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虎非洲獅,美洲豹歐洲狼,誰才是陸地之王?

2020-12-14 獅虎豹三兄弟

關注猛獸的人們,或許都發現了這麼一個規律,那就是世界上的猛獸好像約定好了似的,彼此雄霸一方,領地互不重疊,避免了雙方之間的惡戰。

比如老虎生活在亞洲森林,足跡從未走出亞洲;獅子多在非洲草原,進入亞洲的獅子也沒能進入內陸森林;歐洲平原上既沒有老虎也沒有獅子,這裡是狼群與棕熊的天下;美洲地區,美洲豹與美洲獅算得上是「雙雄」稱霸。很難想像,如果這些猛獸都出現在同一個地方裡,會是什麼樣子的。

一些超級猛獸

除了上面之外的,包括雪豹在內的大多數猛獸,幾乎都有「王」的稱號。比如老虎被稱之為「森林之王」,獅子則是「草原之王」,而美洲豹也為「美洲之王」。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那麼究竟是誰才能算得上是實至名歸的陸地之王呢?

亞洲森林,虎為絕對的王者

關於老虎起源的版本眾多,主流觀點是認為老虎起源於東亞,即我國華南虎生存之地。隨著氣候的變化及野生動物群的遷移、分化,老虎也從發源地逐漸向全亞洲地區擴散。

由於長時間的地理隔絕,各地的老虎呈現出了一定的差異化,於是老虎被分成了9個亞種,但沒有達到生殖隔離的地步

從9種老虎古今的生存境況來看,無論是體型較大的內陸虎,還是體型較小的海島虎,它們在各自的棲息地裡,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對手。

老虎的9個亞種

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一帶,缺乏大型的食肉猛獸,各種熊類也屬小體型系。中國華南虎生存之地,更是沒有對手,唯有金錢豹算得上是「一個強者」,但它與華南虎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上的對手。

唯有東北地區,東北虎生存之境,存在著灰狼及棕熊兩種動物,才能與老虎一戰。首先我們來看東北虎與灰狼之間的拉鋸戰,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基於食性分析,灰狼與東北虎的競爭是最大的。

老虎的主要獵物前三名分別是:馬鹿、野豬和狍子,灰狼的主要獵物前三名是:馬鹿、香樟和野豬。二者的獵物來源幾乎是重疊的,所以種間競爭相當明顯。

老虎

20世紀以前,整個亞洲的老虎數量在一個非常高的水平,當然也包括東北虎,此時同一生境內的灰狼數量則非常稀少。進入20世紀之後,由於俄國大肆捕殺老虎,導致東北虎數量急劇下滑,人們觀察到灰狼在東北虎下降的過程中,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快速增加。到了20世紀40年代,俄國的東北虎數量下降到了一個歷史最低點,灰狼的數量則在稍後達到了歷史新高。1947年起,俄國發力保護東北虎,數量得以攀升,此時灰狼的數量則急劇下降。20世紀80年代末,東北虎數量恢復到了歷史較高水平,並長期保持穩定,此時灰狼的數量則處於極低的水平。從二者的數量變化趨勢來看,東北虎與灰狼有著明顯的此消彼長關係,且在這段關係裡面,東北虎是優勢物種,灰狼則是非優勢物種,老虎抑制著狼的發展

事實上老虎對狼群的抑制作用表現在直接和間接方面,直接方面很簡單,就是食物篡奪、驅趕或殺死對方,如白俄羅斯納利波基森林裡的歐亞猞猁殺死狼那樣。

間接方面則表現為優勢物種對非優勢物種的排擠效應上面,就如同澳洲野犬排擠袋狼那樣。總的來說是老虎殺死灰狼,老虎排擠灰狼,同一生境內,狼群根本不是虎的對手

東北虎與狼數量的變化

再來看看東北虎與棕熊兩大霸主級的對抗,生活在東北虎棲息地裡的棕熊,是棕熊17個亞種裡面體型較大的烏蘇里棕熊,多數成年個體都能達230千克以上。

1973年,《國際野生動物雜誌》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記載了12起棕熊捕食東北虎的事件,其中包括成年雄性東北虎,由此足見烏蘇里棕熊的強悍。那麼是不是在這片土地上,東北虎就被棕熊力壓一頭呢?

