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下血本:美軍要重建第一艦隊,為核潛艇配反艦版「戰斧」

2020-12-17 谷火平觀察

參考消息11月19日引述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報導稱,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在17日舉行的美國海軍潛艇協會年度專題研討會上表示,美國應該重建第一艦隊,並持續加強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力量部署,以應對持續壯大的中國海軍。同一天美國海軍潛艇部隊負責人達裡爾·考德爾中將向媒體表示:應該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核潛艇配備新式的反艦型"戰斧"飛彈,從而讓它們可以攻擊更遠的目標。

(美國海軍艦隊)

雖然美國海軍自1945年徹底擊潰日本聯合艦隊後,就成為了全球海上霸主,但是有趣的是,反艦飛彈一直是美國海軍的"短板"。蘇聯早在1950年代就裝備的包括SS-N-1"掃帚"、SS-N-2"冥河"、SS-N-3"萼片"等多種不同類型的反艦飛彈,但是美國海軍一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才逐步列裝第一種反艦飛彈——AGM-84"魚叉"反艦飛彈,而且一直到如今,魚叉飛彈一直是美國海軍的主力反艦飛彈,不過令人尷尬的是,魚叉反艦飛彈的射程只有130公裡,和中國出口版的C-802相當,僅相當於自用版鷹擊-83飛彈射程的一半左右。

(比較少見的艦載版"戰斧"巡航飛彈)

美國海軍雖然在80年代也裝備過射程達650公裡的"反艦戰斧"飛彈,但是由於當時缺乏可靠的遠距離導航手段,因此這種飛彈裝備美軍沒幾年就被撤裝了。從那時到現在,美國始終以射程130公裡的魚叉飛彈作為核心主力武器使用。是美國無法研製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嗎?當然不是!在整個冷戰期間,美軍始終沒有研製和列裝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核心的原因是,美國的反艦飛彈有一套"射程倍增器"——艦載戰鬥機!

(F-18掛載魚叉飛彈)

從冷戰時代開始,美國的反艦飛彈就主要以艦載戰鬥機為主要搭載平臺,美軍艦載的F/A-18戰鬥轟炸機執行對地作戰時,攜帶4枚魚叉反艦飛彈,還能攻擊1000公裡以外的目標,加上魚叉飛彈自身的射程,足以攻擊1130公裡遠的目標!所以美國完全沒必要研製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而蘇聯一直到1991年解體為止,雖然花費重金研製了代號為"神話"的遠程反航母武器系統,但是這套系統實在不怎麼靠譜,所以嚴格來說蘇聯一直到解體,都沒有研製成功過能夠有效對付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武器,所以美國人並不擔心蘇聯看似強大的海軍反航母作戰體系。

(中國高解析度衛星已經足以有效觀測海洋,並跟蹤航母的動向,這意味著"航母快遞"完全有能力有效打擊美國航母)

但是現在情況變了,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中國列裝的各種反艦彈道飛彈成為美軍不得不擔心的存在。在2016年、2018年和今年,解放軍海軍通過公眾媒體,都公開展示過利用衛星鎖定的美國航母精確坐標。按照現代戰爭"發現=摧毀"的概念,這意味著美國的航母在中國周邊活動時隨時可能遭到中國遠程反艦彈道飛彈的打擊,所以我們看到,從2019年開始,美軍所謂的"南海演習"炫耀武力的行為全部改在菲律賓以東洋面,進入中國南海,就一定是快速通過,不但決不敢再在南海海域耀武揚威,而且航線也明顯偏南,遠離中國大陸。這就是因為中國射程超過2000公裡的東風系列"航母快遞"已經完全形成了戰鬥力。

(反艦戰斧飛彈打擊目標)

航母不敢再在中國周邊耀武揚威,這等於美國失去了西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這是美國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美國海軍開始研製全新的多用途反艦飛彈,這就是現在最新式的AGM-158"LARSM"型反艦飛彈,同時新一代"反艦戰斧"也已經準備列裝美國的"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新版本的"反艦戰斧"飛彈最大射程可達1000英裡,折合1600多公裡。這樣,美軍終於可以在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有效射程之外,還能夠有效攻擊西太平洋靠近中國沿海的各種水上目標。

