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為西路軍復仇,馬步芳無奈山寨我軍的沒良心炮,卻輸得更慘

2020-12-16 騰訊網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軍連續取得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勝利,國民黨嫡系主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全國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三大戰役後,解放軍進行了全軍大整編,彭德懷所領導的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開始了其解放大西北的偉大徵程。

在西北,盤踞有三大勢力,他們分別是中央軍嫡系的胡宗南集團,「寧馬」首領馬鴻逵和「青馬」首領馬步芳。其中,馬步芳尤其讓我們耳熟能詳。

馬步芳,名義上從屬於國民黨軍,實際上是具有相當獨立性的軍閥,其淵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70年代的白彥虎叛亂。反動、血腥、野蠻、殘暴,是馬步芳匪軍最大的特點。

在很多歷史愛好者眼裡,馬步芳的實力非同小可,甚至可以比擬國民黨的精銳。畢竟1936年西路軍的慘禍,實在令人印象深刻。20世紀30年代,中國新軍閥林立。而馬步芳的軍隊,在各軍閥中,都算是相當特殊的。

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出產優質戰馬。因此馬步芳便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支精幹的騎兵。一方面,馬步芳的部下大多姓馬;另一方面,馬步芳的兵大多騎馬。因此「青馬」,又被我們俗稱為「馬家軍」。

在與西路軍的作戰中,馬步芳的「馬家軍」展現了驚人的兇悍和殘忍。在進入新疆的過程中,必然要經過河西走廊,而該走廊峰腰部東起涼州、西到高臺、北臨沙漠,南對祁連山,人煙稀少、地勢平曠,無險可守。而西路軍主要以步兵為主,裝備低劣,缺衣少糧更缺乏彈藥。自動武器的缺乏,使西路軍難以應對馬步芳騎兵的追擊。

因此在作戰中,西路軍被輕捷、快速的馬家軍追得精疲力盡,雖然英勇戰鬥,但仍因兵種克制,導致重大損失。最終,西路軍幾乎全軍覆沒,許多紅軍戰士被殺或被俘,其慘烈之像,筆者真是不忍記載。

可以說,馬步芳和我軍結下了深仇大恨。而這個仇,我軍不能不報。而三大戰役之後,向馬家軍復仇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在很多歷史愛好者眼裡,「青馬」戰鬥力很強,甚至比中央軍嫡系還要強。但實際上,這是認識上的誤區。西路軍的覆滅,並不能說明「青馬」的強大。西路軍的失敗,是因為紅軍不熟悉西北地形特點,不熟悉當地的民情,同時也有戰術上的失誤。如果換個主場,馬家軍根本就不可能是紅軍的對手。

而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人數、軍事素質和武器裝備均已不可與當年同日而語。相比於其他野戰軍,第一野戰軍的裝備算是比較差的。然而相比之下,馬家軍的武器還要更加糟糕。火炮少、彈藥缺,炮兵技術還奇差無比。

作為馬家軍王牌的82師,才20多門炮,分為57毫米戰防炮、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彈炮三大種類。82毫米這種團、營級的火炮,在馬家軍隊伍裡居然是師屬火炮,其火力之貧弱,是可見一斑的。

然而即便如此,驕橫的馬步芳,卻對我軍有著相當的優越感。首先,他確實擊敗過我軍,甚至西北野戰軍在他手下,也吃過幾次虧;另一方面,馬步芳愚蠢地相信蔣介石的說辭,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堅持下來一定會有轉機。最後,馬步芳還有「寧馬」馬鴻逵、中央軍胡宗南在身後頂著。他相信,自己憑藉關中到隴右的天險,一定能守住自己的青海老巢。

而他那個上了幾天軍校,志大才疏的兒子馬繼援更加狂傲,他的目標可不只是守住西寧、割據西北那麼簡單,他還要東出潼關,和解放軍爭天下,簡直不知天高地厚到了極點。

正是這樣的驕橫,讓馬步芳利令智昏,選擇了一個下下之策,那就是傾盡主力防守蘭州,想將第一野戰軍擋在西寧之外,玩弄「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把戲。