我們來看一些研究記載,1944-1959年間,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們記錄下了32起東北虎襲擊烏蘇里棕熊的事件,4起棕熊殺死雌虎及小老虎的事件。

另一項針對錫霍特-阿林保護區的東北虎及棕熊的研究中,記錄下了44起老虎與棕熊的衝突,其中22起是棕熊被老虎殺死,12起是老虎被棕熊殺死

在俄羅斯科學院阿穆爾虎計劃的研究期間,也發現了9起東北虎捕食熊類的事件,其中6起的被捕食對象都是烏蘇里棕熊。

烏蘇里棕熊

科學家們分析了老虎的糞便及獵物,發現熊類雖然不是老虎的常規獵物,但在其飲食構成裡面也佔據了一定的比例,為7.1%,其中烏蘇里棕熊佔據了1%。而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一項研究裡面,也發現了老虎在棕熊的飲食構成裡面也佔有少部分,比例是0.5%

從眾多數據及研究上看,在這段對抗關係中,似乎老虎佔據了更大的優勢。這是非常符合事實的,從二者的生活習性上看,棕熊為雜食性,主要食物是植物性質的。而老虎則過得是茹毛飲血的生活,在漫長的物種進化過程中,它們早已經將自己的狩獵技術磨練成最高效的必殺技,所以在搏殺獵物方面,老虎是絕對的專業。

非洲草原,雄獅統領四方

獅子也是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由於現代獅子起源於非洲東部及西部之後,地球上的超大型的捕食者已經相繼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所以獅子很快便擴散至非洲其他地區,成為了當地最強悍的猛獸。

與老虎沒能走出亞洲不同,非洲獅於2萬多年前經北非擴散至南歐大部分地區,接著向東出發進入中亞、印度次大陸等地。由於獅子對水源的依賴性較強,且無法在密林環境中生存,所以獅子沒能進入亞洲內陸地區。

非洲獅

經歷了人類大肆捕殺之後,亞洲獅幾乎消失殆盡,後幸虧人們醒悟過來,將僅存的13隻亞洲獅捕捉起來進行人工繁殖,至今已有600多隻了,全都生活在印度的吉爾森林保護區裡面。很多人會覺得印度同時擁有獅子和老虎,那麼它們不會見面或者打架嗎?

事實上如今獅子跟老虎根本沒有見面的機會,印度的確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同時擁有野生獅子和老虎的國家,但印度的老虎雖然分布在全國大大小小的50個國家公園裡面,但唯獨亞洲獅所在的古吉拉特邦沒有。

亞洲獅

看獅子,還得是非洲大草原,這裡的獅子比亞洲獅強壯,獅群的規模也比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非洲獅群的戰鬥力要遠超亞洲獅。不過非洲稀樹草原是一個充滿野性的地方,這裡有各種各樣的猛獸群。

比如斑鬣狗、非洲野犬就是其中知名度僅次於獅子的猛獸群體,尤其是斑鬣狗,甚至能夠挑戰獅子的權威

不過在非洲草原上,斑鬣狗由於體型與獅子相差太多,只能「以多欺少」的偷襲一下獅子,草原之王依舊屬於獅子。

斑鬣狗

歐洲平原,狼群橫行

無論是歐洲的草原還是森林環境裡面,都不存在獅虎等超級猛獸,就連豹子亦沒有,如果問歐洲平原上哪種動物最能打?想必只有棕熊了。

雖然歐洲棕熊並不如烏蘇里棕熊或者阿拉斯加棕熊般龐大,但得益於其生境內並無超級猛獸,所以歐洲的棕熊在當地亦是無敵的存在。

但就從整個生態地位及對萬獸的統治力度而言,棕熊是不如歐洲灰狼群的。所以在普遍缺乏大型貓科動物的歐洲平原上,狼群成了能橫行的存在。

歐洲狼

很多人認為在選「百獸之王」的時候應該將熊類算上去,畢竟棕熊的戰鬥力能匹敵獅虎,但在我的認知裡面,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論單挑,棕熊固然能打,但是其食性較雜,且主要食物為植物性質,捕食成年大型有蹄類動物的能力較差,換句話說就是對林中百獸的統治力度較差。

所以其在環境中的生態位是不如大型捕食者高的,那麼自然而然地就算不得「王者」了,同理大象、野牛等植食性動物雖然也單挑無敵,但亦無法成為百獸之王。

歐洲棕熊

當然狼群在歐洲平原上,狼的「王者」地位是不那麼牢固的,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大的對手,那就是歐亞猞猁。歐洲狼不像北美的灰狼體型那麼大,其體重普遍在20千克多一點點,幾乎與成年雄性大猞猁類似。