(美軍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上攜帶的"一含七"戰斧飛彈發射裝置,俄亥俄級潛艇上裝有22個這樣的裝置,合計154枚戰斧飛彈)

按照美軍的作戰規劃,4艘早期的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早已經被改裝成為專門裝備戰斧巡航飛彈的"巡航飛彈核潛艇"。美軍的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總共設計有24個可以發射"三叉戟II-D5"飛彈的發射筒,改裝後其中1號2號發射筒改為特種部隊人員艙,可以容納66名海豹突擊隊成員,其餘22個飛彈發射筒,每一個發射筒裝填7枚戰斧飛彈,如今則可以裝填7枚"反艦戰斧"飛彈,這樣每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就可以裝填154枚反艦戰斧。

這麼多戰斧飛彈如果進行齊射,將會對目標形成"飽和打擊"的強度(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這樣能夠對敵方艦隊和商船構成致命打擊。另外,能發射戰斧的不僅僅是改裝版俄亥俄級戰略潛艇,美軍的三款攻擊型潛艇都可以發射(只不過數量沒那麼多),多艘潛艇同時作戰可以發射更高強度的飽和打擊。而且由於這些飛彈是從水下發射,因此發射反艦版"戰斧"飛彈的潛艇還能夠很好地隱蔽自己。

從美軍幾位高級將領的言辭來看,美國如今確實已經把中國當作頭號對手來看待,而且很明顯,如今美國對中國的遏制,甚至要遠超過當年美國對蘇聯的遏制。這一點從布雷斯韋特呼籲重建第一艦隊就能看得出來,同時考德爾中將則提出了一個更具體的措施——為太平洋地區的核潛艇增配更多的反艦版"戰斧"飛彈。這兩項計劃如果得到通過,那麼將會意味著美國海軍在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的部署力量將會有一個大幅提升,同時美國正在充分利用自身核潛艇和巡航飛彈的優勢,遏制中國反艦彈道飛彈技術方面的優勢。

(或許,這才是對美國海軍挑戰的最好回應方式)

由於美國的敵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美關係將會非常緊張,解放軍將會受到美國海軍極大的戰略壓力,特別是美式反艦巡航飛彈的飽和打擊,這是解放軍從未面對的全新局面,而且還是由潛艇發起,沒有航母戰鬥群供"航母快遞"進行反擊。面對這種新的作戰局面該如何有效應對,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解放軍海軍所要面臨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

(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核潛艇)

