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橫行的總決賽之年,收視率是慘澹的,當然湖人隊和熱火的總決賽對決,並不在意料之中,也是今年總決賽收視率走低的原因之一。
在總決賽第四場,全美有754萬人通過ABC收看了總決賽,據統計這已經是2020年總決賽的最高紀錄,熱火和湖人隊會師之後並沒有看好這次總決賽的收視率,特別是第三場比賽,已經狂跌到了594萬人次,可能是第一場和第二場湖人隊獲勝,讓很多人對於這輪系列賽一路看衰,了無興趣。事實證明也是如此,第一場總決賽還有741萬人次,而G2是661萬開始下滑,熱火的德拉季奇和阿德巴約這兩個內外核心受傷之後,更是讓很多人直接表態:直接給湖人頒獎得了。
收視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實際上NBA在這幾年籤下了新的轉播合同之後,收視率是看漲的,但是今年的美國疫情橫行,確實給總決賽和人們對於體育比賽的熱情帶來了很多的影響。此外,人們對於綠軍VS湖人隊的「歷史話題性」,以及字母哥和雄鹿對決湖人隊,字母哥打劫濃眉最佳防守是否實至名歸?詹姆斯輸掉MVP的「復仇之旅」這些話題,都沒有如期而至,很顯然熱火和湖人隊的話題性,對抗性,因為受傷而在陣容上引發的巨大的落差,以及前兩場比賽濃眉的無解,各方面因素下來,讓總決賽第三場跌破了600大關,著實尷尬。
2020年總決賽的前四場,實際上已經是過去十幾年的荒涼峰值——2003年籃網和馬刺總決賽的第二場,曾經一度創造了收視率新低,即便如此當時也有806萬人觀看,然而在今年已經完成的四場比賽,沒有一場比賽超過了800萬。影響總決賽收視率因素的,無非就是三個——球星號召力,球隊的恩怨情仇和實力對比,以及比賽本身是不是具備絕對的對抗和精彩程度。
馬刺隊在過去20年作為最長盛不衰的球隊,常年出現在總決賽的舞臺,卻不一定是聯盟最喜歡的總決賽隊伍,他像是一塊掉進了奶酪裡的生鏽而冰冷的硬幣,格格不入,與世隔絕,不管是從風格上還是從打法上,甚至球星的魅力上,特立獨行,所以馬刺隊,不管是多麼偉大的球隊,他們都曾經一度是NBA總決賽的毒藥球隊,讓那些想要賺錢的高層和管理們頭疼的主。舉例來說,在2003年(ABC)馬刺對籃網的總決賽,當時的馬刺和籃網的總決賽第二場,也就是觀看人數806萬那場,創下收視率歷史新低的6.5%,在當時馬刺對於籃網的總決賽,就好像是拿著根粗粗的棒子,到處追著一個瘸子猛打,比賽本身沒有懸念,就是看馬刺什麼時候願意下死手,瘸子什麼時候被打死,大概馬刺和籃網都想儘快結束那系列賽吧。
當然這也不算什麼,因為僅僅2年之後,在2005年馬刺再次單數年回歸了總決賽,這個時候他們對上了和他們一個「德行」的球隊——活塞。這兩個球隊從戰術素養,對抗,每一個回合的鑽研程度,激烈程度和研究程度,最後3場比賽可以說是過去20年的戰術範本,巔峰,宗師。然並卵,球迷不買帳啊,不喜歡看這種兩個對手你一拳我一拳看誰先死的比賽,要知道他們打滿了七場比賽,盪氣迴腸,結果就是打滿七場收視率才8.2%。時間過得真快,又是兩年時光,馬刺2007年橫掃克裡夫蘭騎士,這一次他們更慘無人道,讓一個鮑文就搞定了聯盟力挺的詹姆斯,小皇帝灰頭土臉的出局,而當時的收視率再次走了新低,6.2%黯淡無光。
這就是總決賽收視率三個鐵律裡的三個致命點,馬刺基本上都觸犯了,鄧肯作為歷史最偉大的球星之一也是最木訥的,要不就是對手太爛,要不就是沒有號召力,所以馬刺一度是總決賽舞臺最不被歡迎的球隊。6.2%是什麼概念,解釋一下就是歷史最低,如果這個收視率放在過去,NBA就可能瀕臨倒閉和吃散夥飯了。因為1981年波士頓和紅隊的總決賽曾創下NBA歷史收視率的災難:6.7%,這是馬刺創造新低之前的最低紀錄,而在當時這個收視率意味著,聯盟可能就是要走向破產了。
湖人隊為什麼始終是聯盟的寵兒?因為有湖人的比賽,基本上就保證了收視率,商業聯盟永遠都是賺錢第一,在商言商,大家都是來混口飯吃的,聯盟和球星要雙贏,湖人隊則像是一個佃戶,大地主,帶貨之王。紅隊和波士頓的那次災難性的總決賽之後,聯盟嚇出了一身的白毛汗,1982年總決賽隨著湖人隊最偉大的show time開啟,當時由天勾魔術師發跡,湖人總決賽打費城的收視率直接飆升到了13%,聯盟開始真正的走向了富強。在1984年和1985年總決賽,聯盟開始推開了偉大收視率的大門,黑白雙雄爭霸接管了80年代最偉大的幾次收視率之旅,包括1987年總決賽湖人綠軍第三次相遇,當時的收視率提升到了15.9%,創下當時10年來新高。1987年到1989年,湖人隊再次連續三年進入了總決賽,即便是兩次對壘活塞這樣的歷史級的打人球隊,他們那三年的總決賽收視率也從沒低過15%這個數值,是當時15年來最好的三年。
而喬丹的號召力,在整個歷史上依然無人出其左右。喬丹91年和湖人隊大戰,幫主第一年進入總決賽,當時的收視率是15.8%,僅次於1987年的湖人大戰綠軍的終章,是歷史的第二高。隨後1992年是14.2%,在當時走低的原因就是,雙方差距太大,大概就是馬刺打籃網的那種感覺,但是喬丹用自己的能量和影響力,生生將總決賽收視率維持到了一個高光的水準。而1993年,話題性他和巴克利之間的MVP之戰,最好的兄弟之戰,在當時被推向了高潮,17.9%的收視率創造了聯盟歷史總決賽收視率的新高。
沒有喬丹的兩年,紅隊躥紅,但是那兩年的總決賽收視率再次下滑,1994年是12.4%,1995年因為奧尼爾的出現,提升到了13.9%,但是依然無法和之前喬丹的相提並論。而在1996年喬丹捲土重來,NBA的收視率神話繼續開始。1996年72勝的公牛在總決賽將收視率提升到了16.7%,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喬丹大戰馬龍,提升到了16.8%,在當時喬丹就是所有。1998年總決賽喬丹創下的18.7%的瘋狂收視率已經是籃球的巔峰,在當時nba沒有完全訊息化數位化以及大的轉播合同的背景之下,喬丹退役之年適逢最偉大的世界盃之一1998年法國世界盃,從體育歷史的角度而言,籃球世界從來無法和足球的世界盃盛宴分庭抗禮,除了1998年總決賽喬丹的退役世紀演出。要知道在2002年世界盃,中國VS巴西的那一場比賽收視率14.4%,而在2013年澳網女單決賽李娜對阿扎倫卡收視率3.34%,即便考慮到網絡平臺對收視率的衝擊,1998年那些端著下巴看喬丹的人,世上再無這樣的盛景出現。
完整精彩內容請閱讀原文連結:https://3g.k.sohu.com/t/n487086247?show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