白俄羅斯科學院在納利波基森林裡的研究中,就發現了數次成年猞猁捕殺歐洲狼的現象。猞猁會定期清除其生境內的狼,以達到保護幼崽、清除威脅的目的。

不過猞猁所捕殺的狼多為幼狼、母狼及體型較小的孤狼等,它從未主動也不敢招惹狼群,體型較大的成年雄性歐洲狼,也是猞猁迴避的對象

歐洲狼遭遇大猞猁

中南美洲,美洲豹為王

美洲地區的環境同樣十分兇險,尤其是亞馬遜河流域裡,生活著眾多十分兇猛的野獸,而站在這些野獸頂端的生物,就是美洲豹。

美洲豹也稱美洲虎,雖然它不屬於豹子也不屬於虎,但觀其體型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是虎豹的集合體。即集合了虎豹的優勢,有虎的身軀,有豹的外觀,有虎的實力,有豹的本事。美洲豹擅長爬樹和泅水,其咬力商是現存貓科動物裡面最大的,為137,與「小劍齒虎」雲豹相同。

美洲豹的分布範圍主要為南美洲及中美洲,未涉及北美洲。在這些環境裡面,幾乎沒有什麼動物是美洲豹的對手,僅有少數體型較大的美洲獅、巨型森蚺才有能力與之一戰。

由於美洲豹會的技能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樹上爬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幾乎都是它的捕食對象。所以若論對百獸的統治力度,美洲豹甚至比老虎都還要高一些,試問這樣的猛獸,不是美洲之王,那麼誰才是呢?

美洲豹

誰才是陸地之王?

正如文首所提到的那樣,無論是亞洲虎,還是非洲獅、歐洲狼、美洲豹,它們都是陸棲動物,但「陸地之王」只有一個,那麼這幾種猛獸,誰才能算得上是實至名歸的陸地之王呢?

在我的標準裡面,單挑實力固然很重要,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此外,對百獸的統治力度也是我重點關注的因素。我們來逐個對比參照分析下這幾種動物。

雄獅

首先歐洲狼在獅虎豹面前是不入流的存在,即便是北美的灰狼亦無實力與獅虎爭雄,這點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北虎就已經告訴我們了,生境內的灰狼,就是被虎抑制的存在。

再來看看美洲豹,雖然在其生境內的大多數地區裡面,對百獸的統治力度超過了老虎,但若論單挑實力,它不會是獅虎的對手。甚至生活在墨西哥一帶的美洲豹,都不一定打得過美洲獅。

美洲豹的分布範圍跨度較大,不同環境下的體型差異明顯,總的來說就是越往南邊走,美洲豹的體型越大,以亞馬遜河為分界線,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南北方向美洲豹的體型差異,所以墨西哥附近的美洲豹是所有體型裡面較小的一類。

而美洲獅的分布跨度同樣大,但其體型的規律是越靠近赤道,體型越小,越往地球兩極走,體型越大。墨西哥庫克斯馬拉保護區裡的美洲獅,其體型就與美洲豹相差無幾。

「陸地之王」,還得在獅虎裡面二選一。獅子與老虎的體型差異不大,戰力差異也不大,誰也沒有絕對的優勢戰勝對方,所以單挑實力這項因素上面,我們幾乎可以認為它們是平手的,重點還看對百獸的統治力度。

在亞洲森林裡面,老虎對戰大多數動物都有絕對的優勢,僅有成年亞洲象沒有辦法拿下,對戰烏蘇里棕熊也沒有絕對的優勢。

非洲草原上的獅子,由於環境使然,這裡的超大型動物眾多,非洲象、非洲野牛、長頸鹿等都是獅子沒有絕對對付的。斑鬣狗群、非洲野犬群亦能搶奪獅群的獵物,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對生境內百獸的統治力度,還是老虎更高,所以總的來說,如果「陸地之王」僅有一位的話,老虎當仁不讓,你們覺得對嗎?

