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了,他來了,大秦男團走來了
呂不韋(?—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相邦。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大秦賦》呂不韋能力認證
劇中,「風投小能手」呂不韋口若懸河、謀略過人,以奇貨可居之策,縱橫捭闔,運籌帷幄。
讓呂不韋沒想到的是,秦昭襄王才崩逝不久,嬴柱也隨即「下線」,離他的丞相目標已經近在咫尺。此時的呂不韋隱忍已久,終於露出了一丟丟的「野心」。
呂不韋:我就高興一小下(《大秦賦》)
《大秦賦》呂不韋技能評價
作為戰國時代的一介商賈,在與華陽夫人的首輪battle中,將算帳的老本行發揮到了極致。
李斯曾直言「君臣」關係,不可逾越,勸呂不韋不要著書修治國之綱,呂不韋仍堅持己見。歷時六載,《呂氏春秋》終於著成,呂不韋迫不及待要跟眾臣分享喜悅,「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史記•呂不韋列傳》),一字千金的典故正出自於此。
李斯(?—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後,勾結內官趙高偽造遺詔,迫令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斬於鹹陽,夷滅三族 。
《大秦賦》李斯能力認證
李斯上線,舌戰群儒,青出於藍!名副其實的「小嘴叭叭·斯」了。
求職前,李斯蜜汁自信,「凡爾斯·李斯」語錄頻出。
被呂不韋任命為郎後,第一天上工的「萌新」李斯體驗到了職場小白的灰頭土臉。
你以為的「天降大任」
真實打工人驚慌失措
王綰(生卒年不詳),秦國丞相。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王綰主張將秦始皇的兒子、宗族還有功臣們封到燕、齊、楚等國的偏遠地方,讓他們鎮守各地,以保持國家的穩定。但是李斯以周室分封諸侯已不合時宜,說那樣國家就會像東周時期一樣混亂,而主張地方郡縣,中央集權;即由中央直接任命、罷免各地方的官員。秦始皇就採用了李斯的意見,實行了郡縣制。
《大秦賦》王綰能力認證
劇中,王綰和李斯的互動可可愛愛,迷弟屬性確認無誤,句句不離「斯兄」,時刻都在「追星」一線。
王綰聽說李斯要走,急得跳腳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末期下蔡(今潁上縣甘羅鄉)人。戰國時期秦國名臣甘茂之孫,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自幼聰明過人,小小年紀便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任其少庶子。
甘羅十二歲時出使趙國,使計讓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甘羅因功得到秦王政(後來的秦始皇)賜任上卿(相當於丞相)、封賞田地、房宅。其後事跡史籍無載。
劇中,甘羅自比張儀、蘇秦,和李斯正面交鋒,輸人不輸陣。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徐雯
圖片:電視劇《大秦賦》微博、網絡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
編輯:無遠弗屆丨審核:荊溪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