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能特點
1、適用於各級各類學校及專業體育場、田徑場跑道、半圓區、輔助區,全民健身路徑,室內體育館訓練跑道,遊樂場道路鋪面,室內外跑道。
2、可鋪裝於瀝青混凝土基礎和水泥混凝土基礎上。
二、質量標準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塑膠跑道》(GB/T14833-2011);
2、中國田協評審的《國際田徑協會聯合會田徑場地設施標準手冊》(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和中國田協審定的《田徑競賽規則2002-2003》進行設計和施工;
3、《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化學性能指標;
4、《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學性能指標。
三、基礎驗收:
1、塑膠運動地面的基礎可分為瀝青混凝土基礎和水泥混凝土基礎。新基礎保養28天後。
2、瀝青混凝土基礎要密實、堅實、平整、表面粗糙、無裂隙、無碾壓痕跡。
3、水泥混凝土基礎是平整、堅硬、表面粗糙、無返砂現象、不能出現斷裂和細縫;表面不能有浮出的水泥粉,水泥混凝土標號達到砼C-25檢驗標準。
4、平整度的測量,用三米直尺於基礎平面任意一點測量時無3mm以上的凹陷,或用1米直尺測量無1mm以上的凹陷為合格。
五、現場具體操作
5.1、施工步驟
(1)、13mm噴塗型混合型自結紋跑道鋪設施工工藝是採用三步施工法進行鋪設的。
底層PU底膠混合顆粒,攤鋪厚度為10毫米,將其固化後打磨平整,在上面再刮塗厚度為1.5-2MM的自結紋清漿,固化後,再噴1MM的花漿。
(註:若現場場地高低凹凸不平,則攤鋪厚度需以現場場地情況為基準決定厚度,以保證攤鋪完成後的平整度)。
(2)、工藝簡圖:
清掃或酸洗場地 → 底膠配料 → 混合攪拌 → 攤鋪10MM → 消泡 → 固化打磨 → 清漿配料 → 混合攪拌→ 攤鋪清漿 →花漿配料 → 混合攪拌攤鋪 →來回噴塗花漿2次→ 測量畫線 → 竣工。
5.2、施工方案說明
A、施工前準備
(1)、施工隊進場後,首先清點所有材料的品種及數量,列出清單,並交監理籤字。
(2)、檢查攪拌機、推料車等機械設備是否運轉正常,發現問題及時修理。準備好施工用的工具,按施工圖紙要求的厚度調試好機器的及它的厚度。對現場的材料進行抽查檢驗,每個批號做一塊測試試片。發現材料變質、變色應停止使用。如有沉澱,使其均勻。
(3)、按照工程情況合理分好施工板塊,測量出施工線的位置,放好施工線。
(3)、配料人員要認真清點原材料的品種、型號,確認與施工現場所需材料相同,才能將材料堆上放料架,排列整齊,桶口向下備用。
(4)、放料時先用開桶扳手緩慢擰動桶口,放出桶內氣體,再打開桶口,將膠液放入乾淨的倒料桶內。
(5)、AB組份混合配比時,要先將A組份倒入乾淨的攪拌桶內,再按配方要求倒入比例的B組份。倒料時AB組份任何一種膠液都要倒入攪拌桶底部中心位置,不能拖掛、飛濺,殘留到攪拌桶的邊緣,以免生膠倒入施工現場,造成惡果。
(6)、將攪拌桶推入攪拌機進行攪拌,操作攪拌機作上下運動,特別要保證攪拌桶底部的膠液攪拌均勻。待AB組份攪拌均勻後加入配方定量的催化劑,繼續攪拌,均勻後,停止攪拌,此膠液方可送入施工現場進行鋪設。整個攪拌過程時間不可過短或過長,一般底膠在2~3分鐘左右,噴塗花漿在10~20分鐘為好。並做好配料桶次的記錄,以便統計材料的用量。
(7)、配料過程中要按照配方執行配料,任何人不得更改AB組份配比,不得加入任何溶劑或任意加減催化劑數量。
(8)、配料過程中AB組份膠液要隨用隨放,暫停施工時膠液曝露在空氣中的時間不能超過45分鐘,超過時間應將膠液倒回原包裝桶內。
(9)、配料速度要準確、快捷,保證施工地點用膠量,使其不能有過長的間隙,以免出現成膠時間間隔太大,影響外觀質量。
(10)、配料過程中所有油桶要倒料乾淨,不得存留過量的膠液,以免浪費材料。A組份油桶存料不得大於0.8kg,底膠B組份油桶不得大於3kg,噴塗面漆B組份桶不得大於2kg。
(11)、配料結束後認真清理現場衛生,將剩餘的AB組份倒入原包裝桶內,密封保存。並將攪拌機和原材料做好防雨水措施。
B、基礎處理:
一、瀝青基礎封底:
1、按照工藝線要求測量出施工線的位置,放好施工線。施工線的誤差不大於2mm。
2、首先,對場地基礎進行清掃,除去基礎殘留的瀝青垃圾等雜物。打掉瀝青壓痕,晾曬乾燥。
3、按 [丙烯酸底塗:粗石英砂:水泥:108膠水:水=1:1.5:0.5:0.5:1]