(關注我,了解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貓科豹屬戰力排行榜:獅虎爭頭名,美洲豹穩坐第三之位
    地球上經歷了5次物種大滅絕之後,那些超大型的動物相繼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就拿陸地食肉動物來說,最大者也不過幾百千克。當今食肉界裡面,貓科動物絕對佔據了半壁江山,尤其是貓科豹屬裡面的物種,更是在多個生境中處於該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
  • 亞洲獅和美洲豹誰更厲害?為什麼?
    亞洲獅和美洲豹僅從名字上看,就不是生活在一個地區的兩種動物,而事實也是如此,現存的亞洲獅僅生存於印度的吉爾國家公園內,而美洲豹則是生活在美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既然兩種動物沒有交手的可能性,要想判斷兩種動物的強弱,就只能通過一些基本的數據和習性來對比一下了。
  • 美洲虎是豹還是虎?它身上為什麼是斑點而不是斑紋?
    美洲虎學名美洲豹,從名字上看,它與虎、豹都沾邊。但實際上,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它就是美洲豹,是貓科豹屬下獨立的一個種。那麼,美洲豹是怎麼來的呢?它身上為什麼是斑點而不是條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陸地上食肉動物的戰鬥力前二十排行,你認可嗎?
    基於這個前提,我認為戰鬥力前20的陸地食肉動物的排名如下:01 人在陸地上的所有食肉動物中,人類的體型只能算是中等的,但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選擇了大腦進化,正是因為這樣,人類才發明和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工具」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 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它是豹還是虎?為什麼是斑塊而不是條紋?
    首先說明:美洲豹既不是豹也不是虎,而是一種特殊的貓科動物。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因為它身上布滿斑點,和花豹很像,生活在美洲大陸,所以被稱為美洲豹。又因為身體壯碩,腦袋較圓,故稱為美洲虎。稱它為美洲豹和美洲虎都可以,沒有嚴格規定。
  • 最容易混淆的貓科動物分類:獅子屬於貓科,獵豹和雲豹不屬於豹屬
    1.虎。一個世紀以前,虎還有8個亞種,即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蘇門答臘虎、裏海虎、巴裡虎、爪哇虎,後三種因人類的濫捕濫殺相繼滅絕,華南虎野生種群已滅絕。圖為東北虎,也叫西伯利亞虎。2.獅。獅子是群居性貓科動物,分為非洲獅和亞洲獅兩個亞種,亞洲獅的獅群一般比非洲獅的獅群小。
  • 獅虎 虎獅 獅獅獅虎 美洲豹豹 獅豹 豹虎 美洲豹虎獅...這些密語是什麼?
    豹與虎之間的雜交種雄豹與雌虎的雜交種的學術名稱為豹虎。傳聞在印度有雄豹與雌虎雜交的證據。而假想的雜交種也被當地獵人稱為「Dogla」。印度民間也存在大型雄豹與雌虎交配的傳說。在20世紀初,有著所謂「Dogla」的報告。許多報導指出大型的豹可能在腹部、肩部有條紋,以及有著類似虎的身軀。
  • 美洲豹只是種幻覺?
    美洲豹又叫美洲虎,花紋像豹子,體型像老虎,是現存第三大貓科動物。,甚至要強於非洲獅和東北虎! 美洲豹的狩獵地點遍及陸地、水中和樹冠。它的獵物逾85個物種,除了鱷魚,還有鹿、水牛、羊、家牛、野豬、樹懶、猴子、嚙齒類、龜、犰狳和鳥類等。
  • 誰是野獸之王——十大最強野生掠食者
    1.老虎老虎是陸地最強掠食者,最大的貓科類動物。老虎不光天賦異稟,而且是一個極具耐心的獵手。它能慢慢的,悄悄的移動跟蹤獵物達30分鐘之長。老虎巨大的犬牙與強壯的下巴,使它能直接咬向獵物脖子,使其窒息。3.美洲豹又稱美洲虎,是美洲唯一的大型貓科動物,世界第三大貓科動物。美洲豹並不是天生好鬥攻擊者,但當它決定開始「動爪」後,它就會成為一個極具爆發力與壓迫力的突擊型掠食者。4.花豹常見於非洲及亞洲。可能是最具侵略性的貓科動物。他們的生存空間與其近親虎,獅重疊,為了爭奪更多的資源而活下去。豹進化的十分具有攻擊性,且比較狡猾。豹通常在夜間捕食。
  • 獵豹、花豹、美洲豹傻傻分不清楚
