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最強大腦7》第二期節目如約上線,因為今年賽制的調整和變化,讓節目充滿了未知,相信很多觀眾都已經迫不及待。
在本季的節目上,可以看出節目組想盡了辦法,要打造出更加具有可看性和對抗性的效果,所以賽制方面更加刺激,而在題目方面,保密措施也更加嚴格,甚至選手只有站在比賽臺之前,才有可能得知考核題目,準備時間更是只有三十分鐘。
對於來自未知的壓力和時間的緊迫感,都有可能增加整個比賽的不確定性。
而在第二期的節目中,隨著賽制安排方面的一點點揭曉,將每一個選手都拖入了隨時可能面臨危機的狀態之中,S圈層思維選手,隨時會面對接下來每一輪賽制的第一名,也就是實力突出的選手的挑戰,而其他圈層,則隨時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無論是群體對抗還是一對一的對決,這讓整個賽程都充滿了不可預知感和緊迫感,甚至屏幕前的觀眾,都能夠感受到那種手心冒汗的刺激感。
坐在S席位上的選手,一下子成為了被挑選的對象,隨時會因為賽事的進行,要不斷進行守擂,面對其他圈層的佼佼者的衝擊,如果不能憑藉實力守住位置,就會被取而代之,重新回到圈層之中。
而在第二期節目的第一輪淘汰賽中,其實淘汰的名額並不多,但氛圍營造如高考一般,一排拍的桌子,所有人同時參賽,而隨時通報現場每一位的完成情況和剩餘晉級名額,都會在無形之中增加選手的壓力,在同伴的壓力之下,確實會影響到有些選手的發揮,甚至出現了失手打碎比賽用具的情況。
而在決出晉級選手之後,節目組依然選擇了讓所有人答完題目,來營造一種不放棄的感覺。
這樣的安排卻太過殘酷了,在得知無法晉級的情況下,還要在全場已經答完題目的優勝者的注視之下,自己心裡並沒有底的,這樣的壓力對最後一名選手來說,是一個十分尷尬的瞬間,嚴重時甚至會大腦宕機,進入一片空白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持續一段時間,甚至有可能會造成心理創傷。
而此時,主持人蔣昌建老師的及時鼓勵和安慰,就顯得十分暖心。雖然只是幾句簡短的話語,但卻能夠瞬間給選手以信心和動力,並能夠調動全場選手一起加油,這一幕,也是殘酷賽制之下的溫情一幕。
但作為一檔強強對決的節目,溫情總是少數,實力才能說明一切。S圈層的輪換在淘汰賽結束之後,就正式開啟,在S圈層看似實力最弱的宋佳昌就成為第一個被挑落下馬的。
在淘汰賽的《魯班立方》項目中,婁雲皓表現出了非凡的實力,只用了21秒就完成了挑戰,而獲得了衝擊S圈層的機會,選擇了挑戰宋佳昌。
而這一次的衝擊挑戰賽,又是不同的比賽形式,在最終比拼的《異形迷盤》之外,還增加了一個累積時間的項目《旋轉拼圖》,這種大項目之前再加一個小項目的環節設置,也夠新穎和刺激,而因為不同的策略導致不同的優劣勢,也讓這個節目增加了更多的可看性。
事實也果真如此,整個比賽的過程,宋佳昌在時間剩餘400秒的時候選擇了自爆,賭婁雲皓一樣在既定時間內完不成項目,這相當於將比賽的主動權完全交到了婁雲皓的手裡。但宋佳昌開始重新積累時數的消息,也會對婁雲皓造成極大的壓力,一旦這一次《異形迷盤》沒有完成,那他就將陷入全面的被動狀態之中,在時間累積方面大大落後。
這一場比賽,真的跌宕起伏,充滿了懸念,原本大多數人認為婁雲皓已經沒有勝出可能的情況下,婁雲皓居然殺出生天,在自己累積的時數之內,完成了挑戰,成功坐上了S圈層的席位,這樣在四位S圈層的選手中,就已經出現了兩位中學生。
而接下來的圈層定段賽,一個斐波那契螺旋樹,相當考驗觀察和記憶能力的項目,當然同樣也有著技巧和方法,和趙金昊一樣出身清華大學姚班的張洗月用激進的方式,拿到了這一輪比賽的冠軍。
接下來,就是又一輪刺激的S圈層挑戰賽。
坦白來講,因為本季賽制方面的調整,懸念以及對抗性的加強,讓這個節目多了很多的可看性,甚至可以說太好看了。
但目前來看,真正實力強悍到可以碾壓的選手還並未出現,也讓有些觀眾對節目有些失望,感覺選手實力比之前有所不如。
但其實因為選手的整個解題思路存在於大腦之中,並不能被攝像機鏡頭所捕捉到,所以很多比賽環節都並不能十分直觀和全面地看到選手真正實力,隨著比賽的繼續進行,一輪一輪地不停篩選,相信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大腦能夠脫穎而出,畢竟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