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11月19日引述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報導稱,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在17日舉行的美國海軍潛艇協會年度專題研討會上表示,美國應該重建第一艦隊,並持續加強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力量部署,以應對持續壯大的中國海軍。同一天美國海軍潛艇部隊負責人達裡爾·考德爾中將向媒體表示:應該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核潛艇配備新式的反艦型"戰斧"飛彈,從而讓它們可以攻擊更遠的目標。
(美國海軍艦隊)
雖然美國海軍自1945年徹底擊潰日本聯合艦隊後,就成為了全球海上霸主,但是有趣的是,反艦飛彈一直是美國海軍的"短板"。蘇聯早在1950年代就裝備的包括SS-N-1"掃帚"、SS-N-2"冥河"、SS-N-3"萼片"等多種不同類型的反艦飛彈,但是美國海軍一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才逐步列裝第一種反艦飛彈——AGM-84"魚叉"反艦飛彈,而且一直到如今,魚叉飛彈一直是美國海軍的主力反艦飛彈,不過令人尷尬的是,魚叉反艦飛彈的射程只有130公裡,和中國出口版的C-802相當,僅相當於自用版鷹擊-83飛彈射程的一半左右。
(比較少見的艦載版"戰斧"巡航飛彈)
美國海軍雖然在80年代也裝備過射程達650公裡的"反艦戰斧"飛彈,但是由於當時缺乏可靠的遠距離導航手段,因此這種飛彈裝備美軍沒幾年就被撤裝了。從那時到現在,美國始終以射程130公裡的魚叉飛彈作為核心主力武器使用。是美國無法研製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嗎?當然不是!在整個冷戰期間,美軍始終沒有研製和列裝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核心的原因是,美國的反艦飛彈有一套"射程倍增器"——艦載戰鬥機!
(F-18掛載魚叉飛彈)
從冷戰時代開始,美國的反艦飛彈就主要以艦載戰鬥機為主要搭載平臺,美軍艦載的F/A-18戰鬥轟炸機執行對地作戰時,攜帶4枚魚叉反艦飛彈,還能攻擊1000公裡以外的目標,加上魚叉飛彈自身的射程,足以攻擊1130公裡遠的目標!所以美國完全沒必要研製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而蘇聯一直到1991年解體為止,雖然花費重金研製了代號為"神話"的遠程反航母武器系統,但是這套系統實在不怎麼靠譜,所以嚴格來說蘇聯一直到解體,都沒有研製成功過能夠有效對付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武器,所以美國人並不擔心蘇聯看似強大的海軍反航母作戰體系。
(中國高解析度衛星已經足以有效觀測海洋,並跟蹤航母的動向,這意味著"航母快遞"完全有能力有效打擊美國航母)
但是現在情況變了,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中國列裝的各種反艦彈道飛彈成為美軍不得不擔心的存在。在2016年、2018年和今年,解放軍海軍通過公眾媒體,都公開展示過利用衛星鎖定的美國航母精確坐標。按照現代戰爭"發現=摧毀"的概念,這意味著美國的航母在中國周邊活動時隨時可能遭到中國遠程反艦彈道飛彈的打擊,所以我們看到,從2019年開始,美軍所謂的"南海演習"炫耀武力的行為全部改在菲律賓以東洋面,進入中國南海,就一定是快速通過,不但決不敢再在南海海域耀武揚威,而且航線也明顯偏南,遠離中國大陸。這就是因為中國射程超過2000公裡的東風系列"航母快遞"已經完全形成了戰鬥力。
(反艦戰斧飛彈打擊目標)
航母不敢再在中國周邊耀武揚威,這等於美國失去了西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這是美國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美國海軍開始研製全新的多用途反艦飛彈,這就是現在最新式的AGM-158"LARSM"型反艦飛彈,同時新一代"反艦戰斧"也已經準備列裝美國的"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新版本的"反艦戰斧"飛彈最大射程可達1000英裡,折合1600多公裡。這樣,美軍終於可以在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有效射程之外,還能夠有效攻擊西太平洋靠近中國沿海的各種水上目標。
(美軍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上攜帶的"一含七"戰斧飛彈發射裝置,俄亥俄級潛艇上裝有22個這樣的裝置,合計154枚戰斧飛彈)
按照美軍的作戰規劃,4艘早期的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早已經被改裝成為專門裝備戰斧巡航飛彈的"巡航飛彈核潛艇"。美軍的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總共設計有24個可以發射"三叉戟II-D5"飛彈的發射筒,改裝後其中1號2號發射筒改為特種部隊人員艙,可以容納66名海豹突擊隊成員,其餘22個飛彈發射筒,每一個發射筒裝填7枚戰斧飛彈,如今則可以裝填7枚"反艦戰斧"飛彈,這樣每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就可以裝填154枚反艦戰斧。
這麼多戰斧飛彈如果進行齊射,將會對目標形成"飽和打擊"的強度(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這樣能夠對敵方艦隊和商船構成致命打擊。另外,能發射戰斧的不僅僅是改裝版俄亥俄級戰略潛艇,美軍的三款攻擊型潛艇都可以發射(只不過數量沒那麼多),多艘潛艇同時作戰可以發射更高強度的飽和打擊。而且由於這些飛彈是從水下發射,因此發射反艦版"戰斧"飛彈的潛艇還能夠很好地隱蔽自己。
從美軍幾位高級將領的言辭來看,美國如今確實已經把中國當作頭號對手來看待,而且很明顯,如今美國對中國的遏制,甚至要遠超過當年美國對蘇聯的遏制。這一點從布雷斯韋特呼籲重建第一艦隊就能看得出來,同時考德爾中將則提出了一個更具體的措施——為太平洋地區的核潛艇增配更多的反艦版"戰斧"飛彈。這兩項計劃如果得到通過,那麼將會意味著美國海軍在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的部署力量將會有一個大幅提升,同時美國正在充分利用自身核潛艇和巡航飛彈的優勢,遏制中國反艦彈道飛彈技術方面的優勢。
(或許,這才是對美國海軍挑戰的最好回應方式)
由於美國的敵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美關係將會非常緊張,解放軍將會受到美國海軍極大的戰略壓力,特別是美式反艦巡航飛彈的飽和打擊,這是解放軍從未面對的全新局面,而且還是由潛艇發起,沒有航母戰鬥群供"航母快遞"進行反擊。面對這種新的作戰局面該如何有效應對,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解放軍海軍所要面臨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
(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