    金錢豹多指亞洲的亞種,非洲的亞種多稱花豹。豹的適應性很強,它可生存於多種多樣的環境,包括森林、灌叢、熱帶雨林、山地、丘陵、平原、乾旱地、溼地、甚至荒漠等。在中國境內,豹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中,也有的豹生活在丘陵地帶。東北的豹可以在零下30℃的雪地中活動,而中國南方的豹也能適應炎熱的氣候。青藏高原地區的豹,一般是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區。
  • 美洲虎是虎還是豹?為什麼它們的花紋如此獨特?
    美洲豹,又名美洲虎,屬於貓科豹族豹屬美洲豹亞屬,一共有9個亞種,但它們都生活在中南美洲地區,是美洲地區的頂級食肉動物。美洲豹的花紋美洲豹是當今最為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美洲豹也是第三大貓科動物,體型僅次於獅子、老虎。
  • 你以為獵豹和美洲豹都是豹子?金錢豹:2個都是冒牌貨
    對比之下,犬科動物就屬於弱勢群體了,狼就是犬科動物中的大哥,但它可比老虎差遠了,體重都超過40公斤的都沒幾個,所以人們對貓科動物的關注度明顯要比犬科動物高。那這裡就問大家一個問題,獵豹和美洲豹是不是豹子?相信不少人會說是,這名字裡都帶了一個「豹」字,那不肯定是豹子!
  • 美洲豹與花豹,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命運!
    美洲豹美洲豹雖然和花豹同屬一科,但還是有差別的,尤其是體型上,美洲豹體重80到160公斤,要大花豹近一倍,而且據說美洲豹的咬合力是貓科動物裡面最強的,能夠咬穿獵物的頭骨,生活方式也類似於老虎,由於長期性的地理隔離,也有人把它當作是介於虎、豹兩者之間的另外一種大型貓科豹屬動物。
  • 原來美洲獅不是獅,豪豬是「大老鼠」……
    小河馬「喜蛋」直到現代DNA技術問世之後,河馬才和馬與豬撇清關係:河馬最親近的親戚其實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鯨,它們擁有共同的祖先,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鯨已經進化成脫離陸地、完全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所以鯨不是魚
  • 美洲虎和蘇門答臘虎誰厲害?
    美洲虎,又叫美洲豹比體型美洲虎體型的種內變異也是非常大的。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美洲虎,來自委內瑞拉利亞諾斯的河漫灘平原,也來自巴西潘塔納的大沼澤,雄獸通常重70-120千克,平均100千克以上;雌獸60-95千克,平均約70千克。
  • 獵豹、美洲豹都不是豹,嚴格意義上的豹只有一類
    古劍齒虎類、偽劍齒虎類這兩支分別在第三紀前後滅絕了,只有古貓類得以倖存。後來古貓類又分化成了三個分支,就是大名鼎鼎的恐貓類、真劍齒虎類及真貓類,尤其是恐貓類及真劍齒虎類,孕育出了地球上知名度超高,性格兇悍異常的史前猛獸。
  • 科莫多巨蜥如果碰到豹子,誰比較厲害?
    豹子就屬於貓科豹屬,種類較多,其中美洲豹(虎)戰鬥力最強,花豹(金錢豹)第二,獵豹第三,雪豹第四,雲豹第五。美洲豹可以獵殺鱷魚,咬合力1200磅,戰鬥力可以和老虎、黑熊相提並論。花豹是非洲草原除了非洲獅外的頂級捕獵者,幾乎沒有天敵,咬合力700磅左右。
  • 花豹獵豹美洲豹雲豹雪豹和黑豹,一臉蒙圈
    其實上面三隻豹的順序是豹、獵豹、美洲豹,仔細看來還是有一定的區別。豹子是屬於貓科豹亞科豹族豹屬,豹亞科包括了雲豹屬和豹屬,而豹屬則包括了獅、豹、虎、雪豹、美洲豹(美洲虎)。豹我們平時所說的豹子、花豹、金錢豹、紋豹、銀錢豹,它們的學名其實就叫豹,平均全長2米左右,平均體重50千克,奔跑時速可達70公裡。體呈黃或橙黃色,全身布滿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錢狀的黑環。
  • 為什麼海豹和豹那麼相似?海豹是陸地上的豹演化的嗎?
    海豹憨態可掬的模樣各位應該是很熟悉了,不得不說這種動物長得還真有點像豹,儘管它們一個在陸地,一個在南北極附近,但還是有人認為海豹是陸地上的豹長期在海洋生活演化而成的,真是這樣嗎?萌萌的斑海豹可是吃肉的豹的祖先是誰?它們跟海豹有關係嗎?豹是貓科動物豹屬下的一種動物,非洲以及美洲和亞洲都有廣泛分布,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超強,特別是捕獵時豹的奔跑速度,一直都以豹的速度來形容跑得快,可見豹奔跑的速度是極快的。
  • 古人認為獅子能「食虎豹」,現實中獅子並不以虎豹為食
    由於當時的民間,甚至連一些貴族對獅子都不甚了解,只知道這種動物十分兇猛,實力不下於本土猛獸老虎,所以慢慢地,獅子的「威名」便傳開了,甚至不少人相信獅子「能食虎豹」,是能取代老虎獸王地位的新「百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