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
熱戀中的男女眼中只有對方,容不下其他任何事物。愛情裡的離別對他們來說,是「誰見薄衫低髻子,還惹思量」的惆悵哀傷,是「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的情不自禁,就是「你若多來一時,我便多歡喜一時」的熱切期待。
相思一直是藝術創作、尤其是文學創作中的主題,寫盡了著迷於愛情的世人們心底的那一抹時而濃鬱、時而淡薄的憂傷。
渴望「一生一世一雙人」那種長久不離分的相守是人們對愛情的終極願景,然而,事實證明,好的愛情並不是寸步難捨、恨不得把對方揉進自己身體裡。
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你: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也不是頻繁聯繫、事無巨細地融入到對方的生活。
過於親密會破壞愛情的「美感」
所謂「登高必跌重」、「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任何事物發展到極致都會走向另一個反面。
同樣地,戀人之間過度頻繁的聯繫、過於親密的距離,最終反而會導致親密關係的疏遠甚至破裂。
心理學認為,一段親密關係中,雙方過度地融入和幹涉彼此的生活和隱私,最終的結果不是促進了解、增進感情,而是以一種「親密」的方式深深地傷害彼此。
如同刺蝟取暖故事中的刺蝟們,為了取暖而靠得太近、反而容易被各自包裹自己的刺扎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刺蝟效應!
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這種「刺傷」不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盔甲,而是隨著關係愈來愈親密,我們不自覺地將自己融入到對方的角色中去。
倚仗著親密無間的身份,開始肆無忌憚地「敞開心扉」與對方相處、甚至對對方的生活指指點點,這種原非出自惡意的行為卻著實對彼此造成了深深的傷害。
所以,戀人之間過於親暱、不分你我的相處方式,破壞的不僅是愛情中那種朦朧的「美感」,還有那份原本健康的親密關係。
距離感和分寸感,是愛情保鮮的良藥
瑪格麗特在《飄》中寫道,「再深刻的愛情也會有厭倦的時候」。
其實並不是愛情本身變質了、疲倦了,而是我們相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誤區、消耗掉了我們對愛情的熱情和期待。
其中戀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懂得把握愛情中的距離和分寸。所謂「距離產生美」,即便是親密關係,也是如此。
一方面,適當適時地保持距離,可以防止親密關係「變異」成冷冰冰傷人的利劍,從而維持一種良性的戀人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