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未知來源
烏鴉這種鳥貌似現在在民間極不受待見,認為它是一種不祥之鳥,但從古代文獻的記載中看,並不是那麼回事兒。首先說明一點,古代烏鴉只叫「烏」,這個字本身就是這種的象形字,《小爾雅·廣鳥》裡說:「純黒而反哺者謂之烏。」「鴉」是「雅」的異體字,《說文解字》裡說:「雅,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雅」是秦國人稱楚烏的名稱。《爾雅·釋鳥》裡的記載「鸒斯,鵯鶋。」郭璞註:「楚烏也。又曰鴉烏。小而多聲,腹下白。」認為雅烏就是楚烏,有白肚皮,似乎又不是烏鴉,終究弄不明白。圖:網絡未知來源
大概後人因為它和烏是同類,才合稱為「烏鴉」,不過這事兒可能出現很晚,大概唐宋時期才有,到了宋代的《廣韻》就認為「鴉(雅)」是烏的別名了。在唐代以前的書裡,烏是烏,雅是雅,不是一種鳥。「烏有四種:小而純黑,小嘴反哺者,慈烏也;似慈烏而大嘴,腹下白,不反哺者,雅烏也;似鴉烏而大,白項者,燕烏也;似鴉烏而小,赤嘴穴居者,山烏也。山烏一名,出西方。燕烏一名白 ,一名鬼雀。」
後人認為不祥的就是第二種的「雅烏」,也就是烏鴉,李時珍認為烏鴉就是楚烏、鸒、鵯鶋、老鴉、大觜烏,並特別說明:「烏鴉大嘴而性貪鷙,好鳴,善避繒繳,古有《鴉經》以佔吉兇。然北人喜鴉惡鵲,南人喜鵲惡鴉,惟師曠以白項者為不祥,近之。」
就是說烏鴉這種東西嘴大而貪婪,而且兇猛(崔豹《古今注》裡說:「烏,一名鷙鳥。」鷙鳥就是猛禽),善於躲避箭矢。北方人喜歡烏鴉而討厭鵲,南方人喜歡鵲而討厭烏鴉。師曠《禽經》裡說脖子的白的是不祥之鳥,大概是對的。圖:網絡未知來源
在漢代以前的書裡似乎沒分這麼詳細,《說文解字》裡說:「烏,孝鳥也。象形。」說烏是孝鳥,而李時珍認為孝鳥的是指慈烏,而不是烏鴉。古人把烏當成一種很神奇的鳥類,《山海經》裡明確地說:「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烏是負載太陽的神鳥。說后羿射日,射的就是日中的烏,所以《楚辭·天問》裡說「羿焉畢日?烏焉解羽?」 後來就傳說日中有三足烏,張衡《靈憲》裡說:「日,陽精之宗,積而成烏。烏有三趾,陽之類數奇。」《春秋運鬥樞》還說:「搖光星散為烏」,認為烏是搖光星散所化。《春秋元命苞》裡說:「火流為烏。烏,孝烏。陽精,天意烏在日中,從天以昭孝也。」認為烏是火變的,是孝鳥,是陽之精,天讓烏在太陽裡,是表彰孝道的。因為烏鴉有反哺的行為,就是老烏鴉年老不能去捕食了,小烏鴉就會去捕食來反哺老烏鴉,所謂「烏鴉反哺,羊羔跪乳」,所以說是孝鳥——總之認為烏這種鳥非常神奇。圖:網絡未知來源
但是後來就變成了一種惡鳥。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幾項:一是烏鴉這鳥不好看,黑乎乎,所謂「烏黑」就是這麼來的。二是叫聲大又不好聽,而且喧鬧得厲害,稱為「老鴰」,「鴰」就是「聒」,這東西的叫聲很聒耳,非常讓人討厭。三是性情兇猛兇悍,富於侵略性,常掠食其它鳥類巢內的卵和雛鳥。四是喜歡吃腐肉,大概這一點是最主要的。烏鴉經常吃死屍,無論人畜的都吃,所以以前亂葬崗裡常見成群的烏鴉,因為一些窮苦人埋葬不起死去的親人,就用個破席一卷,扔到亂葬崗,烏鴉就飛來啄食屍體。因此,常常有成群烏鴉集結的地方就會有死屍。因此人們就覺得這種鳥很邪惡,成了一種不祥之鳥,某人說可能發生壞事而又的確發生了,這人就是「烏鴉嘴」。《山海經》《爾雅》《小爾雅》《說文解字》《廣韻》《本草綱目》版權聲明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視頻、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我們會及時處理。
紅廟子道觀:
文昌、還壽生、補財庫、超度祖玄宗親嬰靈及冤親債主、拜鬥、禮懺、開光、和合等道場,批八字、起名、問籤等。
聯繫人:
持蓮道長18099257355 0991-2673776
持隆道長18699088776(微信同號)
乘車路線:
位於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興樂三巷紅廟子山頂。
公交54路、23路、527路、311路、66路、909路、K2路,加油站站下車,九家灣立交橋東南方向,紅廟子山山頂。
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搜索「紅廟子道觀」,導航即到。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不識道,不足以德行天下;
不用道,不足以圓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