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速途網 王璇
「爺青回」彈幕背後,除了引發觀眾們追劇的一場懷舊狂歡,還催生了UP主們持續而狂熱的二次創作。
近日,B站發布2020嗶哩嗶哩年度彈幕,「爺青回」以542萬次的數據排名第一。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彈幕網」官方微博
「爺青回」是「爺的青春回來了」的縮寫,B站官方解讀稱,「爺青回」表達了年輕人「對於過去歲月的追憶,和與青春重逢的欣喜」。據了解,2011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無數二次元「時代的眼淚"《守護甜心》的pv翻唱、90後暑假必看86版西遊記等,是大分區中「爺青回」彈幕出現最多的視頻內容。
眾所周知,很多用戶在B站都是奔著動漫追番去,並且習慣在B站觀看和消費ACG類內容,現如今開始發力影劇業務,B站又是怎麼考慮的呢?
老劇新解讀,「鬼畜」加碼二次創作
老劇之所以在B站「受寵」,很大程度上得益於B站獨有的社區氛圍的加持、彈幕文化助推。在中青校媒近日的調查顯示,86.43%受訪大學生享受互動和集體觀看的感覺,以及彈幕「名場面」營造的氣氛。受調用戶表示: 彈幕互動,給人營造出一種集體觀影的熱鬧氣氛。
儘管彈幕不是B站「獨家產物」,但B站的彈幕文化卻是一大特色。據了解,B站的遊客升級成正式會員,需要答題考試,試題內容極具平臺調性、且垂直,通過考驗用戶對於平臺內容的熟悉程度,來確保彈幕的質量。
B站引進經典影視劇版權,讓曾經火遍大街小巷的影劇再次回歸用戶視野,引發觀眾關注與共鳴同時,新一代年輕用戶已然對經典有了不同的解讀,得益於極具平臺調性的彈幕文化加持,或肯定、或讚許、或嘲諷、或戲謔,都成為了用戶觀影觀劇時的快樂源泉。
與此同時,老劇還成為了Z世代進行二次創作的豐富素材,除了劇集中的經典畫面或者臺詞,UP主們甚至還「挖」出了很多劇集「冷料」,通過二次剪輯,以「鬼畜」、「深度解說」等多樣的視頻形式呈現出來。諸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懟人名場面,催生了「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一新梗;《人民的名義》中達康書記「死亡凝視」名場面,被做成表情包,在各個社交平臺進行傳播。
由於經典劇集本身具備一定的受眾基礎,傳播中用戶的受教成本相對較低,基於B站PUGV(由UP主創作的高質量視頻)的平臺屬性,借老劇玩新梗,被解讀成不同版本、不同觀點的視頻製作出來,二次傳播中覆蓋的範圍更廣、用戶圈層更多。
今年8月,B站官方數據顯示,四大名著系列總播放量破億,其中最火的是《三國演義》,彈幕數高達188萬。速途網從B站網頁上看到,有關《三國演義》的二次創作視頻內容類型眾多,有UP主將「名場面」進行合集剪輯,還有UP主將劇與其他影視素材進行穿插剪輯。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或者感情色彩的視頻內容,在平臺上再傳播,繼而引發新一輪的關注與熱度。
加築內容生態、打造差異化的考量
除了打包購買國內的經典影劇,B站還積極引進《哈利波特》、《半澤直樹》等國外影劇,今年6月,B站開始同步央視、衛視劇的播放,頗有向主流視頻平臺看齊的意味。
除了版權採買之外,B站還與歡喜傳媒達成合作,前不久在社交媒體刷屏的《風犬少年的天空》(以下簡稱「《風犬》」),正是B站交上來的第一份作業,據了解,B站不僅入股歡喜傳媒,還與歡喜傳媒全資子公司籤署了一份為期五年的業務合作協議,這意味著在未來B站將會享有更多歡喜旗下影劇的獨播權。
早在2015年,B站就成立嗶哩嗶哩影業,先後投資了《神探夏洛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等影片。繼《風犬》之後,B站又緊接著推出獨播院線大片《奪冠》。官方數據顯示,《奪冠》的相關視頻已達1.3萬,而總體播放量高達1.5億。可見,B站借力影視化豐富平臺內容生態意味明顯。
圖片來源:「劇版風犬少年的天空」官方微博
從B站Q3的財報數據看到,由UP主創作的高質量視頻依然是B站內容的重中之重。在B站,富有創意的創作者、龐大忠誠的用戶群和優質內容構成了三位一體的良性循環,而源源不斷的內容生態正是B站能夠保持內容創新的核心要素,正如B站COO李旎所說:「創作者生態和社區生態是我們的核心,B站做自製內容更多是一種對生態的反哺和補充。」
基於B站獨有的社區氛圍,影劇為UP主們創作提供素材來源,不僅豐富了平臺內容生態,經過UP主二次創作衍生出新的內容,持續形成新的聲勢,還能吸引用戶留存,從而繼續反哺平臺。
從上線國創動畫《天官賜福》到推出自製綜藝《說唱新世代》,布局動畫、綜藝等內容領域的B站,品牌slogan也升級為「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B站」,B站似乎越來越不再滿足於只做「二次元」意味濃厚的亞文化網站,看來,想要破圈、躋身主流視頻平臺,走差異化之路的重要性對於B站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