然而實際情況卻如何呢?首先,第三次世界大戰根本打不起來,美蘇也不願意打;其次,國民黨一向是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就是因為相信友軍,張靈甫、黃百韜才會被打得那麼慘。而馬步芳的所謂友軍,也實際和仇人沒什麼區別。馬步芳和馬鴻逵雖然沾親帶故,但是實際一向有矛盾。同時,馬步芳和胡宗南也不對付。雖然馬鴻逵和胡宗南答應得好好的,但是真要開戰,馬鴻逵和胡宗南只會看馬步芳的笑話,他們憑啥豁出力氣,幫自己潛在的對手保地盤呢?而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相比於馬步芳的驕橫,毛澤東、彭德懷就要務實得多。1949年6月26日,毛澤東在給彭德懷等人的電報中再三強調:

「告訴楊得志,千萬不可輕視兩馬,否則必致吃虧!」

當年西路軍敗給馬家軍,何嘗不是因為輕敵呢?如果不輕敵,解放軍斷沒有敗給馬家軍的道理。

雖然彭德懷脾氣火爆,極力想為西路軍復仇,但絕對沒有為仇恨所蒙蔽雙眼。相反,從1948年5月西府隴東戰役開始,彭德懷就已經對「青馬」進行了細緻研究,發現馬家軍步騎各半,適合在高原作戰。而如今,馬步芳卻將主力放在蘭州,簡直是以己之短,攻我軍之長,愚蠢至極。

後來,彭德懷命張宗遜為各軍團以上幹部開戰說明會,反覆講解「青馬」的作戰特點和部隊應注意的問題。以謹慎的態度對待驕兵,又在合適的條件下與馬家軍交戰,解放軍絕對沒有輸的道理。而事實也證明,馬家軍雖然兇猛彪悍甚至可以說是悍不畏死,但是西北野戰軍卻連一支小部隊也沒有損失。

1949年8月,蘭州戰役打響。馬步芳集中自己全部主力,一共約6萬餘人,可謂精銳並出。蘭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它夾山帶水,地勢險要,背靠黃河,東南西三面環山,,尤其是東西長20公裡的南山,是全城最大的屏障。抗戰時期,蘭州作為大後方,構築了堅固的國防工事。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又修築了鋼筋水泥工事,並由馬家軍增修了大量堡壘,俯視著通向城內的環山公路和各主要陣地,外斜面有環形人工削壁1到2道,高6到10米。各戰壕之間,又埋設了大量地雷和鐵絲網。馬步芳滿以為,憑藉蘭州險要的地勢和堅固的防線,必能讓解放軍鎩羽而歸。馬繼援揚言蘭州是「攻不破的鐵城」。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

通過前文,大家應該也知道,馬步芳的部隊以騎兵出名,更適合以青海廣闊的原野為依託,進行流運動戰。而要進行防禦性質的陣地戰,化騎為步的馬家軍是根本不夠看的。

胸無點墨的馬步芳不懂防禦戰,因此在蘭州犯下兵家大忌。他將自己最強的82軍擺在防禦前沿。而真正的防禦戰,應該採取「田忌賽馬」的策略,以弱兵依託防禦工事消磨攻方的銳勢,同時以主力作為反攻預備隊。等攻方出現疲敝,再一舉反推。而馬步芳卻反其道而行之,這一舉措最終決定了他的徹底失敗。

馬步芳有失誤,但並不等於蘭州就容易攻打。馬家軍每個連都配備有神職人員,利用他們使用宗教狂熱鼓動士兵作戰。因此馬家軍打起仗來從來死戰不退。和其他國民黨士兵不一樣,馬家軍特別喜歡近戰和肉搏。甚至有老戰士認為,馬匪比日本人還兇悍。