現場調料:{丙烯酸底塗50KG,80粗石英砂1.5包,水泥半包,108膠水15-20公斤,加適量的水}
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倒入施工現場,用刮耙將漿液均勻塗刮在場地地面(基礎)上,需塗刮2-3遍,待其幹固4小時。每一道施工完,幹固後打磨平整,再用自來水試水平,積水處再調配底塗混合料補平,直至符合積水率要求。
二、水泥基礎封底:
1)、首先,對場地基礎進行清掃,除去基礎殘留的水泥砂漿等雜物。打掉水泥浮粉,將伸縮縫中的泥土雜物清除乾淨,晾曬乾燥。
(2)、用鹽酸水溶液對水泥基礎進行酸處理,而後晾乾。
(3)、將乾燥的伸縮縫內注入調配好的PU混合膠液,將其補充平整。
(4)、對於基礎是水泥混凝土的,應用防水底漆進行封底處理,避免離層或起泡情況。
C、10MM底膠鋪設:
(1)、鋪設底膠之前先將地基基礎清掃乾淨,準備好施工用的工具,按施工圖紙要求的厚度制定刮板或刮耙的標尺。
(2)、鋪設底膠時可視場地情況不測量施工線,將刮板訂好標尺後,由場地一側開始,按場地寬度一次性刮料。
(3)、刮膠過程中要保持刮膠液的厚度一致,接邊、接頭無痕跡。
(4)、底膠鋪設這前,先將地基基礎凹陷嚴重的位置用底膠刮平,凸起的位置將其打掉使其平整。
(5)、底膠按A:B=1:4+綜合料1%的環保崔化劑+適量環保稀釋劑,攪拌均勻,倒在基面上。
現場調料:「PU底膠A組份」20kg+「PU底膠B」80kg+催化劑1kg+稀釋劑適量,攪拌均勻。
底膠鋪設過程中,刮膠人員要保證刮板行走速度均勻,膠液濃度一致,修邊人員要動作熟練,及時對露底、凹陷處進行補膠,凸起的部位刮平,邊緣整齊平整。修邊人員不少於兩名。
(6)、膠液攤鋪過程中,要不停的消泡,直至消泡完全為止,膠內如有雜物要及時清除,確保膠面乾淨平滑,無釘鞋痕跡。消泡人員不少於兩名。
(7)、鋪設的底膠成膠後,對全場進行檢查,發現氣孔、邊緣不整齊或有凹凸之處,要進行削割、打磨、補膠和修整處理,使其高出部位小於膠平面0.5mm,以保證面膠鋪設的厚度。
(8)、底膠鋪設過程中,每塊場地同步製做測試試片4塊,採取4個不同的方位取樣,以便對該場地檢測使用,規格為400mm×400mm,厚度與現場鋪設的厚度要求相同。
註:PU漿料在固化過程中會產生化學反應,化學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氣體二氧化碳(化學氣泡),加上物料攪拌過程中也會帶入部份空氣(物理氣泡),故在PU漿料攤鋪完成後,還需進行消泡處理。
D、施工線:
(1)、施工線的測量要有專業人員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經緯儀,按工藝線要求為準進行測量。在寬度為50mm的工藝線中間測劃施工線,誤差小於5mm。
(2)、首先準確的測量施工線的點位,而後用墨線彈劃連接各點,成為清晰、準確的施工線。彎道施工線要製做和施工線相同的弧度板,然後以此板為標準連接彎道各點位,形成平滑、準確的彎道施工線。
(3)、施工線測劃完畢後要進行複查,複查結果誤差小於2/10000。如大於此誤差時應及時進行校正,確保施工線的準確性。
F、面層的噴塗:
面材攤鋪
① 確定當日當班工作量,將EPDM粉料(¢0.5以下)、細料(¢0.5-1.5)及面層粘接劑按當班需要的數量運到作業面周邊區域,並確定當日溫度、溼度等氣候條件;
② 將材料依次倒入攪拌機進行攪拌,要求一組一攪,隨攪隨用;
③ 將攪拌均勻的噴塗料倒入SMG噴塗機料鬥,並同時開啟內攪拌送料裝置;
④ 當噴塗裝置運轉正常後開啟噴槍,並控制噴射角度≤75°;
⑤ 噴塗作業要求連續供料、連續噴塗,作業人員要求高度協調。噴塗方向為面向作業區倒退,噴槍呈扇面左右搖擺以利自我檢查和均勻灑落;
⑥正反方向噴塗各一次,每次噴塗層厚度≥1.5mm
⑦反向噴塗時需有專人從不同光線角度檢查跑道表面材料的均勻度及時反饋給作業人員,避免漏噴和不勻。
(7)、定位標線
① 復驗並找出原場地圓心和定位標誌樁;
② 再次清理塑膠跑道面層,用吹風機吹淨雜物;
③ 嚴格按照國際田徑聯合會(IAAF)標準田徑場標線規範進行標線;
④ 先用大頭針定出點位線,用白灰線彈出線跡,再用聚氨酯專用標線漆噴出白線,線寬為50mm,要求線條清晰,無明顯接縫,無毛邊;
⑤ 詳見定位標線施工方案。
(8)、退場交付使用
① 退場前做好成品保護工作;
② 交付後需提交業主場地使用手冊;
協助培訓學校專業場地維護人員若干名
七、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