相關焦點

  • 150枚戰斧飛彈!美軍核潛艇首次進入波斯灣,直言針對伊朗
    12月22日,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稱,美國軍艦闖入波斯灣,其中還包括一艘核潛艇。於報導此前一天,美國設立在巴林的第五艦隊新聞發布中心公開證實,當前已有1艘核動力潛艇以及2艘飛彈巡洋艦穿過荷姆茲海峽,並進入了波斯灣海域。
  • 美俄亥俄級核潛艇,滿載大批戰斧飛彈,進入波斯灣,要動手?
    圖為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因為美國刺殺了伊朗著名核武專家,這段時間美伊兩國的關係再度惡化,為了威懾伊朗,在最近這個關鍵時刻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不顧警告,滿載大批戰斧飛彈高速殺至波斯灣內,狂妄地對伊朗展現實力,難道美軍要動手了?
  • 美軍重建第一艦隊,理想駐紮地就在新加坡
    重建第一艦隊的說法來自11月17日的海軍潛艇聯盟年度座談會,布雷思韋特當時指出要建立一支新的艦隊,希望將這支艦隊部署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暗指馬六甲海峽。目前控制馬六甲海峽的任務屬於第七艦隊,該艦隊駐紮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這也是美軍在印度-太平洋中唯一的海上力量。
  • 美國海軍欲重建第一艦隊意欲何為?
    據美媒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近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太地區。布雷斯韋特宣稱,為提升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軍力態勢,欲重組第一艦隊,並將其作為遠徵艦隊,主要負責印度洋和南亞地區。
  • 美軍要在南中國地區重建第1艦隊,將如何影響中國安全
    肯部長證實,重建第一艦隊的步伐「已經到了最後時刻」、「很快就將在行政程序上完成艦隊的成立工作」,重建後的第1艦隊將被置於美軍印太司令部麾下,用於改善美軍在印度以及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以「確保我們的潛在對手明確我們的存在」,該艦隊最終的戰略目標則是「確保法治與航行自由」。
  • 滿載154枚「戰斧」巡航飛彈,美核潛艇挺進波斯灣,直言針對伊朗
    滿載154枚「戰斧」巡航飛彈,美核潛艇挺進波斯灣,直言針對伊朗!英國天空新聞網12月22日報導,美國航母戰鬥群和轟炸機連續前往中東波斯灣之後,又有了新動作,1艘核動力潛艇以及2艘飛彈巡洋艦組成的編隊穿過了荷姆茲海峽,挺進了波斯灣海域!
  • 美軍確認重建第一艦隊,或在澳大利亞設立基地,威脅中國貿易航線
    【南方+12月3日訊】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下臺之前正準備重建已經消失多年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而這支艦隊將部署到至關重要的太平洋和印度洋貿易和能源通道——馬六甲海峽,所針對的目標直指中國。
  • 美欲重建第一艦隊,確保三艦隊全面包圍亞洲,不給對手突圍機會!
    美欲重建第一艦隊,三艦隊全面包圍亞洲,不給對手突圍機會!美國軍事時報12月15日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對外指出,美軍準備重建早在1973年就撤銷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進而與現在的第七艦隊和第五艦隊一起,實現三艦隊合圍亞洲的目標。
  • 滿載154枚戰斧飛彈,美核潛艇闖入敏感海峽,軍方:不開第一槍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軍巡航飛彈核潛艇高調強行闖入敏感的荷姆茲海峽,這次出擊核潛艇還滿載154枚戰斧巡航飛彈,不過美國軍方也下令,不得率先打響第一槍。據美國國內媒體報導,剛剛美國海軍一艘核動力潛艇以及兩艘飛彈驅逐艦已經穿過了荷姆茲海峽,進入了波斯灣海域。而伊斯蘭革命衛隊全程都在關注著,而且伊朗部署在沿岸的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也進入了戰備狀態。
  • 美國重建第一艦隊,打算掐住我國海上生命線?
    據美媒消息,2020年12月2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已撤銷逾40年的第一艦隊編制,提升美國海軍在太平洋關鍵海域及印度洋至澳洲以北海域航道的實力,以對抗中國海軍的威脅。 第一艦隊將往北、往南分別與第七艦隊、第五艦隊互相接應。
  • 重建第一艦隊,美國到底想幹啥
    由於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使得美國覺得自己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威脅,對此也是絞盡了腦汁要牽制中國的發展。最近有美國媒體透露,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在國會參議院上聲稱,為了加強美軍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將會重新組建海軍第一艦隊,在組建完成後,會安排至印太地區,掌管南亞和印度洋地區事務。在11月17日,美國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布雷斯韋特正式公布了此計劃。