在初攻蘭州時,我軍確實在蘭州外圍陣地吃了些虧,畢竟蘭州的防禦做得確實挺好,傷亡很大。彭德懷見強攻不成,立即改變戰術,以第一兵團為主力,向蘭州西部的臨夏發動進攻。到了8月23日,第一兵團已經攻佔康樂、寧定、臨夏、永靖等地,殲滅1476名馬匪。就這樣,蘭州右翼受到嚴重威脅,而馬步芳老巢西寧也進入了我軍攻擊範圍之內

馬步芳發現第一兵團正在臨夏地區修建船筏,準備北渡黃河,與第2、第19兵團夾擊蘭州。馬步芳一方面擔心蘭州失守,另一方面也害怕自己老巢被我軍給端掉。於是,他又使出一昏招——抽調部分蘭州守軍加強西寧的防禦力量。而這一舉措不僅沒保住西寧,反而削弱了蘭州的防禦力量。

彭德懷見正面進攻受挫,於是舉辦了軍事民主會議,改變了進攻策略。彭德懷發現馬家軍把主力置於 南山,北面的黃河鐵橋則是唯一的撤退道路。彭德懷據此斷定,攻佔南山是解放蘭州的重點,奪取黃河鐵橋則可全殲敵人。

8月25日拂曉,解放軍經過周密部署,對蘭州發動了總攻,而攻擊部隊的主要方向,定在了蘭州城西南十餘裡的沈家嶺。沈家嶺高地,被稱為「蘭州鎖鑰」,要攻取蘭州,必要先砸爛這道「鎖」。

解放軍的攻勢如同海嘯一般,憑藉馬步芳手上那點破銅爛鐵,根本無法阻擋。馬步芳深知,沈家嶺高地一旦被破,自己幾十年的經營便會毀於一旦。為了增加火力,馬步芳想出一個歪招——「沒良心炮」。

沒良心炮,是我軍工兵聶佩璋發明的一種簡易火器,也叫「飛雷炮」。在《大決戰》中,許多觀眾都對這種奇異武器的印象非常深刻。其構造十分簡單,但威力卻出奇的大。說白了,就是一種大型「二踢腿」。用一個汽油桶做炮身,桶上用鐵箍加強強度,底部用厚棗木封死。然後在棗木上挖出拋射藥室並鑽孔以安裝引燃拋射藥的導火索。裝填火藥後,可以用來發射炸藥包,射程可達300餘米。

這種拋射筒,曾很大程度彌補了我軍火炮的不足。在淮海戰役中,「飛雷炮」將國民黨軍轟得相當慘,其威力之大,甚至能把敵人活活震死。一時間,國民黨軍以為我軍擁有大口徑火炮。因此「飛雷炮」被猶如驚弓之鳥的國民黨俘虜稱為「沒良心炮」。相比於「飛雷炮」的舊稱,「沒良心炮」反而更加出名。

對於國民黨中央軍來說,「沒良心炮」雖然有威力,但比起真正的美制重炮,完全是不夠看的。然而對於武器低劣的馬家軍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利器。因此,在沈家嶺,馬步芳大量山寨了我軍的「沒良心炮」,試圖擋住我軍的攻擊之潮。

但令人發笑的是,馬步芳的自作聰明最終弄巧成拙。這是因為「沒良心炮」雖然威力巨大,但畢竟只是一種臨時武器,非常不可靠,很容易出現自爆。發射時,要慎之又慎。在淮海戰役中,「沒良心炮」之所以能發揮作用,也是因為有我軍遠程火炮的支援,壓制了敵人的炮兵。因此,我軍官兵才能從容發射「沒良心炮」,避免了炸膛的後果。

然而在沈家嶺之戰中,馬家軍的火炮被我軍完全壓制,部署在陣地上的「沒良心炮」不是被炮火所摧毀,就是難以發射。有些不要命的馬家軍官兵試圖冒死發射炮彈,但是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完成繁重的裝填工作,難免忙中出錯。因此,馬家軍的「沒良心炮」紛紛炸膛,反而把自己炸得血肉橫飛。

「沒良心炮」失效,我軍官兵勇敢地衝上沈家嶺高地,與馬家軍短兵相接。馬家軍官兵光著膀子,舉著大刀,猶如咆哮的野獸一般衝向我軍。然而他們的蠻勇,註定不是真正英勇的對手。因為我們的英勇建立在解放全中國的理想之上,而馬家軍的蠻勇完全就是獸性的衝動。獸性如何敵得過人性?

