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日本經濟新聞》4日報導稱,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訪日中國遊客數量驟減,導致春節期間大型百貨商場免稅商品銷售額同比下降兩位數,旅遊、航空等行業也遭受重創。日本旅遊業協會調查顯示,3月取消赴日旅遊的中國團體遊客可能超過40萬人,遊客數量不及往年半數。
日本大阪MK旅行服務公司董事長岸田誠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稱,直到1月中上旬該公司還接待了大批訪日的中國遊客,隨後因疫情擴大,1月20日前後開始出現大量團體和自由行訂單被取消的情況。岸田誠的公司無償為客戶辦理「全額退款」,他說這種做法實際上對於積累口碑並無太大作用,因為只有客戶完成訂單之後才可以對服務進行評價。他是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則,想要幫助中國渡過難關。
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訪日遊客為959萬人,消費總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佔據所有訪日遊客消費總量的36.8%。岸田誠向《環球時報》介紹稱,以往人潮湧動的大阪心齋橋等商圈,現如今雖然還有歐美遊客「撐門面」,但少了中國遊客的身影,客流量和往年不可同日而語。
疫情爆發後,觀光廳逐一排查接待過中國遊客的旅行公司,要求填寫問卷調查,上報詳細行程。岸田誠說,面對中國遊客銳減給旅遊行業帶來的打擊,日本政府並未採取任何支援措施,感覺政府自身為處理某些事務「自顧不暇」,受到影響的公司只能「硬抗」。
「今年『歇了』,」 北京天平國際旅行社豐臺分社總經理李丹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苦笑著說,「旅遊行業幾乎『全體失業』,公司面對房租、人工費等固定支出,壓力山大」。李丹分析稱,旅遊業的恢復期至少需要三個月到半年,而每年的旅遊旺季只有短短數月,今年十一之前赴日旅遊恐怕「難有起色」。
李丹的公司在大阪也經營民宿生意,為了「求生」,她在朋友圈發布一條民宿廣告,稱錯峰在日本生活一段時間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廣告剛剛發布就遭到了同行抨擊,指責她不該在這個時候「號召大家出行」。
雖然公司經營暫時陷入困境,李丹在採訪中也講述了暖心的一幕。她告訴《環球時報》,疫情爆發初期,在國內最需要物資的時候,中國導遊實際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於普通遊客,每個旅行團都有相應數量的行李份額。因此不少赴日領隊們在工作之餘採購了大量口罩、消毒液等物資,第一時間「人肉」帶回國內捐獻給相關機構。李丹說,「大家還是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祖國戰勝疫情。」
在十餘年的從業過程中,李丹經歷過「3·11東日本大地震」等影響中國遊客赴日旅遊的事件。「起起落落很正常,有出行計劃的人最終還是會出去。」李丹說,特別是在此次疫情對抗中,日本民眾馳援武漢的事跡「深入人心」,在中國收穫了「一大波好感」。她相信,疫情過後,赴日旅遊將會迎來「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