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智能製造的領軍企業大楊集團日前舉行以「聚變·初心不變」為主題的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大楊集團成立40周年慶典。「大楊四十年新戰略計劃」發布,提出到2045年末大楊集團力爭躋身百億企業行列。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致辭中說,從小作坊到行業翹楚,從加工企業到國際知名品牌,大楊走出了一條非凡的發展之路,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服裝行業乃至經濟發展的一個鮮活的縮影與代表。
「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大楊集團幾十年來以使命的擔當與戰略的定力,聚焦西服製造品類,秉承工匠精神的信仰與專注,持續改進版型、工藝,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時尚風格,以良好的客戶信譽,打造出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裝製造品牌。特別是近年來,大楊集團全面進軍智能製造,著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在企業中的應用,實現著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快速反應的智能生產體系,成為新時了新時期服裝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標杆與榜樣。」陳大鵬說。
慶典共分「創·實業報國」「追·光榮夢想」「根·不忘初心」等三大篇章,分別呼應大楊集團40年的跨越式發展之路、銳意創新的拼搏精神以及感恩政府和社會的家國情懷。
大連市副市長靳國衛在致辭中指出,大楊的發展壯大,推動楊樹房鎮發生了巨變,帶動大連的服裝產業一直在全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版圖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進而使大連擁有了中外聞名的服裝博覽會、時裝周,成為廣為認可的服裝城。
大楊集團董事長李桂蓮的好友——「股神」沃倫·巴菲特發來視頻致賀,表達了對李桂蓮白手起家創業的敬意。「我很敬佩你取得的成績,從一個普通人到現在帶領幾千名員工生產最好的西服產品——正如我身上穿的這一件。」
作為中國最大西裝生產企業,大楊集團依託雄厚的加工實力,對生產流程進行定製化生產模式再造,將高端智能生產設備和信息化系統相結合,實現了從大批量生產到小批量、多品種、特色化、高附加值的規模化單裁定製生產模式,開創了批量生產與智能化定製生產相結合的柔性生產方式,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定製加工服務。自主研發了信息化定製系統平臺,建立起強大的生產數據處理中心,成功開發API數據接口平臺,手持設備、智能終端及RFID在庫存管理及生產管理方面得到應用,建立了北京數據中心和全球雲數據節點,推動兩化有效融合,實現了生產管理、智能吊掛、智能倉儲的數據實時交互。
通過網絡,大楊為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提供快速高效的單裁定製服務,實現從訂單管理、生產流程、縫製工序到入庫物流的全程可視化管理。自2016年起,大楊的全球定製產品逐年倍增,從20萬件/套到2018年的90萬件/套,今年已突破100萬件/套。產品種類從西裝拓展到襯衫、大衣、風衣、休閒褲、夾克衫、女裝等七大品類。
在慶典儀式上,大楊集團董事長李桂蓮再次向大連市慈善基金會捐款1000萬元,成立「李桂蓮慈善基金」,用於幫扶普蘭店區的乳腺癌患者、支援老年社區公益建設和特殊困難職工救助等社會救助項目,助力與推動大連慈善事業發展。(中國日報大連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