25日13點,馬家軍全線崩潰,馬繼援拋下部隊,帶著金條、大洋落荒而逃。至於準備西逃河西走廊的馬將軍殘部,則被穿插到黃河中山橋的第7師第19團3營8連堵個正著。機槍、衝鋒鎗交織成密集的火網,蜂擁而來的馬家軍被打倒一片……

8月26日10時,蘭州城的殘敵被肅清,馬匪屍橫遍野。如果西路軍的董振堂軍長、孫玉清軍長以下7000西路軍戰士泉下有知,終於可以瞑目了。

蘭州解放後,「青馬」主力徹底被消滅。不久後,第一野戰軍又不費吹灰之力地解放了青海。倉皇間,馬步芳乘機潛逃。或許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手刃此賊。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馬家軍」官兵積惡已久。他們從蘭州慘敗的震撼中緩過勁來後,竟然將我軍的寬大視為軟弱可欺,再次串聯試圖反叛。面對這些冥頑不靈、沾滿西路軍鮮血的惡匪,人民的專政機器自然不會手軟!最終,囂張一時的馬家軍,終於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深受馬家軍肆虐的青甘兩省人民,終於獲得了解放。

相關焦點

  • 1936年西路軍慘敗,13年後是哪位開國將軍為當年的西路軍雪恥的?
    、「打拉結合」的決戰西北階段,徹底摧毀了以馬步芳軍事集團為核心的國民黨軍西北戰略防禦體系,實現了西北全面解放。他在作戰的組織指揮上,一向是果斷而又細膩的,強烈的復仇心理使他的這種特點發揮得更加充分。>炮兵,將大口徑炮組成炮群;步兵炮、戰防炮儘量靠前配置,實施了直接瞄準和抵近射擊;各團迫擊炮集中使用,伴隨步兵前進,並當場組織步炮協同。
  • 「青海王」馬步芳?
    1936年,紅軍三個方面軍的主力在陝北勝利會師後,為了打通西北通道,與蘇聯取得聯繫,中央派出兩萬多人的紅軍隊伍西徵,史稱西路軍。馬步芳等西北軍閥以為紅軍要搶他們的地盤,因此聯合起來夾擊西路軍。西路軍人生地不熟,面對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而且彪悍殘忍的馬家軍,難以抵抗,幾乎全軍覆沒。這筆血債,終於在解放戰爭時得以血償。
  • 解放戰爭,沒良心炮大發神威,為何抗美援朝絕跡了?
    我軍戰士給沒良心炮裝填炸藥包沒良心炮在我軍缺乏重火力的情況下,頻繁用於攻城,並在淮海戰役圍殲黃維兵團中一戰成名。我軍動用了上百門飛雷炮,在極短時間向黃維兵團陣地拋出了高達1000多公斤的炸藥包,巨大的爆炸將黃維兵團的陣地夷為平地,許多國軍被我軍拋射的上百個炸藥包震得七竅流血,傷亡慘重。
  • 志願軍陣地被炸成火海,無奈搬出「沒良心炮」,半個小時削平美軍
    彭德懷剛拿下漢城,決不能讓美軍得逞,但鑑於當時敵我力量懸殊,且志願軍後勤補給困難,彭德懷始終想不出好的辦法應對。經過長時間磋商,彭德懷心生一計:西頂東放。從志願軍中抽出一支小而精銳的部隊,在正面戰場頂住二十五萬美軍,同時派遣大部隊迂迴到美軍右翼,來個關門打狗。當時這個任務,非三十八軍莫屬。第三十八軍下轄三個師,軍長梁興初。
  • 西路軍30軍副軍長被馬家軍抓獲,馬步芳是怎樣對待這位紅軍將領的呢?