  • 消失半世紀後,美軍第一艦隊即將重建!瞄準印太……
    美國海軍部長近日表示計劃重組消失了近半個世紀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太地區美軍將重建第一艦隊主要負責印度和南亞地區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思韋特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正式確認重建美海軍第一艦隊計劃。
  • 美軍核潛艇潛入沿海,被第二艦隊逮了個正著,慘遭七天七夜圍堵
    可是就在這重要的一個日子裡,美國核潛艇卻潛入了沿海地區,沒想到被我們龐大的第二艦隊海上漁民逮了個正著,被堵在瓊州海峽地區七天七夜。 美軍軍隊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想故意製造事端,破壞尼克森總統秘密來訪的計劃。另一個原因是試探我們對美國的態度,以及偵察我們的海洋領土區域。這艘核潛艇想悄悄的行駛進我們的領海地區,沒想到剛駛進領海地區的時候,就被我們的第二艦隊給發現了。很快敵情就傳遞出去,瓊州海峽地區屬於我們的內海地區,如果我們的領海遭到了別國潛艇的非法入侵,我們可以立即進行捕捉甚至摧毀。
  • 針對中國的美第一艦隊入駐澳洲?對不起,根本沒有適合駐紮的位置
    如今美國海軍為針對中國崛起,決定重建第一艦隊,藉此威懾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徹底鎖死中國邁向大海的道路。圖為第五艦隊近期美國海軍已經在為第一艦隊挑選合適的駐紮地點。新加坡本是一個不錯的位置,但是其水域太過狹窄,幾乎很難容納下一個龐大的航母艦隊。而且新加坡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對美軍不是很歡迎。
  • 美軍宣布重建第一艦隊擺到新加坡,到底加強防禦,還是想掐脖子?
    美國海軍在重新組建了第2艦隊,負責大西洋北部,明擺著針對俄羅斯之後,美軍在2020年11月時宣布打算重建第一艦隊,很可能要擺到新加坡。「將創建第一艦隊」「將使它更加以遠徵為導向,並在整個太平洋上活動,以使我們的盟友和合作夥伴認為這是最能幫助他們的方式。」在許多人眼中,這一舉動是為了扼住海上咽喉,印度洋是全球貿易路線中的關鍵環節,馬六甲海峽更是交通要道,在這裡設立一支艦隊算不上什麼意外,可能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
  • 美軍要重啟第一艦隊針對東方,專家:嚴重缺乏信心
    更重要的是,在周三參議院軍事小組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布雷思韋特談到有必要恢復目前未服役的第一艦隊,以改善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態勢。他說:「我們將重新啟動第一艦隊,印度和南亞地區的主要責任分配給這一支遠徵艦隊,它是一種敏捷機動的海上司令部。」
  • 美軍1艘核潛艇可帶154枚戰斧飛彈,對海飽和攻擊
    美軍1艘核潛艇可帶154枚戰斧飛彈,對海飽和攻擊近年來,美軍直接參與或間接參與的局部戰爭中,由軍艦和核潛艇發射的 "戰斧 "式海基陸攻巡航飛彈是標誌性武器。而近日,這款誕生30多年的經典武器迎來了重大升級,升級後,它將恢復 "失傳 "已久的反艦作戰能力,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叫 "失傳 "呢?
  • 又在渲染「中國侵略性」,為了針對中國,美高官放言重建第一艦隊
    倘若以中國的速度繼續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會影響到美國的地位,這種情況對於美國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以至於美國絞盡腦汁的針對中國這個"假想敵"。 美國承認自身實力不足 但是面對中國海軍的崛起,美國的高官又開始渲染"這個侵略性",稱美軍已實力不足,並且呼籲復活第一艦隊,以便"更全面地應對美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面臨的挑戰
  • 蘇萊曼尼遭暗殺一周年之際美軍宣布核潛艇進波斯灣,強調可攜帶154...
    據美國「軍事」網站12月21日報導,美國海軍當天宣布,目前美軍在中東地區部署有一艘核動力潛艇和兩艘飛彈巡洋艦。美國海軍在新聞稿中稱,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喬治亞」號與「皇家港」號、「菲律賓海」號巡洋艦一起穿過荷姆茲海峽,於21日抵達波斯灣。
  • 美核潛艇穿越海峽,滿載154枚戰斧飛彈,釋放危險信號
    蘇萊曼尼遭暗殺一周年之際,美國高調宣布核潛艇穿越荷姆茲海峽,向波斯灣挺進,這一舉動引起外界關注,一度擔心美伊爆發戰爭。據美國《海軍時報》網站報導,美國海軍宣布「喬治亞」號核潛艇進入波斯灣海域,美軍專門強調,該潛艇裝備了154枚「戰斧」對地攻擊巡航飛彈,還能容納66名特種作戰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