼,「車玻璃重要還是孩子重要?!」
說完便強硬砸窗將孩子救出。
此時孩子已經全身溼透,體力不支。
那位媽媽應該慶幸碰到了果斷的民警,要是再等下去,真不敢想像會發生什麼。
02
夏天的密閉車廂真能熱死人
這樣的事故一般都發生在4月底—10月初,這時候天氣炎熱,孩子們被鎖在車內,無異於被裝入烤爐。
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被暴曬的汽車內溫度會有多高。
韓國KBS電臺的記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夏天在門窗密閉的車廂內,僅需20分鐘,溫度就達到35℃,車內的巧克力完全融化成液體。
35分鐘後,溫度達到50℃,軟糖融化。
50分鐘後,溫度達到60℃,蠟筆融化,攝像機也因高溫而自動關閉。
實驗開始一個半小時後,車的表面溫度達到54℃,方向盤溫度達到62℃,儀表臺溫度達到82℃,連放在上面的易拉罐都熱得變形,打火機也發生了爆炸。
這樣的環境,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絕對是致命的。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能忍受的溫度不超過40℃,當超過這個溫度,就會嚴重危及生命。
車輛在陽光下暴曬30分鐘後,除了溫度超過安全值,檢測出來的甲醛濃度也已經超過國家標準值。
兒童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散熱能力和呼吸系統都不如成年人。
他們在封閉車廂中待15分鐘就可能使大腦受到損傷。當體溫達到41.7℃,就可能導致死亡。
需要特別警惕的是,並不是只有炎炎夏日才會發生車廂熱死孩子的事故。
《兒科學》雜誌曾發布過一項研究結果:在 22℃ 的涼爽天氣裡,甚至給車窗留了條縫,車內溫度也能夠在 1 小時內達到 47.2℃。
即便戶外溫度不是很高,把孩子放在車內也是不安全的。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孩子一個人留在車上。
03
防患於未然,預防措施早知道
1)別以為開了空調就安全
既然高溫是殺死孩子的罪魁禍首,那麼把空調開著行不行呢?
答案是同樣危險。
去年6月,湖南兩名男子被發現在車內身亡,當時車上開著空調。
去年8月,江西撫州一名男子在車上開空調睡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車上開空調時,一般會緊閉門窗,設置內循環模式。停車後,車輛在內循環模式下,新鮮空氣難以進入車內;與此同時,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聚集,車內氧氣被消耗。
更加致命的是,停車時在發動機空轉的情況下,燃油不充分,一氧化碳也會聚集。
(圖片來源於知乎:汽車之家)
有媒體曾做過一個實驗,將車輛停在密閉車庫中怠速開空調,一開始一氧化碳含量為0,氧氣21%;10分鐘後,一氧化碳濃度上升到24PPM,達到國家規定的安全警戒線,氧氣剩下15%;第26分鐘,車內的一氧化碳就達到了400PPM,這是可以致死的濃度。
因此,停車後留在開著空調的車內也是件危險的事兒,停車就下車,這才是安全的用車方式。
2)下車往回看一眼
有孩子的家長,腦子裡一定要繃著一根弦:任何時候,下車記得帶小孩。
網友們給有健忘症的爸媽支了很多招,比如:不要貼顏色太深的車膜;把錢包、手機等需要隨時攜帶的物品放在小孩座椅旁邊;或者乾脆列印個紙條提醒,貼在控制臺。
總而言之,養成下車回頭看一眼的習慣,把這個習慣變成身體的記憶,避免落了個寶寶在車上。
3)教孩子學會自救
對於2周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可以教會他一些自救常識,這樣即便是不幸被家人或者老師遺忘在車裡,也可以有辦法獲救。
告訴孩子控制臺的鎖車鍵在哪裡,並教會他如何開鎖,如何開門。這樣,即便被鎖在車裡也困不住他。
當然,大部分被困住的孩子是因為力氣太小,根本開不了門,那麼父母也可以告訴他們以下方式,增加自己的獲救機會。
首先是不要慌,更不要哭。因為哭只會加快體力消耗和水分散失,讓自己更加危險。
第二步是解開自己的安全帶,並試著按喇叭,引起路人注意。
有網友曾經測試過近50款車型在鎖車後能否按響喇叭,結果是大部分德系車按不響;美系、日系、韓系的大部分車能響。
爸爸媽媽可以提前試一下自家車的情況,並告訴寶寶喇叭按鈕的位置和標誌。
如果喇叭按不響,可以讓孩子按下車上的紅色三角形按鈕,打開雙閃燈,也就是「危險報警閃光燈」,這個燈是所有車即便鎖著也能打開的。
教會寶寶這些「硬核」的本領,關鍵時候,他們即便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還可以嘗試自救。
養娃不易,願所有父母都能少一分大意,多一分細心,為孩子的安全成長保好駕,護好航。
作者:張書願,洞悉人性的心理學愛好者。人生是一場用心的體會,願你我都能甘之如飴。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