    馬步芳得令後,傾巢出動第二軍和騎五師全部兵馬2萬多人和民團武裝八九萬人開赴河西走廊,與西路軍進行決戰。 河西走廊一帶是青寧二馬的勢力範圍。他們哪裡能容得下西路軍來佔領他們的地盤,從西路軍進入河西走廊後,馬家軍就對西路軍進行了圍追堵殺。
  • 曾被誤認為是重炮,解放軍的「沒良心炮」到底有多強?
    在抗戰勝利後,我軍痛定思痛,充分吸取了從抗戰中得來的經驗,大力發展炮兵部隊。但火炮的要求對工業基礎有著很高的要求,在當時國內尚未穩定之時,我軍的一款神器誕生了,因其無可匹敵的威力,強大的通用性以及無法預判的「彈道」被敵稱之為「沒良心炮」。
  • 青海「土皇帝」馬步芳的罪惡人生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張掖一帶,被馬步芳殘酷殺害的西路軍俘虜就達 3267 人,其中被活埋 269 人,槍殺 575 人,用火燒死 56 人,其他被扒心、割舌、鞭死 57 人。其弟馬步瀛還把 30 多個紅軍官兵的膽挖出做眼藥。西路軍被俘女戰士更慘遭槍殺、活埋、充奴,一些年輕的稍有姿色者,即遭馬步芳強暴,然後被分給部下做妻妾丫環,甚至被轉賣,使她們受盡百般凌辱。
  • 橫行西北的「青海王」,「餓狼軍閥」馬步芳,一生殘害近500
    因為馬步芳不但淫亂,而且變態。怎麼個變態法兒呢?他有一句洋洋自得的名言:除了生我、我生者外,無不奸。意思是,除了自己的母親和女兒,其他的女人都可以玩弄,據資料顯示被他糟蹋的漢,回,藏等個民族的女性不下5000人,他甚至連自己的外孫女都不放過,最後他強佔的這個外甥女生下一個嬰兒被馬步芳活活掐死。
  • 沒良心炮重現朝鮮戰場雄風不減,英軍驚呼:志願軍投入了秘密武器
    這種武器就是解放軍自製的火炮,學名「飛雷」,在領教過其巨大威力後,國民黨軍士兵又把這種武器稱作「沒良心炮」,正是這種武器的投入使用,才加速了黃維兵團的滅亡。飛雷是由解放軍一名工兵連連長聶佩璋研製而成,聶佩璋可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曾在東北軍鐵甲部隊擔任過大隊長,精通裝甲、工兵技術,擅長爆破。
  • 馬步芳當土匪無惡不作,後被彭德懷四個字嚇跑,馬匪立即逃竄
    四字指示嚇退馬匪當時他在蘭州擺宴發動各地勢力來為自己祝賀,此後便加強對紅軍的搜查,給了下屬一個明確的指令「寧可錯殺,不可放過」。被馬匪抓到的紅軍也是受到了殘忍的殺害,甚至於凡是對馬步芳出言不遜的人都會受到拷打,就這樣實施著殘暴的統治。
  • 兩千多名西路軍戰俘,在西寧被馬步芳殺害,主要方式是砍殺活埋
    被俘的西路軍指戰員中有一半人員,分為兩條線路,被押解到馬步芳的大本營青海西寧,絕大多數從張掖經民樂、祁連、門源、大通到西寧,少數從武威經永登、民和、樂都到西寧。 1937年4月6日,國民黨《青海日報》發表一條新聞稱:此次俘獲六七千人,除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及團營長約17人,不易感化,已分別槍決外,其餘解送到省。
  • 馬家軍在河西走廊瘋狂屠殺西路軍,解放蘭州時軍委下令全殲馬家軍
    西路軍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由於兵力懸殊,最後彈盡糧絕才遭失敗,幾乎全軍覆沒,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悲壯的篇章。當時,紅五軍軍長董振堂陣亡後,他的頭顱被敵人割下來掛杆示眾,身負重傷的紅九軍軍長孫玉清被捕後因決不投降被大刀砍死。30軍80師師長熊厚發身負重傷,被馬步芳綁在大炮筒上活活轟死,有兩千多名紅軍戰士被就地活埋,有的被活活燒死。
  • 「沒良心炮」有多強?朝鮮戰場打得對手身無傷痕,七竅流血而死
    參加集訓的4縱11旅工兵連連長聶佩彰根據迫擊炮發射宣傳彈和拋石坑拋射石頭的原理,改進了炸藥炮射筒製作工藝,以汽油桶為原料製作了炸藥拋射筒,並在筒身上加鐵箍以增加強度。拋射筒可以方便地搬運和改變射向、射角,比拋射坑使用更加靈活。經過多次試驗改進,拋射筒可以拋射6-8公斤的炸藥包,最遠射程達300餘米,殺傷半徑約10米左右。「沒良心炮」就此誕生。
  • 解放軍用「沒良心炮」,國軍直到震死也不明白,哪來如此威猛火炮
    什麼是「沒良心炮」?看過電影《集結號》和《智取威虎山》的,可能會有個模糊印象,大致是長這樣的。事實上,「沒良心炮」只是一個外號,它的專業名稱是炸藥拋射筒,也叫「飛雷炮」。先是在解放戰爭戰場上,後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沒良心炮」都曾是我軍的重要一員,對於嚴重缺乏重武器的我軍來說,這就是看家本領。要說「沒良心炮」的發明者,是當年陳賡司令指揮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的一個工兵連連長,名叫聶佩璋。
  • 14年前,馬步芳殘害數萬紅軍 14年後,解放軍虎將讓他血債血償
    14年前,馬步芳殘害數萬紅軍。14年後 ,解放軍虎將讓他血債血償!解放戰爭時期要說犧牲最多,結局最悲慘的莫過於西路軍,為了把潛伏在我國西南方向的敵人都清理掉,西路軍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介乎每年都有大量的戰士壯烈犧牲。
  • 他16歲領兵三萬,是馬家軍悍將,曾計劃接應西路軍,後神秘失蹤
    民國時期,西北的馬家軍閥,不僅臭名遠揚,更兇殘無比。對於馬家軍,我軍很多將領,特別是原紅四方面軍西路軍倖存的官兵們,都恨得牙直痒痒,那麼,本文標題中的,「馬家軍悍將,曾計劃救援西路軍」,怎麼可能存在呢?馬家軍對紅軍犯下了那麼多的滔天罪行,怎麼可能會有人去營救紅軍呢?
  • 桶有多粗口徑就有多大,這款武器因威力大被敵人稱為「沒良心炮」
    上期我們說了李-恩菲爾德步槍,本期為大家帶來天降神兵——「沒良心炮」。
  • 讓彭德懷無奈,讓粟裕歡喜的防炮利器,越戰中讓士兵吃盡苦頭
    關家腦戰鬥是彭德懷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有爭議的戰鬥。 此戰日軍依託大量有效的土木工事進行了頑強阻擊。 此戰過後,日軍構築嚴謹、精巧的防禦工事讓八路軍指揮員都讚嘆不已,彭德懷於是下令全軍的指揮員分批次參觀學習日軍的工事。
  • 西路軍進河西走廊,馬步芳其實不想和紅軍開戰:不威脅地盤都好說
    西路軍是1936年時候,軍委命令紅四方面軍西渡黃河的部隊改編的,他們要在一年內完成艱巨的任務——到新疆地區和蘇聯取得聯繫,以便得到蘇聯的武器裝備的援助。當時西路軍計劃從河西走廊到新疆。